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基本知识,2014.09.09,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1、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填写不规范:主要现象有断日、断页、填写漏项、字迹潦草或涂改等;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完整、不准确;3、传染病报告不及时、纸质与网络报告信息不一致、报告率低;4、传染病疫情报告来源单一,报告病种单一;5、基层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专业知识较差、诊疗能力一般、报病意识较差;6、各级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足够的重视。,一、报告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作为传染病控制工作的一部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准确,关系到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采取。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是有关决策机关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及时采取处理和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在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时,要注意几个问题:,1、责任疫情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乡村医生是法定的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依法履行职责。,2、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要及时准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都有具体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3、乡村医生作为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思考选择题,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种,分为甲类?种、乙类?种和丙类?种。选择一35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选择二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选择三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二、疫情报告管理,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明文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39种,分为甲类2种、乙类26种和丙类11种。原定的法定传染病有37种,近年来增加2种.1、卫生部2008年5月2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2、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2013年11月1日将甲型H1N1流感调整为丙类传染病,包含在流感之内。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管理。,为了做好传染病疫情的管理工作,乡村医生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对新发现的法定传染病中的任何一种,都要立即予以登记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依据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疫情报告。,检验科登记本,三、报告时限,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的时限应按照下列要求予以报告。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2.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进行报告。3.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四、传染病报告登记及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一、传染病报告登记乡村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1、在门诊日志上做好登记;2、在专用的传染病登记簿上登记;作为传染病的原始记录,重要内容务必不能遗漏,主要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14岁以下儿童患者还需填写其家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或年龄(如果出生日期不详,可填写实足年龄)、身份证号码、现住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职业、疾病名称、是否初诊、病例类型(疑似病人、临床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等。如果发现的传染病初诊有误,应及时把订正后的诊断重新在传染病登记簿上予以更正。3、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二、传染病报告卡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启用的新的传染病报告卡,与原传染病报告卡有很大的不同,纸张大小为A4纸幅面,报告卡的内容具体,背面为填写说明,可以传真,报告卡上的内容要求填写完整,字迹清楚。,三、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填写要完整、准确,字迹要清楚可认。具体要求:卡片编号: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性 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职 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报 告 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备 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五、报告病种,1、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传染病、AFP、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病例分类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关于乙型肝炎的报告乙肝表面抗原阳或大小三阳,肝功能正常,且无临床症状,不作为乙肝病例报告.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跟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六、资料保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七、重点疾病监测报告,结核病转诊报告AFP报告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报告疟疾,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咳嗽、咳痰2周、咯血和血痰是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2、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结核病转诊对象,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以及出院后仍需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入院报告,出院转诊。,AFP病例,定义:任何15岁以下不明原因的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包括:格林巴利综合症、横断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多神经病、神经炎、神经损伤、单神经炎、神经根和神经丛疾患、周期性麻痹、家族性周期性麻痹、血钾过低性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原因不明四肢瘫痪、单瘫、截瘫、短暂性肢体麻痹重症肌无力(除眼睑型外)、肌病、多肌炎、肉毒中毒。采集患儿粪便标本,免疫规划针对疫病的报告,疑似麻疹病例:采集急性期血液疑似风疹病例:采集急性期血液15岁以下乙型肝炎病例,疟疾病例报告-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且临床表现不典型者(2)临床诊断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且临床表现典型者。(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的病例。根据感染人体的疟原虫种,确诊病例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混合感染等。 (4)无症状带虫者:无临床症状,血涂片镜检查见疟原虫者。,八、传染病处理,病例转诊消毒处理病例随访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重大传染病管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要求,一、食源性疾病定义;二、各级医疗机构职责;三、报告工作要求;,食源性疾病定义,食源性疾病 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WHO)食物中毒 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形式,食源性疾病的分类,食物中毒(急性)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过敏)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一次大量或长期低剂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疾病等,食源性疾病,营养素摄入过多,食物中含致病因子,营养素摄入过少,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不明物食物中毒,寄生虫病,食物中毒,过敏性疾病,慢性及病,病例定义,1. 食源性疾病病例 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每日排便3 次或3 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2.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或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医疗机构职责,食源性疾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区别,所有食源性疾病都应报告;1、凡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聚集性单位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3、具有一定地域性或全国重要活动期间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以上3点出现任何一种情况均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畴,应在2小时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报告工作要求,1、信息准确、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房买卖协议书
- 企业员工培训:提升工作效率的秘诀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在智能家居的融合发展
- 国际视野下的职业发展:大学生海外职业规划研究
- 邮储银行南充市南部县2025秋招笔试数量关系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扬州市广陵区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专业知识能力培训心得课件
- 邮储银行怀化市溆浦县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人民币防伪知识专题培训课件
- 2025标准的企业租赁合同样本
- 微电子器件(4-13)SPICE 中的 MOFET 模型
- 竞选小学家委会演讲稿
- 设备对中培训
- 2024年中国孵化器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 快乐读书吧:童年(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 20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 截长补短课件
- 父亲的病鲁迅
- 课程评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