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587-1993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是中国关于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处理及排放的具体技术标准,旨在确保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得到有效控制与处理,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该标准详细阐述了设计、建造、运行及维护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时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安全准则。以下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1. 适用范围:标准明确了适用于使用轻水(包括压水堆和沸水堆)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的核电厂,对这些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的整体设计、设备选择、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范。

  2. 设计原则:要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的设计需基于最优化原则,确保在技术和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设计时要考虑长期安全运行、可维护性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排放限值:规定了放射性废水中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排放浓度限值,确保排放水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同时,要求定期监测排放水的放射性水平,并记录存档。

  4. 处理工艺:标准概述了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包括预处理、净化、去污以及最终处理等环节。强调了根据废水的放射性水平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离子交换、蒸发浓缩、逆渗透等,以达到排放标准。

  5. 安全措施:强调了在放射性废水处理及排放过程中实施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辐射防护、应急响应计划、个人剂量监测和环境辐射监测等,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6. 监测与记录:要求建立完善的放射性废水监测体系,包括排放前的在线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以及对排放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定期报告,确保排放活动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7. 设施维护与管理:规范了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和适时更新改造的要求,确保系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3-08-30 颁布
  • 1994-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4587-1993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_第1页
GB 14587-1993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4587-1993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4587of WR 标准适用于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的排放系统,其他用途的轻水堆的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亦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249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703辐射防护规定核电厂排放口为终点的系统。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须保证公众所受的剂量当量只是国家规定限值的一部分。249中3. 1, 3. 2条与表2的规定,确定每座轻水堆核电厂通过放射性废水每年向环境排放的总活度的设计限值,经主管部门和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作为年排放量管理限值。运单位应根据废水的数量、所含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分别规定排放废水放射性浓度的设计限值,经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作为营运单位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的管理限值。续三个月内的排放总量不应超过年排放量管理限值的二分之一。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一08一14批准1994一04一01实施 尽量采用集中排放须经该核电厂排水渠,与冷却水混合后由排放口排出。须采用槽式排放,对于放射性浓度不超过排放管理限值不需处理的低、弱放废水,也应采用槽式排放。少应设置两个相同容量的监测槽。每个监测槽的有效容积应大于混合中和、取样分析和排放过程结束时间内流入的废水量。如循环棍合泵),以便能从槽中取得代表性样品。应有废水流入该监测槽55对于非槽式排放的废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取样分析,所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须由核电厂辐射防护人员或受权人签字认可后,才准排放。得排放。一般不得采用稀释方法,将超过排放管理限值的废水排入核电厂排水渠。衣水和淋浴水等含悬浮固体的低、弱放废水,即使放射性浓度低于排放管理限值,也必须经过滤处理后才能排入核电厂排水渠。废水与冷却水在排水渠中混合均匀。尽量在本核电厂内复用,以减少排放量。避开集中取水口、经济鱼类产卵区、水生生物养殖场、盐场、海滨游泳场和娱乐场所等。对工程的具体要求,经过多方案论证后选定。确定的最终方案应该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加以验证,并报主管部门和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析和计算,找出排水在厂址周围大范围水体内的扩散稀释规律,确定受纳水体对排水的稀释能力。位于江河边的核电厂,排放口应位于集中取水区的下游。排放口下游第一取水点的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放前必须进行取样,测量放射性浓度,根据需要分析核素组成。在排入核电厂排水渠的每根放射性排水管线上应设置连续监测装置,监测并记录放射性浓度、流量和累积水量。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超过管理限值或监测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在主控室或就地控制室发出声和光报警,排放应自动停止。对废水的放射性浓度和核素组成进行测量和分析由计量检测单位定期校正,传递刻度应有详细记 4587一93录。放废水量、放射性浓度、总活度、核素组成等)必须编制成文件,并定期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以便于对放射性废水的排放进行评价。交主管部门的报告要存档。附加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