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双基双测第三单元检测卷(B卷)_第1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双基双测第三单元检测卷(B卷)_第2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双基双测第三单元检测卷(B卷)_第3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双基双测第三单元检测卷(B卷)_第4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双基双测第三单元检测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六年级下册双基双测第三单元检测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孩子特别喜欢模( )仿父母做一些事情。(2)小明和他爸爸小时候简直一模( )一样。(3)姑娘好( )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4)兰兰的爱好( )十分广泛。2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妒忌调渡B部置寻思C时辰胸膛D预记讷喊3 . 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你回不回来呢?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和渴望再次相聚的思想感情。B“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C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品析:外祖父希望“我”和梅花一样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D“梅花魂”指的是梅花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4 . 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打“”。1.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儿俩去云南。( )2.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4.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二、填空题5 . 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2树脂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微风亲吻着大地,小草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6 . 读一读,再组词。sh( ) cho ( )舍朝sh ( ) zho ( )gng ( ) jn( )更尽gng ( ) jn( )7 . 照样子,写词语。例:泪(潸潸)头(_)绿(_)急(_)乐(_)笑(_)眼(_)汗(_)白(_)8 .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写出这些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 )(2)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 )(3)他也许是吓坏了,只是瞪着眼睛,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 )(4)更夫点了点头,夹起扬科,像夹一只小猫似的,把他带到一个小木棚里。( )三、语言表达9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说话没礼貌,请你帮他们修改下面的话。(1)喂,把水龙头关上。_(2)去去去,把你扔的垃圾捡起来。_10 . 句子模仿。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我们热爱河流,_;我们热爱_,_11 . 口语交际(学会请教)。五年三班的王扬同学去赣榆县实验小学参加数学竞赛,从华润水果超市门前下车后不知道该怎么走,正好对面走来一位阿姨。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之间是如何对话的?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保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宣言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在太阳系中旋转。她庄严而神圣,她壮丽而温暖;她孕育了生命,她造就着文明。她是人类的母亲,她是万物的摇篮这就是地球,充盈着生命和智慧之光的行星,地球人共有的家园。但是,在岁月中的某一天,我们却吃惊地发现,母亲在蒙受屈辱,地球在历经劫难:水土流失、资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气候异变灾难来自何方?是谁把地球母亲摧残了?啊,终于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正是她那愚昧的儿女,让母亲忍辱负重,给自己制造灾难。千百年来,为了自身的发展要求,逐步掌握先进科技的人类,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宣战,巧取豪夺,斗地战天。可谁曾想过,在向地球母亲无休止索取的同时,你给了母亲什么样的回报?可谁晓得,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用暂时的胜利,制造永久的灾难。时光流逝,星移斗转,那( )的碧波,那( )的蓝天,那( )的虎啸,那( )的鸟鸣,只留下光秃秃的山坡,断肢一样的草根,只留下死水一般的沙漠,大地痛苦的哀叹面对着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们终于觉悟了:没有地球的生态平衡,就丧失了万物生存繁衍的根基,就失去了人类生命航程的港湾。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就是挽救自己的今天和明天。警世的晨钟已经敲响。听!人类在行动,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宣言;看!中国在行动,开发大西北,治污清源,党中央正把环保战略的宏图向世人展现;瞧!家乡在行动,政府发起了河流改造的攻坚战啊!如果我们每个人是一片绿叶,挽起手来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这个世界就多一片抵御风沙的屏障;如果我们每个人是一条小溪,汇涌起来就像奔腾的江河,就会有更多干涸的土地得到浇灌。让我们也行动起来吧!从拒绝浪费和污染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尊重和珍惜生命,善待和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热爱家园,为生态环境的优化,做出我们无悔的选择,发出我们惊天的呐喊!12 . “她是人类的母亲,她是万物的摇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地球比作_和_,突出了地球_、_的特点。13 . 选择下面选项中的词语,把序号填到第自然段的括号里。A明净高远B清脆欢乐C澄澈见底D震撼山林14 . 仔细阅读第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_)。(A总分B分总C总分总)(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为了保护环境,中国采取了哪些行动?_15 . 结合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谈你认为我们在保护环境中应该怎么做。_五、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顾长康画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注)目精:眼珠。研蚩:美丑。阿堵:此处。16 . “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 )A本/无关于妙处B本无/关于妙处C本无关于/妙处17 . 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或数年不点目精_人问其故_18 . 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这与成语“_”的意思相近。六、信息匹配19 . 选择合适的词语打“”。1.邓爷爷(精心精致)挑选了一棵柏树苗。2.鼹鼠先生(赶快赶紧)骑着摩托车到邮局。3.它(奇特奇怪)地问:“这是谁家的花?”七、书面表达20 . 我写我心世间的万物都会带给我们灵感,张开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会发现生活带给你的启示无处不在,一件事、一个自然现象、一处景物都会让你有灵感。请写一写你在生活中受到的启示。八、句型转换21 .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22 . 照样子写句子。例:少先队员怎么能欺负同学呢?少先队员不能欺负同学。1我们怎么能不尊重雷锋呢?_2制作千人糕怎么会不辛苦呢?_例:小明不是不会做千人糕。小明会做千人糕。3小红不是不愿意帮助同学。_4妈妈不是不心疼东东。_23 . 按要求写句子。(1)我怎能不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呢?改为陈述句:_(2)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为比喻句:_九、判断题24 . 课外阅读题。(在说法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打“”)1.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中,约瑟爷爷把背心改缝成了围巾。(_)2.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中,大兔子一开始就猜到小兔子有多爱她。(_)3.逃家小兔这本书中,小兔子说她变成一朵小花,妈妈就变成园丁。(_)4.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牙齿。(_)25 . 判断下列内容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括号里打“”。1、“乏”字用部首检字法,应查“之”部,共4画,读音为“f”,“浑身乏力”的“乏”是“疲倦”的意思。( )2、“蜂拥而来”“鱼贯而入”“视死如归”“趋之若鹜”四个成语都含比喻手法。( )3、“情不自禁”与“屡禁不止”两个词语中的“禁”字读音与意思都不同。( )4、 “官渡之战”“负荆请罪”“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均出自三国故事。( )5、歇后语“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中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主人公。( )6、“我怎么可能不认识张东呢?”与“我不可能不认识张东。”两句话基本意思不变。( )十、排序题26 . 读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填在句前的括号里,使之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 )傍晚,太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待着。(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湖里的睡莲也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东方刚露出晨曦。十一、书写27 . 读拼音,写词语。(改编)xng f j xin yu x chn shn jin kngf m xn hng shng l qng tng qng lng十二、诗词曲鉴赏古诗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8 . (提取信息)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29 . (品词析句)下面选项中,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此处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B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此处运用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0 . (品词析句)“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_,这里借指_。31 . (整体感知)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乱时期收到家书时的喜悦之情。十三、修改病句32 . 修改病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