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安全预评估报告_第1页
5-安全预评估报告_第2页
5-安全预评估报告_第3页
5-安全预评估报告_第4页
5-安全预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20万吨/年醋酸乙烯酯项目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醋酸乙烯酯项目安全预评估报告湖南理工学院 易燃易爆炸 团队队员:甘美林 刘顺 龚智超 尹政 赵倩指导老师:黄燕 华杰 许卫凤 曾乐林 李珊目录编制说明4第一章 安全评价概述5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51.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51.1.2 安全预评价范围61.1.3 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及重点61.2安全预评价依据81.2.1 国家法律、法规81.2.2 技术规范及标准8第二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概况102.1 自然环境概况102.1.1 地理位置102.1.2 地形地貌102.1.3 水文地质112.1.4 气候122.1.5 自然资源142.2 社会环境概况152.2.1 经济概况152.2.2 交通状况15第三章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163.1 项目概况163.2 原料来源及产品方案193.3 工艺流程193.4 总图运输193.5 技术经济指标193.6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203.6.1 给水203.6.2 排水203.6.3 供电、通讯及报警203.6.4 储运203.7 主要生产设备21第四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4.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有害因素分析214.2 主要工业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4.2.1 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214.2.2 中毒及窒息危险因素分析224.2.3 物理爆炸(容器爆炸)危险因素分析234.2.4 灼烫危险因素分析234.2.5 噪声危害因素分析234.2.6 开停车、检维修危险性分析244.2.8 厂内车辆运输危险因素分析254.2.9 高处作业危险因素分析254.2.10 电气伤害危险因素分析254.2.11 其他危险因素264.2.12 自动控制系统故障284.2.13 人员及管理284.3 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84.3.1 温度失控294.3.2 压力失控304.3.3 流量失控304.3.4 液位失控314.4 重大危险源辨识314.4.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2第五章 评价方法简介和评价方法确定325.1 评价方法简介325.1.1 安全检查表法(SCL)325.1.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335.1.3 事故树分析法(FTA)345.1.4 危险度评价法355.1.5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DOW)365.1.6 危险性分析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375.2 评价单元的划分395.2.1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395.2.2 评价单元划分395.3 评价方法的选择39第六章 定性定量评价分析406.1 周边环境406.1.1 周边环境条件406.2 自然条件436.3 生产内部456.3.1 安全检查表456.3.2 HAZOP法546.3.3 事故树分析566.3.4 预先危险性分析616.3.5 储罐危险度评价64第七章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667.1 概述667.2 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措施667.3 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677.4 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697.5 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安全对策措施717.6 职业安全卫生与常规防护安全对策措施727.7 对自然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72编制说明对该厂项目的生产装置系统进行安全预评价,遵循国家和省市有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安全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按照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安全评价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认真研究分析该厂的已有相关数据和现场收集到的有关评价对象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制作了本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供参考使用。第一章 安全评价概述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1.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危化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危化建设项目和危化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危化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建设单位和危化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本次预评价的目的在于搞清楚本工程投产运行后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2)对本工程投产后运行过程中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对其控制手段进行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 (3)补充提出消除、预防或减弱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等级的对策措施,为工程下一步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提供依据,以最终实现工程的本质安全化。 (4)为本工程拟建装置的生产运行及日常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5)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同时,预评价的结论可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批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提供依据。基本原则是由具备国家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预评价。1.1.2 安全预评价范围本次预评价的评价范围为20万吨/年乙烯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酯装置,包括生产区、控制室所涉及到的物质、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工艺装置、安全设施、公用工程等。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评价方法,针对生产设备、设施以及现状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努力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为企业在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提供依据。为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为各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监察依据。1.1.3 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及重点本项目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主要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原辅材料、成品、生产工艺过程、工艺条件、主要设备等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然后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其危害程度,并依据有关标准评价建设项目能否满足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标准的要求;提出消减、减弱和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最后给出预评价结论和建议。 根据已收集的项目相关资料以及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本小组将开展安全预评价的相关工作,工作程序如下: (1)前期准备了解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签订评价协议,确定评价范围,准备评价。 (2)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识别 针对被评价对象生产运行及工艺设施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辨识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确定主要危害部位,物料主要危险特性,有无重大危险源,以及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缺陷和隐患。(3)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生产单位的特点,确定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定性或定量的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 (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对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及计划进行评价。 (5)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建议,并按照风险程度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6)确定评价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明确指出生产单位当前的安全状态水平,提出安全可接受程度的意见。 (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生产单位依据评价单位的评价意见,编制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及实施计划;评价单位编制并完成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2007)的要求,本次安全预评价采用的评价程序如图1-1。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图1-1安全预评价程序1.2安全预评价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8号令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6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12)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3)安监管技装字2003115号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1.2.2 技术规范及标准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405号)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安监管危化字201343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0-2009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6944-2012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GB 13690-200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258-2009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GB 15603-199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 16483-200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2011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200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2011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机械设备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 8196-200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2158-2006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 GBZ 1-2010安全色 GB 2893-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2894-2008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JT 618-2004 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1651-89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 230-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GBZ/T 229.1-2010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2008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SH/T 3543-2017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贮罐施工规范 GB 50128-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2801-200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5083-1999 工厂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2012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 20571-2014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 GB 50160-2008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 50489-2009第二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本项目厂区位于广西省钦州市港石化园区,占地约210954.858。资源方面,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园区内乙烯资源丰富;交通方面,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节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拥有深水海港亦是国家保税港的钦州港,南钦高速铁路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主要铁路运输通道构成了中国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2.1.1 地理位置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节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拥有深水海港亦是国家保税港的钦州港,南钦高速铁路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主要铁路运输通道构成了中国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地理坐标为北纬21352241,东经1077210956。北与南宁市接壤,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南临钦州湾,西与防城港市毗邻。钦州市陆地总面积10895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562.64公里。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五大运输方式和立体交通系统,为南京市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同时为本厂的货运输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2.1.2 地形地貌钦州市形状略为方块形,主要属丘陵地貌类型。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丘陵起伏连绵,地形复杂。西北部属山区,以十万大山为主体,山高翠拔直参天,壑深飞瀑若无地;北部和西部属中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250米左右;中部属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以低丘和河谷平原为主,土地稍平坦;东部属低丘陵区;南部属低丘滨海岗地、平原区,有市内最大的冲积平原钦江三角洲。2.1.3 水文地质(1)水文钦州的水域主要有:钦江、大风江、茅岭江等。钦江,北部湾水系河流,发源于广西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由东北向西南横穿灵山境内,至钦州市尖山镇入茅尾海,全长179公里,流域面积2457平方公里。是钦州第一长河,钦江流经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的19个镇。钦江水量丰富,据在钦江青年水闸的观测,钦江多年平均流量为64.37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0.3亿立方米,年径流深为900毫米。钦州湾位于华南准地台华夏褶断带的粤西隆起西南端与右江褶断区越北隆起北缘褶断束东南端的接壤地区。自古生代至新生代,本区各时代均有沉积,但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使部分(或局部)地区部分地层缺失,而上下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触。自加里东期以来,各次构造运动在本区内均有表现,但加里东运动在本区无明显反映,而华力西期东吴运动、中生代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反映十分强烈,波及面较广,因而引起沉积建造、沉积相有显著的差异。(2)潮汐和海浪资料 潮位(以平均海拔为测量基准):平均高潮位为+3.66m,平均低潮位为+1.15m,频率分析高潮位:百年一遇高潮位4.02m,50年一遇高潮位3.74m(黄海基面)。频率分析低潮位: 保证率为97%的低潮位 -3.22m,99%的低潮位 -3.47m。最高高潮位 +5.83m,最低低潮位 -0.69m,平均潮差 +2.51m,最大潮差 +5.52m 最大海浪高度:本海区实测最大波高为4.1m,波向为SE向,平均波高为0.5m。(3)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4.68m,设计低水位:0.40m,设计极端高水位:5.77m,设计极端低水位:-0.89m。(4)区域地质概况钦州湾位于华南准地台华夏褶断带的粤西隆起西南端与右江褶断区越北隆起北缘褶断束东南端的接壤地区。自古生代至新生代,本区各时代均有沉积,但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使部分(或局部)地区部分地层缺失,而上下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触。自加里东期以来,各次构造运动在本区内均有表现,但加里东运动在本区无明显反映,而华力西期东吴运动、中生代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反映十分强烈,波及面较广,因而引起沉积建造、沉积相有显著的差异。(5)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条件地面粗糙度类别 A 类场地土类别: 西厂区为 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 0.250.35S,东厂区为 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 0.350.45S。本乙二醇装置在西厂区范围。(6)厂址海拔高度厂址平均海拔高度为 15-20m。2.1.4 气候钦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在亚洲东南部季风区内,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由于南临北部湾,西北靠十万大山,主要受海洋气候影响,也受大陆气团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是中国湿热多雨的地方之一。规划区所在区域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自然气象要素:1、气温(1) 年平均大气温度: 22.3 (2) 极端大气最高温度: 37.5 (3) 极端大气最低温度: 1.2 (4) 最冷月平均大气温度: 13.8 (1月) (5) 平均大于35气温日: 42 天 (6) 建厂地区的保证率为每年不超过5天(即最热3个月内有5天不保证)的气温(干球、湿球温度)或最热月的日最高大气温度的月平均值: 干球温度:34.7 湿球温度:29.0 最热月(8月)的日最高大气温度的月平均值: 32.1 2、气压(1) 最高: 103.56 kPa(2) 最低: 98.01 kPa(3) 年平均: 101.16 kPa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 4、降水(1) 最大降水量年 2917.1 mm/a 小时 88.4 mm/h (1h最大降水量,自记值) 日 324.4 mm/d (2) 年最少降水量 1204.6 mm (3) 年平均降水量 2180.0 mm (4) 降水强度日 324.4 mm (1日最大降水量) 小时 88.4 mm (1h最大降水量,自记值) 10分钟 33.7 mm (10分钟最大降水量,自记值) (5) 日降水量50mm日数及降水量25mm日数(多年平均) 日降水量50mm日数 11天/年 日降水量25mm日数 25天/年 (6) 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 92天/年 (7) 年平均降雨天数 167.8天/年5、雾况(1) 能见度小于1km的雾日(多年平均): 8.5天 (2) 年最多雾日 23天 (3) 年平均雾日数 8.5天 (4) 出现时间 钦州市的雾多出现在冬季和春季,其中12月、13月平均每月有12天的雾日,其余月份很少有雾出现,雾形成于晴朗、风小、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6、风况(1) 年平均风速 2.5 m/s (2) 最大风速 34.27 m/s(离地10m高处,50年一遇) (3) 6级(风速13.8m/s) 5天/年 (4) 基本风压值 0.734 kN/m2 (5) 常风向 N 出现频率为19.2%(6) 次常风向 NNW 出现频率为12.0% (7) 强风向 NNE 最大风速为18m/s,出现频率为9.3。(8) 风向频率玫瑰图2.1.5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优势:本厂建于广西省钦州市港石化园区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内,总厂有大面积的预留用地,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 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经济概况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位于广西沿海地区的中心门户,地处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的中心,是广西沿海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便捷、最快速的出海国际大通道,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按规划,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布局炼油、乙烯、精细化工、能源、粮油加工、磷化工等大型重化工、能源产业,以及造纸、修造船、机械制造、冶金及矿产加工等产业。中石油1000万吨 / 年炼油项目已于2010年建成投产。2.2.2 交通状况钦州市的交通网络如图2-1所示。图2-1 钦州市交通网络图钦州市是广西沿海交通枢纽,南北高速公路、钦防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等在钦州交汇,贯通整个西南、华南公路网;南防、黎钦、钦北铁路在钦州相接,通过南防线、黎钦线接入南昆线、湘桂线,与全国铁路干线联网。目前,钦州石化产业园的交通主要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与港口运输三种方式。通过钦州港大道与钦州钦州港铁路纵贯整个港区南北,成为港区陆地交通的脊梁;目前通过港口与周边50多个国家、地区的港口建立贸易往来。(1)公路运输钦州港大道,现状是双向四车道,长5224米、宽30米,从港区中部穿过,是港区南北向交通的主动脉;金鼓江大道长3213米、宽40米,是东西向交通的主动脉。目前产业园内还建成果鹰大道、金鼓大街(滨海公路)、勒沟东大街等主要干道;正在建设临海大道、南港大道等。(2)铁路运输南(南宁)北(北海)铁路、南(南宁)防(防城)铁路、黎(黎塘)钦(钦州)铁路在钦州交汇,钦州至钦州石化产业园的铁路、勒沟铁路专用线和鹰岭铁路专用线已建成,钦州港地方铁路支线目前运能为600万t/a。(3)水运、海运钦州港设有国家一类口岸,已建成码头25个,其中万t级以上10个;在建泊位8个,其中5万t级以上泊位5个;已建成3万t级航道和10万t级深水航道。已具备1500万t/a设计吞吐能力。第三章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本章详细介绍参照初步设计说明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各章节)3.1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醋酸乙烯酯项目(二)主办单位名称及性质: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三)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本项目拟建立一个产量为20万吨/年乙烯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酯项目(四)项目建设地点:广西钦州港石化园区本厂总占地面积为210954.858平方米,其平面布置图如下图3-1所示:图3-1 厂区总平面布置3.2 原料来源及产品方案项目生产规模见表3-1。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燃料消耗情况见表3-2。表3-1 本项目产品规格表序号产品规格(%)产量(万吨/年)备注1醋酸乙烯酯99.9%20主产品2丙烯醛等-0.71副产品表3-2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来源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来源运输方式原料氧气万吨/年4.85总厂空分装置管道乙烯万吨/年7.24总厂二期MTO装置管道醋酸万吨/年14.21总厂一期工程管道辅料水万吨/年0.925脱盐水站管道3.3 工艺流程具体内容请参见初步设计说明书化工工艺及系统章节。3.4 总图运输具体内容请参见初步设计说明书总图运输章节。3.5 技术经济指标表3-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值1设计规模万吨/年202年操作时间小时/年80003用地面积平方米210954.8584总定员人885工程项目总投资万元64321.676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2172.977全厂总产值万元/年19591.298投资利润率%31.8%9投资利税率%41.8%10投资净现值(税后)万元156357.093.6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3.6.1 给水本项目给水方案选择尽可能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为原则,生产用水尽可能或全部循环使用,其它用水采用分质供水。包括生产用水管道和自来水管道。用水包括生产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包括烟气预洗涤工段工艺用水、车间地面清洗用水、消防用水系统。3.6.2 排水设置独立的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放管道,厂内建设污水处理中转站,并与园区污水处理厂由管道连接。3.6.3 供电、通讯及报警供电由总厂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供电。3.6.4 储运厂内规划储罐区与装卸区,具体措施参见初步设计说明书储运章节。3.7 主要生产设备具体选型请参见典型设备说明书和设备选型一览表。第四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工程是以醋酸和乙烯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酯,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泄露、有害物质、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噪声振动、电伤、坠落、酸碱灼伤、高温烫伤等种种因素。本章主要从危险物质、工业生产危险、重大危险源识别、同类装置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4.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有害因素分析作为一个化工厂,本厂日常的运行涉及到一些化学物质,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而对这些物质的理化、生理等方面性质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并能够对泄露等突发状况进行最合理的补救。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2009版),本厂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为乙醛、丙烯醛、醋酸、醋酸乙烯等。这里本项目采用MSDS来对各物质的性质进行说明。具体详见附录物质MSDS。4.2 主要工业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按照事故致害原因分类,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以及企业目前主要生产设备、作业环境等条件,确定该工业生产具有以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电气危险、机械伤害、高处坠落、高温灼烫、车辆伤害、噪声伤害、淹溺。4.2.1 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1)压缩机岗位仪表封压缩机、循环气体压缩机等一旦出现故障会造成装置紧急停车,甚至会引起反应异常或因循环气量不足,造成氧浓度过高,比例失调而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2)反应岗位高纯异丁烯进料和空气混合的混合站,一旦发生故障会引起着火、爆炸。该系统是控制的中心环节,当反应器的热油系统发生故障,反应条件变化均可造成异常反应。(2) 管带区通常情况下,管带区较常见的危险是管线、阀门及连接处的薄弱环节因腐蚀而出现泄漏,是导致管带区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装置的管带区在输送物料过程中,可能会因管线、阀门质量问题、焊缝腐蚀开裂、危险介质的管道器材压力等级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导致介质泄漏,若管线无静电接地或接地失效、泄漏遇点火源等均可导致危险物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4.2.2 中毒及窒息危险因素分析过程中出现的物质如乙醛、丙烯醛等挥发泄露在空气中相应浓度超标,会导致工作人员的中毒或者窒息。设备检修作业时,工人在未隔绝、置换、清洗、未进行气体分析,又无防护面具的情况下,冒然进入设备内作业时,也易发生中毒窒息。在工艺运行中,主要涉及的原料和副产品等基本都具有急性中毒和窒息的危险性。 其中毒的途径主要是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泄漏的物料,或是误食。 (1)在设备或管道密封不严、长期使用、设备缺陷或误操作造成物料泄漏,导致中毒窒息的发生。 (2)在检修维护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个体防护不到位,不按规范操作会引起中毒窒息。 (3)在检修停车后,未进行氮气吹扫;或对可燃物含量和氧气含量监测系统发生故障,导致检修人员进入时急性中毒或窒息。(4)生产过程中有物料泄漏,为及时发现,现场厂区内部监测报警仪失效,造成现场泄漏浓度过高引起中毒窒息。4.2.3 物理爆炸(容器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该生产过程涉及压力容器和管道,需要注意容器超压的危险。 下面详细叙述物理爆炸的危险性分析结果: (1)反应器、吸收塔和气液分离罐等压力容器、设备若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安全阀、安全泄压装置等),或安全装置失效,很有可能引起管道和设备无法及时泄压的超压现象,然后引起容器的物理爆炸; (2)主要生产装置和管道因为年久腐蚀、疲劳等原因,耐压强度降低,在正常工作压力下导致物理爆炸事故; (3)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设备的压力,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回流系统出现异常,且泄压安全装置失效,可能引起某设备的压力过高,导致物理性爆炸; (4)在装置内需要耐高温、耐低温的各种设备可能因为在选材的过程中,选材错误,其耐高温或是耐低温的性能较差,引起其设备的耐压能力降低,引起压力爆炸事故; (5)生产过程中各装置仪表损坏或是管道堵塞都可能引起容器的物理性爆炸。4.2.4 灼烫危险因素分析 整个工艺流程中工段的操作温度都不是很高。但如果由于设备或管道超压、腐蚀等造成内部高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也会造成烫伤事故。此外人体若接触处理和输送这些高温物质的设备和管道也会产生局部烫伤,因此对作业人员可能接触到的高温部位均应采用隔热保护或隔离措施,避免人员接触烫伤。热力系统(特别是蒸汽锅炉、管式加热炉蒸汽管道)一旦发生事故,蒸汽泄漏,其危害性特别大。4.2.5 噪声危害因素分析离心机、粉碎机、泵机械等运行过程产生噪音,本项目存在的主要产生噪声源为离心机噪声、泵噪声、安全阀放空噪声,其中泵的噪声较大。泵类设备、风机等均能产生机械动力学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噪声会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听觉损伤,特别是长期接触高强度,会导致不可逆病变,或者永久性听觉损伤,形成噪声性耳聋,而这种耳聋一旦发生就很难治愈。因此噪声对听觉系统影响很大,进而会影响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噪声强度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其危害也就越严重。4.2.6 开停车、检维修危险性分析据统计,化工生产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发生各类检修人身伤害事故。从某公司历史上人身伤害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75以上,如19902000年共发生人身工伤事故74人次,有56人次是检修过程中发生的,占事故总人次的76.67。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开停车、检维修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且也是相对操作人员来说伤害最大的,应特别提出分析。(1)停车检修时未进行氮气吹扫,导致装置内易燃物未排至安全浓度,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可能会动用电气焊或产生撞击摩擦火花造成火灾爆炸; (2)开车生产前,未用氮气惰性气体进行吹扫,将管道、设备内的空气排尽,或未设有监测设备监测氧气含量或监测设备出现故障,则在正式开车生产的过程中空气极易与物料形成爆炸混合物,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在停车后检维修前,未进行氮气吹扫;或对可燃物含量和氧气含量监测系统发生故障,或检维修过程中检维修人员未带防护用具,或不安规范操作,导致检修人员进入时急性中毒或窒息; (4)检维修过程中,有高处操作作业,若未做足安全保护措施,或检维修作业人员麻痹大意、不按规范操作则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的危险; (5)在人员检修的过程中,未有其他人员在旁监护,或未挂警示牌提示,贸然开车,导致形成爆炸混合物,使人员伤亡和火灾爆炸事故; (6)检维修完毕之后,开车前未检查盲板数量、操作人员数目等,冒然开车,导致人员伤亡、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7)在管理制度上缺少动火令制度等危险作业制度,或缺少盲板管理制度等物资管理制度则有可能引起事故的发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4.2.8 厂内车辆运输危险因素分析本项目厂内运输车辆有液体储运车、固体装卸车,同时还有外来原料液体运输的车辆以及运送设备材料和公用设施的车辆,厂区道路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厂内机动车辆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道路的布置不合理;道路没有设置警示灯、警示牌等;驾驶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厂内机动车辆没有由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定期强制性检验、没有进行登记注册、无证人员驾驶;机动车辆有缺陷;厂内道路没有足够的安全视距等。4.2.9 高处作业危险因素分析工艺过程中最高为塔设备,需要安装有检修和维护的平台。储罐、平台等顶部的工作面高度均在2m以上,在操作平台上作业、维修,都属于高处作业,由于斜梯、栏杆等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有造成高处坠落的可能,户外作业,尤其在霜期和雨雪天气里,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厂房内、外设置钢制斜梯、直梯、走台、护栏等,还有塔类设备平台、储罐钢梯平台等,需要操作人员在此处行走或作业。根据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及钢平台(GB 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 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导致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为:钢制斜梯、直梯、平台、护栏、护笼不符合安全要求,强度不够,作业人员有高处作业禁忌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眩晕和突发性昏眩疾病),违章作业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带)。此外,还有器具坠落伤人等。4.2.10 电气伤害危险因素分析电气伤害主要包括设备或线路本身故障产生的伤害,如设备老化耐压等级降低等,还有违章作业产生的伤害。(1)电击危险:人体接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进行时的带电体会发生电击;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味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会发生电击;项目中的配电柜、配电线路、各种机泵设备、各种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及照明器具均存在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危险。(2)违章作业触电事故;防护设施缺陷或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带负电荷拉闸,带地线合闸,有电挂接地线等,均有触电危险。可导电部分未与接地线可靠连接或电气绝缘失效;未安漏电保护器;人为误操作等也都存在触电伤害危险。(3)雷电危险;由于外界因素的破坏引起或装置本身的防雷设施不全,则有可能在雷雨天气遭受雷击,引发火灾、爆炸、设备损坏、人员伤害等事故。存在电气危险的主要部位:变配电室、配电线路、各种机电设备、各种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及器具存在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的可能,而且也均有成为点火源的可能,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4.2.11 其他危险因素4.2.11.1 变电所的危险因素本工程建厂区内不设变电所,由总厂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供电。4.3.11.2 公用工程 (1)供水工程蒸汽管道或法兰连接处出现破损,使中高压蒸汽喷出,可能喷至人体,造成人员高温灼烫事故。(2) 供气工程蒸汽有较高的温度,管道裸露处存在灼烫危险。因管道腐蚀或其他缺陷发生蒸汽泄漏,对人员会造成严重的灼烫伤害。风中携大量氧气,因管网腐蚀或其他管道缺陷以及人员的误操作,致使合成气泄漏,与风供气系统中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发生化学性爆炸,并引发火灾。(3) 供电工程本装置涉及的供电工程主要指配电室和外部电缆。配电室内各类电气设备存在因短路或失控而发生电气火灾的危险;外部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也易发热产生火灾,且电缆具有着火猛、燃烧快、易于蔓延等特点,并可导致相关电气设备和装置烧毁,进而引发更危险的爆炸事故。露天电器、线路经风吹日晒,可造成线路老化,锈蚀,导致绝缘失效,因而引发触电事故。4.3.11.4 周边设施 储罐区(1)罐组不应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阶梯上,且储罐区与装置区的安全防火间距为70m。若二者间距未达到安全距离,储罐区储存有大量液化石油气及其产品,装置区具有危险的操作环境,其一发生事故后,极易波及另一区域,致使事故的连环发展; (2)从装置区引往储罐区的管线因腐蚀或其他缺陷和意外,致使物料泄漏,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3)储罐进行检修时,致使空气或其他杂质通过管线引进分离装置,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4)因装置区与储罐区的管线上未设止逆阀,装置紧急停车后,产品物料将倒流回装置,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办公区(1)办公区与装置区的安全防火间距为40m,若二者间距未达到安全距离,一旦装置区发生事故,将迅速蔓延至办公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扩大事故损失; (2)办公区进出的车辆的尾气排放口未安装阻火器,产生的火星一旦进入装置区,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办公区人员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发生违规使用明火等不安全行为。4.3.11.5 设施布置 (1)因装置设施之间间距不符要求,未达到安全距离而相互影响,致使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2)设备之间间距过小,也会影响操作和检修的正常进行,以及应急措施的及时启用(如消防设备无法通过)。4.2.12 自动控制系统故障 本装置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 (1)控制室的控制计算机因意外出现故障后,将无法监测和控制生产的安全运行; (2)控制室的控制计算机因人为破坏或误操作,致使装置区生产失控,发生事故; (3)装置现场的检测器未进行定期的校验,致使监测数据出错,监控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生产的异常而导致事故发生; (4)装置所采用的控制系统软件落后或不够精确,监控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生产的异常而导致事故发生。4.2.13 人员及管理 (1)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资格证书;主要负责人未落实相关责任;作业人员未进行相关培训教育(如“四新教育”);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不具备相关资质,从而发生人员的瞎指挥和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2)人员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发生抽烟等不安全行为。 (3)人员进入装置区之前必须在更衣室更换掉化纤衣物,并进行接地消静电。 (4)职业安全健康组织机构不健全。 (5)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未落实。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不完善。4.3 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项目的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工艺有加热、冷却、气体分离、回流等,主要设备泵、换热器、吸收塔、气液分离器等。如果系统的工作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偏离较大,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4.3.1 温度失控4.3.1.1 可能引发温度失控的危险因素(1)冷却、冷凝用的冷却水不能中断,否则,热量不能及时导出,致使系统温度过高; (2)进口烟气温度过高; (3)机泵在运行过程会发热发烫,因机泵本身的质量问题影响散热,或区域内通风不良,造成机泵内温度远远高于正常值;(4)离心泵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可达85,一般运行也在60左右,润滑剂太少,轴承会因过热而烧坏; (5)因气候原因,输送物料的管道内温度过低; (6)热交换不充分,换热器骤冷骤热。(7)供应给工艺系统的加热介质的温度过高4.3.1.2 温度失控的后果 (1)温度过高的后果: a.使气体迅速膨胀,造成设备或管道内压力过高而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b.设备局部温度过高,容易烧坏设备,从而引发爆炸或紧急停车等事故; c.热交换不充分会造成能量过量积聚,导致换热器或管道等破裂、泄漏。d. 达不到理想的气液分离效果e. 压力升高甚至超压,有毒物料泄漏至大气(2)温度过低的后果: a. 达不到理想的气液分离效果; b. 冷却水浪费。4.3.2 压力失控4.3.2.1 可能引起压力失控的危险因素(1)若冷凝和冷却所用的冷却水中断,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致使系统内气体因温度升高而膨胀,使压力过高; (2)入口管道上的压力调节阀故障并开启,高压物料进入闪蒸罐; (3)液环泵的气缸可能因物料流量过大,从而导致气缸内压力过高; (5)在停车时,也要先停止进料,再停止冷却,否则也会造成温度和压力剧增的情况出现; (7)机泵、换热器等设备因为年久腐蚀、疲劳等原因,耐压强度降低,在正常工作压力下导致物理爆炸事故。4.3.2.2 压力失控的后果 (1)压力过高可能引发的后果: 设备或管道内压力升高,甚至超压破裂,有毒化学品泄漏。 (2)该工艺系统不会有设备内压力过低的情况出现。4.3.3 流量失控4.3.3.1 可能引起流量失控的危险因素(1)工作人员调节流量阀时操作失误,将流量调节得过大或过小; (2)管道或设备内产生了泄漏,使得管道或设备内流量减小; 4.3.3.2 流量失控的后果 (1)流量过大可能引发的后果: a.管道内、或泵内的易燃物质,在流速过大而且没有做防静电措施时,可能产生静电积聚,引起静电火花造成物质点燃,导致火灾; b.物料进入泵、罐、塔内的物料流速过快,流量很大,造成设备内物料积聚太多,压力超过极限值而引发物理爆炸事故; c.若进入吸收塔的物料速度过快,在塔顶的冷却系统无法将物料冷却; d.若回流泵的流量过快,造成回流罐内储量过大,压力超过极限值而爆炸;(2)流量过小可能引发的后果: a.流量过小时,达不到规定的脱硫率。4.3.4 液位失控4.3.4.1 可能引起液位失控的危险因素(1)进料调节阀故障,开度过大或全开;(2)液位计的连接管和针型阀不畅通造成假液位; (3)若液位检测系统失效,造成装置内物料输入过量; (4)液位控制系统硬件设备选型不当、质量存在问题或控制软件不适合工艺要求。4.3.4.2 液位失控的后果(1)假液位会使得罐、塔内超装,造成物料冒液;如果满液后,温度继续升高,可产生爆炸事故。4.4 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