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ppt课件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ppt课件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ppt课件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ppt课件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中考试必考题,.,2,1、隋朝大运河,2、科举制的创立,3、唐朝三位诗人,5、民族政权并立,6、蒙古及元朝建立,8、元世祖治国措施,9、元朝民族融合表现,7、江南经济发展原因,4、唐朝三位帝王,.,3,洛阳,涿郡,余杭,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2分钟记忆,.,4,1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C,.,5,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A,.,6,3、隋朝一位商人通过大运河运送货物,他从余杭出发,坐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历哪几段运河?()、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邗沟、江南河、永济渠,A,.,7,4、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上述材料是指哪一工程?修建于何时?当时的皇帝是谁?,指隋朝大运河,修建于:605年,当时是隋炀帝,.,8,它以何处为中心?北达?南至?它自北向可分为哪几段?沟通那五大水系?,中心:洛阳。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9,它开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的开通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他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10,隋文帝,隋炀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设置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创设殿试和武举,诗赋成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终结:到清朝末年被取消,共存在1300多年,2分钟记忆,.,11,1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D,.,12,2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B,.,13,3、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A,.,14,4、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唐太宗阅读后回答: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科举制,.,15,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开始于:隋朝,科目:进士和明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16,在此之前,官员选拔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按照门第的高低选拔,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17,5、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请回答:这种制度何时创建?何时完善?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8,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由盛转衰,诗圣,三吏三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诗魔,中唐,秦中吟新乐府,直白如话通俗易懂,2分钟记忆,.,19,1唐代文坛中最光彩夺目的是:()A散文B传奇C戏剧D诗歌,D,.,20,2、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A直白如话B沉郁悲怆C豪迈奔放D委婉清新,C,.,21,唐太宗治国措施,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减轻赋税,发展生产。合并州县,整顿吏治。任用贤臣,虚心纳谏,.,22,女皇,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2、人称其统治:()3、武则天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3,唐玄宗和唐太宗治国相识之处善于用人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唐玄宗重用:姚崇重视吏治唐太宗:合并州县唐玄宗:下放优秀官员到地方,亲自考核县令发展生产注重节俭,.,24,1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文化昌盛,A,.,25,2.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26,3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都虚心采纳谏言都注意戒奢从简B.C.D.,A,.,27,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出自()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B,.,28,5、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都是开国皇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都比较有作为、,B,.,29,6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C,.,30,7、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重视文化教育,设州县学校、善于用人,重视纳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A,.,31,8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32,9.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轻徭薄赋B.重用人才C.善于纳谏D.减轻刑罚,B,.,33,10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当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C笼络人才D维护封建统治,D,.,34,1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A、这是我国古代哪位皇帝说的话?B、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唐太宗,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35,C、这句话体现了这位皇帝什么样的治国方针?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重民爱民,贞观之治,.,36,1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是谁的诗句?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2分)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2分),杜甫,开元盛世,安史之乱,.,37,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称为:诗圣,诗史,.,38,960年,赵匡胤,东京,汉族,10世纪初,阿保机,上京,契丹族,11世纪初,元昊,兴庆,党项族,12世纪初,阿骨打,会宁,女真,1127年,赵构,临安,汉族,.,39,1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北宋辽金西夏元朝()A.B.C.D.,C,.,40,2.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A女真贵族B契丹贵族C党项贵族D匈奴贵族,A,.,41,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请回答:此话流行于哪里?“岳家军”有什么特点?“岳家军”大败金军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为什么说岳飞抗金是正义的?,金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郾城大捷,反抗金军的屠杀和压迫保护南宋人民的安全,.,42,17、材料:“大宋皇帝谨致书契丹皇帝陛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十一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请回答: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材料中的“北朝”是指哪一政权?,宋真宗,辽国,.,43,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你认为该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44,1206年,铁木真或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大都,.,45,与南宋并立过的民族政权:,南宋,西夏,金国,南宋,西夏,金国,蒙古,元,南宋,.,46,统一蒙古草原的是()()年他建立了蒙古国因此被尊为(),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蒙古和元建立,元朝建立时间是(),建立者(),他就是()都城().南宋灭亡时间()年,抗元英雄()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写下过零丁洋,铁木真,1206,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1276,文天祥,.,47,()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治理()推广()的种植。,发展农业,目的为便利()开凿大都至通州的(),山东临清至东平的()还开凿了规模空前的()逐步以()为主。,开凿运河,忽必烈,圈占农田做牧场,黄河,棉花,南粮北运,通惠河,会通河,海运,海运,.,48,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置()简称()。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始于()元朝设立()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加强对琉球即今天()的管辖。,管理国家,中书省,行中书省,行省,元朝,宣政院,台湾,.,49,汉族人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什么区别。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融合形成回族。,民族融合表现,.,50,1、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隋朝运河皇帝:隋炀帝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统治,元朝运河皇帝:忽必烈目的:为便利南粮北运,.,51,南方()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增加了南方的()南方()优越。南方统治者(),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战乱较少,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重视农业发展,.,52,1、阅读下列材料“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请回答: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苏湖:苏州和湖州故都:开封,.,53,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完成于:南宋,.,54,2、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融合的空前发展是宋元时期的显著时代特征。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的民族关系也获得重要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