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外婆和鞋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空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寻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了浅灰。鞋底也被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栋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哩。“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了,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h huo)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yn yng)中好好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1 .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 . 结合短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嚣张:_泪眼盈盈: _3 . 写出文中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_4 . 用一句话概括第37自然段的内容。_5 . 文中的鞋是一双什么样的鞋?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谈谈“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_6 . 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地方,请你找出来。(1)_(2)_7 . “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我”的心情怎样,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_阅读短文。960次失败今年已经70岁的车四顺是韩国的一位老妇人,她的名字虽然叫车四顺。但是她考取汽车驾驶执照之路却并不顺畅。2005年的一天,车四顺要去首尔看望一位亲戚。由于不会开车,她只能搭乘长途汽车。路上,车四顺非常遗憾自己不会开车,心里不禁升起了学习汽车驾驶的念头。可是当时的车四顺都已经60出头了,而且也没有什么文化。别说驾驶,就是笔试这一关也无法通过!她借来一些小学生们用过的旧课本,学生字、查字典,早上起来就是先读写,晚上睡觉前又是默念生字和课文。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半的自学,她认识了好多生字。第一次去报名笔试,她才考了两分,准确地说是在一道选择题中碰对了两分!第一次考试失败后,驾校给了车四顺一份驾驶笔试的复习资料。从此,复习成了她每天的生活主旋律。甚至到了深夜,她还经常戴着一副老花镜认真翻看着已经破烂不堪的复习资料。时间辗转三年半过去了,车四顺在每个工作日都去考试,已经考了949次,她虽然从未考及格过,但成绩却是一直在稳步上升。终于,2011年4月的一天,她在第950次的笔试中,以62分的成绩,通过笔试。在之后两个月中,她又考了10次才通过了驾驶的技考和路考。从学习生字开始算起,车四顺总共花了6年时间,历经960次的失败,终于如愿拿到了驾照。在韩国每参加一次考试就要交5美元的费用,所以为了考驾照。车四顺共花掉了4800美元。车四顺的经历引起了一家汽车公司的注意,他们出高薪聘请她给汽车做广告,而那句广告语,既可以理解成是车四顺自己的心路感悟,又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企业或者产品的精神:“千百次的考验,是持之以恒把我们引向了胜利!”8 . 上下文理解词语。高薪:_持之以恒:_9 . 通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10 . 第一次考试车四顺的成绩怎么样?你觉得她会想些什么?_11 . 短文中划线部分用_的方法,写出了车四顺_。12 . 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_快乐阅读。小山村我家住在小山村。山坡上有一片树林。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山脚下有一座红色的小楼。村前有一条小河。一群白鹅在碧绿的水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13 . “我”家住在_。14 . 山坡上有_,山脚下有_,村前有_。15 . 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16 .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病人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的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会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样人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她真是太正常了。17 . “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行为不太正常”表现在哪些内容里?(用自己话概况) ABCD18 . 你从文中读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_19 . 文章以病人为题的作用?_20 . 如果你是“医生”,你能诊断“病人”身上的病因吗?_课外阅读大母鸡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大母鸡吃刁横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tnnin)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大母鸡还喜欢打盹(dndn)。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zhuzho)子“刷、刷”地在地上扒(bp)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chc)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