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_第1页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_第2页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_第3页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_第4页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互动热身,一、判断两种行为:小偷在公交车上成功行窃;假装看不见、不理不采;在仿真监狱里,狱卒戴上反光型太阳镜,不与犯人有眼神接触;,.,2,二、将互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谁?属于“唯名论”还是“唯实论”?,.,3,三、社会互动与现实当有人在人群中推挤你时,你会立即推回去吗?解释:刺激解释反应(行为)这种反应(行为)又成为对方的刺激,如些循环往复,社会互动形成。各种各样的互动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社会。那么,这种反应(行为)反映了什么呢?,.,4,主流社会文化的规范与价值观表明:个人在主流动文化中的社会化经验,.,5,四、:定义社会现实与对社会现实的再建构若社会现实那么,是如何进行的呢?比如,纹身,.,6,.定义社会现实的能力,反映出该集团在社会中的实力。事实上,在支配群体(强势群体、多数群体)与被支配群体(弱势群体、少数群体)之间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支配群体可以定义一个社会价值观。2.“对情境的定义”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与人格发展。比如,仿真监狱实验中,学生接受了该情境的定义(狱卒与囚犯的传统角色),并依照这样的角色来扮演。3.被支配群体的成员挑战传统的定义。女性、老人、同性恋、残障人士的人权运动;世界拳王“阿里”;,.,7,五、协商的秩序支配群体与被支配群体都可以定义现实,这主要是通过什么机制呢?,协商(Negotiation),.,8,第七章社会互动,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9,本章结构,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其理论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第四节集合行为第五节社会互动的相关问题,.,10,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1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非面对面的。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12,二、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拟剧论)社会交换论本土方法论(俗民方法论),.,13,(一)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库利、米德、托马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衣阿华学派库恩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意义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14,符号:是指所有能够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共享定义我们一般假定:不仅是对语言及其他具体符号,而且还包括日常社会情绪,别人与我们都使用同样的定义。,.,15,“骑匹马”与“七匹马”一桩文字游戏引起的宰客案,今年“三.八”节,七名女游客在重庆南温泉游览。遇一马帮揽客,游客问:“骑一匹马多少钱?”一马夫回答:“骑(七)匹马30元。”七游客认为价格合理,高高兴兴上了马。不到10分钟,终点站到了。游客掏出30元钱,马夫怒目道:“早就说好了,一匹马30元,七匹马210元。”众游客愕然,.,16,2、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理,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第三,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17,试想一个顾客在饭店收银台买单的情景。顾客把账单交给收银员,并且掏出她的钱包。收银员准备收钱并找零。他们对于账单的行动都是基于他们所赋予账单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他们所共享的(互动论第一原理)。他们之所以知道账单的意义,是由于他们通过以前许多类似的互动学习的结果(互动论第二原理)。现在,假定顾客没有足够的钱买单。那么,她会表现得很尴尬,并且会说她到隔壁的银行取一些钱,马上就回来。收银员得对这种新的情境进行阐释,赋予它某种意义,并且决定怎样行动(互动论第三原理)。,.,18,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人们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19,(二)角色理论,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并非是一个单独的理论,它代表着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在该理论看来,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并且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20,(三)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21,(四)戏剧理论,创始人:欧文.戈夫曼又称印象管理理论观点: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当人们扮演角色时,他们的表演是由观众来判断的,这些观众对表演的事物非常警觉,而这些失误则有可能反映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方面。,.,22,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印象管理指人们在互动中运用各种技巧,给他人创造自己想要达到的印象。社会情境是舞台,不同的情境(前台与后台),有不同的演法,有不同印象管理的方式,其中第一印象是极为重要的。,.,23,求职面试中的印象管理,一、仪表礼仪男士:应留短发,梳理整齐,保持自然色;胡须要刮干净,适当咀嚼口香糖保持清新口气;短指甲,保持清洁;应聘时,上身宜着单色衬衣或有稳重感的T恤,且领口、袖口无污迹;裤子平整,有裤线,且着色与上衣协调;衣服保持平整、清洁;若着西装,口袋不放物品;皮鞋光亮,配深色袜子;全身3种颜色以内,避免配戴项链和手链等饰物;精神饱满,面带愉快和自信的微笑,.,24,白衬衣+黑色或蓝色西裤+黑色皮鞋适合职业类别:管理、营销、咨询、策划深色T恤+蓝色牛仔裤+白色旅游鞋适合职业类别:技术员、程序设计、软件设计,着装小贴士:,.,25,女士:发型文雅、庄重,梳理整齐,长发不宜披肩,要用发夹夹好,不能染鲜艳的颜色;化淡妆,保持面部自然清新;指甲不宜过长并保持清洁,涂指甲油时须自然色;上衣不可太紧,色彩淡雅为最好,如果所应聘的岗位职业化要求较高,应该着大方、得体的正规套装前往;不装紧身裤和超短裙,上下衣服颜色协调一致,全身保持三种颜色以内为宜;配戴的饰物应显示典雅、庄重的气质,不宜太夸张或超过三件;穿裙子时,应着长筒丝袜,并无破洞;鞋子颜色款式应与衣服的颜色和风格一致,光亮清洁;面对主考官,要精神饱满,面带愉快和自然的微笑。,.,26,着装小贴士:马尾辫+长袖白衬衣+针织小背心+深色西裤+肉色袜子+深色平口皮鞋适合各类职位的搭配束发+翻领衬衣+小西服+职业裙+长筒肉色丝袜+深色平口皮鞋适合各类职位的搭配,.,27,白衬衫:朴实、简单,搭配法则:白衬衫给人干净整洁的感觉,如果你是个肤色亮的女生在面试时选择一款白衫配仔裤或休闲裤,相信为你带去不同的魅力。,.,28,小外套:知性气质,搭配法则:小外套增加知性气质,如果你是个气质型女生,在面试时可以选些款式帅气,色彩单一的小外套,来提升你的人气指数。,.,29,及膝裙:温婉女人味,搭配法则:平时的你是不是偏爱迷你裙,但是面试时,裙子的长度要特别注意,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尽量选择一些款式唯美,突出温婉女人味的为宜。,.,30,黑与灰:成熟、稳重,搭配法则:灰色和黑色是办公室最常见的颜色,黑与灰所表达出来的味道也是沉稳、成熟韵味,如果你是一个偏活泼的女生不妨让自己在面试时沉稳些更能让对方相信你的工作能力。,.,31,行为礼仪,微笑握手手势站姿:正确的站姿是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双腿并拢直立、脚尖分呈V字型,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也可两脚分开,比肩略窄,双手交叉,放在体前或体后。与主考官交谈时,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为宜。,.,32,坐姿:男士:应聘时,在没有听到“请坐”之前,绝对不可以坐下,面试官还没有开口,就顺势把自己挂在椅子上的人,已经扣掉了一半分数了;入座时要轻,至少要坐满椅子的23,后背轻靠椅背,双膝自然并拢或略分开,把手自然的放在上面;身体可稍向前倾,表示尊重和谦虚。女士:入座前应用手背扶裙,坐下后将裙角收拢,两腿并拢,双脚同时向左或向右放,两手叠放于腿上。如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叠放,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33,蹲姿:女士:并膝下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向下。男士:曲膝。,.,34,视线处理:说话时不要低头,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或眉间,适当地时候转移注视对方的视线,不要回避视线,也不要一味直勾勾地盯着对方的眼睛;做出具体答复前,可以把视线投在对方背景上,如墙上约两三秒钟做思考,不宜过长,开口回答问题时,应该把视线收回来。,.,35,不应该:,手:这个部位最易出毛病。如双手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考官递过来的名片等动作。脚:神经质般不住晃动、前伸、翘起等,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背:哈着腰,弓着背,似一个“刘罗锅”,考官如何对你有信心?,.,36,眼:或惊慌失措,或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予人缺乏自信或者隐藏不可告人秘密的印象,极易使考官反感;另外,若死盯着考官的话,又难免给人压迫感,招至不满。脸:或呆滞死板,或冷漠无生气等,如此僵尸般地表情怎么能打动人?得快快改掉。一张活泼动人的脸很重要。行:其动作有的手足无措,慌里慌张,明显缺乏自信,有的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不仅会自贬身价,而且考官不将你看“扁”才怪呢。,.,37,面试中的语言习惯,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语速适宜,.,38,(五)社会交换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基本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和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39,学生小明学习很刻苦,每次都能得高分。他的秘诀是考前进行单独复习。又要临近考试了(刺激1),考前著名歌星要在本市开演唱会(刺激2),小明想:我已经的了4次A了,偶尔考坏一次也无所谓。但是歌星的演唱会是却只有一次于是小明决定去看演唱会。不幸的是,到现场才知道,此歌星是个冒牌货,小明和其他现场观众大闹演唱会。,.,40,(六)本土方法论(俗民方法论),代表人物:哈罗德加芬克尔他断定必须有一套我们大家都不言自明的规则,并且可以运用这套规则去指导我们在新的情境(例如,在陪审团)中的行动,这套规则就是本土方法。,.,41,“违规实验”,(S):嗨,雷,你的女朋友感觉怎样?(E):“她感觉怎样?”你是什么意思?指身体还是指精神?(S):我是问她感觉怎样。你怎么了?(他看上去被激怒了)(E):没什么。只是请你解释清楚一点。(S):算了吧,别谈这个了。你向医学院的申请怎么样?(E):“它们怎么样?”你是什么意思?(S):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E):我真的不知道。(S):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病了?,.,42,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情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情境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43,大学生几个人住一间寝室最合适?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一、社会互动的情境2人:既是友好的体现,又是紧张之源;3人:如果其中两个人意见一致,第三个人可能心理失衡;5人:奇数成员使平衡成为可能;如果分裂成了三人多数派和两人少数派,也没有人会感到被抛弃;群体的大小可以使成员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44,互动情境按互动目的,分为工作情境、社交情境和熟悉情景;在工作情境中,互动双方有特定目标,角色关系,言谈举止限于一定的角色范围内(如购物、谈判、工作会议等);在社交情境中,互动功能是情感沟通,角色关系淡化(如聚会、郊游等);在熟悉情境中,熟人间的互动常常是随意而没有目标的,双方是情感关系。,.,45,二、社会互动的过程(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1.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2.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3.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境做些什么。,.,46,(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1.竞争2.冲突3.顺应4.同化,.,47,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一、社会互动的维度(1)向度,反映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2)深度,反映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3)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互动的多(5)强度,反映互动中情感投入的强弱。,.,48,二、社会互动的类型(一)暗示埃尔伍德认为:“凡一个人以一个意思传达给别人,别人无批评的,或无合理的根据,即接受了,此种过程谓之暗示”。博格达斯则说:“暗示是有意地或无意地发出刺激的过程”。,.,49,1.定义:暗示就是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迅速使他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并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50,2.暗示产生的条件从暗示者方面来说:暗示者权威信息发出量及持久性特定目标,.,51,从受暗示者方面来说:无对抗年龄结构危难及焦虑,.,52,3.暗示主要类型:1直接暗示(提示)是指暗示者给予受暗示者的面对面的暗示。2间接暗示指用委婉曲折的表示或刺激对他人发生暗示作用。3反暗示暗示刺激引起与暗示者的预期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4自动暗示(自我暗示)暗示刺激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于受暗示者自身内部的暗示作用。,.,53,小游戏1:心有灵犀,游戏规则:两人一组(A、B),A背对屏幕,负责猜词,B面对屏幕,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词通过动作或语言提示(语言描述中不能出现词中的字),A根据提示猜出词语。猜对多的组获胜。,.,54,金鱼,1,.,55,方便面,2,.,56,刘德华,3,.,57,春节联欢晚会,4,.,58,乒乓球,5,.,59,西游记,6,.,60,7,打肿脸充胖子,.,61,疯狂的石头,8,.,62,易中天,9,.,63,鼠标,10,.,64,饼干,11,.,65,MP3,12,.,66,新闻联播,13,.,67,14,电饭锅,.,68,羽绒服,15,.,69,MPA,16,.,70,回民食堂,17,.,71,柚子,18,.,72,滑雪场,19,.,73,烟灰缸,20,.,74,二、竞争、合作、冲突,(一)竞争1.定义: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2.特征第一,竞争是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的追求。第二,被追求的目标一定是稀缺而难得的。第三,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75,(二)合作1.定义:合作指的是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76,2.合作产生的基础第一,目标一致。第二,情感接近。第三,思想一致。第四,动作配合。第五,相互信任。,.,77,(三)冲突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78,三、强制与顺从、顺应,(一)强制强制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二)顺从与顺应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启示:,启示一:合则双赢,不合则败。启示二:合作与竞争是孪生兄弟,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启示三:竞争与合作呼唤市场秩序,呼唤诚信。启示四:建立信誉难,信誉失去后重建更难。,.,80,第四节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不受现有行为规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81,2003年10月31日新华网新华网西安10月31日电据陕西省教育厅发言人介绍,从10月30日中午开始,西北大学上千名学生在学校留学生楼前举行示威,其中有几百人上街游行,对10月29日晚该校日本留学生的下流舞蹈表演行为表示强烈愤慨。10月29日晚,西北大学外语学院举行第三届外语文化节演出。一名日本外教和三名日本留学生在表演节目时,胸前佩戴红色胸罩,小腹部位系有倒扣的纸杯作生殖器状,并将藏于胸罩内的纸屑抛洒向观众席,有极为下流的舞蹈表演动作。西北大学在场师生对此十分不满,当即制止了他们的演出。,.,82,30日早,有女生将此事写成大字报贴在女生宿舍外,并注明“谁若撕毁,人人得而诛之”。一时,西大学生群情激愤,学生们自发涌向西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高呼口号,要求昨晚表演节目的日本留学生道歉。18时40分,几百名学生分批走出校门,行进到西安市中心的新城广场。学生代表向陕西省有关部门递交了要求日本留学生公开道歉的请愿书后,游行学生到22时左右陆续返回学校。,.,83,.,84,.,85,.,86,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87,与组织行为进行对比,理解集合行为的特点:(1)在行为产生的原因上,组织行为主要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2)在行为方式上,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3)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则是通过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的;(4)从持续时间上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88,二、集合行为的理论(一)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六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为了避免破坏性集合行为的发生,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减压阀理论”,认为社会应该有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以疏导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不满情绪,避免不满情绪向现实行为的转化。,.,89,(二)模仿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入将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这时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产生。,.,90,(三)感染理论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参与集合行为的人,其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91,(四)紧急规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这种“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紧急规范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92,(五)匿名理论匿名是指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认为,些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从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由此在集合行为的场景做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举动。,.,93,(六)控制转让理论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但是这种转让实际上是理性权衡的结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转让行动的控制权,并不必然导致混乱,但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94,(七)信息传播理论该理论强调信息传播在促发集合行为方面的作用。集合行为是非组织行为,它的信息不是得自组织渠道,而是来自非组织渠道谣言。谣言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但在社会出现压力时更容易流行。正是谣言的传播,引导了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合行为。在另外的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也会促发集合行为。,.,95,分析下列集合行为:1.“黑色星期四”2.“非典”带来的恐慌3.气功热4.卡森的评论5.朱镕基的一次电视讲话6.游行中向警方投掷石块7.从失火的剧场逃向出口,.,96,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一)恐慌(二)谣言(三)流行(四)骚动,.,97,.,98,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更有不少人惊慌失措。这似乎应了一句名言:恐惧的心理比恐惧的到来更可怕。疫病引发心理紧张本属正常,而由于紧张恐惧而乱了方寸,就适得其反了。在恐慌之下,引发不少人们反常举动。陕西省洛南县灵口镇中学为预防非典,竟自拟药方,多名学生因过量服用引起药物中毒;北京市一市民为防治“非典”,将元纸币放于微波炉中消毒,致使引燃,白白遭受损失。,.,99,.,100,.,101,.,102,.,103,四、集合行为产生的原因1.社会不平等2.意外事件3.变革中的规范和模式的不明确4.价值观念的转变,.,104,第五节社会互动的相关问题,一、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三、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偏见,.,105,第五节社会互动的相关问题,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包括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等各种关系。有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集体之间的关系等各种形式。人际关系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106,同事关系主要是一种角色关系,它往往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其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尤其是利益需要,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因此这种关系包含了很大的变数。同学关系是一种相对单纯的人际关系,决定其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情感与心理需要,相互间没有政治、经济等根本利害冲突。,.,107,问题探讨1:为什么同学关系一般胜过同事关系?如果我们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我们可能会怀念大学生活,怀念大学的同学。尽管我们在大学期间也曾经磕磕绊绊,也有亲有疏,尽管后来我们天各一方,但同学之情却珍藏心中,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日俱增。,.,108,问题探讨2:如何看待人际关系中的功利性?,“五十年代人帮人,六十年代人整人,七十年代人防人,八十年代个人顾个人,九十年代人宰人”,反映了不同时代人际关系的变化。进入21世纪,社会人际关系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浓,“信任危机”在社会互动的各领域均有突出表现。,.,109,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分析,1.交往的猜疑性及心理的危机感例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