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1,一.表述:在稳恒电流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沿任何闭合回路L的线积分,等于穿过这回路的所有电流强度代数和的倍,数学表达式:,1.符号规定:穿过回路L的电流方向与L的环绕方向服从右手螺旋关系的I为正,否则为负。不计回路外的电流.,安培环路定理习题课,精选,2,无限大均匀载流平面,无限长直均匀载流圆筒,典型结果,密绕螺绕环,密绕长直螺线管内部场,面电流密度j,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轴对称,面对称),精选,3,1.有一同轴电缆,其尺寸如图所示,两导体中的电流均为I,但电流的流向相反,导体的磁性可不考虑。试计算以下各处的磁感强度:(1)rR3。画出Br图线。,解:由安培环路定理,得,精选,4,(3)R2rR3,磁感强度(r)的分布曲线如图。,精选,5,2无限长载流空心圆柱导体的内外半径分别为a、b,电流在截面上均匀分布,则空间各处的B大小与场点到圆柱中心轴线的距离r的关系定性地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B,图B正确,凸函数,精选,6,3.空气中有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直圆柱金属导体,竖直线OO为其中心轴线,在圆柱体内挖一个直径为的圆柱空洞,空洞侧面与OO相切,在未挖洞部分通以均匀分布的电流I,方向沿OO向下,如图所示,在距轴线3r处有一电子(电量为e)沿平行于OO轴方向,在中心轴线OO和空洞轴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向下以速度飞经P点,求电子经P时,所受的磁场力.,3r,P,e,O,O,精选,7,解:电流密度,视空洞处通有等大反向电流,则大圆柱体载有方OO向下的电流,小圆柱体载有方向沿OO向上电流.设大小载流圆柱体在P点的磁场为B1,B2,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求得:,电子经P时所受的力:,P点的总磁场为:,方向向左,精选,8,4.设有两无限大平行载流平面,它们的面电流密度均为j,电流流向相反,如图所示,求:(1)两载流平面之间的磁感应强度;(2)两面之外空间的磁感应强度。,精选,9,复习:无限大平板电流的磁场分布,解:视为无限多平行长直电流的场。,分析求场点P的对称性,做po垂线,取对称的长直电流元,其合磁场方向平行于电流平面。,因为电流平面是无限大,故与电流平面等距离的各点B的大小相等。在该平面两侧的磁场方向相反。,无数对称元在P点的总磁场方向平行于电流平面。,设一无限大导体薄平板垂直于纸面放置,其上有方向垂直于纸面朝外的电流通过,面电流密度(即指通过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单位长度的电流)到处均匀。大小为j,精选,10,作一闭合回路如图:bc和da两边被电流平面等分。ab和cd与电流平面平行,则有,在无限大均匀平面电流的两侧的磁场都为均匀磁场,并且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方向如图所示。,精选,11,由安培环路定理,可求得单块无限大载流平面在两侧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j/2,方向如图所示,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员培训知识课件
- 消防安全全员培训实施课件
- 年中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 消防培训班安全意识讲座课件
- 赵州桥课件创作说明
- 走进舞蹈世界课件
- 消防值班室安全培训课件
- 走进数词的世界课件
- 走向改革开放课件
- 消费安全培训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新《斜视弱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数学活动《6和7的认识》课件
- 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建筑工程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
- 骨折固定与康复技术新进展
- 2025-2030中国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与创新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措施
- 中粮品牌管理制度
- 肠造口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