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国明新城二期 2-8#栋工程 相邻建筑物及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措施相邻建筑物及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措施 编 制: 审 核: 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 年 11 月 国明新城二期 2-8#栋工程 相邻建筑物及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措施 - 0 - 目目 录录 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2 二二. .工程管理目标工程管理目标 -2 2 三三. .施工组织措施施工组织措施 -2 2 四四. .周边建周边建( (构构) )筑物及管线现状调查筑物及管线现状调查 -3 3 五五. .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准备工作 -4 4 六六. .施工控制措施施工控制措施 -5 5 七七.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7 7 八八. .地上架空线及电杆的保护方案地上架空线及电杆的保护方案 -8 8 九九. .公用管线的保护方案公用管线的保护方案 -8 8 十十. .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方案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方案 -1010 十一十一. .施工过程安全控制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1414 1 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郴州国明新城二期 2-8#栋工程,位于郴州市香花北路。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商住楼,由 6 座住宅塔楼、1 座四层住宅以及两层地下 室(车库、设备用房)组成,2#楼 23+1 层和 26+1 层(建筑高度 74.8m 和 83.8m),3#楼 27+1 层(建筑高度 86.8m),4#楼至 7#楼四栋 31+1 层 (建筑高度 99.6m),8#楼 4+1 层(建筑高度 19.5 米),总建筑面积. 55m2。 建设单位:郴州国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郴州市民众城建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二. .工程管理目标工程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期约定 120 日历天内竣工。 3.安全目标:实现“五无” (即无残疾、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 无坍塌)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 0.25%以内,重大伤亡事故为零。实现安 全施工达标工地。 4.文明施工目标:创立企业 CI 形象,施工现场按福建省建筑工地 文明施工指南实施。实现文明施工达标工地。 三三. .施工组织措施施工组织措施 1.明确项目的保护构筑物和管线工作的责任人和专职构筑物管线保护 监督员,熟悉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并在施工平面图上详细标明, 2 同时根据施工需求提出具体的搬迁及保护措施。 2.坚持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和对管线的监护,要求有关单 位进行现场交底监护工作。 3.必须在持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的情况下方能进行相关施工。 4.施工前,根据业主和管线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采用物探手段对 施工范围的地下管线进行确认,并且开挖样洞,并以书面资料上报业主和 监理。 5.对需进行加固保护的管线,召开管线协调会,拟定加固方案。工程 施工中,严格按照确定的管线加固方案进行实施。并有管线监护人员和施 工单位专职管线监护员进行双监护。出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业 主及有关单位。 6.进行信息化施工,加强对因施工而影响范围的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动 态变化的监控,根据监测数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道路 与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及构筑物的稳定。 7.定期召开与有关管线单位的配合会,随时掌握有关管线的情况,为 施工服务。 8.施工中发现管线有异常现象或管位有差异,可能对地下管线的安全 和维修产生影响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与相关管线单位联系,落实保护 管线的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9.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一线直接操作人员作好保护地下管线 的交底工作,如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当而造成管线事故的有关人员,公司 将进行严格处理,以确保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安全。 四四. .周边建周边建( (构构) )筑物及管线筑物及管线现状调查现状调查 1.现状概述: 本工程施工范围内为老砖厂,现已废弃。少量场地被农民利用作为菜 3 地,西门场地原山体未被破坏。 2.管线调查: (1)调查范围与重点: 施工前,对沿线的地上、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对高压水管、 高压电缆、通信管道、砼管抹口管等对沉降特别敏感的管线作尽可能详实 的调查。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施工前组织专门的管线调查小组,配合业主进行地下管线调查工作。 对照业主提供的管线图,确定在工程影响范围内但未显示的现有管线分布 情况。 进一步收集在管道基础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管线图纸和管线竣工资料, 结合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及管道的试验结果,分析、确定现有管线的种类、 位置、形状、尺寸、材料、入孔位置、接口状况,并将分析情况、结论递 交有关部门确认。最后报工程师和业主存档。 五五. .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准备工作 1.本工程周边有已建建筑物、公用设施,距离施工区域较近,施工过 程中应树立保护意识。 2.在制订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方案前,详尽查阅地下管线图纸资料, 了解交叉路口和纵向布设的地上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走访地下管线主管 单位,勘测地下管线的精确位置接头情况等,并收集整理成册,以备查用。 3.施工及基坑开挖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成立保护地下管线小组。 4.施工及基坑开挖前,开挖样沟和样洞,具体确定管线的位置和埋深, 并做好标志。 5.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护地下管线工作列为施工组织设 4 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上标明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 的地下管线。 6.工程实施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 线监护交底卡手续。 7.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 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 安全交底,随即填写管线交底卡 ,并建立“保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 ,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8.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委派管线保护 专职人员负责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作,项经部、施工队和各班 组设兼职管线保护负责人,组织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严格按照经公司总 工程师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管线单位认定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 施的要求落实到现场,并设置必要的管线安全牌,悬挂“地下管线无事故 日数牌”和保护地下管线安全的十个不准 。 9.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职工(包括外包工)进行 “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职 工学习市、局、公司颁布的关于保护地下管线的文件,并要求职工在施工 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 10.工程实施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观测 点,工程实施时,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 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 11.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现场 管线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检查管线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保护 措施的可靠性,研究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保 护方案。 5 六六. .施工控制措施施工控制措施 1.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经公司总工程师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地下 管线保护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各级管线保护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监 护地下管线,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 指挥和违章施工。 2.在煤气管区域施工之前,事先按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提出“动用明火 报告” ,办妥审批手续,并落实放火设备,否则不准施工。 3.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 机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 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4.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线制订应急措施, 配合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5.在沟槽开挖前必须挖好样洞,尤其在路口,要摸清周围管线的走向、 埋深、管名等分布情况,对于地下管线情况不明的地段,应当采取人工进 行沟槽开挖,严禁机械挖掘,杜绝野蛮施工。在管线部位,应做好醒目的 标志,以免遭到破坏。 6.在遇到管线的施工地段,每道工序施工前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必须 对施工操作人员、机械驾驶员进行管线交底,并派专人在施工过程中,对 各种管线的保护进行监督巡查,发现问题, 要及时处理解决。 7.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现状管线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直接危 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业主管线部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 究、保护,未有结论前,不得擅自操作处理。 8.管线暴露后,采用悬吊、支撑加固保护,分别采用外包草袋或其他 保护物,对管线进行保护,防止外击碰伤管线,重要管线必须派人监护, 跟踪观测。 6 9.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在第一时间报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特殊 管线立即上报,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要求抢修,积极组织力量协助抢 修工作。 10.对人为原因造成损坏地下管线事故,要认真吸取教训,并按“三 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11.一旦公用管线发生损坏事故,施工单位必须立即通知项目监理, 并上报业主,应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组织力量抢修,公用管线的修复 工作应使有关管线单位满意。在重要管线埋设处,根据其埋置深浅,设置 限制相应吨位车辆通行的标志。 12.绘制临时管线位置图,在重要管线管节两侧预埋跟踪注浆管,必 要时进行跟踪注浆的措施来调整控制管节的沉降量,从而保证其安全。 13.对重要管线拟采用树根桩或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并加密监测 点对其进行监控,如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七七.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1.平行管线的保护: 当老管线处于开挖边缘外并与开挖基线平行时,首先探明管线确切的 位置,再于开挖一侧打入密排钢板桩,桩的上端用钢丝绳和锚桩锚固,并 用花兰螺丝拉紧,钢板桩的下部需打入基坑底线以下至少 1.5m,具体长度 与入土深度,根据现场资料计算制定,确保一侧基坑开挖土层减压以后, 管线周围土层不产生扰动,以有效保护管线。 2.横穿或相交管线的保护: 当老管线与开挖基坑横穿或相交时,在基坑开挖前,放样定出基坑位 置,用人工开挖到老管线外露,再于开挖上边线外设支架点,支点处用混 凝土加固处理,并打入钢板桩,保护支点下土层。当开挖上边线小于 5m 时,上支架采用工字钢,固定于支点处;如开挖上边线大于 5m 时,采用 7 贝雷桁架作支架,立于支点上,上斜向拉钢丝绳风缆,使支架稳固;再用 钢丝绳分段吊紧固,如果被护管线有接头时,在悬挂时,下衬托槽钢或采 用捆绑钢板,当确认稳固后再开挖下层基坑土,下部作业时严禁机械碰撞 管线及护架。 3.地下电力、电信管线的保护: 当地下电力、电信管线处于开挖边缘时,采用以上 1 方案保护,当地 下电信、电力管线与基坑相交时,支架搭设与以上 2 相同。当支架搭设完 毕,需对穿线空心砖进行破除后,外包裹 PVC 塑料管加以保护,再于支架 下悬吊衬托槽钢,槽钢通过吊杆悬挂于支架上,管线用软带包捆于槽钢上。 下部施工时,注意观察支架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 上报有关单位,严禁机械碰撞管线及支架。 八八. .地上架空线及电杆的保护方案地上架空线及电杆的保护方案 地上高架线路,原则上在施工范围内协商外迁移,但对迁移困难的高 架线电杆应加以保护,其方法是在原电杆周围与基坑开挖侧地面下用钢板 桩打入地下,入土深度以确保基坑底线下 1.5 米以上,上加锚杆锚固,再 用抱箍在原地面部分抱紧,并用槽钢夹牢,稳固电杆下端,电杆中上部用 抱箍加风缆斜拉。 九九. .公用管线的保护方案公用管线的保护方案 1.公用管线保护目标: 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无公用管线责任事故。 实行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为了做好公用管线保护工作,强化“谁承 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 为本工程的公用管线保护责任人。 2.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 8 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由各管线单位参加的施工配合会议,进一步搜集管线 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 (开挖样洞时通知管线单位、监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 ,核对弄清地下 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 好程度等) ,做好记录,并填写市政局的公用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系单 , 双方签字认可,由建设单位见证。 (2)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委派管线 保护专职人员负责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作,项目部、施工队和 各班组设兼职管线保护负责人,组织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将管线保护工 作落实到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技 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安全交底,建立 “保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 ,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3)工程实施前,对全体职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 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关于保护地下管线的各类 文件,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 (4)工程实施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位移监 测点及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时,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 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 (5)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公司总工程师审定和各管线单位审定的 施工组织设计和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各级管线保护负 责人深入施工现场监护地下管线,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 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6)在基坑开挖前必须挖好样洞,摸清周围管线实际走向、埋深等 分布情况,对于地下管线情况不明的地段,应当采取人工进行沟槽开挖, 严禁机械盲目开挖,不准野蛮施工。 9 (7)管线挖出后,通知业主和公用管线单位派人监护,共同商量, 决定具体加固措施,重要管线必须派人监护、跟踪观测。 (8)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 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 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9)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订应急措 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3.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置措施: (1)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工地负责人应临危不惧,在 24 小时内 报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特殊管线立即上报,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要 求抢修,积极组织力量协助抢修工作。 (2)保护事故现场,把事故地点用湖蓝或红白带围起来,组织临时 纠察队,维护好现场交通和附近居民、厂家等安全,防止伤害行人和事故 扩大。 (3)施工单位领导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主动配合公用管线 单位全力以赴,投入抢险任务,现场办公尽量缩短时间,使管线抢修尽快 恢复,减少国家损失。 (4)分析事故原因,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查清楚事故原因,分 清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十十. .邻近建筑物的保护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方案方案 1.施工影响分析: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勘察情况,本标段沿线为企事业单位、居民生活 密集区,分布差众多的厂房。随着排水管道沟槽的开挖施工,由于深层土 体的位移、沉降,使路面或邻近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降,施工中须采取 措施予以保护。 10 2.调查分析: 对周边建筑物进行调查,是制定保护方案的前提。调查内容主要有: 周边建筑物的基础构造、尺寸,与拟建桥梁基坑位置的标准间距,房屋的 平面尺寸、结构形式,建筑物高度等。 3.加强监控量测: (1)对邻近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并且在建筑物与拟建工程相应 侧设置水平移位监测孔(测斜孔) ,施工中采用定时定期观察。 (2)对周边建筑上的已有裂缝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及摄像,在施 工中派专人对这些裂缝进行量测检查,如有变化应立即采取对应措施。 (3)通过沉降、土体位移数值,裂缝宽度变化及地下水位情况综合 分析确定建筑物是否安全以及采取相应措施。 3.采取的技术措施: (1)通过监测,若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快,引起土体固结沉降的,应 立即停止排水。 (2)通过监测,若由于土体水平位移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则采取在 建筑物基础以外,红线范围压密注浆加固土体,具体加固深度由监测到的 深层土体位移量最大点的深度加上 3m 来确定具体数值。 (3)沟槽开挖线距房屋大于 4m,开挖掘深度大于 3m 时采取单侧密排 钢板桩支护坑壁。沟槽开挖线距房屋小于 4m,开挖掘深度大于 3m 时采取 双侧密排钢板桩支护坑壁。必要时,采取水泥搅拌桩与钢板桩双围护。 具体详见详图所示。 11 管线及构筑物保护方案示意图(一) 被保护管线 相交管线保护措施 型钢,跨度大于5m,采用贝雷桁架 支墩 钢丝绳 1.5m 平行管线保护措施 原地面 花兰螺丝吊索 锚桩 被保护管线 钢板桩 12 管线及构筑物保护方案示意图(二) 原地面 电杆 1.5m 钢板桩 钢绳风缆 建筑物 钢板桩 2m (长度不少于8m,4排以上) 水泥搅拌桩 建筑物保护措施 20cm圆木支撑 锚桩 适用条件:沟槽开挖线距电杆小于4m,电杆采取保护措施如图;若大于4m,则在施工中加强监测。 适用条件: 1、沟槽开挖线距房屋大于4m,开挖掘深度大于3m时采取单侧密排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结构92法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寿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工程公司劳动合同3篇
- 汉字听写课课件
- 2025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区别在哪
- 水表业务知识培训总结
- 建筑工程水暖设施安装方案
-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语音速记与巧练(含答案)
- 建筑工程建筑垃圾清理与处理方案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煤矿安全规程新旧版本对照表格版
- 2025山东“才聚齐鲁成就未来”水发集团高校毕业招聘2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联通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5G核心网知识部分)
- 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
- GB 19572-2004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
- 贸易公司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暂行)1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20kV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