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个人演讲稿_第1页
人民公社个人演讲稿_第2页
人民公社个人演讲稿_第3页
人民公社个人演讲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公社个人演讲稿 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2年,从起初在人民公社到乡政府,再从乡政府到区机关工作,32年弹指一挥间,有许多让人容易遗忘的事,但是使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长期基层工作中留下的三种精神。 从学校毕业,就被分配回到家乡-大峡人民公社工作,当时只有18岁,领导见我年轻,就分配我搞统计、武器仓库管理员,驻回龙村。当时交通条件也不好,驻村地离公社来回近30里路,全靠步行,早晨要赶到驻村与村组干部一起劳动,下午放工后还要赶回公社看武器仓库、做统计报表、写情况分析,常常忙到夜深人静。每隔几天,还要将仓库里的几十件各式武器擦拭一新,虽然满身油渍、又脏又累,但还是干得充实而又快乐。撤社建乡,万事从头来,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往往是一人干几个人的活,那时在乡办公室工作,没有像现在办公电脑化,全靠手写刻板、油墨,往往是一场活干下来,腰酸背痛、手脸黝黑。当时又身兼司务长,早晨6点钟起来,到食品站、粮站排队买菜、买粮、帮食堂干杂活,上班后又要陪书记、乡长下村,一天到晚连轴转。1984年冬,花果区公所决定动员全区劳力修通大西沟相公岭至长坪公路,我被分配到长坪段。乡政府成立指挥部先期到达工地,当时正值初冬天气,又逢阴雨连绵,西沟河水暴涨。先期到达的指挥成员主要负责好给各村划路段,当时的大西沟山高、坡陡、林密,恰又值阴雨天,时间紧任务重,白天与领导一起爬悬崖、攀陡岩、钻荆棘、穿树林,一尺一尺地计算,生怕漏了哪个村。往往是早晨穿的干衣服中午全部湿透,在火炉边烤烤,下午又穿又湿再烤。经过一个星期艰苦工作,终于将各村路段划清,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划路段同时,又负责对民工的接迎。说实话,每天晚上都是打着手电、步行十几里、沿途接迎上工地的民工,真怕他们被河水冲走和出现其他情况,往往坚守到深夜,直到各村报告路上没有民工后,才回到指挥部。 青年时的工作经历,始终伴随着吃苦耐劳一道。那时的工作条件虽不像现在这样出行有公车、办公有电脑,但总觉得天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充实、有激情、干劲足。 1997年4月,本人被任命为方滩乡党委书记。上任之初,方滩乡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财政几乎为零,黄方公路硬化工作才开始,外面都用上了手机、BB机,方滩乡政府唯一的摇式电话还时常打不通,干部人人思动。由于长期发不下去工资,村干部甩摊子、撂挑子、撒怨气的大有人在,乡政府周围饭店欠一屁股的饭钱,乡政府食堂几乎揭不开锅了。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与党委一班人达成一致:首先要树立团结一心、共渡难关、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干出几样像样的事来,展现新一届党委、政府的面貌。先是修通硬化了黄方公路12.5公里路面,接着排除万难终于开通了方滩的移动电话,随后争取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地举办了堵河漂流节,亮化了堵河沿岸村庄房屋,使方滩水上旅游项目顺利实现,为农民在致富上新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加大方滩集镇建设力度,延长了集镇水泥路面,安装了集镇路灯,绿化了两旁道路。在经济发展上,积极鼓励农民兴办实业,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反季节蔬菜、增加农民收入,与金融部门密切协调,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在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方滩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基层组织得到了巩固,积累的 _得到有效化解,干群关系融洽,虽然那时的方滩乡条件还是艰苦,但看到工作顺心,百姓有了新的希望,总觉得虽苦犹甜。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离开方滩已经十几年了,每次因工作下去,见到农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书记好长时间没有下来了.。走在大街上,遇到方滩老乡的总是那句话:你啥时候再到我那儿去坐坐.。每每听到这些耳详能熟的问候,心里又激动又愧疚,激动的是方滩老乡还记得我,愧疚的是在任时没有给他们办什么事,过了这么多年,而他们还惦记着自己。 记得1993年,组织安排我到方滩任武装部长,我心里是极不情愿,当时在黄龙镇分管企业兼砖厂厂长,刚刚使企业扭亏为盈,正在踌躇满志把企业搞个红红火火,思想斗争非常激烈,最终还是拗不过组织,夹起被褥卷下到方滩。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就制定一个计划,一定要在半年内熟悉方滩的大部分村民。于是每次下村,除开会利用机会和村组、干部党员谈心之外,还利用吃饭、休息时间了解情况,主动与村民认识,听取意见。当时的方滩不像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下村基本上都是走山路,往往下一次村,都得2-3天,每下一次村都有新的收获,总能新结识十几个群众,一来二去都成了熟人。 帮群众干活,既是联系群众的最好办法,也是增进与村民感情的有效途径之一,乡政府所在地茅冈当时是一片水田,每到夏季农忙时节,东家割麦看见了便会拿起镰刀割一会儿,拿起扦担帮忙挑一挑,最使人难忘的每到插秧季节,便会有村民热情地邀请你去喝插秧酒。咋可能白白地去喝,于是等到秧田整好后,便约几个乡干部,脱掉鞋子,挽起裤腿下田插秧,然后才高高兴兴地到主人家去喝酒,每次总是叫你不醉不罢休,这就是村民对干群关系的热情和肯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