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对物流企业具深远影响.doc_第1页
RFID对物流企业具深远影响.doc_第2页
RFID对物流企业具深远影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资料网/RFID对物流企业具深远影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从“大干快上”的“大跃进”式热潮中理性回归,依靠成熟的通用性信息技术,正有效地改善内部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和顾客服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贺登才说,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循序渐进,出现了由企业到行业、到区域、到整个物流运行环境全面推进的发展势头。供应链管理开始起步。贺登才说,从目前情况看,运输和仓储是最主要的物流业务,也是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首要功能,在已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系统、订单管理的应用比例分别达到78.6%、71.4%、64.3%和57.1%。在此基础上,以供应链管理为代表的信息系统开始起步。如宝供集团以自主开发的全面订单管理系统(TOM)为系统平台,同时引进仓库管理系统(WMS-EXE)、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M)和自动识别系统(RF),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运作网络和信息网络,从供应链优化角度,为客户提供集商品的储存、分拣、配送、加工、包装、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分销覆盖、交叉作业、信息处理等综合服务。中储总公司利用供应链管理、依靠IT技术和要素资源整合,较快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库存货物的平均周转次数由上年的106次提高到2004年的136次,极大地缓解了生产制造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宝供与用户红牛饮料公司信息系统对接实施供应链管理项目,入选“2004年全国物流信息化优秀案例”。此外,钢铁、汽车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成功案例,不仅表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从IT、家电和零售领域进入到重化工产业,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产业已开始走向需求驱动型的生产模式,产业链的形成比预想的要快。“建立针对行业特点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信息的整合,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贺登才说,2004年,医药物流信息平台以及货运信息平台的建设都在尝试之中。2004年9月,浙江杭州中药饮片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了省经贸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平台推动了现代化的物流配送和定量小包装的中药饮片,减少了医院的中药库存,增加了中药饮片的新鲜度。再如,亮成物流科技等公司自主研制的物流信息平台,将互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卫星定位跟踪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融为一体,应用以货运为主线,覆盖物流供应链管理各环节,满足供应商、制造商、货运业户、分销商和最终客户的综合信息需求。此外,在信息内容服务方面,在原来以货代信息网站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参与者,例如贸易信息网站向物流业务延伸,并开始向连锁化方面探索,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12下一页 作为物流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地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也提上日程。贺登才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成功案例:厦门市物流信息平台,把海关、国检、边检等口岸部门“串连”起来,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联网电子化作业。深圳市产学研联合开发重点工程项目“深圳现代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已经启动。以机场、港口、车站、物流园区为主的物流节点信息平台建设发展很快。如新白云机场“空港物流监管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是实现区港联动的信息化成功案例;长江航运景气指标体系调查正式启动,为航运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政府的行业规划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海关总署和铁道部顺利完成了满洲里、阿拉山口、二连浩特和绥芬河等4个我国北方主要铁路口岸的信息平台共建。吴江开发区物流中心采用了先进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并加入了海关监管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海关管理的严格性与客户要求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大大增强了物流中心的核心竞争力。贺登才说,2004年,公共服务和政府监管方面开始成为电子政务的重点,对于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发挥了促进作用。2004年5月1日,天津海关取消进出天津港国际航行船舶纸制单证申报,改由方式接受船舶申报数据,对进出港口的国际船舶实现了无纸化通关;江苏省建立的“绿色通道”通关信息系统,高新企业出口可享受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放、加急通关和担保验放等六大便利。交通部联网收费、安全监控、公共信息服务等三大平台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科技部“十五”期间确定的10个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中,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研究开发在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探索完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营模式提供了经验。2004年以来政府对医药、食品、保税物流等领域加强了监管,监管的范围、水平和方式都有新的变化。无线识别技术(RFID)是近年来物流信息化中的技术热点,特别是国外强势企业的推进,使得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我国也已经有像铁道部车辆调度系统这样的成功应用案例,但贺登才指出,就全国而言,应用案例的缺乏仍然是影响此项技术推广的首要因素。其他影响因素还有成本偏高、标准不统一等。所以,从总体上看,仍然表现为供方热情,需方谨慎。但是RFID背后的无线通讯技术应用,正显示出勃勃的生机。由于移动商务的需求和运营管理对全流程可视、可控的要求,无线通讯技术日渐成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技术。如海尔的物流,不仅在采集数据环节采用无线扫描技术,在数据的传输、共享等环节也建立在无线接入的库存管理网络基础之上,增强了信息处理能力,也提高了管理水平。物流业务的移动性对无线通讯的技术发展将会更加依赖。 br上一页12一课资料网-学习资料下载网站https:/ww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