产褥期护理2015-2.ppt_第1页
产褥期护理2015-2.ppt_第2页
产褥期护理2015-2.ppt_第3页
产褥期护理2015-2.ppt_第4页
产褥期护理2015-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坐月子,产褥期民间俗称的“月子”,坐月子的重要性?,产前孕妇担负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产后胎儿娩出,母体器官又会恢复到产前的状态。能否复原,则取决于产妇在坐月子时的调养保健。若养护得当,则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若稍有不慎,调养失宜,则恢复较慢。坐月子这一段时间是产妇的多事之秋,产褥感染、乳腺炎、子宫脱垂、附件炎等多种严重威胁产妇健康的疾病,都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在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妈妈整个的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得不好,会影响产妇以后的身体健康。,产褥期产妇恢复的关键阶段,什么是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基本复原的一段时期,一般需要6-8周。产褥期的主要任务是:补偿怀孕、分娩所损耗的营养,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分泌乳汁,哺育婴儿,产褥期产妇有哪些生理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乳房的变化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变化泌尿系统的变化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腹壁的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子宫复旧恶露子宫颈阴道及外阴盆底组织,胎盘娩出后,宫底在脐下一指,产后第一天略上升至脐平,以后每天下降1-2cm,产后1周约妊娠12周大小,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恢复到孕前大小,恶露,产后的另一项变化是产妇的阴道会流出类似经血的分泌物,但量较经血稍微多一点。此即所谓之恶露。恶露分三种:1血性恶露;产后最初三天多为血液。2浆性恶露;大约产后四天,会慢慢减少,变为褐色称为浆性恶露。3白色恶露;约产后10天,约产后10天起,分泌物的量减少,血变成无色或白色,称之“白色恶露”。,子宫颈,阴道分娩使初产妇产前的圆形宫颈外口(未产式)变成产后的“一”字形横裂外口(已产型)。,阴道及外阴,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产后2-3日内自行消退。会阴部的裂伤或缝合切口,一般在3-5日内愈合。阴道腔于产后逐渐缩小,肌张力逐渐恢复,粘膜皱壁在产后3周重现。产褥期结束仍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盆底组织,骨盆底是封闭骨盆出口的软组织,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骨盆底组织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如内生殖器、膀胱及直肠等)位于正常位置。若盆底组织结构和功能缺陷,可导致盆腔脏器膨出、脱垂或引起分娩障碍;而分娩处理不当,亦可损伤骨盆底。,产后盆底组织的保健,1、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2、避免过早的体力劳动3、盆底肌锻练,盆底肌锻练,盆底肌锻练法,-是有意识地有节律地做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骨盆底肌的力量,并提高妇女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地能力。方法为收缩肛门,每次3-5秒,然后放松,持续做1530分钟,每日3遍,坚持8周为一疗程。,乳房的变化,母乳喂养乳胀和乳汁淤积乳汁不足退奶乳头皲裂,乳房的变化-泌乳,母乳喂养的好处一,增进母子感情二,有利于生殖器官及有关器官组织更快恢复三,提高新生儿抗病能力,乳房异常情况处理,乳胀和乳汁淤积乳汁不足退奶乳头皲裂,乳汁淤积的原因,妈妈乳汁太多,宝宝未能及时吸完;乳腺管不通畅;乳头发育不良,使乳汁不易排出;哺乳姿势不正确;宝宝吮吸过度造成乳头破损,让细菌从破损的乳头入侵,形成感染。;有时宝宝患有口腔炎,也容易造成妈妈患“奶疖”。,如何区分正常乳房充盈和乳汁瘀积,哺乳期正常乳房:乳房有膨胀感,但不过度,乳汁很容易排出;授乳后乳汁很容易用手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乳房瘀积:乳房膨胀严重,皮肤变厚,缺乏弹性,皮肤表面发热、发硬,妈妈明显感到乳房疼痛,而且乳头不再挺立。,防止乳汁淤积,关键是及时排空乳汁。不哺乳时,用合适的专用文胸将乳房托起。哺乳时妈妈及宝宝均应选择最舒适的位置和正确的哺乳方法。保持乳头清洁,并注意防止乳头损伤。注意别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防止乳头破损或皲裂。发现乳头有破损之处,应立即停止让宝宝吸奶,而改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乳头皲裂,挤少许乳汁涂抹乳头乳晕重者停止哺乳,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血容量:产后72小时内增加15%25%(胎盘娩出后,子宫胎盘血循环不复存在,且子宫缩复,大量血液从子宫涌入体循环,加之妊娠期过多组织间液回吸收)特别是产后24小时,心脏负担加重,原有心脏病的产妇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高凝状态:产后早期仍存在(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产后34周内降至正常,消化系统的变化,产后12日内: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食,但食欲不佳,以后逐渐好转胃酸中盐酸分泌减少,12周恢复妊娠期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约产后2周恢复易便秘,产后便秘的原因,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食物中缺乏纤维素,产褥早期腹肌、盆腔肌张力下降,产后便秘的治疗,口服缓泻剂(乳果糖、四磨汤)开塞露肥皂水灌肠,泌尿系统的变化,妊娠期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经肾排出产后最初一周尿量增多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管扩张恢复28周恢复正常尿中氨基酸、肌苷、肌酸增加(子宫复旧的代谢产物经尿排出)产后一周恢复残余尿增加及尿潴留,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妇喝红糖水、热汤、热粥较多,也是出汗多的原因之一。褥汗一般在产后13天较为明显,于产后1周左右自行好转。褥汗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也应注意护理。,褥汗的护理,首先,室温不要过高,冬春秋季在1620,夏季在28以下为好。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但要避免穿堂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月经复潮:不哺乳产妇:610周哺乳产妇:延迟或哺乳期一直不来朝排卵:不哺乳产妇:平均10周哺乳产妇:46个月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有受孕的可能,腹壁的变化,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逐渐消退妊娠纹:紫红色银白色腹壁皮肤因妊娠子宫增大部分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不同程度分离产后腹壁松弛产后68周恢复紧张度,产褥期的心理变化,分娩后,多数产妇感到心情舒畅,然而,具有内向型性格、保守和固执的产妇,其依赖性、被动性,忧郁和缺乏信心较为明显。其中部分产妇在产后可进一步发展成为产后郁闷、焦虑等,即所谓的产后抑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哭泣、抑郁和烦闷为主征的精神障碍。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主要是社会心理性的,其中夫妻间的关系,及个人性格、品质至关重要。,产后抑郁症的预防,首先要积极面对妊娠,了解妇女妊娠中身体各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分娩时不要过分紧张,放松自己。分娩后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调整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面对孩子降临后的一系列。,注意新妈妈有以下情况之一就应当进行治疗,1、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2、无法正常生活,不知如何处理日常事务3、有时想伤害自己和孩子4、大部分时间处于过度焦虑恐惧状态,出现产后抑郁情绪时该怎么办?,接受目前的自己,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如果母乳喂养遇到困难,不要心急,应寻求帮助在宝宝休息时,小憩一会请家人或月嫂帮助做家务活照顾孩子如果抑郁问题严重,应到医院就诊,活动与休息,阴道分娩,产后6-12小时即可起床轻微活动,次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产钳等适当推迟活动时间,术后6小时绝对卧床休息,6小时后可在床上活动,如翻身、侧卧等,次日可在床上坐起、起床活动,剖宫产,活动与休息,尽早活动的好处,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及恶露的排出,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加强胃肠道的功能增进食欲、减少便秘,预防褥疮,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减少感染,产后前3周仍以卧床休息为主,3周以后才能进行家务劳动,每日睡眠8小时以上,活动与休息,切口,产褥期医学知识,月经恢复,避孕,哺乳,产后检查,剖宫产切口,切口愈合约需一周完全复原则需4-6个月,术后再次妊娠者两次分娩时间间隔2年以上,术后6-7天左右拆线,术后平卧位是对子宫收缩疼痛最敏感的体位应采取侧卧位,使身体和床成20-30角可减轻疼痛,会阴切口,切口愈合约3-5天产后3-5天拆线,拆线后愈合并不牢固,如用力下蹲、大腿过度外展等动作易使伤口再度裂开,要注意保护,不哺乳,哺乳,产后6-10周,产后4-6个月,月经恢复,阴茎套:哺乳期首选,阴道隔膜,避孕药:哺乳期禁用,宫内节育环:阴道分娩后3个月剖宫产后6个月,避孕,产妇清洁卫生,换内衣裤及床单,可用温水擦浴。空气流通、开窗通气1-2次,使用空调室温一般以25-28为宜,产妇应穿长袖衣和长裤,不可碰冷水每天应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勤换卫生护垫,产妇清洁卫生,洗头、洗脚(避免受凉)洗澡以淋浴为宜漱口刷牙,免口腔疾病可以梳头,月子饮食,月子饮食的重要性,产后两大任务,产妇自身身体恢复,哺乳宝宝,营养,营养饮食对于月子里的产妇尤其重要,营养调配不好,母亲身体难以康复,容易得病,影响哺乳及宝宝的生长发育,均衡营养,吃出苗条曲线,产褥期的饮食原则产后12天内应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食物品种多样,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粮搭配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食-次不过度食用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重视蔬菜水果的摄入,均衡营养,吃出苗条曲线,产后第一周怎么吃?,二、新生儿的喂养,二、新生儿的喂养,产后应立即开始母乳喂哺,可能宝宝刚出生时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但都应让宝宝早吸吮、勤吸吮,既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也可以增进产妇与宝宝之间的感情。,母乳喂养,宝宝最初吸吮乳汁时很容易只含住乳头,这样会使宝宝吸不到足够的乳汁,也会使产妇乳头疼痛。产妇喂哺时应尽量让宝宝的嘴张大,含住大部分乳晕,让宝宝靠有力的吸吮动作压迫乳晕下面的乳窦而挤出乳汁,从而引导宝宝正确的吃奶方式。,母乳喂养,不正确的含接姿势,正确的含接姿势,人工喂养,母乳不足或没有母乳应及时补充奶粉,来满足宝宝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喂乳次数:,1)24小时内婴儿吃母乳不少于812次。婴儿吃奶时:看到慢而深的吸吮动作。看到或听见婴儿吞咽乳汁的动作或声音。,如何判断母乳量是否足够?,2、排泄情况:,每天可换及尿布6块或更多湿尿布。每天有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质软大便。,注意观察:小便次数和颜色(无色或浅黄色)大便次数和颜色。产后大便颜色:12天34天5天,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3、睡眠:婴儿睡得很安详,常在吸吮中入睡,直至自发放弃乳头。,4、体重:每月增重500克,若出生两周后,体重低于出生体重,说明母乳量不足。,5、神情:可见婴儿眼睛明亮,反应灵敏。,不在开奶前喂养,开奶前喂养:是指在母乳喂养建立前,给的任何人工喂养。,新生儿胃容量,新生儿的胃容量在头两天非常小。比如一个3000克的新生儿:第一日的胃容量为6ml,第二日为12ml。而母亲的初乳在第一天平均为25-56ml,在第二天为113-185ml。在头几天的频繁吮吸会刺激产奶,第三日后奶量可达每日500ml,使得体重迅速回升成为可能。只要坚持按需哺乳,很快乳汁产量就能符合宝宝的需求。不要担心前三天没有母乳,宝宝刚刚出生胃容量很小,出生半小时内清洁下乳头让宝宝吸,这样有助于早开奶,宝妈的初乳足够宝宝吃的,保持两个小时一次的吸奶频率,还会促进宝宝胎便的排出,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开奶前喂养对婴儿的危害性,婴儿的饥饿感虽得到了满足,然而对母乳的渴求感反而降低。婴儿对乳房的吸吮和刺激减少,使乳汁分泌也相应减少。母亲易发生母乳喂养困难,如乳房肿胀、乳汁不足等。易造成胎便迟排,并发新生儿黄疸及过敏反应,如湿疹及哮喘等。削弱母亲对母乳喂养的信心。婴儿患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如腹泻、肺炎、皮肤感染等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这是因为橡皮奶嘴较长,出奶孔大,瓶中的乳汁容易流出,故吸吮方便。而母亲的乳头较短而大,加之头几天泌乳量有限,新生儿一旦习惯橡皮奶嘴后,将对吸吮母乳必须花费劳动而不感兴趣,进而拒绝吃母乳。,理由:,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使用奶瓶、人工奶头。,婴儿习惯用带橡皮奶头的奶瓶喂养,就会导致乳房含接困难(乳头错觉),而拒绝吃母乳。婴儿对乳房的吸吮和刺激少了,使建立母乳喂养更困难。母亲会因失去信心而停止母乳喂养。,重要性:,影响乳母乳量的常见原因有哪些?,乳母方面的因素:营养状况:乳母的饮食及营养状况是影响泌乳的重要因素。精神状态:当乳母长时间处于担忧、紧张或疼痛境况时,很可能促使射乳反射暂时不活跃。信心不足:母亲太年轻或缺乏家庭和朋友的支持,都会使母亲因孩子的行为(早产婴不会吸吮,病婴吸吮无力或孩子性别等问题)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乳头皲裂:由于婴儿的含接姿势不正确,可致乳头皲裂,而疼痛会反射性引起乳量分泌减少。,母乳喂养因素:开奶延迟:如婴儿没在第1小时内开始哺乳,则会影响催乳素的分泌,使乳母下奶时间推迟。未做到按需喂哺:在婴儿出生后,如每天喂奶次数少于812次,这是孩子得不到足够奶的最常见原因。夜间少喂或不喂:乳母在产后头几天因觉疲倦或在她与婴儿还未适应之前,夜间很少喂或干脆不喂,这样会使催乳素分泌明显减少(夜间吸吮催乳素分泌更活跃)。开奶前添加辅食:婴儿的饥饿感得到满足后,对吸吮母乳的渴求感减少,婴儿的吸吮减少,催乳素的分泌也相应会减少。使用奶瓶和安慰奶嘴:给母乳喂养的婴儿使用奶瓶或者吸安慰奶嘴,会使婴儿产生乳头错觉而不愿或拒绝吸吮母乳,由于减少对乳房的吸吮刺激,致使乳量减少。,宝宝吐奶,很多家长在喂养宝宝时都会遇见宝宝吐奶的现向,其实吐奶的原因有两种: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1.吐奶原因: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置,胃容量小,食道下端收缩力弱,胃出口收缩力强,如吸入的奶量过多或速度过快,吞入气体较多或过多翻动孩子,都会引起宝宝吐奶,但吐奶量不多,属生理现象。随着宝宝长大,这种现象会消失。,常见的吐奶原因:a.母乳喂养时,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贴造成过多空气的吸入b.用奶瓶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c.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过短d.一喝完奶后,宝宝哭、咳嗽、动得太厉害,病理性吐奶,x,如果宝宝患呼吸道感染、肠炎等,也会引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