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安全法规专题讲座,二一二年十二月五日,一、交通安全视频二、交通生理心理特点三、城区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点位分布情况、监控的违法种类、驾车时如何避免违法及应当注意的事项四、最新交通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与使用规定热点问题介绍,一、交通安全视频珍爱生命,二、交通生理心理特点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自然特性的一门科学。由于人的生理条件不同,所反映出的时空特性也不尽相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就是:1、不管感知能力多强,在运动中也要下降;2、不管反应能力有多强,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了解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我们在驾驶车辆时,在交通高速运动过程中不自持技能高超、经验丰富而危险驾驶。,(一)视觉特性1、视力人的视力一般分为静视力和动视力。视力会随车速的提高而下降10%-40%,并且年龄越大,动视力衰减越多。,年龄、车速、视力对比表,2、视野头部不动时,人的静视野为180度,其中只有60度是两眼同时看到的,这称为复合视野,人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复合视野中。处于运动状态时,注视的焦点会前移,复合视野会变窄。,复合视野变化范围表,3、色觉据调查,在机动车驾驶人群体中,约有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色盲和色弱,其中主要是红绿色盲。随着年龄的增加,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色弱现象,存在交通事故隐患。4、立体视觉立体视觉是人对空间物体远近、前后、深浅、高低的感知能力(如单眼视力障碍的人立体视觉差)。机动车追尾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立体盲造成的。立体盲者不能正确判断速度,对交通安全造成隐患。立体视觉与年龄无关,每个年龄段都有立体盲患者。这部分人最容易发生视错觉,导致判断错误而引发事故。,5、明、暗适应人眼睛的瞳孔对亮和暗的适应不能在瞬间完成,需要一个过程,一般需要1-5分钟的适应时间。因此,机动车驾驶人明、暗适应能力低,实质上就存在事故隐患。个体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各不相同,年龄增大、疾病、饮酒、吸烟都会使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法律要求夜间会车时使用近光灯。6、黄昏视力与夜间视力据调查,黄昏和黎明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夜间事故的50%。黄昏和黎明时车灯亮度和环境光相差不大,易造成辨识困难。夜间视力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夜间视力越差,部分人还患有夜盲症。,夜间照度小,容易造成识认困难,而黄昏和黎明,可视物体与背景环境的反差小,识认起来也很困难。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的分辨能力不断下降,导致夜视困难。因此,夜间行车时,保持中速和按规定使用灯光,是保证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二)听觉特性声音在小范围空间中很少存在盲区,故成为获取视觉盲区信息的重要信道。对于身后的车辆,驾驶人往往是先听到,再利用后视镜去看。因此,听力对机动车驾驶人来说也尤为重要。听力阈值下限高,听力分辨能力就差,对车外声源的感知能力就低;而两耳听力差大,,就会出现判断偏差而导致失误,引发事故。声音呈球面传播,与光线的直线传播不同,一般的建筑拐角也很难阻挡声音的传播。因此,听力可以弥补视觉盲区的不足。人们容易忽视听力的作用,很多人戴耳机开车,或是有喜欢大声听着音乐开车等习惯,因车内环境噪声以及车外声源透射衰减等因素,容易造成感知不全造成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交通事故。(三)注意注意指的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在驾驶活动中,驾驶人只有在千变万化的信息中把注意集中到驾驶活动中,不受外界无用信息的干扰,才能保证交通安全。注意有范围或是广度,与驾驶人生理机能,有关。注意范围小的驾驶人,易发生交通事故。而注意范围大小会随年龄增加而明显缩小;会随车速增加而缩小。这也是为什么要规定驾驶人年龄上限和道路限速的依据之一。(四)反应能力人的反应能力表现在反应时间的快慢和反应动作的准确程度上。通常,反应过于迟缓或反应动作不准确,都会造成事故。机动车驾驶人的制动反应时间:大约50%的驾驶人刹车反应时间在1秒左右,大约10%的反应时间为1.5秒以上,有少数驾驶人的反应时间超过2秒。,汽车制动所需要的时间,是机动车驾驶人的制动反应时间,加上汽车的实际制动时间。根据反应时间,驾驶人的反应距离和实际制动距离之和,就是驾驶人看到危险情况到停车的距离,又称制动停车距离。1、反应距离,汽车在1秒内能行驶的距离与速度的关系,2、实际制动距离从刹车装置产生制动力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距离,称作实际制动距离,这与汽车的车速、载重量、路面湿润程度有关。车速越快、载重越大,制动距离越长;湿润的路面比干燥的路面制动距离长两倍。,实际制动距离与附着系数和行驶速度的关系,3、影响驾驶人反应的主客观因素(1)情绪与反应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个方面。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具传染性和弥散性特点,都可以影响驾驶人的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良好的心境,如喜悦愉快、积极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大脑反应的灵敏度,做到反应快、判断准确;相反,不良心境,如忧愁悲伤,会造成反应迟缓,判断、操作错误增多。激情是狂喜、愤怒、恐怖、绝望等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具冲动性和爆发性特点,,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激情会使人认识范围狭小,判断能力降低,自我控制减弱。在这种状态下驾驶车辆,最容易发生事故。应激是驾驶人在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所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多数人进入应激状态后,会产生目瞪口呆,惊慌失措等现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年龄与反应人的知觉能力发展较早,也首先开始下降,其次是记忆能力,然后是思维能力,比较和判断能力在80岁开始急速下降。动作反应速度在1829岁发展到高峰,3049岁开始下降,,但幅度不大,5069岁仍保有最高水平的92%,下降8%。(3)车速与反应车速快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原因在于以下方面:第一,车速越快,视野越小,注视点越向远伸,情绪和神经系统紧张度变高,人的反应时间延长。第二、车速越快,车辆的惯性大,车辆的实际制动距离延长,也是造成反应不及的一个原因。第三,由于车速快,驾驶人的感知和反应变慢,对外界信息感知不及时,不全面,对接受的信息来不及进行正确的判断。多表现在,对对向车速度、距离及行人的动态判断错误等方面。(4)疲劳与反应驾驶人的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生理疲劳是由于驾车操作持久或过度的肌肉活动引起。心理疲劳是由于在行车过程中,驾驶人不断地感知、判断和处理信息,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引起。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机动车驾驶人疲劳导致生理机能下降,具体反应见下表:,机动车驾驶人疲劳时的生理反应表,驾驶人疲劳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1)感觉功能失调,对声音、颜色感觉异常,视觉模糊,听力下降。2)注意功能失调,注意力不集中。3)记忆力思维力下降,头脑不清醒。4)动作不灵活,不协调。5)自制力下降,焦躁不安。6)困倦、瞌睡。,机动车驾驶人疲劳后,动作的准确性下降,甚至出现错误的动作。不同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见下表:,不同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不同疲劳程度的征兆表,疲劳驾驶的安全隐患突出,针对近年来特大事故多发的情况,交通和交警部门联合实行大型客运车辆强制休息制度。(5)疾病与反应疾病是交通安全的又一隐患,除疾病本身对生理心理的影响外,服用的药物同样会产生感知迟钝,反应能力下降等不良作用。如:美国的法规明令禁止糖尿病人驾车,一些发达国家的法规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招聘面试要点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采购管理专员求职攻略与模拟题集全解
- 电信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热切割技术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技术专家中级面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美妆行业:谷雨品牌拆解-解数咨询
- 某中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动态
- 停顿和重音课件教学
- 田字演变课件
- 24孝图教学课件
- 电梯使用单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电梯安全检查记录表
- 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制度
- 股份制公司章程样本
- TCTBA 005-2024 TCECA-G 0326-2024 合同能源管理招标规范 轨道交通
-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施指南
-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石灰行业运营动态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年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 2025年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水产品加工车间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