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全部_第1页
国际经济法全部_第2页
国际经济法全部_第3页
国际经济法全部_第4页
国际经济法全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第五节国际经济法律责任,第一章国际经济概论,法的特征:法的本质:法的概念:,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一、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国际经济法规范萌芽阶段)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经济法规范发展阶段)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法规范丰富阶段),观点一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观点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观点三国际经济法法律渊源产生于公元前。,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法律规范,法律部门,一、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时间,事件,公元前,形成了处理国际商务纠纷的判例法、习惯法,中世纪初,欧洲的商事习惯法,一、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时间,事件,中世纪后期,国家间缔结的国际经济条约逐步发展起来,法国:1673年商事条例1681年海事条例,最惠国条款,互惠待遇及税则,1807年拿破仑一世法国商法典,中国,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时间,事件,唐以前,临时性的法条、诏令,“榷易院”最早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中央机构,广州市舶条例1080年,1293年制定“市舶司则法”,宋,元,一、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唐,对外贸易法规唐律疏议,明,清,无统一的对外贸易法,散见于海禁、朝贡、税收等方面,对外贸易法规数量较大,一、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进一步发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一)布雷顿森林体制与关贸总协定,(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三)强化国内立法,加强对跨国公司管制,(四)世界贸易组织与区域性组织,经济全球化概念globallzabo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同学说)二、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三、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四、国际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五、国际经济法作用课程体系,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观点一: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总称观点二:调整一切跨越国境而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观点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观点四:调整国际经济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观点五:调整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从事超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一)狭义说出发点:基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狭义理解核心: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一个新分支(二)广义说出发点: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广义理解不局限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约、条约、协定以及属于公法性质的各种国际惯例。还包括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和各国经济法、民商法的涉外部分。,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二、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是调整国家、国际经济组织、不同国家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一)主体的普遍性(二)调整对象的广泛性(三)法律规范的多样性1.实体法规范2.程序法规范,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三、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1、与国际货物买卖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2、与国际服务贸易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3、与国际投资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4、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5、与国际货币和国际货币和金融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6、与国际税收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7、与国际经济组织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8、与解决国际商业争议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四、国际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关系(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关系(三)国际经济法与各国经济法的关系(四)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联系和区别,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第一章国际经济法概论,第二章国际经济法主体,第一编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经济法课程体系,第三章国际货物贸易法,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法,第二编国际经济贸易法,第五章国际技术贸易法,第七章国际投资法,第四编国际投资法,第五编国际货币金融法,第六编国际税法,第七编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律制度,第十章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律制度,国际货物运输法,第三编国际贸易管制法,第六章国际贸易管制法,第八章国际货币金融法,第九章国际税法,五、国际经济法作用(一)依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二)依法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三)依法维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合法权益(四)不断完善涉外经济立法(五)促进法学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Treaties)二、国际商务惯例(InrernationalCommercialPractices)三、国际组织的规范性文件四、国内立法六、示范法七、其他,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法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来源,法之源。实质意义上的渊源法的内容的来源。形式意义上的渊源法的效力渊源。,一、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Treaties)(一)国际经济条约概念是指国家、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为确定彼此间的经济权利、义务关系,以国际法为准达成的书面协议。(二)国际经济条约的种类(三)国际经济条约的效力,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一、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Treaties)(一)国际经济条约概念(二)国际经济条约的种类(三)国际经济条约的效力(四)国际经济条约的发展与作用(五)缔结国际经济条约的法律原则,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最惠国待遇(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原则国民待遇(NationalTreatment)原则互惠、对等待遇(ReciprocalandCounterTreatment)原则,缔结国际条约的法律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对欠发达国界给予特别优惠原则,专题1,缔结国际条约的法律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1最惠国待遇的历史渊源2最惠国待遇的形式3世贸组织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专题1,缔结国际条约的法律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国民待遇(NationalTreatment)原则1国民待遇的渊源与含义2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及适用范围3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及适用范围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及适用范围5其他相关协议的国民待遇规定。,专题1,缔结国际条约的法律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互惠、对等待遇(ReciprocalandCounterTreatment)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专题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条约晚近的发展趋势,专题2,1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经济条约的大量产生2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经济条约调整范围的日趋扩大3经济全球化带来国际经济条约的不断多边化4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经济条约的调整力度更为加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条约谈判方式的创新,专题3,1经济全球化与“分项”、“一揽子”及“构组”谈判方式分项(sector)谈判方式一揽子(asinglepackageorsingleundertaking)谈判方式构组(clustering)谈判方式2经济自由化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及“逐步回归”谈判方式国际经济条约通常采取的保留形式:“封闭式保留”(closedreservations),A型保留“开放式保留”(open-endedreservations),B型保留。,二、国际商务惯例(InrernationalCommercialPractices)(一)国际商务惯例的概念指在国际商事的交往中,由于长期、反复的国际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并受到较普遍遵守的一些商事原则和规则(二)国际商务惯例的类型(三)国际商务惯例的法律效力(四)国际商务惯例的内容和编纂,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一般只具有任意法的效力,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强行法的效力.国家的立法承认和司法承认国际(经济)条约的承认,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三、国际组织的规范性文件由国际组织按照其章程规定的法定程序制定的旨在确立成员国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关于联大决议效力:应视决议本身的内容和性质区别对待,有的只具有建议的性质,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四、国内立法概念:指各国制定的关于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种类:1各国涉外经济法和民商法2与涉外经济法有关的冲突法效力:五判例法,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有关:法系普通法系,法系(LawSystem)通常是以某一国家一定时期的法律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即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对法所作的分类,凡属于同一历史传统的法就构成一个法系。中国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犹太法系非洲法系,专题4,有关:法系普通法系,英美法系(CommonLawSystem或Anglo-AmericanLawSystem)是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形成的一种法律制度。来源于习惯法,表现在法官的判决中,以判例的形式出现,又称“判例法”。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总称,专题4,有关: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caselaw)判决理由(ratiodecidendi)必须得到遵循“先例约束力的原则”(ruleofprecedent),专题4,有关:法系普通法系,普通法系的分布范围形成于英国后扩展到美国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苏格兰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加拿大的魁北克普通法体系以英美为代表,但英美体系也有差别,专题4,属于大陆法体系,六、示范法概念:通常是由国际组织起草的、供各国立法机关采纳的行为规则。七其他标准合同格式指南示范规则法学学说,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1974年联大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规定了15项原则.,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经济活动、构成国际经济法基础的法律原则,一、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第一国家对其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第二国家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监督、管理权。第三国家对外国资产享有国有化的权利。,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国家在经济上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以及在其境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享有永久主权,包括自由地行使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关于自由开发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权利的决议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宣言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国有化或征收: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私人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实行征用,收归国有.,二、公平互利原则,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互利”,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终目标。,主权平等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国际开发协会协定,非互惠的普惠待遇洛美协定,三、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首先,强调的是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次,该原则要求予以国际合作。,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科托努协定(CotonouAgreement)非加太地区国家与欧共体及其成员国伙伴关系协定,洛美协定,四有约必守原则(一)有约必守原则的含义(二)有约必守原则的限制1合同或条约必须是合法有效的2合同或条约往往受“情势变迁”的制约。,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第二节跨国公司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第四节欧盟第五节世贸组织,第二章国际经济法主体,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确认(调整)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一国际经济法主体概念是指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法律人格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二、自然人(一)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依法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二、自然人(一)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二)自然人国籍的确定(身份与地位)(三)外国自然人能力的确定,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积极冲突,消极冲突,属人法,行为地法,三、法人(一)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二)法人的国籍(三)外国法人的承认,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依法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1设立地原则2住所地原则3准据法原则4资本控制原则5复合标准原则,普通法系,大陆法系,四、国家(一)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特殊性(二)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三)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1国家是国际经济法规范的创立者2国家作为国际经济合同的当事人,一般许可制,特别认可制,相互承认制,(三)国家及其财产豁免StateImmunity1概念2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的产生3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内容4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理论绝对豁免论(doctrineofabsoluteimmunity)限制豁免论(doctrineOfrelativeimmunity)5国家及其财产豁免与国家的民商事法律责任,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是指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其同意免受其他国家的管辖与执行措施的权利。,国家主权派生权利,司法管辖豁免,财产执行豁免,五国际经济组织InternationalEconomicOrganizations(一)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二)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三)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利能力(四)几种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第一节国际经济法主体概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一、跨国公司概念与特征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三、跨国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四、对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第二节跨国公司,一、跨国公司概念与特征1.规模性2.跨国性3.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4.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第二节跨国公司,“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Enterprises,股权控制,非股权安排,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一)跨国公司在国内法的法律人格(二)跨国公司在国际法的法律人格,第二节跨国公司,母公司parentcompany,国外子公司subsidiary,国外分公司branch,三、跨国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一)各国理论与实践1有限责任原则2整体责任说3特殊情形下的法律责任(二)母公司承担责任依据1母公司不承担责任2母公司承担部分责任3母公司承担全部责任,第二节跨国公司,“揭开公司的面纱”piercingthecorporateveil,揭开公司的面纱原则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论,piercingthecorporateveil大陆法系“直索(Durchgriff)责任”个人责任(personalliability)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个人责任的情形1涉及公司资金问题2涉及公司未履行必要的正式手续3涉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不清晰,专题5,第20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专题5,揭开公司的面纱原则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论,第64条在发生债务纠纷时,一人公司的股东有责任证明公司的财产与股东自己财产是相互独立的,如果股东不能证明公司的财产独立于股东个人的财产,股东即丧失只以其对公司的出资承担有限责任的权利,而必须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专题5,揭开公司的面纱原则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论,四、对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一)跨国公司与有关国家的矛盾(二)跨国公司法律管制1.国家的管制2.区域管制3.国际管制,第二节跨国公司,一、国际经济组织概述二、国际经济组织类型三、国际经济组织法主要制度四、主要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五、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六、主要的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一、国际经济组织概述(一)国际经济组织概念(二)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三)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四)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利能力,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二、国际经济组织类型(一)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三)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三、国际经济组织法主要制度(一)国际经济组织表决制度(二)国际经济组织组织机构(三)国际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一国一票制,集团表决制,加权表决制,权力机构,执行机构,行政机构,四主要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世界银行集团(三)世界贸易组织(四)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1945年12月27日成立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1宗旨2资金来源3职能4机构5会员资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12月27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56年7月24日国际金融公司1960年9月24日国际开发协会1宗旨2法律人格3成员资格4机构5投票权与表决6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世界银行集团,1994年4月15成立(摩洛哥马拉喀什)1成立与法律人格2成员资格3机构4决策程序,世界贸易组织,1964年12月30日1宗旨和主要职能2成员3组织机构4决策方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五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一)欧洲共同体(二)东南亚国家联盟(三)安第斯条约组织,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1宗旨2成员资格3法律人格4组织结构5欧共体法院和初审法院6欧共体的联系协定,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ies,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1成立与发展宗旨2对外合作关系3成员资格4组织机构,东南亚国家联盟,1969年5月26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秘鲁1宗旨2成员资格3对外合作关系4组织机构,安第斯条约组织,安第斯区域一体化协定,六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一)石油输出国组织(二)国际商品组织,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1成员资格2组织机构3决策方式,石油输出国组织,1国际商品协定与国际商品组织2国际商品组织的成员资格3国际商品组织的组织机构4国际商品组织的表决程序5国际商品组织的法律地位,国际商品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ITRALUnitedNationsCommissionofInernationalTradeLaw罗马统一私法国际协会UNIDROIT海牙国际私法会议TheHagueConferencePrivateInternationalLaw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UNEconomicCommissionforEurope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商会ICC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国际法协会ILAInternationalLawAssociation国际海事委员会IMCInternationalMaritimeCommittee,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第四节国际贸易管制法,第三章国际货物贸易法,一国际货物贸易法概念及其特点二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关系国内立法三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关系国际条约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问题五国际贸易惯例,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一、国际货物贸易法概念及其特点(一)国际贸易的各组成部分(二)国际货物贸易法概念(三)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渊源(四)国际货物贸易法的法律特征,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判断货物贸易是否具有国际性的标准:1主体涉外性2标的物跨境标准3引起买卖合同的法律实施具有涉外性的标准,二、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关系国内立法(一)国内私法性规范(二)对外贸易管理法,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大陆法系法国民法典与法国商法典德国民法典与德国商法典,普通法系英国1893年货物买卖法美国1952年统一商法典,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三、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关系国际条约(一)海牙公约(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1适用销售合同公约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第1条第1款(a),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如果这些国家是缔约国第10条(a)和(b),如果当事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则与合同及合同的履行关系最密切的营业地为其营业地;当事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2依据国际私法规则适用销售合同公约。第1条第1款(b)项规定,如果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则本公约也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问题(一)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范围(二)销售合同公约适用非强制性,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3不适用销售合同公约的买卖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的买卖;以拍卖方式进行的买卖;根据法律执行令状的买卖;股票、公债、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买卖;电力的买卖,4销售合同公约不涉及的事项买卖合同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等问题买卖合同对所出售的货物的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问题所出售的货物引起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责任问题,第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该公约,也可以在第12条的前提下,减损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第1条第1款(b)项公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缔约国之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1999年合同法第10条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问题(一)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范围(二)销售合同公约适用的非强制性(三)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第11条1985年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一切涉外经济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1981年9月30日签字1986年12月11日批准加入1988年1月1日起对我国效第1条第1款(b)项和第11条做出了保留,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问题(三)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1合同法生效后,我国尚未宣布撤销保留之前,必须采用书面方式;2与非缔约国当事人之间,如依据国际私法规则应适用我国法律,则可采用口头形式;3今后我国宣布撤销所作的保留,亦可采用口头形式;4与阿根廷、白俄罗斯、智利、匈牙利、乌克兰,必须采用书面方式,五、国际贸易惯例,第一节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概述二、合同成立的概念、条件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四、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五、风险转移六、违约及救济方法,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概述(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概念(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主要条款,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外货物买卖合同(条款)买方:_地址:_邮码:_电话:_法定代表人:_职务:_卖方:_地址:_邮码:_电话:_法定代表人:_职务:_买卖双方遵循平等、自愿、互利、互惠原则协商并达成如下协议,共同信守。第一条品名、规格、数量及单位第二条合同总值第三条原产国别及制造厂商第四条装运港第五条目的港第六条装运期第十五条索赔第十六条不可抗力第十七条仲裁第十八条延期和罚款第十九条附加条款本合同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年,自_年_月_日至_年_月_日。本合同正本一式_份,双方各执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买方(盖章):_卖方(盖章):_法定代表人(签字):_法定代表人(签字):_年_月_日_年_月_日签订地点:_签订地点:_,约首,主文部分(本文),约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主要条款,1品质规格(Specification)2数量(Quantity)3包装(Packing)4价格5装运6保险(Insurance)7支付(TermsofPayment),8检验(索赔)(Claim)9不可抗力(Forcemajeure)10.仲裁(Arbitration)11法律适用条款,二、合同成立的概念、条件1要有合同的当事人2合同当事人须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3合同的订立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一)要约(Offer)(二)承诺(Acceptance),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要件实质要件,(一)要约,1要约(offer)的概念2要约邀请(invitationforoffer)3要约的法律效力4要约的撤回5要约的撤销6要约的失效,1要约(offer)的概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价报价发盘出盘,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卖方发盘(售货发盘)(sellingoffer)买方发盘(购货发盘)(buyingoffer),2.要约的有效要件,(1)要约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2)要约必须是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3)要约人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4)内容具体确定、明确、完整(5)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3要约邀请(invitationforoffer),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目的不同效力不同接受人范围不同,司法实践中对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区分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来区分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来区分根据交易来区分根据订约的提议是向特定人还是非特定人发出来区分。其他因素,4要约的法律效力,第一:对受要约人一般没有约束力第二:对要约人的约束要约是一种法律行为,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在一定期限内,要约人应当遵守要约,反之,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约开始生效的时间,第一:发信主义(信筒主义投邮主义)第二:到达主义(受信主义收邮主义)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4要约的法律效力,要约的存续时间,合理期限: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时间;做出承诺所必要的时间;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所必需的时间。,4要约的法律效力,5要约的撤回,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6要约的撤销,撤销与撤回的区别撤销权的行使及限制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7要约终止及失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因超过有效期限而失效;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要约因受要约人的明示或默示的拒绝而失效;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要约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8几种典型的要约邀请行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二)承诺(Acceptance),1.承诺构成要件2.承诺生效时间3.承诺的撤回4.逾期的承诺(LateAcceptance)5.承诺的确认,1.承诺的构成要件,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条件:承诺必须是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承诺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有效期内做出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方式符合要约的要求承诺于送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实质性变更:第三十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非实质性变更:第三十一条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承诺作出的方式,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通知方式行为方式,承诺的到达,*约定期限的承诺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未约定期限的承诺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承诺期限的计算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2.承诺生效时间,第一种“投邮生效”原则第二种“到达生效”原则,3、承诺的撤回,合同法第27条:“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4.逾期的承诺(LateAcceptance)(迟延承诺),一般迟延承诺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意外迟延承诺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5承诺的确认,合同法第33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在合同成立之前签订确认书,确认书签订时合同成立。”,四、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一)卖方的义务(二)买方的义务,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卖方的义务,1交付货物2承担对货物的品质担保和权利担保责任3移交有关货物的单据4移交货物的所有权,(二)买方的义务,1.支付货款2.收取货物,五、风险转移(PassingofRisk)(一)风险转移概述(二)确定风险责任一般原则(三)风险转移的时间,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风险转移(PassingofRisk)概述,英、法:“物主承担风险”的原则,美、德:以交货时间来确定,销售合同公约,(二)确定风险责任一般原则,1.国际惯例优先原则2.以交货时间确定风险原则3.过失划分原则4.划拨是风险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三)风险转移的时间,1.风险转移的后果2.风险转移的时间(1)涉及运输的货物风险转移(2)在途货物风险转移3.卖方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六、违约及救济方法(一)违约及根本违反合同(根本违约)(二)买卖双方均可采取的救济措施(三)预期违反合同(四)分批交货合同违约的救济方法(五)特别救济方法,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违约及根本违反合同(根本违约),1.违约2.根本违反合同(fundamentalbreachofcontract),是指卖方或买方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其合同义务的一种行为,无过错原则,销售合同公约第二十五条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一方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二)买卖双方均可采取的救济措施,1.损害赔偿(damages)(1)损害赔偿的原则及责任范围(2)减轻损失的义务2.实际履行(specificperformance)3.宣告合同无效(todeclarethecontractavoided)4.利息,大陆法系基本救济措施,普通法系例外的救济方式,(三)预期违反合同AnticipatoryBreachofContract,销售合同公约第71条如果订立合同以后,另一方当事人由于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者他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表明,他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义务。中止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必须立即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如经另一方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则他必须继续履行义务。如果在履行合同之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不安抗辩权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B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C丧失商业信誉;D有其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等。,在履行期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或其他违约情形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中止履行合同后,对方未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的担保的,中止履行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四)分批交货合同违约的救济方法,1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便对该批货物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2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使另一方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断定对今后各批货物将会发生根本违反合同,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一段合理时间内宣告合同今后无效。3买方宣告合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交付为无效时,可以同时宣告合同对已交付的或今后交付的各批货物均为无效。,(五)特别救济方法,1买方可采取的其他救济方法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要求卖方对货物进行修补给予额外时间让卖方履行义务要求减价2.卖方可采取的其他救济方法给予宽延期停止交货、留置货物转售货物,一、国际贸易惯例的含义、特征及作用二、国际贸易术语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四、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五、国际销售示范合同六、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一、国际贸易惯例的含义、特征及作用(一)概念(二)特征(三)作用及发展,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价格术语价格条件,商业术语commercialterms贸易术语tradeterms,二、国际贸易术语(一)国际贸易术语概述(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Incoterms2000主要变化1对托运人(shipper)、交货(delivery)、通常(usual)、费用(charges)、船只(ship和vessel)等进行了专门的解释,并澄清“清关”(customsclearance)一词2对FAS和DEQ术语办理清关手续和交纳关税的义务进行了实质性的改变3对FCA术语下装货和卸货的义务进行的实质性改变4将买卖双方的义务放在同一标题下5较集中地说明了E、F、C、D四组术语的特点和特别应注意的事项6充分考虑到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华沙牛津规则美国1941年对外贸易定义(修订)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一)E组(二)F组(三)C组(四)D组,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EXW,FASFOBFCA,CFR、CIF、CPT、CIP,DAF、DES、DEQ、DDU、DDP,(一)E组EXW(ExWorks,namedplace)卖方工厂交货,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承担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卖方义务,买方义务,自备运输工具将货物运至预期的目的地;承担卖方交货后的风险和费用;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二)F组FAS(FreeAlong-sideShipnamedportofshipment)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FOB(FreeOnBoardnamedportofshipment)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FCA(FreeCarriernamedplace)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二)F组FASFOBFCA应当注意:交货地点、风险和费用的界限的划分FAS、FOB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FCA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三)C组CFR(Cost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PT(Carriagepaidtonamedplaceofdestination)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CIP(Carriage,InsurancePaidtonamedplaceofdestination)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四)D组DAF(DeliveredAtFrontiernamedplace)边境交货(指定地点)DES(DeliveredExShipnamedportofdestination)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DEQ(DeliveredExQuaynamedportofdestination)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DDU(DeliveredDutyUnpaidnamedplaceofdestination)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DDP(DeliveredDutyPaidnamedplaceofdestination)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四)D组DAF(DeliveredAtFrontiernamedplace)边境交货(指定地点)DES(DeliveredExShipnamedportofdestination)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DEQ(DeliveredExQuaynamedportofdestination)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DDU(DeliveredDutyUnpaidnamedplaceofdestination)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DDP(DeliveredDutyPaidnamedplaceofdestination)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三、INCOTERMS2000四组贸易术语,铁路或公路运输,任何运输方式。,海运内河运输实际交货,海运内河运输,任何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进出口全由卖方办理,注1:由于买方承担运输中的主要风险,因此一般由买方投保,但无强制义务注2:由于卖方承担运输中的主要风险,因此一般由卖方投保,但无强制义务,四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一)国际货物买卖标准合同概述(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五国际销售示范合同(一)国际销售示范合同的合同形式(二)国际销售示范合同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六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三节国际贸易惯例,第一节国际贸易管制措施第二节反倾销法第三节反补贴法第四节WTO国际贸易管制规则,第四章国际贸易管制法,一国际贸易管制概述二关税壁垒三非关税壁垒(非关税措施)四出口管制措施,第一节国际贸易管制措施,一国际贸易管制概述(一)国际贸易管制概念(二)国际贸易管制方法,第一节国际贸易管制措施,重商主义自由贸易保护贸易超保护贸易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目的,通过国内立法或缔结国际条约,限制外国或非成员国产品进口或本国产品出口的法律制度。,对进口贸易的法律管制:进口关税、非关税壁垒;对出口贸易的法律管制:括出口关税、奖励出口措施、出口管制措施。,二、关税壁垒(一)关税种类tariffcustomsduties,第一节国际贸易管制措施,以关税税率的高低为标准:普通关税、优惠关税、差别关税,特定优惠关税、普遍优惠关税、最惠国待遇关税,进口附加税、报复性关税,以货物、物品的流向为标准: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以课征关税目的为标准:财政关税、保护关税。以税率制定为标准:自主关税、协定关税,二、关税壁垒(一)关税种类(二)关税征收方法(三)关税税则,第一节国际贸易管制措施,1从量征税2从价征税3混合关税滑动关税选择关税,海关税则是一国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按进口产品类别排列的税率目录表。,三、非关税壁垒(一)进口配额制(ImportQuotas)(二)进口许可证制(ImportLicenceSystem(三)外汇管制制度(ForeignExchangeControl)(四)政府采购政策(GovernmentProcurement)(五)进口押金制(AdvancedDeposit)(六)海关评估制度(CustomsValuationSystem)(七)进口产品检验制度(八)最低限价制度(MinimumPriceSystem)(九)国内税收和商业限制(十)反倾销与反贴补措施,第一节国际贸易管制措施,三、非关税壁垒特征:1比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保护作用比关税的作用更为强烈和直接。3比关税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类型:1从影响方式与程度2从作用机制3从非关税制定的主体,第一节国际贸易管制措施,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指关税措施之外的、其他一切旨在直接或间接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法律和行政措施。,直接性的非关税壁垒间接性的非关税壁垒溢出性非关税壁垒,(一)进口配额制(ImportQuotas),1绝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2关税配额优惠性关税配额非优惠性关税配额3“自动”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Quotas)单方“自动”出口限制协议“自动”出口限制,进口限额制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的制度。,自主配额(AutonomousQuotas)协议配额(AgreementQuotas),1961年棉纺织委员会国际棉纺织品贸易短期协议(STA)1962年国际棉纺织品长期协议(LTA)1973年国际纺织品贸易协议多种纤维协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