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1页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2页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3页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4页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CO(NH2)2+H2OCO2+2NH3,脲酶,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研究思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一个热泉,(一)筛选菌株,水生耐热细菌Taq(Thermusaquaticus)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美国微生物学科布鲁克1966年发现耐热细菌,1、实验室微生物的筛选原理(P21),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一)筛选菌株,一、研究思路,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一)筛选菌株,一、研究思路,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细菌不生长,酵母菌、霉菌等真菌能生长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1.在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是什么物质?,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尿素,2.分析该配方的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有,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有筛选作用。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阅读22页本课题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二)微生物计数,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mm,一、研究思路,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1mm,下面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是多少?1ml菌液中的总菌数?(1ml=1cm3=1000mm3),5AB104,5A,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统计菌落数目稀释涂布平板法,(二)微生物计数,平板菌落数统计注意事项,1、几个菌落粘连一起,只要肉眼能区分,就算几个;2、不管菌落大小,只要肉眼看得见,就应该计数;3、菌落数目过多时,可以合理采用样方法。,某班级菌落数统计表格,平板,组别,恰当的稀释度、正确的涂布操作是成功地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取样0.1mL,稀释倍数106),思考1:如何根据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mL样品中的菌株数?,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计算出平板上的菌落数的平均值,然后按公式每m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进行计算。,思考2: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高还是低,为什么?,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思考3: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和准确性,我们在实验设计时应该怎么做更合理?,实例分析1,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三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外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想一想: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三)实验基本原则,1、平行重复原则,一、研究思路,实例分析2,想一想:A同学和其他同学所得实验结果差异如此之大,请分析原因可能有哪些?,实例分析2,想一想: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一种方案: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实例分析,想一想: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另一种方案: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实例启示,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排除实验操作、培养条件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三)实验基本原则,1、平行重复原则,2、对照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一、研究思路,实验名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1、分组编号2、处理(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科学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可行性原则3、观察记录(设计观察记录表)实验预期: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实验结论:,设计时请利用P23-P24的三个资料,二、实验设计,二、实验设计,(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资料一.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二、实验设计,资料二.样品的稀释,将样品液稀释,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能采用相同的稀释度吗?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答:不能。这是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是不同的,例如在干旱土壤中的上层样本中: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数约为2185万,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思考题,资料二.样品的稀释,由于初次实验,对于稀释的范围没有把握,因此选择了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稀释倍数为103107。,将样品液稀释,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30温度下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会有不同的菌落产生。以表格的形式记录选择培养基中不同菌落的特征。,资料三.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一无菌操作1、取土用的小铁铲的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在火焰附近将称好的土样倒入锥形瓶中,塞好棉塞。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二做好标记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等。三规划时间,三、操作提示,1、结合对照,分析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一些菌落。2、是否获得了某一稀释度下,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在这稀释度下,是否至少有两个平板的菌落数相近?3、你统计的每克土壤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菌落数是多少?与其他同学的结果接近吗?如果差异很大,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四、结果分析与评价,CO(NH2)2+H2OCO2+2NH3,pH升高指示剂(酚红)将变红,五、课题延伸,方法: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脲酶,滤膜法,以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为例。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液基上培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