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分析与算法 徐向荣马香峰 华东 冶金学院机械系 , 马鞍山市) (北京钢铁学院机 器 人研究所) 摘要本文在i L n 和L u h等人工作的 基础上 , 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 C P运动轨迹规划算法 。 在该算法中 , 连续路 径由一 组直角坐标下 的参数方 程来描述 。 时间区间。 , T)被分成 m段 , 并且各轨迹 段 的拟合多项式系数采用递推方式 求得 , 这不仅易 子计 纤机实现 , 而且计算全也较少 . 另 外本文对时间最优轨迹规划问题也作了 分析 和研究 , 并提出了一 种有效的算法 . 关镜词 : 操作器 , 轨迹规划 , 递推 , 多项式 . 1 引言 轨迹规划是机器人研究中一个非常 重要课 题 , 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 作 “ 一。 。 K a h n 和R oth “早 在 197 1年就研究 过机器人作 P T P 运动 时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问 题 , 但作了不少假设和近似 。 P a u l “ 曾提出 一种机器人手臂沿空间直 线段运动的关节轨迹 规划方法 , 他首先利用齐次变换矩阵将手部在 直角 坐标下的位置 、 速度和加速度变换成各关 节的位移 、 速度和加速度 , 然后 用插 补法将每 一轨迹段 上关节的位移 、 速度和加速度规划成 二次平滑函数 。 P a u l方法易于 理解和应用 , 但 计算量非常大 。 T a y l o r 咭 改进了 P a u l 的方 法 。 他采用四元数表示法来描述手部位置 , 为 减小轨迹误差 , 他将轨迹离散 成一定数量的点 , 然后再逐步计算出这些离散点上关节的位移 、 速度和加速度 。 后来K im和 si h n “ 提出一种 时间最短轨迹规划方法 , 这 种方法是基于关节 空间的 , 并考虑了各种实际约束条件其中也包 括动力学约束 , 但这种方法较复杂 , 且只 能离 线完成 。 后来 i L n 和 L u h等人提出 了规划机器 人 CP 运动轨迹 的三次样条函数方法 6 ,7 , 这 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得到优化 的关节运动规律 , 但当轨迹中间路径点个数 n 较多时 , 此法所需 计算量也就较大 。 另外这 种方法还要求在轨迹 规划前计算出整个路径 上所有中间点 , 这也使 得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 。 本文在 i L n 和 L u h 等 人工作的 基础 上 , 通过对轨迹规 划的研究 , 得 收 到本文的 时 间是 19 87年4月2。日 . 到一种机器人CP运动 的轨迹规 划算法 , 在 这 种算法中 , 各轨迹段 的拟合多项式系数采用递 推方式求得 , 这不仅 易于计算机实现 , 而且计 算量也较少 。 2 机器 人CP运动的轨迹规划算法 机器人 CP 运动也即连 续轨迹 运 动的特点 在于 : 我们不仅要求机器人到达目标点 , 而且 必须 沿着我们所希望 的路径在一定精度范围内 移动 。 本 文采用基 于直 角坐标方案来 规 划 CP 运动轨迹 , 这种方案就是 : 轨迹是以机器人手 的直角坐标位 置和姿势对 )时 间 t 的函数来描述 的 。 为规划轨迹 , 我们进行如下考虑 : 假定机器人完成C P运动所需时 间为T , 将 区间。 , T分 成m 段(m与精度有关 , m 越 大 , 则精度越高) : 工 。, t , , 才 :, 公: , , t 。 _ , t、 , r。= o , t , = T 。 每个子 区I e d长度 为 : 乙t 二r、 一亡 一 , (i = 1 , , 。) , 在 每 一时 刻 t (亡、 =艺 一, + 尔 ) , 首先根据 连续轨 迹的方程和手部姿势要求 , 计算出机器人手部 坐标系相对 基座参照 坐标系的位置和姿势 , 再 进 行运动 学反解计算 , 以求得期望 的关节转角 (或位移)和关节角增量 , 这样共要进行 m 十 l次运动学反解计算 。 当求得在 t 、一 , 和 t;两点 时各关节变量值和 速度值 时 , 再用一多项 式来 拟 合在区间t ; 一 , “内关节的 运 动 。 因此 , 机器人 CP运动轨迹的规划比PT P 运动轨迹规 划所需的计算量要大得多 。 当机器人手部沿连续轨迹运动时 , 除了位 置要 求外 , 往往还有速度和加速度要 求 , 因此 为了使规划出的 各关节运动 规律还 能满足手部 2 卷 6 期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分析与算法 在直角坐标下的速度和加速 度要求 , 还应进行 运动学速度和加速度反解计算 , 一般方法是 : 先求出雅可比矩 阵 J , 然后对其求逆和求导 , 再由下面两式进行计算 。 将手部速度和加速度 的约束变换为对关节速度和加速度的约束 : 甲i =切。+ _望 少二望几 _。 T (9) g 二J一 (Q) . y q 二J 一 (q) 下+J 一 (q)y (1) (2) 式中 : J(q ) 为雅可比矩阵 ; y 为手部在直角坐 标下 的速度矢量 , 丫为手部在直角 坐标下的加 速度矢量 。 由于求雅可比矩阵及其求导 、 求逆运算极 某复杂 , 因此这种方法所需计算量很大 。 为此 本文 采用一种近似方法来考虑机器人 cP 运动 时手部有速度和加速度约束的情况 , 其条件是 连续轨迹可用参数方程表示 , 并且参数能反映 手部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 。 现设连续轨迹是以如下参数方程表示 : x= f ; ( s ) 夕= f : ( s) z二 f 3 (s) (3) (4) (5) (6) 山 、 口 、 , 、 分别表示手部与基 座参照 坐标系 X 、 Y 、 Z轴的夹角或欧拉角 。 为求出各关节的运动规律 q ,二 q , (约 ( j 二 1 , , N , N为 自由度) , 对区间0 , T中 每一时刻 t i ( = O , 1 , , m ; t 。 二O,t、二 T) , 先由式 (3)(9)求出( x 、 y 、 z; 、 a* 、 尽 、 甲 ) , 再据此计算出手部坐标 系相对基座参照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T寿 i( 二 o , 1 , , m) , 然后再由T介进行运动学反解计 算求 出对应的 各关节变量值 , 由于运动学反解 的多解性 , 对每一个 T寿可 能有好几组关节变 量值与之对应 , 这时可根据各关节工作范围将 无意义解去掉 , 在剩下的 几组有效解中 , 再选 择一组与当前形态最接近的解作为各关节变矗 值 口 , 、 q* 2 、 、 g ; N 。 另外当 乙r ( =:- 才、 一、 )很小时 , 可用下述近似公式计算各关节 速度和加速度 : 叮 , 亡 (q *一召、一:, )/乙t ; = 乙叮 , /乙 t (10) = s ( t) r.ls e s e 、s e l. .I . . 其中 : X 、 y 、 z 是连续轨迹的直角坐标分量 ; : 是时间t的函数 , 它是用来反映手部速度和加 速度变化的 , 其意义随具体情况而定 , 可以是 长度或角度等 。 譬如当机器人手部沿直线运动 时 , 可取 s 为运动路径长度 。 由于机器人CP运动时 , 其手部姿势往往 也随着变化 , 为能准确描述机器人运动 , 除了 知道手部位置变化外 , 还应知道手部姿势的变 化 。 设在连续轨迹的始点和终点手部的姿势角 为 ( a 。, 尽 。, 甲 。 ) 、 ( a , , 月 r , 甲r) , 我们假 定姿势角随时 间作线性变化 , 因 此在时刻 仁 ( 0 簇 t, 镇) T 手部姿势角为 : q、 , (q 、 ,一q、 一: , )/(乙忿) “ (1 1) 式中: 乙q *s 口 ,一 g 一:,; i= 0 , 1 , , 爪 , j = 1 , , N 。 当求得在亡 一 : 和 :两点时的各关节的关节 变量值和速度值时 , 便可规划 亡; 一, t内关 节运动 , 为了减少计算量以及使规 划出的关节 运动平稳 , 在每一子 区 间艺 一: , t 内用一多 项式来拟合各关节运动 , 并近似认为在公 一 , 艺、 内机器 人作P T P运动 。 现设在t * 一, , t内 拟合关节运动 的多项式为 : q ;,“ q , (七) “a ;。+a 门t+ + ai 。 忿 ” “二 “ 。 + ” 产 : “ 二 “ 。+ 五并与 ( 7 ) 式中 艺 一 1 (1 2) 。为无量纲时间 , :二( T一 “ 一: ) / (云 - 丁一亡亩一 l 入 艺任0 , 1 , 儿、二乙玄; 二 ( 8 ) t、一艺、 一 ,; T为实际 时间, 月 . T任艺一 , t 由于区间 0 , T共被分成m个子 区间: 0 19 88年 得中间各轨迹段多项 式系数 。 第艺段多项式系数的确定( 2 镇 i ( m 一1 ) 叼 ; ( t ) = a ; 。 + a ,七+ a;:艺“+a;3才“ 由于叮 、 一: 、 口; 已知 , 而口 、一, 口, 一工又可 用 前面方法递推求出 , 因此该多项 式系数可由条 件 : q (0) =q、 一 , g (1) = q 、, q (0) = q、 一: 及 q (0) =口* 一 , 求得如下 : 了. .r百l e s ll.e e . J l e e l.w e .、 七, 亡 , , 云 2 , , t 。:一 , 才 。 , 因此对于一 个关节来说需要构造 m个多项式 。 下面我们 采 用 两种方法来规 划各关节的运动 , 一种是 3 一 3 - 3 - 一 3 一 5轨迹 规划法 , 另一种是4 一 3 一 3 - 一 3 一 4 轨迹规划法 。 2 . 13 一 3 一 3 - 。 一 3 一 5 轨迹的规划 当对各关节的运动速度无 约束时(始终点 除外) , 可用这种方法来规 划轨迹 。 这种方案 就是将最后一个轨迹段用一五次多 项式来 拟 合 , 其余各轨迹段 用三次 多项式来拟合 , 即 : 第 i 段 : q , () =a , 。 + a ,; t+ a 12+ a ,3艺“ (13) 第i段 : 口 , (。) = a,。+ a门亡+ a, :云2+a,。艺“ (1 4) 第 ,竹段: 口二(: ) =a 二。 +a 。, + a。:“+ +o茄s才3+ a二4艺+a。 t “ (一5) 由于关节在始 点 和终点的位移 、 速度 、 加速度 010= q f 一 I Q 2 =q ; 一1几 1 二一)采 一 q 一 In 了 乙 a 门=口*一口、 一; 一q; 一, h ;一 咬 一 g 一 ,九若 乙 第m段多项式系数的确定 口 二 (艺) =a 。 + a。 ,云+ a二:t“+ a 。 3艺3+ + a二、艺4+ a 。艺5 q o、 变 f q o、 值口 q o, gf 、 qf 、 q , 及各中间点的关节 q :, , q 。 一; 是已知 的 , 据此可递 由于口 二一: 递推求出 、 叮 ,。、 口 。 、 口 。 已知 , 而q 。一, 、 口 二一, 可 , 据此可得 : 推求出各轨迹段多项式 系数 。 第 1段多项式系数的确定 由 于 叮l(t)= a ,。 +a ,艺+ 。 1: 、“+ a ,。t3 ., (0) = q 二一;, q 。 (0) = q ,。 一 ;, 口 二 (0) = = q 。一, (1) 二叼r , g 。 (1) =qr , 口 , (1) = qf 爪 m q 口 了1 1 ,/、| | 1 . 口:(亡)= ( a , +Za , : 艺+3a ;。艺2 )/孔 : ; 口,(公) = (Za ,: + 6a ,: 忿) /h圣 。 由已知条件 : g : (0) 由这6个条件可求出 6 个多项式系数如下 : 口。 o = q 二一 1 q : ( 0) = q 。 , 各系数如下 : 口, (o) 三口。;g , (1) =q a, q 。衅 = q o ; 可得 阮 如 q 0 一 一 一一 i 一 2 一 几n 00 瓦 一 二 口 q 一 ,19l 口 一一 一一 20口 .占.占 a 口 . . IJ少 了、! ! l 因此 , 口 , = g , (1) , q , 二q: (1) , 再以 q l 、 q l 、 q , 和 q : 为已知参数 , 迹段多项 式 q。(t)的各系数 , 便可求得第 2 轨 以此 递推下去可 a 。 z =q 。一1几二 。二: 一三 一 石 。一 , 、点 2 1 a明 3 =。“ : 一4“ 2 + 寸 “ 3 a。 4 =7c 2 一15c l 一c 3 “ 一 6c l 一3c 2 + 一 ; 一 c 3 c l = q r一a oo 一a ol 一a o Z cZ“ Qr耘 。 一a ,。 1 一 Za 二2 c: = 召fh二一Za 。2 求出各轨迹段多项式系数后 , 关节的运 动 2卷 6期 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分析与算法 也就规划出来了 。 2 . 2 4 一 3 一 3一, . .一3 一 3 一 4轨迹的规 划 当对各关节在中间点时的速度有约束时 , 可采用这种 轨迹规划 法 , 此法 就是将起始段和 结束段均用一四次 多项式来拟合 , 而中间各段 用三次 多项式来拟合 。 对机器人手端运动速度 的约束 , 可 由式 ( 1) 或(10)进行速度反解 计算变换为对关节速度的 约束 , 这样通过对各 关节速度进行 限制 , 就可达到控 制机器 人手端 运动速度的 目的 。 下面利 用已知条件导出求各 轨迹段多项式系数的递推公式 。 第 1段多项式系数的确定 叮; (t) = a ,。 + a ;: t+ a : : 艺“+ a , 3才“+a: 艺峨 第 1段多项式的边界条件是 : ai。= = q ; h i一 Zq + Za ; o +a、 a 第m段多项式系数的确定 q 二 (才) = a。 。 + a。 : 云+ a。Zt“+a二。亡3+a。 艺4 该段多项式要满足 的边界条件有 : q 二 (0) = q 二一: ; q 二 (1) = q ,; a 。 (0) = a ,。一 , ; a 。 (1) = qr;口二(1) 二 q r 由这些条件可求得各系数如下 : q ; ( 一 ) =q 、 q , (1) =q , q , (0) = q 。 由此可得各系数如下 : a; n 0= q 。 一 l a。 1 = q 二一1凡二 a ,2 =6 D r一 3D : +0 . S D s a。 s =4 D 2 一SD x 一D 3 a, 4 = qr+ZD , 一D Z+ 0 . 5 D 3 D 一= q f一a二 o 一a 二l D Z = 凡 , q r a 。l D 3= 嵘 q , Q2 0= q o a 一 z = q o 九 1 1 a ,: = 该 , 口。瓦 2 a 、3 = 4c l 一c : a 24 = c Z 一3c l Cz= Q I 一Q一 。一Q 11 一Q 1 2 : = 九 1 q z 一a zl 一 2a 1 2 第i段多项 式系数的确定( 2( i簇。一 1 ) . Q i (玄) = ai。+ai ,艺+ ai:t“+ai 3t“ 该段多项式 的边界条件为 : q i (0) 二qi 一, ; q ; (1) = q i q ; (0) = q、 一 , ; q i (1) =口 由这四个条件可求得各系数如下 : 口10= q i一 1 口门 Q币么 = q卜 l h = 3叹、 一3a o 一Za i x 一q 儿 求出各关节各轨迹段多项 式系数后 , 各关 节随 时间的运动规律i q (诊i ( 二1 , , N , O岌 T ()T 也就被确定 。 2 . 3 步骤 综 上所述 , 可得机器人 CP 运动轨迹规划 算法 (CP T A)如下 : (1)输入连续轨迹方程(直 线 、 圆 、 圆 弧或椭圆等) : x = f ; ( s ) , , = f : ( s ) , z = f 3 ( s ) , s = s (七) ; (2)输入始终点的各关节速度和加速度 并给定机器人沿连续轨迹运动 时手部姿势变化 规律 :a=a (零) , 尽=尽(云) , , =中(艺); ( 3) 输入运动时间 T , 根据精度要求将 0 , T分 成l n 个子 区间 : 0 , 艺; , t , t Z , , t 二一;, 才 。 (七 。: 共T); (4)置i = 0; ( 5 )根据连续轨迹方程和手部姿势变化 规律求出时刻 t时手部坐标系相对基座参照 坐 标系的变换矩阵T么 ( 6) 由 T介进行运动学反解计算 , 求出 对应 的各关节 . 变量 值 q 1, q : , , a 。 , 再 8 年2 2 机器人 1 988 年 由式 ( 1) 或( 10 ) 计算对应的各岁亩速度 q 门 , q 2, 5 q i对; ( 7 )利用3 一 3 一 3 - 一 3 一 5 或 4 一 3 一 3 - 一 3 一 3 一 4 轨迹规划递推公式求出区间以 一 , 亡、 (艺二 1 , , m) 内各关节轨迹段多项式 系数 , (8)置艺二艺+ 1 , 如果 云毛川 , 则返回到 步骤 5 , 否则向下继 续; ( 9 )输出各关节运 动规律 。 2 . 4 CP T几的特点 本文的机器人 CP 运动轨迹规划算法具有 如下特点 : (1) 由于求轨迹段多项式系数的公式是 以递推形式给出的 , 因此在规划轨迹前 , 不必 计算出所有中间点 , 而是仅算出前面几点 , 然 后边走边算 , 递推地求出后面各段 的多项式 系 数 , 这为实时计算提供了可能性 ; ( 2 )本文算法比iL n 和 L u h等人提出的 三次样条函数方法所需计算量要少 。 因为 iL n 和L u h 的方法要求在规 划轨迹前计算出整个路 径上所有中间点 , 而且需要解一个( n 一 2 ) x (n 一 2 )的三对 角方程组 ( 。 为中 间路径点个 数) , 故当 灯 较大时 , 所需计算量也较大 。 由 于本文算法所需计算量相对较小 , 又是以递推 形式给出 , 因此很易于计算机实现 。 3 轨迹 的优化处理 及m段 的确定 . 首先我们定义 : 在满足各关节速度 、 加速 度 、 跃动( je 1 k )和力矩约束条件下 , 在运动 过程中耗时最少的关节 运动轨迹为时间最优轨 迹 。 时间最 优轨迹的规划是一个非常 一 复杂问 题 , 目前国外有不少学 者仍在致力于这个问题 的 研究 。 为求这个问 题 , 本文采用一种 与6 不同的方法 : 设机器人完成CP运 动所需时问为 T , 与前 万 ,i才 斗 !同 , 将时间区间 O , 了 分成 。; 段 : 艺 。, t , , t , t : , , t 二一, t价, 运用前面 算法C P TA 一可规划 出 区间艺 、 一 , 才 内各关节 的运动规律 : 口i(t) (i 二1 , 2 , , m ; j = l , 2 , , N) 。 现设各关节速度 、 加 速度 、 跃 动 、 力矩变化的最大极限值分别 为 : V . ;口 .么 、 a,m :二 、 J 5m .二 、。 :二 (j = =1, 2 , , N) 为使规划的轨迹有效 , q i 和关节力矩: ;i须 满 足 : 叮 , 毛V *二 ;二 q , ( a i。 。二 1口 ; s】 落J j二 ,二 i=1 . , 2 , , ,、 1 :s 簇Q s二 。二 夕 = 1 , 2 , , N 下面再设法求出在区间 , 一 , , 内N个关节 中速度 、 加速度和跃动的最大值 , 对于用4 一 3 - 3 - . . 一 3 一 3 一 4或3一3 一 3 - 一 3 一 3 一 5方法规划轨 迹 时 , 除第 1段和第m段外 , 中间各段都是 3 次 多项式 , 因 此若设在第i区间才 一, , 玄内第 j关节的最大速度 、 最大加速度 、 最大跃动和 最大力矩分别为q s口 。:、 q ,。 :、 q, 。 。 二 丁s二 : , 则 q 11口 “ 二 m a x 】 口;i m ax q ; ( t) 1 = s (云 一, ) 式中 t任t* 一 , 2 , , N ; t i = 0 0 】 q ;, (云)】 , q , (“ ) (16) t, 艺=1 , 2 , 一 , m ; 了 “ 1 , 任t 一, , t、 , 且满足 口s(t ) 由于在第 2 至第m 一 1段区间中 , 关节轨 迹是 3 次多项式 , 所以关节加速度是时间 t 的 线性函数 , 故 q i萝。 :二 = m ax !q 二 m ax lq (t) l = = (t 一 , )! , ! q ;, ( , )! (1 7) 式中 : t 任t : 一、 , t: 。 由于跃动是加速度的变化速率 , 故有 : 二 . _ q ; ( 、 ) 一q , (“ 一 , )1 _ 甘f了m a二 一1一 - - 一 百了 一一 一l歹 1几 f (几 = t、一艺 一: )(1 8) 机器人关节力矩 可 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 , 而机 器人 动力学方程可 表示成 : 2 卷 6 期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分析与算法 T = D ( q ) q + H ( q , q)+G (q) 式中了为N 火 l广义关节力矩(力)矢量;D(动 为N 又 N 惯性矩阵 ; Hq ( , c 1 ) 是 N 冰 1哥氏力 和离心力矢量 , G(动是N x l 重力矢量 。 由于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是非线性和强藕合的 , 因此 关节最大力矩 : 。 :二 的求解十分复杂 , 本文不作 具体讨论 。 现假设第 艺轨迹段第了 关节的最大力 矩为: i。 。: , 并令 : = 平尹 Xq“ 。 二/V , 口 二 = m aX口sm 。: / as。 。: (19) (20) 6 3 1= m ax q 犷户 d 、 = = m ax 了 ; Y矛 m。 : /J m。 : /Q 争口 a盆 j口 扭 盆 (21) (2 2) i二z , 2 , , m ; j 二 1 , 2 , , N 若时 间区间以 ; 一工, 亡, 间隔 儿;(=云,一 公; 一 , )变化成 dh ; , 则关节速度 、 加速度 、 跃 动将分别增大或缩小工/J , l /d “, l / d 名倍” , 因 此 , 令 : d ;“ m aX d , , d;宁 , d;宁 , d ; 、 (乞= = 1 , 2 , 二。”, )(23) 得到 d ; 后 , 用新 的时 间区间(d , h , d Z孔2, , d扭启 取代原时 间 区 间仇 1, 阮2 , , 儿n ) z , 得到新 的时 一间区 间后 , 再用前面算法 CP T A重新规划轨迹 , 如此反复进行 直 至 d , (i 之 l , 2 , , m) 近似等于 1为止 。 d 、 刘1意 味着机器人在第 i 轨迹段 内关节运动或关节力 矩已接近极限值 , 也即 目标函数 T= 艺 h 已 接近最小值 , 此时的关节轨迹就是时 间最优轨 迹 。 本文求时 间最优轨迹 的方法 与文 献 6中 从 n和 L u h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 文献6中每 一区间大小的变化会导 致其它所有区间都发生 变化 , 而本文中每一区间大小的变化则是相对 独立的 , 不影响其 它区间大小的变化 。 譬如假 设在区间艺 一 l, 嚣、 中 , 关节夕的最大 速度 a ,i。 。二 大于V i。 。: , 则几=q i。 a二 /V ,二 。二 l 1 , 文献 6 的处理方法是将所有子 区间都扩 大人倍 , 时间区间变成以执 , 久h Z, , 久风 , 而实际上除t 一 , ; 外 , 其它区 间不一定需 要变化 , 这样处理的结果往往导致规划 出的关 节轨迹并不是时间最优轨迹 。 而本文处理方法 则是 : 仅仅将区间t 一 , t ; 间 隔h 扩大成 从 , 其它区间不变化 , 因 此新 的 时间区间 就 是执 2, h: , , 入瓦 , 儿 , * , , 儿二, 这样 处理易于使规划出的轨迹更 逼近于 时间最优轨 迹 。 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可概述如下 : 步骤1 : 输入各种已知参数 , 并假设运动 时间区间为h :, h Z, , h , ; 步骤 2 : 利用第 2 节 c PTA算法规划 各关 节 轨迹 ; 步骤 3 : 利用 公式( 16)(2 3)确定d 、 (艺= = 1 , 2 , , m) ; 步骤 4 : 用区l b Jd内 : , d声 :, , d声 , : 取代原区f l Ah :, h Z, , h ” , ; 步骤 5 : 如果6 , 侣 1“ = 1 , 2 , , ” ; ) , 则进行步骤6 , 否则 返回到步骤2 ; 步骤 6 : 输出时间最优关节运动规律 。 下面再讨论分段数邢的确定问题 。 为确定 m , 我们可 采用如下近似方法 : 设机器人运动 时轨迹误差最大允许值为 。 。, 先任意取既为一值 , 并将时 间区间0 , T 分成。段 , 根据连续轨迹方程和手部姿势变化 规律可相应得到l n + 1 个路径点在直角坐标下 的位置和 姿势矢量 : p 。, p ;, , 氏 , p ;= 。 , 夕* , z、,a, 月 , 印), 通过运)Z 学 反解计算可得到。 + 1 组关节变量矢量 : q 。, a , , 。 q = (al , 。玉 , , 。介), 至 此可 利 用如下算法来最后 确定m : 步骤 1 : 利用 CP TA 算法规划各关节在 各 子区间t 一; , t 一 l “ 的 轨迹 : q i 。 ) (乞 = 1 , 2 , “ , 爪 ; 夕=1 步骤 2 : 步骤 3 : , 2 , 置艺二 N) ; 瓦=0 ; 置 t 1 二 不 _ , 十刃 ; 少: Z 24 机器人 1 9 as 年 步骤 4 : 计算 q “ = = Q , (t 。 ) , 口 2(t : ) , , q 对 (艺 。 ); 步骤 5 : 用 q“ 进行运动学计算 , 得到直 角坐标下相应 的路径点位置 与姿势矢量 p 。 *; 步骤 6 : 计算 p 。 与实际运动路径之间误 差 6* ; 步骤 7 : 如果d * 簇d 。, 则进行步 骤 8 ; 否 则 , 在 p 一 ; 与 p ; 之 间增加一中 间点 p 。 ; , 并 笠 : p 。 “ (X( 艺 。 ) , Y(才 。 、 ) , Z(艺 。 ) ,a (艺 。 ) , 尽(t“ ) , 切(t 。 ) ) , 瓦= =丸+ 1; 步骤 8 : 如果 艺m , 置 艺二不+1 , 返回到 步骤 3 ; 否 则向下继续进行 , 步骤 9 : 置m = 爪+ k , 并输出m值 。 4 结束语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 : 与 Li n 和 L uh 等人方 法相比 , 本文算法不仅易于计算机实现 , 而且 计算量 也较少 。 参考文献 1 Cr aigJJ . In计od u etion 七o r o bo ti es: m eehan i e s an d eontr O I . Ma ssa e hu, t ts , A d dis on 一We sl e y P u bl ih si ng Co皿p a ny , 10 56 2 K ahn ME , Ro thB . The n e a r一mini mum tim e e ont ro l o f open f o opa r tie ula t e d kie nma ti ee ha - 10 5 . A SME , T r an s 丁 our na l o fDy n a血e Sys t - e皿s, e M a s u e rme nt,an d Co n o t r l , 1。了1,。 3(3): 16 4一172 3 P a u lRP . M姐ipulao t r Ca rte城an path IE EET r ansa etion scn Sys e t ms , M an , e o n trol - an d Cy - be r n etie s, l。了。; SMC 一。 ( 2 1) : 702一7一1 4 Taylo r R H . Pla nn i nga n d exee u桩ono f s t r砚- ghti l ne 口 an ip u l a o t r tr ajeeto过e s . IBMJo u r nal o fRe努 a c rh an d D e讹O I pm e ot,xo7。;2 3:42一连36 5 Ki mBK , Shi n KG . A ne fici e nt minim u垃- i tm ero bot pa thpla nningun d e rr eai l s tie eo n i d - 桩o ns . In : Pr o e o f 10 5 4 Am ei re an C ontr o lCo n - f ee rn ee, Sa n Dieg , 10 54:2 0 。一5 03 6 L in CS , Ch a ng PR , a n dL u hJYS 。 F o r m - u lai t o nan d o p七imtz aito no f e u bi e polyn omial ji o nt tra j ectoi res f o r indu stal 。ro b os t . I EEE Tra n sa etionon A u tomatieCo ntro l , x日5 3;A C - 2 8(12) : 工066一107 3 7 L u hJ YS , L i n CS . APp rox im ate j o i nt tra - j e eto rie s f o reo nt ro l o fi n du stria l ro bo t sa l o ng C a re t 溢an p aths . IEEET r an s Sy ,te田, M an a n dCvbe r ne tie s, 2 9 54; SMC 一 24(3) : 4 44一4 5 0 5 L u hJ YS , Li n CS , optim u m pa thpla nn i ng fo r m eehanie al m a nipu la t or s . AS M E Tra n s Jo u rn a l o fDy n amie Sv stems, Me a su e rm e nt, a n dC on t ro f , 10 5 1;102 : 24 2一1 51 。 , C ha n dS , DotyKL . 0 皿一iln e polyn o 血 a l “ tr a - j eet i o r es fo r o rb ot m a刀ipu l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唐电力盘锦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湘潭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国家能源凉山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中国广电天水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互联网运营
- 中国移动汕头市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茂名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国家能源惠州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临沂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国家能源宿迁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南平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殡葬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汇报
-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与护理
- 第3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达州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5年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烘焙技巧甜点制作》课件
- SJG 49-2019 深圳市公安交警基层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标准
- 2025年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活动总结(三篇)
- 电站反恐防暴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