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14-8_第1页
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14-8_第2页
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14-8_第3页
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14-8_第4页
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14-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2.00分)郑州是国家森林城市之一,生态环境逐年优化,漫步林中能听到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经验的人能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啄木鸟、鸽子、云雀等鸟类的声音,这是根据它们声音的 进行辨别的;云雀的叫声传得较远,这是由于它的声音 比较大。(均填声音的特性)2(2.00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聊天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微信就是时下流行的一款手机语音聊天软件,语音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一定频率的 进行传播的。由于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很短,因此需要经常充电,当给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成 能。3(3.00分)舰载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船底在水中的深度会变 ;飞机水平飞行时,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空气流速;飞机水平加速飞行时,飞行员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2.00分)冬天,护路工人常向公路面撒盐除冰,这是利用 (填“升高”或“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其原理是利用酒精和水的 不同。5(2.00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感应窗时,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会发生反射,感应窗内的接收管接收到反射信号后控制出水。当手一直对着感应窗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s后会自动停水6s,如此反复。若小亮洗手用时20s,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同种流量的普通水龙头节水 g(水龙头的平均水流量为30mL/s)。小亮认为,感应窗内的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可能是人手发出的红外线,而不是从感应窗发出后经人手反射回去的红外线。要验证小亮的想法是否正确,只需 即可6(3.00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PR图象如图乙所示,则R1= ;当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 V,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J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7(2.00分)今年的元月31日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看到天文奇观“月全食”。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月全食照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是光源B若想拍摄到更大的月亮,应增大凸透镜的焦距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D月食主要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8(2.00分)物理学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下列关于物理学重大发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通过实验科学地研究了光的色散现象B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是法拉第C科学家马德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焦耳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9(2.00分)如图所示的两个固定光滑斜面,左侧的倾角小于右侧。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1、F2把同一物体分别沿左、右斜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至顶端A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F1的大小与F2相等B拉力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C左侧斜面的机械效率小于右侧斜面的机械效率D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的功率10(2.00分)中原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水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秋:凉风乍起,枯叶纷落D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11(2.00分)如图,接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小明将接线板的插头插入正常工作的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出现“跳闸”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可以任选一个插座使用B接线板上的开关连接在干路,控制接线板中整个电路的通断C接线板上的各个插座与指示灯并联D“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12(2.00分)课间活动时,涵涵同学看到操场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她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操场上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B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是利用运动鞋底部凹凸不平的花纹来增大摩擦D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3(2.00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在条形磁铁正左方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在开关S闭合、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排斥力逐渐减小B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且逐渐减小C电磁铁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增大D条形磁铁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4(2.00分)小明在医院看到一种输液报警器(如图甲),当管内药液流完时,电铃发声;报警器内部有一可变电阻,当输液管内有液体时,电阻大,无液体时,电阻小,报警器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则当闭合开关S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输完药液时,电压表示数变大B输完药液前后,电路的功率变小C未输完药液时,电铃不响是因为没有电流通过D输完药液时,电铃响的原因是其两端电压变大,电铃正常工作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00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在图中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B为重心);用力作用在壶盖上A点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A点画出所需最小力F的示意图(O为支点)。16(2.00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17(4.00分)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18(6.00分)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的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的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往金属盒中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与步骤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台式测力计示数F1/N金属盒总重力G/N弹簧测力计示数F2/N4.84.81.83.21.24.86.41.8(1)此实验是根据 的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通过 来改变金属盒的总重力。(2)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滑动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的优点具体体现在: (3)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应为 N。(4)比较实验步骤 (填序号)的数据,可以初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比较实验步骤的数据,可以初步说明 19(8.00分)小明学过家庭电路的知识后,想自制一只台灯,他选购了一只规格是“36V 36W”的灯泡,动手安装时,突然想起家中的插座提供的电压是220V,于是他在包装盒内寻找说明书,没有找到,却发现了一只配件。(1)小明想知道配件的作用及它的性能参数(如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电阻等),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请你根据电路图帮助他把实物图(如图乙)连接完整。(2)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了3次实验,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配件的电阻为 物理量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19.20.05218.40.1336.80.2(3)小明用“36V 36W”的灯泡和该配件制成了一只台灯,配件在电路中主要起到 的作用,请你在虚线框内将这只台灯的电路图补充完整。台灯正常工作时,该配件的功率是 W(4)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小明自制的台灯进行评价: 五、综合应用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0(9.00分)饮水机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其加热水槽部分的原理图如图,其中S是一个温控开关,R1为电加热管,当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水被迅速加热,达到预定温度时,S自动切换到另一侧,使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是两盏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如果用红色表示正在对水加热,黄色表示保温,则A灯为 色灯(2)饮水机正常工作,加热时加热管的功率为550W,保温时加热管的功率为88W,则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且不计指示灯的阻值)(3)若该饮水机将0.5kg的水从20加热到97,用时350s,则饮水机的加热效率为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1(9.00分)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用水作燃料的“零排放汽车”,其工作原理是:水和硼反应产生氢,氢再进入内燃机燃烧或装入燃料电池发电;后续反应产生的水又被收集,唯一副产品“氧化硼”还可以再转变成硼并循环利用。(1)据科学家计算,一辆汽车一次装载18kg硼和45L水,反应放出的能量与30kg汽油相当(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30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是多少焦?(2)如果该车以108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反应放出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该车的质量是1.6t,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10%则该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大?(3)加一次硼和水可以供车行驶多少千米?(4)该车的优点有哪些?(写出一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考点】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啄木鸟、鸽子、云雀等鸟类的叫声,这是因为这些鸟发声时的音色不同;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云雀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故答案为:音色;响度。【点评】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响度定义以及声音中概念的全面掌握情况,包括音色的定义要熟练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2【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E5: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分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传递信息的,给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解答】解:语音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进行传播的。当给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答案为:电磁波;化学。【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3【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8O:阿基米德原理;FT:机械能【分析】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重力变小,其所受浮力也会随之变小,由此分析船底在水中的深度的变化;飞机机翼上下不对称的设计,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和液体称为流体,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流速大,压强小。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有关,据此分析。【解答】解: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重力变小,其所受浮力也会随之变小,由V排=可得其排开水的体积会变小,故航母的船底在水中的深度会变浅,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飞机水平加速时,飞行员所处高度不变,即重力势能不变,但速度增加,即动能变大,故飞行员的机械能变大。故答案为:浅;大于;变大。【点评】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械能大小的判断,有一定综合性,难度不大。4【考点】1B:熔点和凝固点【分析】(1)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含有杂质、外加压强变大,都会使晶体的熔点降低。(2)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因此可利用酒精和水沸点不同来分离。【解答】解:(1)冬天,护路工人常向公路面撒盐除冰,这是利用降低熔点使冰雪尽快熔化。(2)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常采用分馏法,主要是因为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故答案为:降低;沸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馏法的应用以及改变晶体熔点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5【考点】AT:红外线【分析】(1)根据题意算出洗手一次节约的出水时间,然后乘以30毫升/秒即为节水体积;(2)红外线感应水龙头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温度高,将手放在水龙头的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的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当人体的手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水龙头的关水。【解答】解:(1)据题意可知,水龙头出水4s,停水6s,则20s的时间内,水龙头出水时间是8s,停水时间是12s,则节水量是:30mL/s12s=360mL;(2)感应窗内的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可能是人手发出的红外线,而不是从感应窗发出后经人手反射回去的红外线。要验证小亮的想法是否正确,根据红外线感应水龙头的原理,只需取一低温物体正对感应窗,观察感应水龙头是否出水即可;故答案为:360;取一低温物体正对感应窗,观察感应水龙头是否出水。【点评】了解一下红外线感应水龙头的工作原则是关键,它不是接收人体的红外线,而是感知人体反射的红外线。6【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J3:电功的计算【分析】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图象读出此时R2的电功率,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I2R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R2两端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最后根据W=UIt求出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解答】解: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图乙可知,R2=20时,P2=0.8W,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P=I2R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I2=0.2A,由I=可得,此时R2两端的电压:U2=IR2=0.2A20=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UU2=6V4V=2V,则R1的阻值:R1=10,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W=UIt=6V0.2A10s=12J。故答案为:10;4;12。【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7【考点】A1:光源;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BE:生活中的透镜【分析】(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3)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是应用此原理;(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答】解:A、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A错误;B、若想拍摄更大的月亮,即像变大,由于物距不变,应增大像距,故应增大凸透镜的焦距,故B正确;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D、月食天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光源的判别,属于基础知识。8【考点】8E:大气压强的存在;AP:光的色散;C9: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JH:焦耳定律【分析】据初中物理中有关科学家的物理学史,逐个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牛顿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B、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法拉第发现磁能生电,故B错误;C、马德堡不是科学家的名字,是市的名字,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D、焦耳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不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A。【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9【考点】7Y: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EB:功的大小比较;F6:斜面的机械效率;FD:功率大小的比较【分析】(1)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无论是沿斜面BA还是CA匀速拉同一物体,由于其高度相同,由功的原理可知沿斜面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从而可以判断出两次做的功W1和W2的大小关系。(2)知道斜面长的大小关系,利用W=FL比较拉力关系,根据P=Fv比较功率的大小。【解答】解:(1)由于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机械效率都是100%,是相同的,故C错误;(2)把同一物体沿两个斜面分别拉到顶端A,h相同,由W=Gh可知两次做的功相同,即W1=W2,故B错误;(3)从图可知,左边的斜面的长度要大于右面斜面的长度,而W1=W2,由W=FL可知:F1F2,故A错误;(4)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至顶端,根据P=Fv可知,拉力大的功率大,故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的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斜面的省力情况,物体做功大小的判断,关键是知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为0,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也可以利用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来判断两次拉力的大小关系。10【考点】GV:分子的运动【分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作无规则的运动。(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是看得见的运动;A、B、C选项中的现象都是肉眼看得见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花香袭人是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1【考点】IT: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IV:安全用电原则;IX: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分析】(1)三孔插座中多出一个专门用于接地的孔,目的是为了让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因此接入电冰箱、洗衣机、电暖器等家用电器都要使用三孔插座;(2)根据题意知:接线板上的开关连接在干路,控制接线板中整个电路的通断,(3)并联电路格用电器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4)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短路火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解答】解: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时,可避免因电器漏电时外壳带电,三孔插座中多出的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线的。因此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都要使用三孔插座。故A错误;B、由“接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知接线板上的开关连接在干路,控制接线板中整个电路的通断,故B正确;C、由“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知接线板上的各个插座与指示灯并联,能够独立工作,故C正确;D、小明将接线板的插头插入正常工作的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出现“跳闸”现象,因为没有用电器工作,不可能是总功率过大,只能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孔插座的使用、插座的构造和接线原理、电流过大的原因,以及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作用,属于基础题。12【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6L:惯性;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同时给对方一个反作用力。【解答】解:A、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不是惯性越来越小,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其大小不变,故A错误;B、球拍击打羽毛球,羽毛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C、运动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所以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故C正确。D、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才能获得向前的动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摩擦力方法的应用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属基础题。13【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C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CE: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分析】(1)由安培定则可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条形磁铁受力方向;由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阻的变化及电流的变化,则可知磁性强弱的变化,从而求得磁铁受力大小的变化。(2)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对墙壁的压力等于其重力;(3)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依据这四个条件去判断是否为平衡力。【解答】解:AB、由安培定则得,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电磁铁右端为N极,则与条形磁铁的异名极相对,相互吸引,则条形磁铁受到电磁铁向左的吸引力,因条形磁铁始终保持静止,所以它受到的吸引力和桌面给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当滑片逐渐向下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逐渐增大,由欧姆定律可得线圈中电流逐渐变小,则磁场逐渐变弱,条形磁铁受到电磁铁的吸引力逐渐变小,因条形磁铁受的是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也会逐渐减小,故AB正确。C、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对墙壁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此时重力没有增加,则压力不变,故C错误;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条形磁铁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给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是电磁学和二力平衡知识的综合分析题,涉及的知识规律要掌握清楚: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二力平衡的判断及应用等等。14【考点】IZ: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输液管内有液体时,电阻大,无液体时电阻小,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电铃两端的电压示数变化;根据电功率公式判定功率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可变电阻与电铃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铃两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知,当输完药液时,警报器内的电阻较小,未输完药液时,警报器内的电阻较大;A当输完药液时,警报器内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总电阻较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根据U=IR可知,电铃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正确;B输完药液后,电流变大,根据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大,故B错误;C未输完药液时,警报器内的电阻较大,总电阻较大,电流较小,电铃不响,并不是因为没有电流,而是因为电流较小造成的,故C错误;D由A可知,输完药液时,电铃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电铃可以正常工作而发声,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能够根据题干判断出警报器内电阻的变化,根据电阻的变化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考点】7S: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分析】找到重心,沿重力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杠杆上为使力最小,应使动力臂最长,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最长时、最省力,据此画出动力方向。【解答】解:重力作用点的重心B,从B点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G;为使打开壶盖的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要最长;壶盖上O点为支点,OA为最长的动力臂,过A点作垂直于OA斜向上的动力F;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与作力臂问题,掌握力的示意图与力臂的作法即可正确解题。根据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最长时最省力找出动力臂是本题的关键。16【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本题要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遵循: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反射定律,在过入射点在法线面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光线小于入射光线,据此作出第一条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射出,当经过第二个折射面时,正好与该入射点处的切线垂直,因此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作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掌握好反射和折射规律是关键。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17【考点】2P: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根据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可以控制凸透镜的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测出点燃火柴所需时间,然后得出结论。【解答】解:(1)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聚集在一起而点燃火柴。(2)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无关,则猜想2是错误的。(3)选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分别用它们点燃火柴,测出火柴被点燃所需要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说明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无关,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则猜想3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聚集在一起而点燃火柴;(2)错误;(3)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第(3)问实验设计是本题的难点。18【考点】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1)利用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通过向金属盒内添加沙子,改变总重力;(2)为了能平稳的读数,应该是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动白纸,相对来说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求出重力。(4)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解答】解:(1)利用二力平衡可知,当水平匀速拉动白纸时,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实验中是通过向金属盒内添加沙子来改变总重力的;(2)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一方面不必要控制白纸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方便,另一方面,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便于读数。(3)第二次实验中,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保持了总重力不变,而改变了压力大小,来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第2次实验,金属盒的总重力仍为4.8N;(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俄日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同,由此可知:摩擦力与压力有关。由表中所示实验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压力相同而物体重力不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同,由此可知,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2)可以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3)4.8;(4);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点评】本题的实验中,探究了摩擦力大小与压力、重力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通过向金属盒内添加沙子来改变总重力大小,通过将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减小对水平面的压力,其中台式测力计显示的是压力的大小,只有明确这些才能顺利进行实验。19【考点】IM: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根据实验数据,由欧姆定律,求该配件的电阻,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3)因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故配件在电路中主要起到分压的作用,据此画图;台灯正常工作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灯正常发光时,根据P=求其功率;(4)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则W=UIt可知配件消耗的电能与灯正常发光时的电能之比,据此分析。【解答】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左所示:(2)根据实验数据,由欧姆定律,实验数据可知该配件的电阻为:R1=R2=R3=184,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知该配件的电阻为184;(3)小明用“36V 36W”的灯泡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36V,额定功率为36W,灯和该配件制成了一只台灯,因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故配件在电路中主要起到分压的作用,如上右所示:台灯正常工作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正常发光时,配件的电压为:U=220V36V=184V,该配件的功率是:P=184W。(4)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根据W=UIt,配件消耗的电能与灯正常发光时的电能之比等于电压之比,即184V:36V5.11,故电能大部分能量发热了,灯消耗的电能较小,灯的能量利用率较低。故答案为:(1)如上左所示;(2)184;(3)分压;184;(4)电能大部分能量发热了,灯消耗的电能较小,灯的能量利用率较低。【点评】本题考查电路连接、欧姆定律的运用、串联电路的规律及功率公式的运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