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防震减灾现场演练解说稿防震减灾现场演练解说稿总指挥XXX8时20分做好演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班主任入班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其余教师各就各位,各楼分管负责人进行检查。8时45分全体参加人员进入演练现场,指挥部和各位领导在指挥台就坐。【解说一】按照总指挥示意开始解说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男地震灾害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极大,最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让人触目惊心,记忆犹新。做好地震应急演练事关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要深刻吸取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的教训,牢固树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宁可做过,不可错过”的防震理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做到安不忘危,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女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提高抗震救灾方面的能力,提高全校师生防范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不断为我校抗震救灾提供经验有效应对2/3地震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校决定举行本次地震演练,本次演练针对学校发生地震灾害以及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制定了本次校园师生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方案。8时58分总指挥宣布“XX二中地震应急演练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现在按照计划开始演练,首先开始“紧急避险”。9时整拉响警报,进入紧急疏散演练。【解说二】男师生演练的是紧急避险和紧急疏散,由于地震灾害的不确定性,为了增强演练的实战性,这次演练主要以教室为避震场所,通过演练,让师生学会就地避震的方法。地震发生时,无论师生在教室,宿舍,还是餐厅里,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千万不要惊慌,要根据地震的强弱判断地震的远近、大小,选择正确的避险方法。女地震发生时,师生可利用桌子下,卫生间等空间较小的地方就地避险,避震时应注意保护好头和颈部,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等顶在头上,身体尽量卷曲,重心下移,同时,双手要牢固抓住身边的桌腿等牢固物,防止地震摇晃将人甩出。男待地震第一波结束后,老师和班干部要冷静,果断的指挥学生迅速撤离建筑物,撤离时,要发扬团结协3/3作的精神,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女疏散时,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霓虹灯、广告牌等悬挂物,防止砸伤。还要避开高压线、煤气管道、易燃易爆危险品库等,防止受到其他伤害,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有序的疏散到操场,全体师生被转移到安全地带。9时20分演练总指挥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自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玻璃门黄铜铰链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壁挂式湿度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强化完善应急预案
- 给水设备选型与安装方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银饰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饰面人造板加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Unit 1 Lesson 1 说课稿 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高强度混凝土配比设计与应用技术
- xx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度社区工作者真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9月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 2025年中国硅灰石超细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鞘内药物输注技术
- 2025年物联网领域射频识别(RFID)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报告
- 2025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军队伤病员管理暂行办法
- 上海婚恋婚介培训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装饰装修质量通病防治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