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工艺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磁粉检测工艺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磁粉检测工艺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磁粉检测工艺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磁粉检测工艺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磁粉检测工艺,4.5磁粉检测工艺和应用,检测工艺包括内容很多:,磁粉检测工艺,检测工艺,磁化方法,设备,磁化电流,磁粉,其它,1检测方法的选择,1)连续法与剩磁法需要进行连续法和剩磁法选择的仅限于满足剩磁法检验条件的材料,即剩磁不小于0.8T(8000G),矫顽力不低于800A/m(100Oe)的材料,不满足这个条件的工件一律采用连续法。选择时,应根据工件检测要求和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选择。,2)干法与湿法干法检验要求磁粉和被检工件都应充分干燥,否则易开成假磁痕、其通电磁化时间也较长、但灵敏度较低,易污染,应用不广泛。但在湿法受限制时可使用,如表面粗糙、高温工件、或大缺面工件等。湿法应用广泛,可采用喷检浸泡工件等多种方法。,2磁化方法、磁化电流的选择1)磁化方法需要注意不同磁化方法的匹配。对于管棒(包括环类)构件,一般采用一次周向磁化检查(发现轴向和接近轴向缺陷)加一次线圈纵向磁化检查(发现横向和接近横向的缺陷)即可.对于难以整体磁化的大的钢构件,可以采用局部磁化方法。磁轭法和支杆法都可供选择。,2)磁化电流磁化电流选择参照4.3内容。磁化电流选择是否合理应以试片、试块校验,A型标准试片是常用的一种,校验时应将试片贴于磁化效果最差的有效检测部位进行。为保证检测效果,检验在确定磁化电流值时必须进行,并且在检验过程中也应定期检验。,3)磁粉的选择有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荧光磁粉的检测灵敏度高(在满足光照条件下)否则灵敏度反而降低。检测要求高、精密工件及色泽对比不宜利用非荧光法的工件应利用荧光法。非荧光法适用面宽,应用非常广泛,大粒度磁粉与弱磁化场相匹配,检测微小缺陷,非荧光法根据工件色泽可选取相应磁粉,如光亮工件用黑磁粉,黑色工件用白磁粉。,3工艺程序磁粉工艺程序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步骤:,预处理,磁化,施加磁悬液,观察,退磁,后处理,1)预处理,预处理:对即将进行磁粉检测的工件预备性处理。需要清除的有:工件表面的油脂、污垢、锈蚀、氧化皮、厚的或松动的油漆等保护涂层,以及一些外来的会影响灵敏度的物质等。清除方法:喷沙、溶剂清洗、砂纸打磨、抹布擦洗等。,注意的几个问题:1、通电磁化的工件,在电极接触部位应特别注意清洗,如有非导电层(如油漆)必须清除干净,保持良好导电。2、使用油磁悬液时,工件表面不应有水分;另外干法检验时要干燥被检面;3、在采用水磁悬液时,要注意工件表面的油迹会使水悬液无法润湿工件表面,产生“水断”现象,要可靠地进行检验,必须排除这种现象。,打磨:对轴向通电法和触头法,打磨非导电覆盖层。分解:装配件一般应分解后再进行检测。封堵:若工件有盲孔和内腔,应封堵。涂敷:磁粉与工件表面对比度小时,使用反差增强剂。,2)磁化,连续法操作要点:湿连续法先用磁悬液润湿工件表面,磁化同时磁悬液(通电时间为通电1-3s,间隔1-2s,反复几次),最后断电应为施加磁悬液动作完成之后,然后在通电1/4s-1s,1-2次,巩固磁痕。干连续法在工件通电磁化喷洒磁粉(通电时间较长),在通电同时吹去多余的磁粉,待磁痕形成和检验完成后再停止通电。,剩磁法操作要点:通电时间0.5-1s,反复磁化2-3次,然后浇磁悬液2-3遍或将工件浸入磁悬液中,10-20s后取出检验。磁化后的工件在检验完毕前,不要与任何铁磁性材料接触,以免产生磁写。,3)施加磁粉,磁悬液,干法操作要点:(1)工件表面要干净和干燥,磁粉也要干燥。(2)工件磁化时施加磁粉,并在观察和分析磁痕后再撤去磁场。(3)将磁粉吹成云雾状,轻轻地飘落在被磁化工件表面上,形成薄而均匀的一层。(4)在磁化时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去多余的磁粉,风压、风量和风口距离都要掌握适当,并应有顺序地从一个方向吹向另一个方向,注意不要吹掉已经形成的磁痕显示。,湿法操作要点:连续法宜用浇法和喷法,液流要微弱,以免冲刷掉缺陷的磁痕显示。剩磁法用浇、浸法均可,但不能采用刷涂法。浸法灵敏度高于浇法。,4)检查磁痕观察磁痕的观察和评定一般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磁粉检测的结果,完全依赖检测人员目视观察和评定磁痕显示,所以目视检查时的照明极为重要。光线要求:白光1000lx黑光1000w/cm2可使用210倍放大镜。眼镜的使用要求:不能使用墨镜或光敏镜片。,缺陷磁痕显示记录:工件上的缺陷磁痕显示记录有时需要连同检测结果保存下来,作为永久性记录。缺陷磁痕显示记录的内容是:磁痕显示的位置、形状、尺寸和数量等。记录的方法:照相、贴印、橡胶铸型法、录像、可剥性涂层、临摹等。缺陷评级:根据JB/T4730.4-2005,5)退磁,要求:退磁磁场强度,大于等于磁化时最大磁场强度。周向磁化后工件,可将其纵向磁化后退磁,以便能检测剩磁。直流电磁化直流电退磁,交流电磁化交流电退磁。二次磁化间,若后者能克服前者不退磁,否则退磁。,线圈法退磁注意事项:,1工件与线圈轴应平行,并靠内壁放置;2工件L/D2时,应接长后退磁;3小工件不应以捆扎或堆叠的方式放在筐里退磁;4不能采用铁磁性的筐或盘摆放工件退磁;5环形工件或复杂工件应旋转着通过线圈退磁;6工件应缓慢通过并远离线圈1m后断电。7退磁机应东西方向放置,退磁的工件也应东西方向放置,可有效退磁。8已退磁的工件不要放在退磁机或磁化装置附近。,6)后处理合格工件: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残留的磁粉,磁悬液,使用水磁悬液的,应进行脱水防锈处理。如果使用过封堵,应取除;如涂覆了反差增强剂,应清洗掉;不合格工件:标记缺陷的位置和尺度范围,以便进一步验证和进行返修。报废品:在探伤报告中注明其数量,对主要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