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群体遗传与进化(Populationgeneticsandevolution),目录,一、基因和基因型频率0.5课时二、哈迪-温伯格定律0.5课时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1.5课时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1.0课时五、物种形成与隔离0.5课时,一、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一)孟德尔群体(Mendelationpopulation),一群能相互交配繁殖的个体,他们享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有性繁殖的生物中,一个物种就是一个最大的孟德尔群体。同一地区的同一物种认为是一个单一的猛德尔群体,但同一空间的同一物种不一定是同一个猛德尔群体,只要他们在不同空间层次,没有交配就没有基因交流。就可能出现同一地区出现几个猛德尔群体的现象。,一、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数占该基因座总数的比率如:某汉族人群1000人中苯硫脲尝味者TT、半尝味者Tt、味盲者tt基因型人数如下。,尝味者TT基因型频率D=f(TT)=490/1000=0.49半尝味者Tt基因型频率H=f(Tt)=420/1000=0.42味盲者tt基因型频率R=f(tt)=90/1000=0.09显然:D+H+R=1,(二)基因型频率(genotypefrequency),显性基因频率p=f(T)=(2TTTt)/(2个体总数)=(980+420)/2000=0.7,即P=D+1/2H隐性基因频率q=f(b)=(2ttTt)/(2个体总数)=(420+180)/2000=0.3,即q=R+1/2H,群体中某特定基因拷贝数占该基因座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如:1000汉人群苯硫脲尝味能力调查资料如下,一、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三)基因频率(allelesfrequency),牛奶草甲虫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基因座上有A、B、C3个等位基因,分别编码3种不同的酶测得某群体AA、AB、BB、AC、BC、CC基因型个体数分别为4、41、84、25、88、32,共计274求A、B、C等位基因频率。,(四)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解A基因频率f(A)=p=(24+41+25)/2274=0.135观察值4要求2,41、25为什么没有2?B基因频率f(B)=q=(284+41+88)/2274=0.542C基因频率f(C)=r=(232+88+25)/2274=0.323,一、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五)X-连锁座位上的基因频率,一、基因和基因型频率,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或群体配子类型和比例的变化。所以,基因频率是群体性质的决定因素,是群体的遗传结构。2.任一群体均可检测获得各基因型个体数和等位基因数,即均可估算其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3.已知基因型频率一定能知其配子种类与比例,但已知基因频率的群体却不一定能够估计其基因型频率,因不知其否达遗传平衡。,(六)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意义,一、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二、哈迪-温伯格法则Hardy-WinbergLow,(一)兔子皮下脂肪色泽调查1908HardyWinberg,二、哈迪-温伯格法则,(二)Hardy-Winberglow,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无其他因素干扰时,基因频率不变。无论群体起始状况如何,一对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频率必定服从两项式分布。(pA+qa)2=P2AA+2pqAa+q2aa,即:D=P2.H=2pq.R=q2任何群体仅需一代随机交配能达遗传平衡。随机交配系统能够保持,则遗传平衡状态不会改变,4DR=H2,随机交配(randommating)有性繁殖生物群体中,某性别个体与任一异性性别个体交配机会均等的交配方式为randommatingAa一对基因(AAAaaa)群体的随机交配,同型交配三种:AAAAAaAaaaaa各占1/9异型交配三种:AAAaAaaaAAaa各占2/9,2.任一群体仅需一代随机交配可达遗传平衡,二、哈迪-温伯格法则,(二)Hardy-Winberglow,二、哈迪-温伯格法则,(二)Hardy-Winberglow,一代随机交配后:(pA+qa)2=P2AA+2pqAa+q2aa达遗传平衡,二、哈迪-温伯格法则,(二)Hardy-Winberglow,3.查X2表:X21,0.05=3.841,X2实X2临,达遗传平衡,二、哈迪-温伯格法则,(三)HardyWinberglow应用,1.卡方检验群体中基因型频率的平衡,2、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平衡,基因频率计算r=0血型频率开方=(1864/6000)1/2=0.5574A+O=p2+2pr+r2=(p+r)2=(1-q)2得:q=1-A0血型频率开方=1-(1920+1864)/6000)1/2=0.206p=1-q-r=1-0.206-0.5574=0.237,二、哈迪-温伯格法则,(三)HardyWinberglow应用,遗传平衡检验,查X2表:df=4-2=2,查卡方表,X22,0.05=5.991结论:X2实=0.7684X2临,接受H0,达遗传平衡,H0:符合遗传平衡,即各基因型O、E值相符求实际2值,2、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平衡,二、哈迪-温伯格法则,某人群6000人中A.B.O.AB血型别为1920、1627、1864、607人,IA、IB、i基因频率p、q、r分别为0.237、0.206、0.5574,(三)HardyWinberglow应用,雌雄性的基因频率相等,即Px=Pxx,qx=qxx。Aa为例雄:XAY,XaY中pA:qa=pX:qX=p:q;雌:XAXA,XAXa,XaXa中p2AA:2pqAa:q2aa=pxx:qxx=p:q所以,Px=Pxx,qx=qxx雄性隐性基因型频率R等于基因频率qRx=qX。因Rxaxa=q2,基因频率调查宜从异配性别入手伴X隐性基因,雄性患病率比雌性高q/q2(1/q)倍因雄体患病率(Rxa)=q,雌体患病率(Rxaxa)=q2。伴X显性基因,雄性患病率比雌性低1/(1+q)因RxA/(RxAxA或a)=p/(p2+2pq)=p/p(p+2q)=1/(1-q+2q)=1/(1+q),3、伴性基因的遗传平衡,二、哈迪-温伯格法则,1.规律,(三)HardyWinberglow应用,3、伴性基因的遗传平衡,二、哈迪-温伯格法则,2.举例,(三)HardyWinberglow应用,4、近亲繁殖群体的遗传平衡,二、哈迪-温伯格法则,(三)HardyWinberglow应用,非随机交配生物界非随机交配现象普遍存在。动物中同胞交配、堂兄妹交配、人类中表兄妹婚配都是近亲交配。人类广泛存在的选型婚配更是普遍存在。如选择与自己身材、肤色相似、智力相当的个体做配偶。这些非随机交配将会降低群体中杂合体频率、增加纯合体频率。莱特定理近交群体中能改变基因型频率的关键因素是近交系数F。设A,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p,q不变时,近交群体AA,aa基因型频率必定大于p2,q2,当D,R分别为p2+Fpq,q2+Fpq时,Aa基因型频率必定是2pq-2Fpq=2pq(1-F)=H。称近亲繁殖群体的莱特定理。当F=0时:D=p2,H=2pq,R=q2,就是Hardy-Winberglow,是莱特定理中的特例当F=1时D=p2+Fpq,H=2pq-2Fpq=0,R=q2+Fpq,杂合体消失,被Aa基因频率替代F1,0D=p2+Fpq,H=2pq-(1-F),R=q2+Fpq。设某隐性致病基因频率=0.005,随机婚配下患病率=2.510-5,表亲婚配患病率=2.510-5+1/160.0050.995=3.35937510-4,比远亲婚配高13.44倍。,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一)基因突变(genemutation),设:puqv=q,当q0时群体达到遗传平衡从而有:pu=qv,qv=(1-p)v=v-vpv=pu+vp=p(u+v),所以p=v/(u+v)推导证明:某群体显性基因频率p,仅处决于回复突变频率v占总频率(u+v)的比值大小,但与A基因原始基因频率p0无关。同理可得:q=u/(u+v)同理证明:某群体隐性基因频率q,仅处决于正向突变频率u占总频率(u+v)的比值大小,但与a基因原始基因频率q0无关。,2.基因突变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二)选择(selection)的作用,英国1880年因工业污染,隐性灰色尺蠖椒花蛾显目受鸟害,黑色蛾多达90%,59年93.3%,65年90.2%,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1.自然选择现象,(二)选择(selection)的作用,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2.适合度与选择系数fitneesandselectioncoefficient,选择系数S:群体中某基因型不利生存或被淘汰的程度,选择压的度量单位。适应值:某基因型相对生育力;即某基因型生育力与最高生育力基因型比值。如:调查侏儒病患者108人生育27个子女,正常人457人生育582个子女,侏儒病患者适应值=27/108/582/457=0.2。某动物适应值的调查多采用捕捉-释放-捕捉方法。如英国隐性灰色和显性黑色尺蠖椒花蛾调查,污染区因灰色蛾显目易被鸟吃,适应值=0.47,非污染区黑色蛾显目易被鸟吃,适应值=0.343。,aa淘汰一代:仅Aa基因型中有a,且仅占1/2;所以q1=pq/(1-q2)+0=(1-q)q/(1+q)(1-q)=q0/(1+1q0)aa淘汰二代:q2=q1/(1+q1)=q0/(1+q0)/1+q0/(1+q0)=q0/(1+q0)/(1+q0)/(1+q0)+q0/(1+q0)=q0/(1+2q0)aa淘汰n代时:qn=q0/(1+nq0),(二)选择(selection)的作用,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3.隐性个体的淘汰选择,全汰aa时的公式推导,(二)选择(selection)的作用,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3.隐性个体的淘汰选择,全汰aa举例,(二)选择(selection)的作用,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淘汰一代后,基因型频率总数1,而等于1-sp(2-p),推导如下p2(1-s)+2pq(1-s)+q2=p2+2pq+q2-sp2-2spq=1-sp(p+2q)=1-sp(2-p)*:淘汰一代后,显性基因型总数=D+1/2H,即等于p(1-s),推导如下p2(1-s)+pq(1-s)=p(p-sp+q-sq)=p(p+q)-s(p+q)=p(1-s),(二)选择(selection)的作用,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4.显性个体部分淘汰选择,计算举例,(二)选择(selection)的作用,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5.突变与选择的联合作用,设Aa隐性突变频率为U,aA显性突变频率为V,a基因频率为q,不考虑其他因素作用下,隐性基因频率有何变化?在没有选择作用下:q=up-vq=0=u(1-q)-vq,u=uq+vq,q=u/u+v在汰隐性选择下:q=u(1-q)-vq突变的净增量;q=-Sq2(1-q)选择的损失量当净增量与损失量相等,且q,v很少,vq可忽略不计时,则有:u(1-q)=Sq2(1-q),即:usq2根据usq2可以测定基因自发突变频率如:色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约8万人中有1患者,调查患者的平均繁殖能力约是正常人的一半.请估算色盲基因突变率?解:已知q色盲2=1/80000,S=0.5;u=sq2=0.51/80000=6.2510-6在汰显性选择下:p=v(1-p)-up净增量,p=-Sp2(1-p)选择损失量p,u很少时,up忽略不计,则:v(1-p)=Sp2(1-p),即:vsp2根据p(v/s)1/2,可以测定某基因型频率。如软骨发育不全病,已知v=510-5,=0.2,S=0.8,请计算软骨发育不全杂合体频率=?解:p=(510-5/0.8)1/2=0.7906%,q=1-p=99.2%杂合体患者2pq=20.7906%99.2%=1.57/10000;即百万个小孩中有1-2个患者纯合体患者=p2=0.79062=62.5/10000;即百万个小孩中有62-63个患者,但活不到婴儿期死亡。,个体从甲群体迁入或迁出乙群体,参与乙交配繁殖,导致乙群体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变化的现象P群体某基因型以m为迁入率,迁入P群体并参与P群体交配繁殖,改变其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三)迁移(migration),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1.概念,迁移交配n代后(m、q0不变),a基因频率为:qn=mq0+m(1-m)q0+m(1-m)2q0+:+m(1-m)n-1+(1-m)nq0前N项写成N项几何级数形式mq0(1-(1-m)n)/1-(1-m)=q0-q0(1-m)n则上式写为:qn=q0-q0(1-m)n+(1-m)nq0,设受体群体A.a频率为p.q,供体群体A.a频率为p0.q0,迁入率为m,迁入者参与受体群体交配,一代后a基因频率为:q1=mq0+(1-m)q0=q0+m(q0-q0)=q0-(1-m)q0+(1-m)q0迁移交配2代后(m、q0不变),a基因频率为:q2=mq0+(1-m)q1=mq0+(1-m)(mq0+(1-m)q0=mq0+(1-m)q0-mq0+mq0=mq0+(1-m)q0(1-m)+mq0=mq0+m(1-m)q0+(1-m)2q0,(三)迁移(migration),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2.基因迁移规律,(三)迁移(migration),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3.基因迁移举例,解:求供体群体和受体群体中隐性基因的频率已知R=0.36,则q0=0.6,R0=0.01,q0=0.1,m=0.02求迁入者参与受体群体一代交配后隐性基因频率q1=mq0+(1-m)q0=0.020.6+0.080.1=0.110求受体群体中隐性基因型频率R1=q21=0.112=1.21%求下代林分隐性基因频率q2=q0-q0(1-m)2+q0(1-m)2=0.6-0.6(1-0.02)2+0.1(1-0.02)2=0.1198求下代林分隐性基因型频率R2=q22=0.11982=1.44%,某赤杨林分中矮株率为1%,因流水及鸟的作用,使上方本地杨迁入,且已开花株占2.0%;本地杨的矮株率36%请估算赤杨林分及下代赤杨林分上采种的矮株率=?,(三)迁移(migration),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4.基因迁移速度计算,由迁移影响基因频率计算公式qn=q0-q0(1-m)n+(1-m)nq0;可以获得:基因流动速率公式:(1-m)n=(qn-q0)/(q0-q0),因qn-q0=(1-m)n(q0-q0)。基因流动速率计算,如决定白种人还是黑种人的关键基因是R0,调查某白种人群中q0=0.028,黑种人祖先中q0=0.63,因该黑种人的祖先(300年,约10代前)来到该白种人国家后,因白种人R0基因迁入黑种人,使黑种人R0基因qn=0.446,请计算R0基因的迁移速度=?解:已知qn=0.446,q0=0.63,q0=0.028,求m=?(1-m)n=(qn-q0)/(q0-q0)=(0.446-0.028)/(0.630-0.028)=0.6941-m=0.6941/10=0.964,则;m=0.036,即白种人R0基因迁入黑种人的速率相当于平均没代迁入3.6%,经10代基因流动后,黑种人来自祖先的基因比例=(1-m)n=(1-0.036)10=0.694,仅占69.4%,30.6%是来自白种人的。,(四)漂移(drift),1.概念,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样本机误造成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包括群体太小或非随机交配导致群体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变化。漂变无确定方向、基因频率变化随机,又称随机遗传漂变(randomgeneticdrift)。,群体大小与基因频率关系N=50,30-60代基因固定N=500,80代后偏离N=5000,100代后不变,(四)漂移(drift),在p=q=0.5的随机交配群体中,选择2个体构成小群体,求一代交配后p(A)、q(a)的变化情况。,2.遗传漂移规律,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小群体中A、a基因的频率,(四)漂移(drift),2.遗传漂移规律,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交配一代后,群体A基因频率,(四)漂移(drift),3.建立者效应与瓶颈效应,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建立者效应(foundereffect)因少数个体基因频率决定后代基因频率的效应现象称之。如卟啉血红蛋白障碍病(患者皮肤见光起水疱)在全球各个国家发病率很低,唯独南非欧洲人群患病率高达0.4%,。通过患者家系调查发现:大约200万欧洲人群都是来自1686年好望角市的一对荷兰夫妇的后代。这种因少数个体基因频率决定了后代基因频率的效应,称为建立者效应。是小群体中A基因消失或a基因固定的特例。瓶颈效应(bottleneckeffect)由通过瓶颈后的少数个体再次扩展到原来规模群体的现象为之。如人类ABO血型,各个国家间复等位基因IA、IB、i基因频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印地安人群中仅有i基因,全是O型血型。产生这种瓶颈效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环境激烈变化,基因漂移使群体中某类个体数急剧减少,面临灭绝所致。,(四)漂移(drift),4.基因漂移计算举例,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一)生物进化概述,(二)生物进化树,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三)生物进化论,1.拉马克进化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论:动物植物生存条件的改变是引起遗传特性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生存条件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水面上的毛茛叶呈掌状,水下面的呈丝状间接作用:神经发达的动物,环境改变强迫其习性和行为改变,导致某些器官加强或减弱,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二)生物进化论,2.达尔文进化论(Darwinsevolution),1859物种起源生物进化3要素变异:子子间形态、生理、行为差异称变异,是生物进化基础。遗传:亲子间相似性总是大于无亲缘个体间相似性称遗传,是生物进化保证。选择:特定条件下总有生存繁殖力超一般的个体称选择,是生物进化动力,大树环境选择下长颈比短颈鹿更易生存,适者生存。,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1937.1970,Dobzhansky吸取Darwin.Mendel.MorganVeris很多遗传理论,用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证实了群体中基因突变、重组、选择、隔离四要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首次提出了生物进化单位和实质。,(二)生物进化论,3.杜布詹斯基综合进化论(Dobzhanskyssynthoticevolation),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三)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1.氨基酸组成分析,生物界某些物质氨基酸组成非常稳定,能估算出生物进化的时期与速度。如,细胞色素C是104个氨基酸组成,物种间有差异的数目能获得生物进化树。,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三)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1.氨基酸组成分析,用20个物种细胞色素C104个氨基酸的差异,采用最小距离法能构建出生物进化树(evolutiontree)和种系发生树(phylogenictree)。,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三)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2.基因组DNA含量分析,测定生物基因组DNA碱基数目,用哺乳动物基因组含量的差异程度(%)和bp数目,绘制出从病毒到哺乳动物的生物进化树。见下图。,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三)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3.DNA序列分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遗传标记法可以测定亲子间、子子间DNA突变或进化的情况。如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d、dd双亲和子代DNA,因DNA结构差异导致酶切位点差异,因不同DNA片段长度差异产生电泳显带位置差异,获得亲子遗传进化或突变的信息。,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短串联重复(shorttandumrepeat)序列分析,(三)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3.DNA序列分析,如人类第5染色体上的D5S818基因座出现(AGAT)多次重复。按核心序列中出现次数多少命名有7-15个等位基因,从中国汉族黄种人、高加素白种人、美国黑种人、意大意人、波兰人和印度人群中11-12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高,说明人类以(AGAT)11、(AGAT)12短串联重复为主,(AGAT)15、(AGAT)16短串联重复差异很大,群体间产生很大分化。用数目可变串联重复(VNTR)序列分析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论,不同人群间可变串联重复序列有很大的分化。,四、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一)物种(species)与隔离,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二)隔离的类型,1.生殖隔离(reproductiveisolation),物种间不能交配或交配不育的现象称生殖隔离。它是阻止基因交流或阻止个体间交配的分隔机制。主要包括合子前和合子后生殖隔离两种。,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二)隔离的类型,一个大群体被地理障碍分开,众多微小差异累积,逐渐导致生殖隔离,产生异域新物种。某大群体中个别个体被地理或其他因素隔开,因小群体建立者效应,导致基因漂移和适应峰改变,产生异域新物种。地理隔离并不完全,如一道山脉可以将一个物种分隔成两个群体,中间相临的个体仍然可以相互交配,但因交配后代适应性差,等位基因的新组合或染色体重排,产生生殖隔离,形成邻域新物种。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同一地段内某一小群体生殖隔离,形成同域新物种。,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三)物种(speciation)形成机制,1.继承式渐变,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四)物种形成模式(speciationpatterns),长时间段内旧物种逐渐演变形成新物种。如某大群体因地理隔离分成两个群体后,原众多微小差异在某种基因频率影响因素作用下逐渐积累,导致生殖隔离形成。经过一系列中间类型过渡成新物种;但无需隔离。如:马、牛、螺、瓢虫、蝴蝶等生物的进化均为继承式进化。,2.分化式渐变,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四)物种形成模式(speciationpatterns),累积和隔离共同作用,分化式渐变是在变异累积和隔离共同作用下,因建立者效应,基因漂移或适应峰改变,导致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如:中棉等生物均为分化式进化,3.爆发式形成模式,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四)物种形成模式(speciationpatterns),3.爆发式形成模式,五、物种形成与隔离(speciationandisolation),(四)物种形成模式(speciationpatterns),普通小麦是有野生一粒麦、斯卑尔脱山羊草方穗山羊草3个物种远缘杂交,染色体加倍演变进化形成。人工模拟合成普通小麦成功。,普通小麦进化与人工合成,第17章作业与复习题,一、作业:P505-5061.3.5.7二、复习题(一)名词注释1.genotypefrequeney8.allelesfrequency2.geneticmigration9.geneticsbalance3.geneticdrift10.randommating4.geneticsbalance11.migration5.mutationpressure12.synthoticevolation6.reproductiveisolation13.geographicalisolation7.selectionpressure14.naturalselection(二)填空1、Darwin进化论有三个原则:其一、变异原则。即任何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间都存在有形态、生理及行为上的差别。其二、是()。其三、是()。2、在一个大的杂交群体中81的个体对于某一显性性状是纯合的,在没有突变和选择情况下,其后代中隐性及显性个体分别为()、()比例。3、一个群体中杂合体是纯合隐性个体总数的8倍,隐性基因的频率是()、隐性基因型的频率是()。4、一个牛的大群体中,红色(RR)占49,杂色(Rr)占42,白色(rr)占9;在此群体中R基因配子的频率为(),r基因配子的频率为()。,5、人类中S-s抗原系统S和s共显性等位基因,在3146人的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8SS,717Ss,和2241ss,该群体S基因频率为(),共显性基因型的频率为()。6、在一个相互婚配的大群体中O型血的人(I0/I0)占60,忽略突变选择情况下,这个群体孙子辈中O型血为(),I0基因频率为()。7、在随机交配的群体中,一个中性突变的隐性性状在男性中占40,在女性中占16,该隐性基因的频率是(),该群体女性是杂合的频率是()。8、某群体中男性约为8是红绿色盲患者(伴性隐性遗传),在随机交配大群体中女性带有色盲基因的杂合子比例为(),2代以后男性正常视觉的比例是()。9、镰刀型贫血是一种超显性,一个Hb-A/Hb-S的杂合体增加了对恶性疟疾的抗性,因此比Hb-A/Hb-A及Hb-S/Hb-S纯合体有更强的适应性。现有Hb-A/Hb-A、Hb-A/Hb-S、Hb-S/Hb-S个体的适应值分别为0.88、1.00、0.14的群体,孙辈S基因的频率是(),Hb-S/Hb-S个体的比例为()。注:q=-Sq2(1-q)10、生殖隔离分为两大类:异性交配上的时间隔离机制隔离,行为隔离,配子隔离,生态隔离属于()隔离,而当杂种夭亡、不育、衰败均称为()隔离。11.对雄性异配性别的物种来说,一些座位上的等位基因频率与雌雄是不同的。假定a基因频率在雄性中是0.8时,则雌性中是(),雄性患者是()雌性患者是()12.伴X显性基因来说,男性发病率为p时,则女性患病率为()。,(三)选择填空1、一对基因差异群体中D、H、R分别为0.05、0.30、0.65,该群体遗传平衡时,R值应为()。a、0.65b、0.66c、0.64d、0.302、红花三叶草一对基因随机交配大群体,有16%的隐性个体。则该群体杂合体频率为()a、0.16b、0.32c、0.48d、0.283、某常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青海-青海电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公司安全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公务员课件资料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及解析答案
- 环境友好加工技术分析报告
- 铁路客运企业竞争力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智能建筑仪表用户体验分析报告
- 2025河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含答案
-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冷链物流温控技术在冷链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物流协同化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应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 推拿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儿童肺炎说课稿
- 水利工程档案验收项目法人自检工作报告
- 工资管理课件
- 电商客服培训 课件
- 2025村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社区治理一表通应用规范
- 中国古诗词歌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