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4张ppt)---副本.ppt_第1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4张ppt)---副本.ppt_第2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4张ppt)---副本.ppt_第3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4张ppt)---副本.ppt_第4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24张ppt)---副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北宋的政治,分裂割据时期,温故知新,(1.)北宋的建立,黄袍加身,(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太祖和后继者按照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2)中央(行政权):,(3)地方(财权)措施的影响:,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定期换防。(29页),削弱相权;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30页),(2)中央(行政权):,(3)地方(财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30页),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太祖赵匡胤,影视包青天包拯(金超群饰),宋朝官帽长翅帽,相传,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朝臣窃窃私语,发明了此帽。,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思考: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原因:,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牢记这个教训。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原因是什么?2.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哪些?3.重文轻武的影响有哪些?,1、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重文轻武政策: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了读书风气盛行、科技文化发展消极影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了官吏冗多,“(宋太祖曰)宰相须用读书人”(宋)续资治通鉴长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代启蒙读物:神童诗“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代谚语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以下材料反映了宋朝政治什么突出特点?,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朝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压抑武将,武将地位降低,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消极影响:造成了官吏冗多,材料分析: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消极影响,(单位万)北宋官员人数,宋太宗在位22年,举行8次科举考试,共取中6000余人。任用的宰相9人中,科举出身的占6人。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对比唐、宋的科举制,简述宋朝的科举制有什么变化。,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唐朝科举,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1/10,进士科约为1/60。,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5、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D.武将无能,A,A,随堂训练,3.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B.开创进士科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课后习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B.苻坚C.李世民D.赵匡胤,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B.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C.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D.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D,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掌管军政事务的官员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A.强干弱枝B.分散军权C.重文轻武D.守内虚外,C,4、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小结,一、北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