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非《妈妈》原创_第1页
江非《妈妈》原创_第2页
江非《妈妈》原创_第3页
江非《妈妈》原创_第4页
江非《妈妈》原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妈妈,江非,.,一作者介绍,诗人。本名王学涛,1974年1月28日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平墩湖村。2002年参加过诗刊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独角戏(待出)、纪念册、一只蚂蚁上路了。认为诗歌就是“风雅颂”。在近年涌现的新锐诗人中,江非是极为突出的一个,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歌者,歌唱着宁静而无奈的乡村生活,低沉而沙哑的嗓音感动了无数听众。江非恪守着朴素的写作观念,他认为诗歌就是“工具”,就是“风、雅、颂”;他的诗简洁直接,直达人心;他有探索,但对语言保持着敬畏而不去肆意蹂躏。2004年至2005年间,没有读过大学的江非成为中国首为驻校诗人进驻首都师大学习与生活。2004年5月,江非获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二诗歌背景,20世纪最后20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一批批生长在乡村的青年背起母亲们为他们收拾起的行囊,涌进城市,打工或者读书,他们穿行在现代都市里,感受到光电声色的绚烂,震惊于各种物质文明的奇观,接受了现代文化,尤其是娱乐文化的巨大冲击,地铁、电车、飞机、点钞机、印钞机、玛丽莲梦露等等,既是感官的刺激,又是心灵的改写:他们知道了另一种生活,一种与乡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他们似懂非懂地明白了财富的生产过程和奥秘。于是,当他们再回头来看过去的乡村生活,再审视母亲一生没有走出的那块土地,那永远劳累而贫穷的命运,他们内心中有多么大的遗憾和失落、惆怅和茫然。江非,一个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诗人,当他以这样的视角再来看看他妈妈背柴火的身影时,他的心里也经历了巨大的煎熬与辛酸。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写母亲的诗歌。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很容易从农村的生活细节写起,江非的妈妈则从现代文明的视角写妈妈。,.,三品鉴,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妈妈,你见过地铁吗,.,妈妈,你见过电车吗,.,妈妈,你见过玛丽莲梦露她的照片吗,.,妈妈,你见过飞机不是飞在天上的一只白雀而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吗,.,你见过银行的点钞机国家的印钞机门前的小河一样哗哗的点钱声和刷刷的印钞声吗,.,妈妈,今天你已经爬了两次山坡妈妈,今天你已拾回了两捆柴火天黑了,四十六岁了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四问题探究,一在诗人眼里,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二诗人要表达对妈妈怎样的情感?三透过妈妈的形象和命运,你是否想到了21世纪的当代的中国,农村妇女的命运、城乡的巨大差异?,.,比较阅读生日,.,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他赞叹妈妈的勤劳和坚韧。与那些被水泥困住躯体、用机器替代手脚的娇弱众生相比,母亲的形体有更多的担当,母亲的生命有更久的忍耐,母亲的品格有更强的坚韧。他对妈妈有深深的感恩和疼爱。诗人虽行走于城市,但他那源自母亲、源自乡土的淳朴,没有在诱惑里陷没,没有在纷繁里迷失。他没有忘记,正是妈妈用那背柴的肩膀,支撑起自己的人生,使自己获得看到城市的高度。他只把自己当作城市的过客,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根在乡野,自己是母亲永远的赤子。同时对城市中的人,江非从不掩饰自己的批判。他常嘲弄那些因被物质所累而萎缩、虚弱了的生命品格。在本诗中,城市丰厚的物质文明确乎反衬了妈妈生活的贫乏,而妈妈生命品格的坚韧,也反衬出城市生活里人的生命力量的虚弱。,.,在汉语诗歌中,“妈妈”的形象已经相当稳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形象成为汉语诗歌永恒的想象。江非此诗在“妈妈”的品质并没有发掘出多少新鲜的内涵:她依然勤劳、无怨无悔、默默劳作,她依然是游子永恒的情感归依和遥遥的牵挂。然而在江非的“妈妈”的声声呼唤中,一种新的诗歌特质出现了,它是如此的简朴,又是如此的复杂,使“妈妈”的形象为自己的家庭任劳任怨地操劳的贫困母亲永远地定格在现代文明与古老的乡土之间。,.,这首诗有三个主要形象:一是所谓的现代城市文明其二是妈妈,三是诗人自己。现代城市文明有太多的好处和太多的诱惑它繁华、便捷、高效,它流淌着财富,流行着美丽,释放着性感。多少人趋之若鹜,求之若渴!但妈妈对此浑然不知,妈妈所熟知的是:家里需要柴禾,她得爬上山坡背回柴禾,她得赶在暮色完全沉落前背回更多的柴禾诗人行走在城市的边沿,审视着它的繁华喧闹,光怪陆离,但也不时回望妈妈疲倦的身影,在心里与妈妈对话。那么,他的感受是什么呢?他哀怜妈妈人生的艰辛。妈妈四十六岁,却从未坐过地铁,乘过飞机;她是女人,却从未穿过裙子;她背回的木柴禾堆积如山,但也不抵城里人随意甩出的几张纸币江非在一份修订的个人提纲中写道:“诗歌就是风,雅,颂。就是对时代的介入、批判,以及对广阔民生的记录、关注、承担;就是对个体生命、事物本身,以及客观存在的世界关系的个人阐释;就是对民族、祖国,以及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和人类精神的壮烈歌唱。”妈妈正是这样一首以现代化的视角关注在农村度过她们一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