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丙烯】1. 产品简介聚丙烯 polypropylene 简称聚丙烯,CAS No.9003-07-0。一种热塑性树脂。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有无规聚丙烯、等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三种。工业生产的等规聚丙烯为无色、无臭、无味的固体。相对密度0.900.91,熔点164167。耐热性高,使用温度范围-30140。聚丙烯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也好,与多数化学药品不发生化学作用;另一方面,聚丙烯具有易于成型加工的优点。其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染色性差,是一种通用塑料。它不溶于水,也不吸水,可在水中沸煮,可在130下消毒。2. 技术进展丙烯聚合的技术进展是以聚丙烯催化剂的技术进展为基础的。1943年,Natta使用TiCl3/Al(C2H5)2Cl组成的催化剂首次合成了等规聚丙烯。1957年,意大利的Montecatini公司和美国的Hercules公司采用这种催化剂实现了等规聚丙烯的工业化生产。第一代丙烯聚合用催化剂组成为-TiCl3. AlCl3。60年代末开始研制第二代络合催化剂,它的典型性代表是比利时Solvay公司1971年研制成功的TiCl3-异戊醚络合型催化剂,其活性是第一代催化剂的45倍。第三代丙烯聚合高效催化剂是活性Ti负载于活性MgCl2微晶表面的负载型催化剂,它活性高,产物基本上不需要脱灰。第四代丙烯聚合催化剂具有高孔隙、规则形状、适合于生产丙烯共聚物的特点。80年代,Himont公司(现属Basell公司)研制成功球型大颗粒催化剂,并在此催化剂基础上,成功开发了Spheripol工艺。90年代以来,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聚丙烯实现了工业化。它活性高,且能控制聚丙烯的分子结构。茂金属催化剂也用于丙烯共聚物的制造,促进了双向拉伸聚丙烯(BO聚丙烯)薄膜的发展。陶氏化学公司Unipol气相法工艺采用壳牌公司的高活性载体催化剂和原联碳公司的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其特点是可以配合超冷凝态操作,即所谓的超冷凝态气相流化床工艺(SCM)由于超冷凝操作能够最有效地移走反应热,能使反应器在体积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很大的生产能力,如通过将反应器内液相比例提高到45%,可使现有生产能力提高200%;只用一台沸腾床主反应器就可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可在较大操作范围内调节操作条件而使产品性能保持均一;工艺路线较短,对材质没有特殊要求,占地面积少,装置生产潜力很大,产品成本低,性能好,具有较强的竞争。Unipol工艺工业化生产的均聚物MFR为0.5-100 g/10min,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共聚单体含量可以达到5.5%;丙烯与1-丁烯的无规共聚物已经实现工业化(商品名称为CEFOR),其中橡胶质量百分含量可高达14%;Unipol工艺生产的抗冲共聚物中乙烯含量可达21%(橡胶含量35%),目前已经开发出橡胶含量高达60%的抗冲聚丙烯产品。Ineos公司的气相法Innovene聚丙烯生产工艺采用独特的接近活塞流的卧式搅拌床反应器,带内部挡板,并带有特殊设计的水平搅拌器,搅拌器叶片与搅拌轴成45度角,能够对整个床层进行缓慢而规则的搅拌。反应床上有许多气相和液相进料点,催化剂、液体丙烯及气体从这些进料点加入。由于这种反应器设计的停留时间分布相当于3个理想的搅拌釜反应器串联,因此牌号的切换很快,过渡料很少。采用的CD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形态控制、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能控制无规聚丙烯的生成,产品具有很高的等规指数。由于该工艺的催化剂停留时间分布较窄,抗冲共聚物的橡胶相分布更加均匀,性能更加优异尤其是冲击性和刚性的平衡性能更好。BASF公司开发的Novolen气相法工艺采用两台带双螺带搅拌的立式反应器,该反应器使气相聚合中气固两相之间分布比较均匀,聚合反应热是靠液体丙烯汽化撤出。Novolen工艺的均聚和共聚都采用气相聚合,其独到之处是可以用共聚合反应器生产均聚物(与第一个均聚反应器串联),使均聚物的产量提高30%,同样无规共聚物也可以采用将反应器串联的方法进行生产。Novolen工艺采用PTK-4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氧化硅载体,不需要预聚合,活性30kgPP/gcat以上,能够生产所有牌号的产品。其工业化聚丙烯均聚物牌号的MFR范围是0.2-100g/10min,无规共聚物产品中乙烯含量最高为12%,生产的抗冲共聚物中乙烯含量可以达到30%(橡胶含量50%)。生产均聚物的反应条件为80、2.8-3.8MPa,生产抗冲共聚物的反应条件为60-70、1.0-2.5MPa。我国聚丙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引进第1套5000吨/年的淤浆法连续聚合聚丙烯装置。在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先后开发出丙烯汽化散热的三釜连续聚合工艺技术和间歇式液相本体丙烯聚合工艺技术,建成了几十套工业化装置,大多采用炼油厂的丙烯为原料。1980年,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提出了“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卧式釜气相聚合”(SPG)的连续聚合工艺。20世纪90年代,继4套4万吨/年国产化釜式本体法聚丙烯装置建成后,采用中石化国产化第1代环管法聚丙烯工艺技术,又建成了7套7万吨/年和1套10万吨/年的聚丙烯装置。中石化随后开发出能够生产相对分子质量双峰分布的产品及高性能抗冲共聚物的第2代环管聚丙烯技术。2006年中石化茂名分公司30万吨/年装置建成投产,标志着中石化已经具备了环管法聚丙烯工艺技术大型化及工程化的开发、设计和建设装置的能力,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几家掌握了30万吨/年以上规模聚丙烯技术的公司。在立足自有技术发展聚丙烯工业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聚丙烯工艺技术。20世纪90年代末,中石化引进Amoco气相工艺,先后在燕山分公司和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中石化与BP公司合资的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Amoco气相工艺)也于2005年建成投产。中石化还将在福建乙烯项目中引进美国ABBLummus公司的Novolen技术建设40万吨/年的聚丙烯装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年来引进Basell公司的Spheripol工艺,先后在大庆、大连和兰州建成了20-30万吨/年的大型聚丙烯装置。3. 主要用途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树脂,具有密度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抗挠曲以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聚丙烯在地毯、医疗、其他工业等领域也应用广泛。消费结构中吹塑制品对聚丙烯的消费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长幅度将达到7.0%;其次是纤维制品,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9%。目前全球聚丙烯消费结构情况如图1所示。 来源:化工在线()图1 全球聚丙烯消费结构分布图A注塑制品33.9 %; B薄膜及片材23.7%; C拉丝 17.6%;D纤维13.7%; E管材2.9%; E吹塑制品1.1%;其它7.0%。在中国,聚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编织袋、打包袋和捆扎绳等编织制品,这部分产品约占到聚丙烯总用量的一半。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聚丙烯产品结构逐步向国际消费结构靠拢。在编织制品市场上,国产料占主导地位,进口料生产的塑料编织袋大多用于出口,只有少量内销。尽管该领域的绝对消费数量很大,但是占聚丙烯总消费量的比例却在逐年减少。大型、重型化以及高强度、抗静电、耐老化等包装袋将是今后编织制品的总体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聚丙烯衍生产品中,纤维及注塑制品的消费量异军突起,以两位数的速度逐年增长。在纤维制品市场中,生产中低档产品绝大部分采用国产料,生产高档丙纶制品的细旦、超细旦、薄型无纺布、强力丝等所需原料则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注塑制品是我国聚丙烯的第二大消费领域,是今后聚丙烯需求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中国聚丙烯的另外一个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其中以BO聚丙烯薄膜为主。聚丙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还包括聚丙烯涂覆专用树脂、土工材料、餐具、饮料杯等食品包装、文件夹等文化用品等。目前中国聚丙烯消费结构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聚丙烯消费结构分布图来源:化工在线()A 编织制品45.3%; B注塑制品19.8%; C 双向拉伸薄膜(BOPP)制品 11.2%; D 纤维制品 14.1%; E 管材3.9%; F延流薄膜(CPP)制品3.7%; G 其它2.0%4. 产需状况过去几年,利安德巴赛尔、英力士和陶氏化学等西方生产商关闭了在北美的一些聚丙烯装置,他们聚丙烯产能总体呈停滞状态。而金砖四国和中东等新兴经济体的聚丙烯产能大幅扩张,占全球的比例明显上升。2013年全球聚丙烯产能达6600多万吨/年,主要聚丙烯生产装置及产能统计见表1。表1 2013年全球主要聚丙烯生产装置及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序号生产装置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1Total Petrochemicals USA IncUS122.42Reliance Industries Ltd - (RIL)India1033Total PetrochemicalsBelgium904Abu Dhabi Polymers Co Ltd - (Borouge)UAE805ExxonMobil Chemical CoUS72.66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US727Rabigh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Co - (Petro-Rabigh)Saudi Arabia708Indian Oil Corp - (IOC)India609Sabic Europe BVNetherlands6010Dushanzi PetrochemicalChina5511Datang Inner Mongolia Duolun Coal ChemicalChina5012ExxonMobil Chemical Asia Pacific Pte LtdSingapore5013Saudi-European Petrochemical Co - (Ibn Zahr)Saudi Arabia5014Shenhua Ningxia Coal Group CoChina5015Tobolsk Polymer OOORussia50其它5606.3合计6641.3来源:ICIS受下游需求推动,未来几年全球聚丙烯产能将继续扩张势头。博禄(Borouge)阿布扎比三期扩能项目将在2014年投产,包括两套Borstar聚丙烯装置,合计产能为96万吨/年;卡塔尔石油公司和卡塔尔石化公司将在莱凡角工业城合建石化联合装置,包括一套76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预计将在2018年投产。2012年中国聚丙烯产能增加较多。广西北海石化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宁夏石化1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大唐国际采用煤制烯烃为原料的46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均在上半年投产;大庆炼化二期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9月份投产,公司总产能达到60万吨/年;抚顺石化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1月份投产; 呼和浩特石化1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于12月份投产。2013年,又有洛阳石化14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徐州海天20万吨/年PP装置在2013年初投产,这两套装置原计划在2012年投产,后因故推迟。此外,中石化广州石化公司20万吨、中石化武汉石化公司40万吨、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40万吨聚丙烯装置建成投产。2013年中国聚丙烯产能约为1552万吨/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2。表2 2013年中国聚丙烯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序号生产厂家生产能力1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692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603浙江绍兴三圆石化有限公司604中石化福建炼化有限公司525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506神华宁煤集团化工分公司507中石化茂名石化公司478大唐国际多伦煤化工公司469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4510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4511台塑工业(宁波)有限公司4512中石化燕山石化公司4413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4214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4015中石化广州分公司4016中石化武汉石化公司4017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40其它737合计1552来源:化工在线()由于目前我国聚丙烯需求持续增加,仍将有多套新建或扩建装置投产。2013年后中国部分新建聚丙烯装置情况统计见表3。表3 2013年后中国部分聚丙烯新建装置情况统计序号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计划投产时间1中天合创能源有限公司3520142山东神达煤化工2020143中石油四川石化4520144中化泉州石化2020145中海油惠州乙烯项目7020146甘肃华亭煤业集团2020147中石化茂名石化2020148陕西延长石油榆林能化项目6020149中石化石家庄炼油厂20201410绍兴三园石化公司30201411延长能源和化工公司30201512中国软包装集团中景公司80201513江苏长江天化丙烯联合体项目66201514内蒙古蒙大新能源化工30201515中科炼化湛江合作项目75201516青海大美煤业股份公司40201517东华能源宁波富基石化40201518东华能源张家港扬子石化公司40201519九泰能源集团(准格尔)公司30201520河北海伟集团交通设施公司60201521大同煤矿集团公司30201522安徽淮化集团公司49201523青海矿业股份公司40201524山西焦化股份公司40201625台塑宁波公司40201626神华宁煤(二期)502016合计1080来源:化工在线()近几年我国聚丙烯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加,2013年国内产量达到1580多万吨,2002年来中国聚丙烯产量、进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统计见表4。表4 2002-2013年中国聚丙烯供需状况统计(单位:万吨)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2002380244.21.3622.9612003426.8273.41.269961.12004474.9291.41.5764.862.12005523302.32.2823.163.52006584.2294.52.6876.166.72007712.73073.11016.670.12008733.2283.94.41012.772.42009834416.24.51245.7672010917386.88.31295.570.82011980.5377.816.61341.773.120121121.6404.716.11510.274.320131238.6359.314.71583.278.2 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化工在线2002年来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如图3所示。图3 2002-2013年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中国消费世界聚丙烯出口量的4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丙烯进口国。2010年以来,随着多套新建装置投产,国内供应增加,进口明显减少。2013年主要聚丙烯进口厂商统计见表5。表5 2013年中国主要聚丙烯进口厂商统计(单位:万吨)序号进口厂商进口量1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5.4 2上海雅胜物流有限公司5.3 3爱施开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4.6 4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4.5 5东丽高新聚化(南通)有限公司4.2 6浙江前程石化有限公司3.9 7湖北金龙非织造布有限公司3.2 8凯威塑胶工业有限公司3.0 9广州保税区精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8 10普杰无纺布(中国)有限公司2.7 11浙江凯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2.4 12顺德市新宝电器有限公司2.3 13佛山市创造材料进出口有限公司2.2 14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2.0 15崇州君健塑胶有限公司1.9 来源:中国海关总署2013年我国聚丙烯出口14.7万吨,国内主要出口厂商统计见表6。表6 2013年中国主要聚丙烯出口厂商统计(单位:万吨)序号出口厂商出口量1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广州经营部1.9 2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1.8 3中国金山联合贸易有限责任公司0.6 4上海大赛璐塑料工业有限公司0.6 5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0.5 6上海雅胜物流有限公司0.5 7上海帝源物流有限公司0.5 8广州市巴赛尔聚烯烃工程塑料有限公司0.4 9廊坊佳世化工有限公司0.4 10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4 11宁波悦晖化工有限公司0.4 12LG化学(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划公寓建筑组团方案设计
- 2025年职业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 供暖散热器营销推广方案
- 2025年潍坊铲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
- 第3课 阈值控制便生活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六年级下册-泰山版2024
- DB65T 4389-2021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在电动垃圾车领域的应用报告
- DB65T 4479-2021 鲜食桃果品质量分级
- DB65T 4466-2021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导则
- 新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专题培训课件
- 护士注射法考试题及答案
- T-CALC 007-2025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土方内倒合同(2025年版)
- 初中数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教学反思
- 储能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标)
- 《运算放大器介绍》课件
- ktv消防安全培训制度
- GB/T 44923-2024成年人三维头部模型
-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重识别研究进展
- GB 20072-2024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