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第一节换药法.ppt_第1页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第一节换药法.ppt_第2页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第一节换药法.ppt_第3页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第一节换药法.ppt_第4页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第一节换药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经络腧穴,1.腧穴可分为()、()和阿是穴,其中阿是穴的特点是:无()、无(),但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课堂练习,解析:腧穴可分为经穴、经外穴、阿是穴阿是穴特点是:无固定名称,无固定位置,2.常用腧穴定位方法有()、()、和(),课堂练习,解析:常用腧穴定位方法有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1)固定标志:由体表各种固定不移的标志来定穴。(2)动作标志:指要通过一定的动作(活动)才出现的凹陷、纹头等标志来确定穴位。,(二)体表解剖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用于四肢部取穴,(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3.四总穴歌所载:“肚腹()留,腰背()求,头项寻(),面口合谷收”是循经取穴的体现。,课堂练习,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山脊外一横指处主治:“肚腹三里留”胃痛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下肢痿痹瘫痪脚气水肿强壮保健穴虚劳赢瘦眩晕癲狂痫乳痈乳汁少,委中定位:腘窝横纹中央腰背痛之要穴;清热泻火,治高热抽搐,急性吐泻(点刺出血);降血压(点刺出血);坐骨神经痛或下肢瘫痪等。,列缺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主治:偏头痛项强面瘫伤风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手腕痛“头项寻列缺”,合谷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面瘫痄腮齿痛牙关紧闭目赤肿痛鼻渊鼻衄咽喉肿痛耳聋耳鸣热病多汗无汗妇科病:闭经滞产痛经上肢痿痹手指挛痛腹痛便秘痢疾“面口合谷收”,4.以下腧穴定位正确的是()A.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B.关元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5寸C.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D.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A,课堂练习,5、常用于休克、虚脱、中暑、昏迷等急重证的穴位是()。A、关元B、十宣C、人中D、印堂,课堂练习,C,解析:1.关元脐下3寸主治泌尿、生殖系疾病要穴虚脱有全身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2.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主治昏迷、休克、中暑3.印堂,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主治清头明目,通鼻开窍,6、具有解表清热,退热作用的穴位是()。A、大椎B、血海C、列缺D、三阴交,课堂练习,A,7.在腹中部,脐旁开2寸的穴位是()。A、上脘B、中脘C、天枢D、中极,课堂练习,C,解析:天枢穴主治1、为肠病要穴,治腹痛,腹泻,便秘,痢疾,阑尾炎等。2、局部可治疗腹肌麻痹。,8.当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两寸,两筋之间的穴位是()。9.当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的穴位是()。10.当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的穴位是()。A列缺B迎香C丰隆D至阴E内关,课堂练习,E,C,B,大拇指的少商穴对应肺脾;食指商阳穴对应大肠胃;中指中冲穴对应心包、肝;无名指的关冲穴对应三焦胆;小指少泽穴对应心肾;少冲穴对应小肠、膀胱。,第八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换药法,敷药法,贴药法,吹药法,蜡疗法,熏洗法,全身药浴疗法,刮痧法,药熨法,腧穴按摩法,护理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第一节换药法,教学目标,掌握:1.换药法的目的及作用2.换药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常用的外用药用法了解:其它常用的外用药,换药法,?,?原理,注意!,?做,疮疡,跌打损伤,蚊虫叮咬,烫烧伤,我们怎么做?,一、概念,换药法对疮疡、跌打损伤、蚊虫叮咬、烫伤、烧伤、痔瘘等病证的伤口进行清洗、用药处理、包扎等操作的方法。,清热解毒,1,2,3,4,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二、目的和作用,掌握,痤疮,01,消散药阳毒内消散等,02,提脓祛腐药九一丹八二丹,03,腐蚀平胬药白降丹等,04,生肌收口药生肌散等,05,止血药云南白药等,三、常用掺药,06,清热收涩药青黛散等,熟悉,换药法:,一、评估患者二、用物准备三、操作步骤四、注意事项五、评价,掌握,一、评估患者,(1)患者病情及药物过敏情况(2)患者对换药知识了解的程度及心理状态(3)伤口(4)病室环境,(3)伤口评估,伤口的大小、深度、组织丢失量的估计及证型分期,测量方法伤口的二维测量:用厘米尺或同心圆尺测量,沿人体纵轴测出伤口最长处为伤口的长,横轴测出伤口最宽处为伤口的宽。,深度的测量,换药的基本技术,1.树立无菌观念,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2.解除敷料的方法,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6.污物敷料的处理,5.包扎固定方法,无菌原则,操作程序:(一)洗手及核对医嘱,一般洗手核对医嘱(治疗单及医嘱),换药步骤:(二)评估,1.创面的部位大小深浅,渗液/出血/脓液?需要辅料数量、种类,有无引流物(管)?选用消毒药品,是否需要特殊器械?3.病人精神状态、全身状况、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换药步骤:(三)操作前的准备,七步法洗手(一定要规范),换药步骤:(四)操作前准备,操作者准备(口罩,帽子)换药用品的准备治疗车上层包括:换药包,弯盘,敷料罐,碘伏,酒精,持物盅,一次性中单,胶布。治疗车下层包括:敷料桶(带盖),器械桶(带盖),换药步骤:准备换药物品,换药步骤:换药器械的准备,刀片、刮匙、持针器、缝针、缝合线、注射器、探针、无菌盘巾等,操作,到床前再次核对患者解释换药目的帮助患者取得合适体位打开换药包,准备消毒用品,换药步骤:去除敷料,铺中单,去除敷料: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绷带及敷料。再用镊子取内层(揭起时沿伤口长轴),在换药过程中始终保持一把镊子处于相对无菌状态。若内层敷料已与创面干结成痂,为使敷料与创面分离,可用无菌盐水、过氧化氢溶液浸湿,待敷料与创面分离后再顺伤口长轴方向轻轻揭去纱布。揭下的纱布、污物应放在弯盘中。,换药步骤:去除敷料,如何揭胶布?,换药步骤:如何揭胶布?,换药步骤:消毒,消毒: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缝合伤口及周围皮肤。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cm。双手执镊,右手镊接触伤口,左手镊子从换药碗中夹无菌物品,并把敷料传递给右手镊子,两镊不可相碰。换药时由内向外,防止液体乱溢!。,回字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换药步骤:消毒:,如何使用器械?始终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势,错误,正确,换药步骤:消毒,双手执镊法,清理伤口,换药步骤:消毒(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污染区),缝线伤口,1.换药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创面有无缝线反应、针眼脓疱或伤口感染;伤口有无积血、积液;伤口血供情况等。,换药步骤:消毒(酒精湿敷),若伤口有缝线反应,可常规消毒后酒精湿敷。有针眼脓疱,较小者可用无齿镊弄破并用干棉球挤出脓液,再用碘酒、酒精消毒。较大者需要拆除缝线,清楚脓液、异物,清创后放置引流物。有积血、积液的切口,先用注射器从正常皮肤处潜行穿刺抽除,或用镊子、探针由创口处稍加分离引流。,拆线时间表,肉芽组织创面,健康肉芽组织生长:盐水棉球沾吸创面渗液,周围皮肤消毒后,覆盖凡士林纱布,后加盖无菌敷料,直径5cm以下的肉芽创面多能自行愈合。创面过大,应考虑植皮,或用生长因子喷湿后凡士林纱布覆盖。此类创面应减少换药次数!,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健康肉芽组织常常过度生长,高出创缘,妨碍上皮的生长,可用剪刀剪平或硝酸银棒烧灼,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盐水棉球拭净后,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水肿肉芽组织:可用高渗盐水纱布覆盖。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可用生肌膏。坏死或陈旧性肉芽组织:可在祛除表面坏死及陈旧肉芽组织后,再外敷去腐生肌药物。,脓腔伤口,多为污染伤口或易出血伤口,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脓性感染,引流物有盐水纱条、橡皮片、橡胶管。换药时伤口常规消毒,拔除引流条时应缓慢向外牵动,慎防被拉断。取出后如分泌物过多,可更换另一胶片。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h内取出。取出前若渗出过多,应随时更换湿透的外层敷料。,(1)中等量渗液的创腔:可用烟卷式引流,术后48小时开始每天要旋转并拔出引流物23。,(2)大而深的伤口:可用油纱条填塞引流;,(3)大量渗液的创腔:可选用乳胶管持续引流,2层4层8层,包扎固定,接触伤口的敷料光洁面朝下一般伤口覆盖敷料8-12层是不是敷料越多越好?,换药步骤:包扎固定,垂直肢体或躯干长轴顺皮纹方向垂直伤口一般用三条胶布粘贴,长度一般为敷料宽度的2-2.5倍。,()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二)绷带包扎1环行法,环行法包扎,“8”字包扎,“8”字包扎,3螺旋包扎,适用上肢、躯干的包扎。,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大致相同部位的包扎和固定。,4螺旋反折包扎,螺旋反折包扎,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前臂等。,操作后污物敷料/器械的处理,换药步骤:洗手,最后,注意洗手-保护自己,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1)换药者要戴口罩、帽子,洗净双手才能开始换药。(2)设专一的换药室进行一般的伤口换药。(3)污染或用过的敷料不能乱扔,特殊感染的敷料要焚烧。,(4)先清洁后污染,先拆线后换药,先缝合后开,先感染轻的伤口,后换感染重的伤口。清洁术后3天换一次,感染隔日一换,分泌物多的1日1-2次(5)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如破伤风、炭疽、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伤口,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伤口换药有专人负责处理,用过的器械要单独灭菌,换下的敷料要马上焚烧,工作人员要刷洗双手并浸泡消毒。,注意事项,2、选择最佳的换药环境(1)能离床的病号一律在换药室换药,不能离床者需在床边换药,换药应避开打扫病室卫生、晨间和晚间护理、治疗、休息和开饭时间。(2)换药时要求室内空气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注意事项,3、换药基本要求动作要熟练、迅速,避免过久暴露创面,防止创面感染。拆线是不可将线头两端同时剪断。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以及严重损伤或大面积烧伤换药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注意事项,4.掺药需撒布均匀,散剂若调敷应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