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小人物-大意义_第1页
焦大——小人物-大意义_第2页
焦大——小人物-大意义_第3页
焦大——小人物-大意义_第4页
焦大——小人物-大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大小人物,大意义指导老师:骆冬青 学员:张美娟摘要:焦大是贾府的一个老仆,人物虽小,却是生活在宁府的一本活字典,什么事他都一清二楚。他曾跟着贾府祖宗一起打江山,亲历贾府的繁荣与衰败,他的骂语揭示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寄托作者曹雪芹的无限感慨,他的下场更值得人们深思。关键词:小人物 大意义 启发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写了几百个人物,但是它的成功主要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每一个人物都经得起分析,即使是三等人物,等外的人物。如:焦大。他是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却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忽视。小说只有两处写到焦大,即第七回“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和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两处约一千五百字,字数虽少,却有万字、十万字的效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忘记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却很少会记不住焦大这位老者的骂。焦大一骂大总管赖二:“不公道,欺软怕硬!有好差事派了别人,这样深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起一只腿,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焦大二骂宁府少爷贾蓉:“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焦大三骂宁府老爷贾珍:“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所以,我在初读红楼梦的时候,只认为焦大如第七回尤氏口中所说“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地吃酒,一吃醉了,无人不骂”的荒唐醉汉。而且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掌灯时刻,宁府准备送秦哥儿回家。外头虽派了人,竟半日不来送客。当尤氏追问媳妇们只好回说:“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这里作者借他人之口,点出了焦大在骂人。而且不止一回。那么,作者曹雪芹写焦大这个小人物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就自己的阅读体会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对于已经衰败的封建社会而言,通过焦大的骂语,可以挖掘出封建家族没落,封建社会腐败的根源,揭露出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腐朽本质,显示出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必然没落衰亡的命运。按常理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跟着主子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将贾太爷背出来的恩情?按说贾府的子孙当感恩图报,谁曾想到竟然会被派去干这等黑夜送人的累活,况且又不缺人手,台阶下面的小厮就站了好些个。焦大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救主子,劳苦功高,没想到后来却受奴才的气。从他常干别的奴才不愿干的苦差使来看,他在奴才中其实只是一个末等角色。从焦大第三段骂语中我们可以挖掘出这样的信息来:贾珍是宁府的执政者,却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爬灰”“养小叔子”是灭绝人性的败类)。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却装作没听见。而众小厮听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得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才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骂,是焦大留给读者的唯一印象。他骂赖二:“不公道,欺软怕硬!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 关于贾府仆人的待遇,小说中多次提到。主子的份银尚且是按地位(权力大小、亲疏有别等)按月发放,更何况是奴仆。奴仆圈子里,基本上是按“劳”分配,即是否令被侍奉的主子满意,而不在于为贾府这个大家族出了多么大的力。如果被侍奉的主子有权,在人面前说得起话,那奴才除了待遇高之外,脸上也体面、风光。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按贾府风俗:年高服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体面。按理,焦大应属于“另一种情况”的范围,更何况他还有随主子出生入死的经历。毫无疑问,焦大的资格应远在赖二之上。但是,资格老的还在干着苦差事,资格小的反倒做了宁国府的总管,并且敢于在焦大面前“充管家”,而本应受到尊重的焦大竟被当作一般仆人役使。同样是服侍过贾府老主子的赵嬷嬷和赖嬷嬷,其地位、境况与焦大就有天壤之别。赵嬷嬷是贾琏的乳母,平日里就受到格外的尊重。她提出要为两个儿子谋个好差事,凤姐立刻就满足了她的请求。赖嬷嬷更是“荣耀光辉”,两个儿子赖大、赖二做了荣、宁二府的大总管,事事由他们“安排摆布”,孙子赖尚荣一个奴才秧子,到了三十岁,竟选了个州县官儿。一样的劳苦功高,后来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是焦大始料未及的事情。想起这几十年的境遇,焦大只有通过酗酒来麻痹自己,然而心里的不平又岂是回回能用酒麻痹得了的,焦大的嘴没有被彻底堵死,在卷一五中,当“锦衣军查抄宁国府”时,他号天踏地地哭道:“我天天劝这些不长进的爷们,倒拿我当作冤家!今朝弄到这个田地,”这位贾府中的屈大夫 屈大夫:鲁迅先生曾把曹雪芹笔下的焦大比喻为“贾府的屈原”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这一比喻,并非是在抬高焦大,也不是拟贬低屈原,而是说他们两人在愚忠、自认惟我独醒等方面,几无二致。当然,两人也有不同,即假如焦大“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到底发出了“荃不察余之中情兮”的哀叹,而“真话”也到底成了“讥语”,“不长进”的视为当然,“说真话”的当作“冤家”;封了焦大的嘴,没有导致宁府的长盛不衰,反而加速了“树倒猢狲散”的结局,眼看着这些不肖儿孙只知道“享荣华,受富贵”,干些“偷狗摸鸡”之事,丝毫不像先辈们那样务实、敬业,焦大怎能不牢骚满腹?这实则如古董商冷子兴所言“贾府一代不如一代啊!” 初读红楼的人以为焦大肯定是喝醉了,连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把“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说成了“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其实他并不糊涂,人醉心不醉。他说的句句都是实话。若是没根没据的胡话,偌大的贾府还有他焦大容身之地?所以俗称“凤辣子”的凤姐也和贾蓉“装作没听见”,不过最后到底把他撵出了贾府,远远地打发到庄子上去了。焦大这一强烈抗议和激愤揭发,经常被引进红学论著之中,作为阐明红楼梦深刻主题的重要材料。贾府表面上看起来是“赫赫扬扬”的“诗礼之家”,而实则整个贾府“每日偷狗摸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在这些主子们看来,寻欢作乐是理所当然的事。就连贾府的最高权力人物贾母都习以为常,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贾琏趁着凤姐不在屋里,遂与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姐发现,夫妻二人打闹起来。贾母笑着说了几句:“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既然连老祖宗都认同了这个事实,那么做起来也就名正言顺了。为了永远能够延续他们的恶行,他们当然希望这个百年显赫家族“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孰不知,其丑恶、糜烂的行为正在加速整个家族的衰败,应了秦可卿临终之言:“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以贾珍为首的宁国府上下主子们的行为正是“不思后日”的表现。难怪古董商冷子兴叹道:“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一潜伏的危机焦大察觉到了,但他不能像冷子兴那样说着别人家的闲话,正好用来当作下酒的谈资。焦大不同,贾府的百年家业,掺了他的心血,他对贾府是有感情的。但是这种“察觉”不能阻挡贾府走向没落的步伐,因为他只是一个奴才,没有文化、没有地位,他不会引用前人或当朝的兴衰史来做明证,更不会想到要做一番有益的探索或改革,他能做的也仅仅就是依仗自己曾经有功劳的资本,借着酒兴骂人,敲山震虎,斥责贾府不肖子孙们不争气,希望这些整日里躺在温柔富贵乡为非作歹的主子们能够引起警觉,有所收敛。即便是发怒,他也还想着“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其实府里主子们的劣迹岂只焦大一人知道?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柳湘连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说得宝玉“红了脸”。这都说明封建社会的政治与道德不是一致的。二、对于作者而言:曹雪芹塑造焦大这个人物,绝不仅是要借“焦大之醉,伏可卿之死”,这不过是表面的作用。其最终的目的是欲借焦大之不幸,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怒以及对自己家族所遭受的不幸的感慨。焦大为贾府的兴盛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却由于主子的变更而被忽视、讨厌,甚至是发放远方,这与曹家的命运十分相似。 可参看故宫周刊第八十四期李玄伯曹雪芹家世新考。曹家为清天下的统一确立过不小的汗马功劳,也曾因此(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而受到过圣上的另眼相待,在康熙朝也曾显赫一时。但是随着主子的变更(到雍正王朝)而逐渐的被忽视,被讨厌,甚至抄了家。所以,曹雪芹很愤怒,他认为当时的皇帝(雍正,下令抄曹家的皇帝)不仅没有顾及曹家先前的丰功伟绩,反而还给予其家族无情的打击。但是,像这样的愤慨又不敢直言,只得变个法子,借焦大之不幸来抒发,实属无奈之举。在焦大醉骂时,甲戌本有如此一条批语“忽接此焦大一段,真可惊心骇目。一字化一泪,一泪化血珠!”为何说“此焦大一段,真可惊心骇目”呢?因为它的寓意实在太深刻,而且很危险,若被探明,很可能会付出十分惨痛的代价。为何又说“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呢?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曹氏家族的过去与现在的天壤之别以及所遭受的委屈与不幸,这怎不叫人痛流血泪呢?这一切也正如靖藏本眉批所说“惟批书者知之”罢了。当焦大说要往祠堂哭太爷去时甲戌本批书者批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以二句批是段,聊慰石兄”。很显然,批书人读出了作者心中的愤慨与不平,也知道他不能对别人说,所以才留此批安慰石兄,曹雪芹。焦大将来怎样,书中并未言明,却给予了一些提示。当尤氏讲述完焦大的功绩之后,凤姐道“我何曾不知这焦大。倒是你们没注意。有这样,何不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凤姐这话说的很随意,但口气却很强硬,只要焦大以后不改,还和现在一样一味的“骂”,那么,他将会被打发到远远的庄子上去。以焦大那骄大无畏的性格来说,要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被糟蹋而骂都不骂一骂,肯定办不到,这便注定了他将被打发到远远的庄子上去的命运,这和因进谏激怒天子而被发配边疆的臣子没什么区别。自己拼命打下的“江山”,不但没能享受,反而还因为自己的捍卫触怒了当前的主子,而遭到流放,真可谓是恨比长沙,惨于雁塞。所以说,曹雪芹笔下的焦大绝非是一个荒唐的醉汉,而是一个不幸的老功臣、老忠臣,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正面人物。焦大此人作为正面人物,寄托着作者曹雪芹的无限感慨,却长期以来被视作无耻醉汉,实在让人痛心。曹雪芹时代,是有名的文字狱时代。康、雍、乾三朝,大大小小的文字狱真是接连不断,死人之多,牵涉面之广,是过去历史上所少见的。曹雪芹虽是旗籍,对於清朝统治者这种可怕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是不能不顾虑,不能不小心翼翼的。他在红楼梦中虽没有干涉朝廷,虽没有明目张胆地指责最高统治当局,但他巧妙地通过贾府,那一家族的社会关系人事关系,侧面地对于清代政治的黑暗腐朽作真实的反映,焦大的骂语更是一针见血。3、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焦大是否如鲁迅所说“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 鲁迅: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参考文献:1红楼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 周汝昌 红楼梦新证(1998版)3 周思源 里的小人物 2005.1.4 红楼梦“焦大”落魄全怪他自己http:/book.QQ.com5新石头印红楼(九)“红楼”与“青楼”合二为一/9c847acbaf7a4b9aac4b589c628bd45a.htm联系地址:宿迁市沭阳县杭州路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组邮编: 电话:焦大就没有缺点吗?当然有。1他不该自我表功。他说:蓉哥儿,你再到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作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话是实话,情是真情,但焦大有所不知封建社会里上下有别、等级森严,说到底了他也只是贾府的仆人,没有出脱奴隶籍。而奴隶是决不应该居功自傲的,即使主子高兴起来夸他一顿,他也应该谦虚谨慎,把一切归之于主子的洪福齐天;如今他居然自夸起来,大有欺主之嫌,怎么行呢?这些话,他根本不该说。 2他太直率,缺乏方式方法。不仅奴仆对主子进忠言得看时机、讲方式,就是一般提意见,也得考虑时间、场合、对象。古人云:对牛不弹琴,非其人不与言。否则非但效果不会好,甚至能给自己招来麻烦和危害。焦大的憨直、忠贞,换来的不就是一顿捆和满嘴马粪。 3他不懂得中国封建社会里的无数清规戒律,其中之一是因重言而提倡慎言。有些话不忍说,有些话不该说,甚至有些话只能一辈子放在肚子里永远不说;这就是封建官僚们奉为处世、为官准则的:敬事慎言。焦大身居下贱,出身行伍,没有读过书,不懂得这一条,虽然他说的是真话、实话(如果贾珍等辈能听他忠告,不如此这般地胡闹,贾府的垮台可能会推迟一些),但是谁能听得进,又有谁肯听!封建社会里功臣、忠臣往往没有好下场,焦大就是个榜样,他即使真的去祠堂哭太爷也不会有用,贾府的垮台是历史的必然。 四、启发综上所述,我认为焦大的悲剧不仅是道德与政治的冲突所造成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往往是不道德的),也是他个人的狭窄心胸和简单的思维定势与社会历史的复杂发展进程相冲突而造成的。确实,他坚持了他的原则,不随波逐流,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灵活与变通,似乎只有社会历史适应他而没有他适应社会历史的道理。在这种意义上说,他的认识不可称为通情达理,他的人生也不是理想与完美的。鲁迅先生把他比喻为“贾府的屈原”(见言论自由的界限),我想,这一比喻,并非是在抬高焦大,也不是拟贬低屈原,而是说他们两人在愚忠、自认惟我独醒等方面,几无二致。当然,两人也有不同,即假如焦大“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换句话来说,屈原的离骚,不外是因其的愚忠不被楚王赏识所发的文字性诗歌化的高级牢骚罢了。 那么,焦大的最后埋没,成一个无名老仆,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以至加倍地吃酒、骂人、发牢骚、说怪话,把自己的进身之阶彻底堵死。无论是贾府还是非贾府,古代还是现代,一个牢骚怪话说不完的人,都会叫人不喜。连毛泽东都作诗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说起来,有功的人最怕居功,居功必自傲,自傲必惹祸,惹出祸来,大人物就被杀头,小人物如焦大,就是被人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一嘴。这还是他的幸运,幸亏他是宁府的奴才。若是在凤姐的手底下当兵,不给赶出去流落街头,冻死饿死才怪! 焦大后来的结局如何,书中有提示:第七回“焦大醉骂”当尤氏讲述完焦大的功绩之后,凤姐出了两条主意:“何不远远的打发他到庄子上去就完了”,以及“还不早些打发了没王法的东西!”分析这两条主意中的动词,一个是“打发到”,一个是“打发了”,前者还有个去处,后者连归宿都没了。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把他远远地发配到庄子上去。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功劳和历史。立天大的功劳,那也是过去,不能把历史搬回到现实。不是凭你说跷跷脚,就能高人一头的。对自己的功劳念念不忘,神仙也会厌烦。更不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儿,这个东西又不生利息,只能越吃越少,到最后吃没了事。这还算好的,最可能是老本儿没吃着,反而把自己的前程和性命搭进去。再者,无论走到哪一步,都要学会平心静气,好也能过,坏也能捱。你看人家薛宝钗,有钱的时候能过有钱的日子,没钱的时候她自己就知道俭省了,玉也不佩了,富丽闲妆都没有了。你再看阿Q,祖上三代都是穷光蛋,偏偏要叫嚣老子以前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这种心境害人又害己。我们给人看的就是做人行事的方式,可惜焦大这个大傻瓜,光知道一味表白忠心,要冲进祠堂哭太爷。他不知道,别说太爷在天之灵,就是佛祖基督也可能只会感动于他的忠诚,而绝不会赞同他做人处世的方式。 人至察则无朋,高深的且不说,类似郑板桥所言的“难得糊涂”,因时因地,也不失为处世之一妙法。按菜根谭的认识,有大胸襟者,才是大聪明的人,“吕端大事不糊涂”,对于小事也就不会斤斤计较,朦胧处置;反之,大懵懂的人,对小事是伺察在胸,对把握大事却茫然无措。可见,伺察小事乃人之成为懵懂的根源,而对小事模糊朦胧处置,往往正是营造着大聪明的无穷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