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网络心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网络心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网络心理学》PPT课件_第4页
《网络心理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心理,走进网络,互联网:指以接收、储藏、处理、传递全球信息资源为主要功能的国际互联网络。互联网的积极功能:1.更新观念2.学习功能3.办公功能4.人际交往5.生活休闲娱乐6.就业创业功能,走进网络,消极功能:1.现实情感萎缩2.思维狭隘化,被动化3.语言扭曲化4.沟通能力退化5.文化失衡6.法纪观念淡化,网络心理特征分析,1.开放性对用户开放,对服务者开放,对未来的改进开放。2.全球性3.虚拟性4.身份的不确定性5.非中心性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得主体际界面环境中。6.平等性7.个体性网络呈现出的分散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正是网民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现。在网上,每个网民的目的不同,需要各异。网络使个体的创造性能够获得极大的张扬。,青年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感知觉障碍注意障碍注意的强度、广度、稳定性和持久性记忆障碍记忆力减退思维障碍思维僵化,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认知过程障碍,过度上网,大脑皮层异常兴奋,幻觉,情感过程障碍,情感反应迟钝情感淡漠病理性情绪低落:游戏长时间不能过关所表现的异常持续性心境不佳病理性愉快心境:上网学生在游戏中获胜时所表现的一段时间异常持续性的情绪高亢,意志增强:长时间网络游戏,学生不顾疲劳继续用各种方法攻战企图取胜过关的病态意志。意志减退意志缺乏:学生对除上网以外的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要求,对工作、学习无自觉性,个人生活极端懒散,行为孤僻、退缩。,意志行为障碍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以行为不符合现实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冲突十分激烈依赖型人格障碍:长期上网的学生,把计算机网络看成万能之源。他们将自己的需要依附于网络,过分顺从于他人的意志;要求并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网上的亲密关系终结,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人格障碍,突出表现得极大网络问题,网络迷恋-网恋网络孤独-孤独症网络自我迷失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瘾(交际,色情,游戏),网络心理障碍的特点,隐蔽性:诊断和确认比较难心理生理疾病的并发:持续上网,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职务神经紊乱,体内激素失衡,棉免疫功能下降,适应能力下降。治疗手段的模糊性预防和治疗的紧迫性,网络障碍形成得原因分析,(一)客观原因网络对学生强大的心理诱惑力社会环境带来的心理干扰(二)主观原因探究心理情感心理人格因素,如何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一)网络心理健康标准1.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2.能保持在线时和离线时人格的统一与和谐,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能够做到以现实为主。3.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4.在现实社会中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协调,能够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5.随时可以离线且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如何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网络培养健康的网络心态提高网络辨别能力及网络交往能力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自控能力,自我检测,1.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2.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3.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停止使用互联网4.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躁不安5.每次在上网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6.由于互联网,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是否受到影响。7.你是否对家庭成员、治疗医生或者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联网的着迷程度。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