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师保国)分析PPT课件_第1页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师保国)分析PPT课件_第2页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师保国)分析PPT课件_第3页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师保国)分析PPT课件_第4页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师保国)分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师保国博士,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baoguoshi,.,2,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个体从受精卵、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3,二、心理发展的4个基本特征:,(1)定向性和顺序性。,受精卵,少年,婴儿,儿童,成年,.,4,(2)连续性与阶段性,婴儿期(0-1岁),先学前期(1-3岁)即幼儿早期,学前期(3-7岁)即幼儿期,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期(1-12个月),学龄初期(7-12岁),.,5,.,6,(3)不平衡性,感知觉:在新生儿甚至胎儿期出现,10岁成熟。抽象逻辑思维:5、6岁出现,20岁左右成熟。,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和危机期。,.,7,(4)差异性。,“早慧”与“大器晚成”唐朝诗人王勃6岁写文章,9岁读汉书,14岁写滕王阁序。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8,三、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正确看待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的作用过分夸大成熟作用,会放弃教育职责,导致遗传决定论。过分夸大学习作用,会忽视成熟的力量,导致环境决定论,揠苗助长,欲速不达。,.,9,“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到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高尔顿(SirFrancisGalton,1822-1911),1869“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StanleyHall,1844-1924),.,10,FrancisGalton,人类学家、优生学家、热带探险家、地理学家、发明家、气象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超过340(一说230)篇的报告和书籍使用字母“r”来表示相关系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最博学的人1869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Genius,.,11,影响身高的因素,遗传姚明:2.26米父亲2.08米母亲1.88米,.,12,Givemeadozenhealthyinfants,well-formed,andmyownspecialworldtobringthemupinandIllguaranteetotakeanyoneatrandomandtrainhimtobecomeanytypeofspecialistImightselect-doctor,lawyer,artistmerchant-chiefand,yes,evenbeggar-manandthief,regardlessofhistalents,penchants,tendencies,abilities,vocations,andraceofhisancestors(Watson,1924),.,13,.,14,1920年,华生,阿伯特,11个月,.,15,(二)关键期,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圈。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作它们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16,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17,关键期是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这个时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从而容易获得某种能力。抓住关键期,事半功倍。错过关键期,事倍功半。,.,18,1920年,印度山林的狼群里,有两个赤身裸体的人跟随狼群奔跑。美国传教士辛格追踪并用武力驱赶走老狼,救出两个“狼孩”。这是两个从小被狼叼去在狼窝里生长的女孩。小的3岁,大的8岁。她们不肯穿衣,不吃熟食,不在床上睡觉,喜欢白天趴在地上睡,半夜爬到户外嚎叫,不会站立行走,不会说话,也不会笑,完全失去了人的智能。,为什么狼孩的智力没有开发出来?,.,19,小女孩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年后才会直立,年后才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年学会了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抚养岁死去,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原因:8岁开始教育已经太晚了。错过了关键期。,.,20,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21,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2,采用临床法(Clinicalmethod)方法,皮亚杰先是观察自己的三个孩子,之后与其它研究人员一起,对成千上万的儿童进行观察,他找出了不同年龄儿童思维活动质的差异以及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进而提出了独特的儿童智力阶段性发展理论,引发了一场儿童智力观的革命,.,23,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新建构,表现出阶段特征。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彼此衔接,不可超越和逆转。(一)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二)前运算阶段(2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24,(一)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1)开始区分主体和客体(2)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探索(3)智力先于语言发生逗笑(大约25天时)(4)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25,.,26,(二)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性思维:凭借表象,开始运用象征符号。例如在游戏时,儿童用小木凳当汽车,用竹竿做马。没有守恒概念,直觉思维(可乐的例子)守恒:事物无论其形态如何变化,物质总量是不变的(下页例子;录像)。思维自我中心,“我所见即他所见”(录像),.,27,一位父亲拿来两瓶可口可乐(这两瓶可口可乐瓶的大小形状一样,里面装的饮料也是等量),准备分别给他一个6岁和一个8岁的孩子,开始两孩子都知道两瓶中的饮料是一样多的。但父亲并没有直接将两瓶可乐饮料分配给孩子,而是将其中一瓶倒入了一个大杯中,另一瓶倒入了两个小杯中,再让两个孩子挑选。6岁孩子先挑,他首先挑选了一大杯而放弃两小杯,可是当他拿起大杯看着两个小杯,又似乎犹豫起来,于是放下大杯又来到两小杯前,仍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他还是拿了一大杯,并喃喃地说:还是这杯多一点。这个6岁的孩子在挑选饮料时表现出了犹豫地选择了大杯)。在6岁孩子来回走动着挑选量较多的饮料时,他那8岁的哥哥却在一旁不耐烦而鄙薄地叫道:笨蛋,两边是一样多的如果你把可乐倒回瓶中,你就会知道两边是一样多的,他甚至还亲自示范了将饮料倒回瓶中以显示其正确性。,.,28,三山实验,.,29,(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意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爱迪丝的头发比苏珊淡些,爱迪丝的头发比莉莎黑些,问儿童:“三个中谁的头发最黑”。如果拿来三个头发黑白程度不同的布娃,分别命名为爱迪丝、苏珊和莉莎,按题目的顺序两两拿出来给儿童看,儿童看过之年,提问者再将布娃娃收藏起来,再让儿童说谁的头发最黑,他们会毫无困难地指出苏珊的头发最黑。守恒的形成;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30,(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用符号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31,认知发展的总体特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逐渐从直观的、感性的水平向词语的、理性的水平发展。四年级以后,小学生认知还是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想象力丰富,但幻想的成分较大;注意水平有限。,.,32,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学科都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制定适当的目标。(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加快儿童的认知发展。(三)最近发展区,.,33,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34,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简言之,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35,.,36,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师应该围绕“最近发展区”,通过联系簿、周记、作业本、期末鉴定、书信等载体给学生写评语,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37,第三节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含义人格(personality)=persona=面具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心理千差万别。又称个性,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38,.,39,【德】埃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发展危机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个体从环境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和限制,从而导致个体在社会适应上的困难,这种心理困难即发展危机个性发展的过程即化解发展危机的过程心理社会发展理论:8个阶段,(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40,婴儿期(0-1.5)信任对不信任,儿童早期(2-3)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成年中期(25-65)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晚期(65-)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学龄期(6-11)勤奋感对自卑感,学前期(4-5)主动感对内疚感,.,41,少年成名之痛(许燕,2009),麦考利克金(MacaulayCulkin)詹妮弗卡普里亚蒂(JenniferCapriati)茱儿巴里摩尔(DrewBarrymore),.,42,麦考利克金(MacaulayCulkin),4岁涉足演艺圈10岁“小鬼当家”15岁抽烟酗酒吸毒17岁结婚19岁离婚24岁持有毒品,.,43,如果秀兰邓波儿的故事是一个让人艳羡的故事,那么麦考利克金则让父母们开始重新考虑,让自己的孩子当童星是否真的是那么幸福的事。,.,44,二、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当个体把自己当成认识对象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外表等产生知觉并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录像),.,45,生理自我(1岁末-3岁),社会自我(3-13岁),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更多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渴望得到权威人物(教师与家长)的肯定评价,.,46,二、社会性发展,(二)社会性交往的发展与父母交往的时间明显减少,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走向独立。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更善于协调与其它学生的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对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对不喜欢的教师往往做出消极的反应。,.,47,二、社会性发展,(三)品德的发展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的关系。(皮亚杰对偶故事)从他律过渡到自律(录像)低年级:对权威的服从,“打小报告”小学阶段:品德发展最协调,.,48,二、社会性发展,(四)情绪的发展情绪体验丰富,社会性情感比重增加。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和友谊感逐步形成情绪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49,补充:分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低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思维;游戏活动;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橡皮时代”;是非、善恶判断以成人为标准;对权威服从,“打小报告”,.,50,中年级儿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习活动;伙伴规则时代(增加集体生活)权威影响减弱,“不听话时代”“歪理时代”,.,51,高年级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学习活动生理发育开始趋于成熟(性别意识强化,有些儿童会出现疏远异性);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2,实际应用:案例讨论,讨论下面3个案例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53,刘易斯女生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觉得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能按时交上。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妈妈病了。但是全班同学都不同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活动!”,.,54,昆特女士教班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弗兰克的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55,请重读开头的案例,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本章开头的案例的第一部分中个,当琼斯要求学生模仿他举起右手时,学生们举起了左手;对此他感到很迷惑。根据发展的力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柯尔伯格认为,处于道德发展的习俗水平的学生与同伴合作。如果一个学生举起了左手,则其他人也会跟随。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之外。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学生就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皮亚杰认为,学生是自我中心的,不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学生缺乏完成这个认为的所必须的动作技能。,.,56,哪种简单的方法火星可以帮助琼斯使学生正确地举起他们的右手?琼斯应该让学生画一幅某人举着右手的图画。琼斯应当让自己与学生有相同的朝向,而不是面对着学生,之后举起他的右手。学生应当利用记忆术来帮助自己记住左右手的不同。学生应当进行“面朝北时左是西”的操练活动。,.,57,在开头的案例中,为什么刘易斯班上的同学不同意其母亲生病的女孩去野游?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学生不能进行逆向思维。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在刘易斯班上的儿童还没有皮亚杰所谓的“类包含”概念。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道德行为。,.,58,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刘易斯怎样做才能帮学生改变“规则就是规则,没有例外”的观点?从更高的发展阶段的角度给学生讲道理,挑战学生当前的推理水平。取消所有学生的野游活动。让女生的母亲亲自到课堂上解释为什么她的女儿没有完成任务。要求每一位同学写一篇故事来描述不遵守规则的人。,.,59,根据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为什么弗兰克会对昆特教师的表扬做出那种反应?公开表扬弗兰克的成就使他成为教师宠爱的对象,而青春前期的许多学生对此非常反感。青春前期的学生更愿意受到同性别的教师的表扬。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写诗对于青春前期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应做的一类事情。弗兰克认为他写的诗并不很好,不应该受到教师的表扬。,.,60,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个别差异又称个体心理差异,是指个体在稳定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别。它是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实践所形成的一贯的、持续的、不同于他人的个体心理特征。,.,61,智力的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育,智力水平智力类型多元智力、成功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