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经济学十大原理,1,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二)某东西的成本就是为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一、人们如何作出决策,2,经济学十大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七)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经济效果。,二、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3,经济学十大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三、影响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力量和趋势,4,(一)Peoplefacetradeoffs.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hereisnosuchthingasafreelunch!”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5,(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大炮vs.黄油食物vs.衣服休闲vs.工作效率vs.平等,作决策时需要在两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6,(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平等社会资源的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效率与平等,7,(二)某东西的成本就是为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作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上大学还是去工作?学习还是出去约会?去上课还是睡觉?,8,(二)Thecostofsomethingiswhatyougiveuptogetit某东西的成本就是为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Theopportunitycostofanitemiswhatyougiveuptoobtainthatitem.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需放弃的东西。,9,当预期在四年之内赚得上千万美元时,高中篮球明星科比.布赖恩特(KobeBryant)决定不读大学而直接进入职业篮球联盟(NBA)。,(二)某东西的成本就是为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10,案例:上研还是工作?收益:丰富知识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成本:学费三年学习的生活成本,11,但上述的内容有些并不一定是你上研的成本,如每月的生活费用,就是你工作同样也必须支出(相比之下,学校廉价的住宿和伙食,为此而节省的费用还应记入你上研的收益)。上述成本还忽略了上研的最大成本你的时间。如果你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那么你将会有工资收入。而为上研而不得不放弃的工资将是在座的大家上研究生最大的单项成本。,12,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这是选择的结果。上研机会成本:因为上学所放弃的收入因为上学可能丧失的机会上研的总成本中一定要包含机会成本,13,机会成本是一种因放弃而产生的成本。一种资源可能有多种用途,但它往往只能被选择用于一种用途,那么在放弃的那些用途中,最好的那个用途就是这一选择的机会成本。比如说,你有一间门面房,可以有三个用途:自己住,没有收入;租给别人,每月收租金1000元;自己开店,每月获纯利润900元。因为只能选择一种,所以,当你选择自己住你每月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元;当你选择租给别人,你每月的机会成本就是900元;当你选择自己开店,你每月的机会成本也是1000元。,机会成本与农民盖房,14,看来,还是选择租给别人,机会成本最小。因此,这间门面房最终应该选择租给别人,才符合“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的信条。中国古代的先贤们也深谙此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从中可以看出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重要性。,15,我们将当代中美两国农民在盖房方面存在的差别比较一下,也不难发现机会成本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农村的很多地方,农民积攒大半辈子钱来盖房,然后给儿子娶媳妇,这通常都是农民们一生中的大事。那么,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呢?一般都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自己准备材料。待材料一应俱全后,则在农闲的时节,找来一大群亲朋好友一起动手,将房子盖起。这种盖房方式十分原始,盖房用的工具也极其简单。往往是一个木工,既做门窗,又做架构,还顺便给主人做几把椅子;而砌墙、装修等也多是由同一批泥瓦工完成,这里边绝不会有很复杂的内部分工。,16,再来看美国农民是如何盖房的。通常,他们会将盖房的活承包给一家专业建筑商,各种费用统一与建筑商结算。建筑商揽到这笔业务后,先找专业公司设计好图纸,然后再去找分包商,比如,专门处理地基的公司、专门砌墙的公司、专门做木工活的公司,每一类业务都有众多相应的专业公司提供服务。仅就木工活而言,就包括五类:屋顶的架构是一个专业做大批架构标准件的分包商;做厨房的柜子及饭桌又是另一个专业木工分包商;做楼梯也是一个专业公司;而室内的门窗、地板、墙脚又是一个专业公司负责;支撑房子的木架结构又是另一个专业公司。专业工人用的工具,则五花八门,十分复杂。在这种盖房过程中,建筑商除了将盖房的各项业务分解后转包给其他专业公司外,可能什么也不需要再多做。,17,我们暂且不论中美两国农民的盖房方式到底孰优孰劣,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美两国农民在盖房方面会存在这样的差别。由于中国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率也不高,因此农民放弃生产的机会成本是极低的。他们可以非常从容地用最原始的方式盖自己的房子。农民自己的机会成本低,他们的亲朋好友的机会成本也一样地不高,所以,这种亲朋好友一起动手将房子盖起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今年张家要娶媳妇了,大伙儿就帮助张家盖房子,明年李家要娶媳妇了,大伙儿就帮助李家把房子盖起来。,18,在美国情况就不同了,因为美国市场发育程度高,经济发达,农业生产率本身也高,因此农民放弃生产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在这里美国农民不是不可以自己去联系各个专业公司,但高额的机会成本使他宁愿将盖房的活全部承包给一家建筑商。首先,这个农民有自己专门的工作,或许,他一个人要负责耕种上百亩的农场,如果放弃手中的工作去亲自联系众多的专业公司,他的损失将会很大,这就是机会成本。,19,第二,他对这些专业公司根本就不熟悉,如果要自己去做,他就得先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盖房的各种材料和造价,然后再去调查和比较每家专业公司的情况,直到最后确定签约。在这些专业公司替他盖房的过程中,他还得去监督每一项业务的质量,简直不胜其烦。并且,在他花费大量精力掌握了各种“盖房要旨”后,他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盖第二栋房子,这些知识也就白费了。所以,他宁愿将不熟悉的盖房业务承包给一家专业建筑商,他自己则去专心干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安排使得他的机会成本最小化了,所以是一种最好的选择。,20,机会成本的重要性,没有“机会成本”,就没有“选择”。没有机会成本就意味着你做的这件事是不需要消耗你的任何有限资源的,自然也就不存在“选择”的必要。只有知道机会成本之后,才会需要认真地去考虑不同“选择”的成本与收益,才有所谓的“选择”的艺术,“选择”的思维。,21,就是你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要知道,当你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正在为失去的另一样东西买单。而这个买单的成本就是你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其实就是你所放弃的那样东西可以给你带来的最大收益。,22,讨论:你上研究生的机会成本什么?或每天你在这里学习的机会成本大概是多少?当你计算过你上研期间每一天的机会成本时,你就会更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23,再谈机会成本,总成本(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会计学成本,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对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的要素应支付的费用。不在帐目上反映。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24,经济学家如何看企业,会计师如何看企业,收益,收益,25,案例,某服装公司处长小王同夫人创办了一个服装厂初始投入:个人积蓄50万银行贷款50万自己的房子,26,一年后,购买原料支出75万支付工人工资10万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利率10)5万租用设备的支出5万税收及其他支出5万合计100万总收益120万,27,小王夫妇这一年到底赚了多少钱?,利润12010020(万)?小王夫妇创办服装厂这一年的机会成本自有资金,如果存在银行可得到利息5万自己的房子,如果出租也可以获得房租5万小王夫妇在辞职前收入分别是8万和5万机会成本合计:23万小王夫妇创业第一年的经济利润:3万,28,小知识,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的定义: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Cost)。沉没成本.flv沉没成本(1).flv沉没成本(2).flv,29,沉没成本的产生原因:策划或决策失误。前期调研、评估、论证工作准备不足,造成中途出问题而无法进行下去。有良好的策划、计划,但执行中偏离轨道,造成事与愿违。执行中发现存在问题,但没有及时调整策略、方案而是一意孤行。危机处理能力不足或措施不当,使事态扩大及漫延。,30,其他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等都是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概念。还有转移成本、菜单成本等。,31,(三)Rationalpeoplethinkatthemargin理性人考虑边际量,Marginalchangesaresmall,incrementaladjustmentstoanexistingplanofaction.边际变动对当前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Peoplemakedecisionsbycomparingcostsandbenefitsatthemargin.人们作决策时需要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32,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边际量就是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量。,33,1.几个基本概念,边际产量:当投入(如劳动)增加1单位时所增加的产量;边际成本:当产量增加1单位时所增加的成本量。边际收益:当产量增加1单位时所增加的收益量。理性的人在选择时会比较选择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34,期末学习的边际收益:可能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期末学习的边际成本:投入时间,放弃娱乐和休息(应该同平时学习一样)期末学习的边际收益远高于平时,即此时时间的机会成本高于平时,而因此,理性的人都在期末抓紧时间复习。,Q:期末为什么自习教室人满为患?,35,Q:为什么越穷越生?,生小孩的收益:资本品:家中的劳动力、养儿养老娱乐品:给父母带来的欢乐生小孩的成本:母亲的机会成本、抚养孩子成长的生活、教育投入穷国生小孩的边际成本远低于富国,而边际收益又高于富国。结果:越穷越生,36,2.一些边际规律,37,A.边际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和其他要素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继续增加超过某一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在数量上,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即最佳技术系数,开始:可变要素小于最佳配合比例。随着投入量渐增,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呈递增趋势。,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投入,边际产量呈递减趋势。,3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可变技术系数);第三,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第四,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39,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40,从“大跃进”到“杂交水稻之父”,大跃进是发生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激进运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还记得这种运动的极端性和破坏性。而袁隆平则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也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这项技术因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而对全球的水稻供应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两件事能联系在一起,主要与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有关。,案例,41,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当使用多种投入但只有一种投入是可变的,来生产一种产品时,随着这种可变投入的增加,得到的产量也是增加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后,这种增加的产量就会越来越少,甚至使总产量绝对减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这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一学说在18世纪被提出来之后,曾发生了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从递减性出发,引伸出了资本主义的利润趋于下降的趋势,众多西方学者据此对资本主义抱以同情;另一种观点通过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强调批判了这一规律,认为它抹杀了技术进步对收益递减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从列宁开始就非常强调这一批判性的结论。,42,实际上,技术进步因素在产量变化过程中到底重不重要?这主要与我们要考察的时期长短有关。假设我们是在一个充分长的时期内考察某种产品的生产,那么技术进步的因素很难不发挥作用;而在一个短期内假设技术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可能会更现实一些。这样,在短期内边际收益递减应该被当作一个客观的规律来看待。说它是客观规律,主要是因为这一规律是由生产的技术特征决定的。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递增是暂时的,而递减则是必然的。边际产量递增是生产要素潜力发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递减,则是生产要素潜力耗尽,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所致。,43,规律既然是客观的,就必须得到尊重,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由于大跃进时期的舆论导向把人定胜天的思想拔高到了让人头脑发昏的地步,当时的人们错误地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超限度的强行“密植”必然导致了粮食的大幅减产,结果“人祸”加“天灾”,在当时的中国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44,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连续追加投入,得到的产出的增加却越来越少,这似乎很可怕,但从长期着眼却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国从建国以来,一方面人口翻了一番还多,而另一方面耕地的面积一直在减少,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粮食危机”,这多亏了农业科技进步所发挥的作用。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角度来看,我国没有发生“粮食危机”的后果,主要是因为在长期中,这一规律的前提条件技术水平不变发生了变化。以袁隆平的事迹为例,为了提高水稻亩产量,他几十年如一日蹲在田间地头,经过无数次艰苦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将水稻种植技术推进到“杂交水稻”时代,在袁隆平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通过联合攻关,现在已全部破解了水稻的基因密码。这对我国今后大幅度提高水稻亩产量提供了美好的前景。,45,从大跃进运动到袁隆平的成就,给我们展示了如何对待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在短期,我们必须尊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定合理的投入限定;但在长期,通过积极地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打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限制,可为人民谋取更大的福利。,46,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满足程度高,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1)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2)清心寡欲,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效用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欲望,47,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效用特点(1):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48,对效用的理解傻子地主,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说明效用特点(2):效用因时因地而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49,对效用的理解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幸免遇难。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说明效用特点(3):物以稀为贵效用与其实际价值无关。,50,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总效用TU(TotalUtility):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例:消费量边际效用MU总效用TU00013030220503106040605-1050,边际效用MU(Marginal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51,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TU,Q,TU,MU,Q,当MU0,TU;,MU,P,P,当MU0,TU;,当MU=0,TU最高点,总效应达到最大。处于、的拐点,52,解释: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心理原因:人性。物品本身用途多样性:经济合理性原则,Q,MU,P,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53,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要的用途上。,家庭中的边际效用: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婚姻为什么离婚?,54,案例:从春晚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大约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记得1982年第1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55,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技术效果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从哪一年起,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评价却越来越差了,原先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也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56,春晚本不该代人受过,问题其实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一个人在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他(她)从中得到的效用是越来越少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就被视为一种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在其背后也有生理学的基础:反复接受某种刺激,反应神经就会越来越迟钝。,57,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让我们欢呼雀跃,但举办次数多了,由于刺激反应弱化,尽管节目本身的质量在整体提升,但人们对晚会节目的感觉却越来越差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时在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尽管有时我们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了第一次最重要。难怪人们最难忘的是自己的初恋,最难忘恋爱中第一次约会的地点。,58,附: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非常小,可以略去不计。,“富人的钱不值钱,穷人的时间不值钱”。,59,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情况:(1)把全部收入用完。(2)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假设前提消费者偏好既定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或者:消费者应使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收入既定,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应使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效用相等。,效用最大化原则:,60,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P1:商品X1的价格P2:商品X2的价格Q1:商品X1的数量Q1:商品X2的数量,MU1:商品X1的边际效用MU2:商品X2的边际效用M:消费者收入MUm:每元钱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货币的MUm越来越小;假设商品的MU不变,则可以承受的商品价格会较高。,P1Q1+P2Q2=M(把钱用完)MU1/P1=MU2/P2=MUm(货真价实),61,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元钱购买商品X1的边际效用水。,7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但,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是按实际市场价格支付。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间存在一个差额。,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的福利,或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小知识,73,虽然都知道联想的笔记本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甲愿意出9000元的价格买联想电脑;乙觉得商家不会骗他,愿意出8700元;丙愿意出8300元;丁只愿意出8000元成交。假如现在联想公司就只有l台笔记本电脑可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甲,当他以8750元买到这台电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其他笔记本厂家愿意出的9000元来,他还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案例,74,假如现在有4台联想电脑出售,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就统一以80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丁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费者剩余。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甲方,他获得了1000元的消费者剩余,乙方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剩余,就连丙也获得了300元的消费者剩余。这样算来,4台联想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剩余之和是2000元。实际上丁方虽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因为他没有以高于自己愿意的价格去支付购买。,75,消费者剩余的求解,Q,消费者剩余,Q0,A,B,P0,O,P,需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Pd=f(Q)给出,它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76,我抓住了消费者剩余,我在海口时很想买一个电子词典,逛了数码商城之后,看中了一款叫“名人310”的产品。逛了几家商店发现这一款价格都在600元以上,而且打折的余地很小。我虽然很喜欢这部电子辞典,但由于价格不够理想,所以还不能下决心购买它。到上海学习期间,我住的地方不远处也有一家数码城,有一天下午我逛街时就进去了,在电子辞书的专售柜台果然有“名人310”在出售,标价580元,比海口便宜一点,看了机器之后我便开始了讨价还价,售货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人虽然很热情活泼,但价格却咬得很死。,案例,77,我坚持的底线是530元,当我最后报出来后,小姑娘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她说:“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我的请示一下。”她打电话不知跟谁说了几句之后就对我说:“好了,就卖给你吧!”小姑娘态度的突然转变反使我产生了一些犹豫。因为一是我还没有货比三家,二是根据买东西的经验,小姑娘有故弄玄虚之嫌,就像有些卖主嘴里说着“你再添点吧,这价钱实在太低了,没法卖!”,但手里已经在给你整理东西的时候,他已经向你发出了想卖的信号一样,都是想让顾客感到自己得到了很大便宜的一种姿态而已。但我不会上当。正在不想买的当头,商场看门的大爷不耐烦地嚷嚷到:“早就下班了,要关门啦!”我正好顺水推舟地说:“唉,时间来不及了,明天再说吧!”,78,却见柜台里的小姑娘面露遗憾之色,嘴里还说着:“不要紧的,我马上给你开票,很快的!”但我已溜之大吉。第二天一大早,我坐公交车到比较远的地方多看了几家数码商城,发现价格和昨天那家都相差无几,还有个别商场的价格赶上了海口的水平。最后我来到了一家叫“大润发”的规模很大的超市。一进超市,首先看到一条很醒目的提示标语:“如果您在周边地区购买了比我处更便宜的同类商品,请持有关证明,大润发无条件为您补差!”看到这条承诺,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看来可能不虚此行。,79,找到了数码柜台,果然看到了“名人310”。更使我惊喜的是,上面赫然标价378元!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低价,而且是在一家有信誉的超市。物美价廉,我还犹豫什么?立马决定买下。我终于如愿以偿。那天我很快乐,因为通过购买“名人310”,我得到了(530-378)=152元的消费者剩余。,80,消费者之声:我为什么不买某种报?,有一份经济学方面的报纸,办得不错,内容还是颇有可读性的。但满满四开一张纸,居然索价1.5元,我从来不买。说真的,不是花不起这1.5元,而是觉得不值。对我这样的消费者来说,什么是值与不值呢?这就涉及到消费者剩余这样一个概念。作为一名消费者,我在买东西时对所购买的物品有一种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表现为我愿为这种物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经济学上称为需求价格。,81,决定这种需求价格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我感到它能给我带来的满足程度的高低,即效用的大小。二是与其他同类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和价格的比较。我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并不一定等于供求双方决定的市场价格。如果我愿意出的最高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这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就称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购买并消费某种物品所得到的经济福利的大小。消费者购买并消费物品是为了得到经济福利,所以,一种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者剩余越大,即市场价格越低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消费者越愿意购买。反之,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就会认为购买该物品不值得。或者说,如果消费者剩余为负数,消费者就不会购买了。,82,我不买某种报就因为它给我带来的消费者剩余是负值。这种报可以看,但不是不看不行。与其他同类报纸相比,我觉得它只值0.5元,即我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是0.5元。如果它定价为0.4元(即市场价格为0.4元),两者相比,我有一毛钱的消费剩余(我愿意出的最高价格0.5元减去市场价格0.4元),我会购买。或者,它的定价为0.5元,没有消费者剩余,我也可以勉强买。但现在它的价格为1.5元,与我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0.5元相比,我的消费者剩余为负1元,当然我不会买了。除非它的内容好到让我不读就吃不香睡不着,或者其他同类报纸办得极糟或价格上升到与它相近的水平,我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上升到1.5元以上,否则打死我也不买。理由很简单,不值,买了有一种挨宰的感觉。,83,这里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对一种物品的评价完全是主观的,所以,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是主观的。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货币收入的增加,仅仅是一种心理上满足的感觉。即使购买了消费者剩余为负的物品也不是金钱的实际损失,无非是心理上挨宰的感觉而已。我们购物时说的“值”与“不值”也是这种含义。,84,而且,对同样一种物品不同的消费者完全有不同的主观评价,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不同,但在购买时支付的市场价格是相同的,因此,不同的消费者从购买同一种物品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也不同。尽管我不买这份报纸,但仍然是有人买的。这些人的评价高,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高于1.5元,他们购买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正因为如此,这份价格如此之高的报纸也还是在顽强地生存着。,85,据说这份报定价高的原因之一是销售量太少。其实用高定价来弥补销售量少的亏损是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价格越高,卖得越少,卖得越少,越想卖高价,这岂不走上一条灭亡之路了吗?换一条思路,这类报纸替代品相当多,从而需求弹性高,如果降价,可以大幅度增加销售量,反而能走出困境,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86,定价是企业的自由,也是这家报社的自由,我无意指责。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不仅指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也告诉企业,定价要合理。那种“头戴三尺帽”(价格定的高高的),“准备砍一刀”(让消费者付价还价)的做法往往会吓倒许多像我这样胆小的消费者。我主编的一本书,内容还是有市场的,但16开精装,2册共1000多页,纸张印刷都平常,居然被出版者定价为495元。这样的天价谁敢问津呢?果然销路极差,出版一年多了还堆在仓库里享受精品的荣耀呢!,87,(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成本或收益的边际改变会激励人们作出反应。当一个方案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选择这个方案,而不去选择别的。,88,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当成本、收益发生变化时,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商店的各种促销手段,可以增加销售额;去年年末,广州市煤气价格大幅度上升,瓶装煤气(15KG)从上半年的70元涨到100元,结果导致居民多用电来替代煤气,国美、苏宁的电磁炉甚至脱销,而电热水器的销量也大幅度增加。,89,对设计公共政策的人来说,激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往往改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或收益。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就会产生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90,安全带的故事,在50年代,有安全带的汽车很少。现在所有的汽车都有安全带。60年代后期,拉尔夫纳德尔的著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引起公众对汽车安全的关注。美国国会的反应是通过立法要求汽车公司生产包括安全带在内的各种安全设备,安全带成为所有新汽车的标准设备。由于所有汽车都有安全带,更多的人系安全带,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安全带拯救了一些人的生命。安全带对安全的这种直接影响正是国会要求有安全带时的动机。,91,汽车安全带对司机的影响:司机开车时速度和谨慎程度发生了变化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驾驶员的时间和精力。当决定谨慎开车的程度时,理性人要比较谨慎开车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当提高安全程度的收益高时,他们就会更慢、更谨慎地开车。安全带降低了驾驶员的车祸代价,因为它们减少了伤亡的概率。因此,安全带法律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的收益。人们对安全带的反应和对道路状况改善的反应一样是更快更放肆地开车。这样,安全带法律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车祸次数。,92,安全带法案的效果,减少了司机死亡的人数增加了行人的死亡人数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SamPeltzman)在197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明了,实际上汽车安全法有许多这类意想不到的影响。根据佩兹曼的证据,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而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净结果是驾驶员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93,考研热兴起,高校扩招后,本科就业压力加大;前几年,研究生比较稀缺,上研的收益远远高于其成本,因而考研大军日趋庞大。思考:考研还能热几年?,94,(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变好,人们可以从与他人相互交易的能力中获益。竞争可以使人们从贸易中获益。贸易可以让人们从事他们最专长的工作。,95,2005年中国同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141.73亿美元。尤其是纺织品的出口,为此美国的一些政客纷纷指责,由于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的涌入,导致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尤其是纺织、机械加工等行业),进而导致这些行业失业率的大幅度增加。,96,事实真的如此吗?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并不像体育比赛一样,一方赢而另一方输。实际上,事实正好相反: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中美双方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97,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投入方面去考量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如果一个生产者在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总量少于另一个生产者的话,那么前者相对于后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拥有绝对优势。比如我们共同准备上这门课,我花费的时间要比大家要少的多。在教授经济学方面,我比在座的大家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做最优秀的人,98,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根据机会成本在一件产品的生产者之间的比较。如果你做某件事,机会成本比别人低,那么你在做这件事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做最好的自己,99,服装与软件,美国的人力成本较高(每小时最低7.35美元,而中国,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每小时工资只有0.9美元)。美国如果要生产其需要的所有服装,就必须对此行业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本来这些资本投入的钱可以用来投资股票证券、期权期货、外汇基金。,100,假如,美国人民把投向纺织业的钱拿来借给比尔盖茨搞windows,这样盖茨先生也有更多的资金来研发更好更高性能的windows电脑操作系统。那么等到现在windowsXP正式上市了,微软的股票跳一跳,蹦一蹦,投资人不也跟着盖茨先生一起跳一跳,蹦一蹦了。比起生产服装的高成本低收益相比可是合算多了。,101,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工成本较低,对于纺织业这样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其生产成本较低。加之中国暂时还没有比尔盖茨这样有头脑的摇钱树,所以如果他们要研发windowsXP将付出比美国高出N倍的成本。相对而言,他们集中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成本也就很低,这个就是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了,,102,把拿来研发电脑操作系统的资金也转移用来生产衬衫,然后生产出更多的衬衫出口到美国,赚了钱再去美国买windowsXP。因为美国有比尔盖茨这个高智商人物,所以他们研发windowsXP的成本低于中国,他们的windowsXP价格也肯定比中国人民自己研发出来后销售价格要低很多。这样美国的人民通过投资微软公司也赚钱了,中国人民也能用上相对更便宜的windowsXP了。,103,程序员与经理,如果你有一天去应聘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岗位,却发现经理是编程高手,编程的所花费的时间远远比你少(这里我们假设你同经理编写相同程序的质量一样),你会放弃吗?,104,想想我们的“比较优势”含义,即你从事某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比别人低。你现在尽管编程速度不如你的经理,但你编程的机会成本显然要比你经理低很多,因为你经理更重要的工作是管理企业,如果所有程序都是他自己亲自编写,那他花费在企业管理上的时间、精力都会大大减少。所以他编程的机会成本非常高,所以相对于经理,你在编程方面具有毫无疑问的“比较优势”,这也可能是你经理明知道你的编程速度还不如他,但是他还是会雇佣你的原因。,105,基本原理:如果商品的相对价值(或成本)因人而异,那么,各方都会从相互的交换中获得各自的利益。中美双方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因此,双方贸易是一种双赢。,106,启示,只要坚持自己的“比较优势”,你在与别人的合作和竞争中总是可以获得对你来说最大的效用收益。做最好的自己,始终坚持您自己的比较优势而去执着不断的努力,你会发现你的总成本会慢慢的下降,你的“比较优势”会慢慢的变大。,107,108,(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家庭决定购买什么和为谁工作。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109,(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亚当.斯密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110,(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和出售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的行为的社会收益与成本。结果是,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经济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解释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施展它的魔力。,111,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能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价格是由政府制定的,结果是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而政府为了缓解这种局面,不得不采取票证。,112,市场的力量:粮票的历史,新中国粮票诞生于1955年8月25日,一直沿用至1993才正式宣布“退休”,其间长达三十八年。为什么会有粮票?粮食短缺,不得不通过发行粮票来分配有限的粮食。粮票为何推出历史舞台?对粮价政府管制的逐步放开,粮食产量的增加,无需粮票来分配粮食。,113,(七)Governmentscansometimesimprovemarketoutcomes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结果,Marketfailureoccurswhenthemarketfailstoallocateresourcesefficiently.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14,(七)Governmentscansometimesimprovemarketoutcomes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结果,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对市场进行干预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割。,115,(七)Governmentscansometimesimprovemarketoutcomes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结果,Marketfailuremaybecausedbyanexternality,whichistheimpactofoneperso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