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二)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此类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客观之象,所抒之情,所言之志,主观之意,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就是意象。,关于意象,柳,渭城朝雨浥轻尘,_今宵酒醒何处,_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芳草,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一川烟草,萋萋满别情,试问闲愁都几许,_,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_。,落花,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天上人间。夜来风雨声,_。,花自飘零水自流,流水落花春去也,花落知多少,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梧桐,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更兼细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菊,_,悠然见南山。_,此花开尽更无花。雨尽已无擎雨盖,_。,采菊东蓠下,不是花中偏爱菊,菊残犹有傲霜枝,菊: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梅,遥知不是雪,_。零落成泥碾作尘,_。,为有暗香来,只有香如故,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改变自己的气节。,猿猴,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_,渚清沙白鸟飞回。_,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是反其意而行之)谢公宿处今尚在,_。,风急天高猿啸哀,两岸猿声啼不往,渌水荡漾清猿啼,鸟,_,池鱼思故渊。山气日夕佳,_。春眠不觉晓,_。_,时鸣深涧中。,羁鸟恋旧林,飞鸟相与还,处处闻啼鸟,月出惊山鸟,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雁,_,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_,月满西楼。,雁过也,雁字回时,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怀念故人之意。,流水,无边落木萧萧下,_问君能有几多愁,_,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不尽长江滚滚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柔情似水,流水:流水一去不返。引申出流年似水。再加上流水悠悠不断,也喻愁怀别绪。,雨,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君问归期未有期,_。自在飞花轻似梦,_。,梅子黄时雨,巴山夜雨涨秋池,无边丝雨细如愁,月,月: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所以月便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_,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_。_,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片云天共远,_。,举头望明月,月是故乡明,明明如月,永夜月同孤,云,云:一是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由。二是遮蔽光华,喻小人。行到水穷处,_。_,落日故人情_,只缘身在最高层。_,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游子意,不畏浮云遮望眼,总为浮云能蔽日,坐看云起时,其他,要了解物象的寓意,关键是了解物象自身的特性,结合语境来大胆推测。露:_(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草木:_(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松:_(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长亭:_(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夕阳:_(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杜鹃(子规)_(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发: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的短促,荒凉,兴衰之感,清幽、隐逸,送别,依恋,暮年,衰老,哀伤,衰老,情景关系诗歌赏析,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意境的概念,概念: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象境情,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常见意境特点举隅,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高低、俯仰、上下);二、画面色彩(明暗、冷暖);三、动态和静态(动静、声寂);四、点面、时空。,【答题切入点】,(二)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答题步骤】,第一步:应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注意: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析景),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悟情),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11分)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从写景的句子入手,暮春,飞花,从两首诗中相似的表情达意的词句入手,思念故乡之情,知识链接: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见仁见智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案:(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维修汽车考试题库答案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试题库及答案法规与技术标准
- 安达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25 年小升初温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牛津版)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刮石膏劳务合同范本
- 线上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水产店面出租合同范本
- 上海租房合同范本
- 标准的期房合同范本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番茄栽培技术课件
- 女职工普法宣传教学课件
- (高清版)DB22∕T 5159-2024 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技术标准
- 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查房
- 合资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 202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计划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缴纳社保免责协议书
- 平面广告设计基本原则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