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安全使用_第1页
中成药的安全使用_第2页
中成药的安全使用_第3页
中成药的安全使用_第4页
中成药的安全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成药的安全使用,彝良县中医院医务科方国强,中成药遍及大小医院,怎么用 目的是?,主 要 内 容,中成药简介中成药不良事件引发的思考滥用中成药的原因中成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增补药物目录包括两部分,农村基层部分210种 中成药68种 社区部分 206种 中成药63种,中成药品种分析,依据功能主治分类,包括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安神剂、祛瘀剂、理气剂、补益剂、理血剂、活血化瘀剂、活血通络剂等19类。在国家基本药物102种中成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疗效确切,需求量大,价格适中的品种。主要针对老百姓的常见病(如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等)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的慢性病。基本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中成药的需求。,中成药是有效方剂的精华,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中成药真的很“厉害”吗?,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一感冒就喝板蓝根,999感冒冲剂,便秘了吃点牛黄解毒片,女性经期不适吃乌鸡白凤丸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成药,是许多人眼里不折不扣的“万金油”。可是,与民众对中成药的依赖成反比的是,近年来因不当使用中成药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甚至有专家指出,目前滥用中成药的情况,不亚于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中成药事件 触目惊心,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致上百例患者死亡。2008年茵栀黄、刺五加注射剂致患者死亡10余例。2009年双黄连事件,6例患者死亡。2010年葛根素注射液致死3例。2012年清开灵注射液致患者死亡3例。2015年银杏叶事件。服用“龙胆泻肝丸造成肾衰竭 ”。,中成药滥用三大原因,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我国2014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药的不良报告占了13.8%,其中中成药所占比例为99.7%。在处方、购买、使用等环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错误、超量用药,给健康带来副作用。,1、把中成药当保健品,老百姓对中成药存在不少误解。有人为了调养身体将它当成“保健品”随便服用;有人在吃了西药后,还想再吃点中成药巩固疗效;还有的人仅凭药名字面意义选购,甚至为尽快治愈随意增大用药量,这些都是造成中成药滥用严重的因素。大部分人都以为中成药无毒副作用,可以放心服用,其实是错误的。“是药三分毒”的原理不会变。而且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如果没有对症用药,不仅适得其反,长时间的积累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2、购买无限制,近日,记者在走访调查发现,由于大部分中成药是非处方药,所以消费者买起来不会有很多限制,销量自然就好。卖的比较火的有板蓝根、藿香正气丸、六味地黄丸等几种家喻户晓的中成药。当记者询问服用禁忌及副作用时,大部分药剂师、医师无法做出正确回答,只表示“中成药没什么副作用,可以放心服用”。绝大多数消费者也是“看着症状买药”,当记者问起是否了解如何安全服用中成药时,受采访者均表示不清楚。,3、西医师盲目开具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70%的中成药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医师开出。一些西医师没有经过中医理论培训,不懂得辨证论治,导致开出的中成药疗效不能保证,容易误导患者,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四类中成药最常被滥用,感冒类: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柴胡、维C银翘片等。 清热祛火类:牛黄解毒片、双黄连、清开灵等。 补益类:阿胶、六味地黄丸、鹿角补血冲剂等。 活血化瘀类:丹参、血塞通、活血止痛胶囊等。,高度重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呼吸系统出现胸闷、咳嗽、喘息;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害、黄疸等;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动过速、血压降低、心律不齐等;神经系统头痛、失眠,震颤等;血液系统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等;泌尿系统的血尿、蛋白尿等。免疫系统皮肤斑疹、瘙痒、弥漫性出血点等,严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基层卫生所常用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柴胡注射液:可引起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固定性药疹。 清开灵注射液:以各种类型过敏反应为主,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基层卫生所常用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血栓通注射液: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皮肤瘙痒、皮肤溃疡、溃疡性口炎;发热、寒颤、畏寒、多汗、呼吸困难、胸闷、心悸、面色发青、面色潮红、血压升高、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口苦、口干;静脉炎、关节痛、局部疼痛。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报道有患者用药后产生局部或全身皮疹,另有严重者产生胸闷、心慌、哮喘、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过敏性休克。,基层卫生所常用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双黄连注射液:变态反应,以荨麻疹最多;过敏性休克,一般于注射的数秒至5分钟内发生,先是局部瘙痒、皮疹,继而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血绀、血压下降,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个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恶心、呕吐、肠痉挛、腹泻、黄疸等。一般为一过性,停药或常规处理即可恢复;静脉炎、血管疼痛、血压升高、房颤、短暂心跳过速,停药后对症治疗均能恢复;神志不清、头晕、头痛。丹参注射液:偶见有皮疹, 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出现药物热、过敏性休克偶见,参麦、参脉注射液:1.以过敏反应、输液反应为主,严重过敏性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 2.静滴 (一个疗程) 15天,偶有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少数患者有口干、口渴、舌燥。 3.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基层卫生所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中成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药物自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 、加工环节出错品种混用或重复用药 随意改变药物用途 配伍不当 用药时间过长 过敏反应 忽视个体差异 (特殊体质、老年、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配伍不当,中药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中所列的药物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毒性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中华医学瑰宝)中西药也有配伍不当的情况,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特别是中西药配伍上处于无章可循状态,可能会有配伍不当的情况,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配伍不当(资料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溶液合用会使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混合后颜色变深; 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与0.9%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210 m的微粒数明显增加。,配伍不当(资料表明),一些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乌梅生脉散、五味子、保和丸等药物不宜与磺胺类西药合用,因这些药物可酸化尿液,使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致使尿中有结晶析出,引起泌尿道损伤或出血。含钾的中药如夏枯草、白茅根与安体舒通、氨苯喋啶合用时,易产生高血钾;大黄及其制剂不宜与复方甘草合剂同服,因大黄中的鞣质与甘草酸反应生成沉淀,影响疗效。,配伍不当(资料表明),含激素成分的中药主要有甘草、鹿茸、人参,以及鹿茸片、参茸丸、甘草浸膏片、脑灵素等均有糖皮质激素 样作用,可使血糖升高(人参作用较弱),减弱降血糖药的疗效;故不宜与降血糖药合用。,配伍不当(资料表明),麻黄和氨茶碱均为平喘药,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两者合用效果不如单一使用,而且毒性增加13倍,可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麻黄及其制剂也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药配伍,因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律加快,故可增加强心药对心脏的毒性。,安全使用中成药及其他药物,我们医生责无旁贷!,安全用药六原则,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避免叠加用药,重复用药。按说明书、教科书指导患者用药。用中成药尽量做到“中病即止”(特殊例外)。避免经验用药,夸大疗效用药。关注新老中成药动态,注重新老交替。加强监测和报告。,怎样使用中成药(特别是注射剂)?,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3.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4.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常用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及其推荐输液,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应用,互动1,患儿,男,10岁,因发热、声音嘶哑、咳嗽、纳差3天在外医治无效来xx卫生所检查治疗。查体:T38.5,P109次分,R28次分,血压未测。一般情况稍差,急性病容,扁桃腺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9次分,腹部检查阴性,神经反射正常,舌质红绛,苔黄,脉浮数。诊断为:中医:乳娥(风热侵咽)。西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 值班医生使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怎样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互动2,患者,女,69岁,因外感风热致发热、咳嗽、咳痰、咽喉疼痛两天在XX卫生所静脉滴注10%gs 250ml双黄连2.4g,60滴/分,输液约5分钟时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继而感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唇紫绀、恶心、呕吐。急测T39 , P100次分,血压85/56mmhg。一般情况差,痛苦面容,呼吸急促。 作为卫生所医生,首先考虑患者出现了什么?怎样处理?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总结(体会),在开展中医治疗疾病时老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瑰宝“十八反” “十九畏”要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