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结,单元总结,知识框架,问答重难,单元总结,中考热点,单元总结,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由Ca、P、S、Na等多种元素组成,水: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维生素,都是含有碳元素的有机物,知识框架,单元总结,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的组成元素:50多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有机化合物,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元总结,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单元总结,问答重难,问题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单元总结,问题2物质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单元总结,中考热点,单元总结,热点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热点考向以某食谱或食品标签为背景综合考查营养素的识别、对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判断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典例佛山中考酱油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佛山海天酱油享誉国内外。下表是某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单元总结,(1)上表中不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2)上表中“钠”“钙”等是指(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3)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维生素,元素,骨质疏松,单元总结,(4)糖类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5)人体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但摄入量过高又会使人中毒。这里告诉人们的道理_。,单元总结,单元总结,突破策略记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六大类营养素及主要的食物来源,了解钙、钠、钾等常量元素及铁、锌、硒、碘、氟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后还需注意“均衡”及“适量”原则。,能力拓展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1)霉变食品。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豆类等容易发生霉变,滋生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食用后易诱发肝癌等疾病。霉变食品绝对不能食用。,单元总结,(2)使用非食用产品加工食品。如在食品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等防腐剂,用苏丹红号作为食品色素做红心鸭蛋,用废旧皮革制作胶囊,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用猪饲料原料对馒头染色,猪肉中的“瘦肉精”,饮料中的“塑化剂”,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用工业石蜡抛光瓜子等。(3)食品制作过程中受到污染。如使用工业过氧化氢溶液漂白,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腐,用硫黄熏蒸白木耳、粉丝等食品,过量使用面粉增白剂、色素、香精等。(4)过量食用保健药剂。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过量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单元总结,热点2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热点考向对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分及有机合成材料对生活的影响。,典例雅安中考化学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铁、铝、铜合金、棉花、塑料等都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材料。(1)上述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材料的是;属于合成有机材料的是。,棉花,塑料,单元总结,解析(1)铁、铝、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2)铁在与氧气、水接触时容易生锈,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Al2O3,阻止铝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2)铁和铝能制成铁锅、铝锅等生活中常用的炊具。铁锅容易生锈,是因为与空气中的和反应;而铝锅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写化学式)薄膜,使铝锅不易生锈,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水蒸气(或H2O),氧气(或O2),Al2O3,单元总结,突破策略记住常见的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羊毛、棉花、天然橡胶等)和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能力拓展常见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陶瓷等)、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起来,如玻璃钢)、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要会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对常见材料进行区分,其中要注意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单元总结,热点3对有机物所含成分的探究,热点考向通过测定有机物燃烧的产物推测有机物的组成。,典例烟台中考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PLA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单元总结,单元总结,将7.2g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图12-Z-1中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B,E,D,C,图12-Z-1,单元总结,分析与结论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装置E的作用是。,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对验证结果有影响,验证水蒸气是否被完全吸收,图12-Z-1,单元总结,3.2,342,单元总结,解析实验设计PLA样品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应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再检验它们吸收是否完全。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水蒸气使用浓硫酸,检验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应先吸收水蒸气,再吸收二氧化碳,否则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影响水蒸气的测定。故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BEDC。分析与结论检验氢元素和碳元素的存在是通过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行的,而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装置E中的药品是无水硫酸铜,由题意“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可知装置E的作用是验证水蒸气是否被完全吸收。,单元总结,单元总结,突破策略根据有机物的燃烧产物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的方法:有机物指含碳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可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含有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可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利用浓硫酸吸收。若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说明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要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计算一定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将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和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有机物的质量对比即可。,单元总结,能力拓展若利用综合性实验装置同时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需要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栾城初一下数学试卷
- 2025年耐辐照电绝缘玻璃纤维项目建议书
- 曲江镇五年级数学试卷
- 梦见没有交数学试卷
- 编织机械智能化升级策略评估分析报告
- 岭南学校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零件合作协议书
- 园艺机械市场潜力深度分析报告
- 人因工程在LED照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龙岗五年级数学试卷
- 2025年一建《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
-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
- DB32∕T 2452-2013 刺参浮筏吊养技术规范
- 放射科护理服务规范礼仪课件
- 充电桩安装与使用管理制度
- 乡村天然气管道铺设合同
- 项目验收表模板
- 航天科技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试题及答案
- FAE现场应用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