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 经 八 脉,总论,定义: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特点:1 不直隶属于十二脏腑。 2 没有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3 与奇恒之腑(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4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和冲脉,起 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歧”5 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阳 脉之海”。,6 任脉可调节全身阴经脉气,故称“阴脉之海”7 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为“血海”,8 除带脉横向循行外,均为纵向循行,纵横交错地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9 其中,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也有其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与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奇经八脉的功能,1 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2 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 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奇经八脉分布和交会经脉简表,- 八 脉 分 布 部 位 功能- 督 脉 腰、背、头面正中 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 任 脉 腹、胸、颏下正中 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阴经气 带 脉 起于胁下,环腰部一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周,状如束带 冲 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 涵蓄十二经气血。 环绕口唇,且与任、 督、足阳明等有联系阳 跷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 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 跷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阴 跷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 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 跷脉会合阳 维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 蓄存阳经在环流灌溉中溢于 上行,至项后会合于督脉 经外的气血 阴 维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 蓄存阴经在环流灌溉中溢于 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经外的气血,督脉,体表路线,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中巅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沟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一)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唇内龈交穴。,体内联系,与生殖器、脊髓、脑、鼻有联系,(二) 主要病候: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 如果督脉脉气失调,经络之气受阻、 清阳不升,就会出现: 1 实则脊强 2 虚则头重,又因督脉的别络由小 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也会发生 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癃闭、 痔疾、遗尿、女子不育等症。,(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1 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 髓有密切的联系;脑为元神之府,故能治神志病。2 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与督脉有关,所以能治内脏疾病。3 督脉循行背脊,背为阳,所以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同时也是阳脉之海 ,它的脉气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2 腰俞: 定位:在当骶管裂孔处。 主治 1 月经不调,经闭等月经病,可配三阴交 痔疾,便血,可配大肠俞、承山、百会 2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可配委中 3 癫痫,可配神门、大椎 4 腹泻、痢疾,可配足三里。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四) 主要穴位,1 长强: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 的中处。 主治:泄泻、便秘、癃闭可配会阴、大肠俞、小 肠俞。痔疾、脱肛可配大肠俞、承山、百会。 便血,如果是肠风便血,可配承山。腰脊和尾骶部疼痛,可配委中。癫狂痫,可配神门、照海或申脉等 操作: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3 腰阳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带下,可配关元、次寥,三阴交。腰骶痛、下肢痿痹,可配肾俞、环跳、次寥委中。,4 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阳痿、遗精、精冷不育;带下、遗尿、尿频、月经不调,配三阴交、肾俞、 泄泻,配足三里手足逆冷配关元腰脊强痛,下肢痿痹,配肾俞、环跳、委中。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5 至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脊突下凹陷中。 主治:胸胁胀满,黄疸,配阳陵泉、日月咳嗽,气喘,配天突、太渊腰背疼痛、下肢痿痹,配中渚、委中 操作: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6 灵台: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脊突下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配尺泽疔疮,配拔火罐脊背强痛,配委中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7 大椎: 定位:后中线上,第7颈椎脊突下凹陷 主治:热病:咳嗽、气喘、恶寒发热等风热之证,配 合谷、鱼际疟疾,配后溪、间使骨蒸盗汗,配太溪、脾俞、肝俞、肾俞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配关元、肾俞、委中、外关等风疹、痤疮,配曲池、血海。痤疮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注意,刺本穴达到较强针感后,不能大幅度捻转和提插,达到要求针感后即宜出针。 针感强,感应最多不能超过两次。针时,如患者出现酸软无力,站立不稳 ,可针补委中穴。,8 哑门: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主治:暴喑、耳聋、舌缓不语,配廉泉、耳门、合谷、翳风癫狂痫,癔病神志病证配人中、腰奇。头痛、项强,配列缺、外关、后溪 操作:直针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9 风府 :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发际上1寸。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眩晕,配百会、太阳、昆仑 。癫狂、癔病配大椎、神门、身柱、腰奇中风、失语,配通里、廉泉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者,配鱼际、少商。 操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 0。51寸,不可深刺,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10 脑户: 定位:风府穴直上1.5寸,当枕骨粗隆上缘凹陷处 主治:头痛、头晕、项强、失音、癫痫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11 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头风、耳鸣等头痛病证。中风失语、癫狂痫证、痴呆、瘛从、癔病等脱肛,配长强、承山;阴挺、配气海、维胞、三阴交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变, 配关元等泄泻配足三里健忘、不寐配神门、内关 操作: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12 上星 :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 1 寸 主治:头痛目痛,配风池、天柱鼻渊、鼻衄配迎香、合谷。癫狂、虐疾、热病。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13 神庭: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癫狂痫、失眠、惊悸。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14 素寥: 定位:鼻尖的正中 主治:鼻渊、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证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15 水沟: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证,为急救要穴之一癔病、癫狂痫、小儿惊风、口角窝斜、鼻塞、鼻衄、面肿、齿痛、牙关紧闭等闪挫腰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用指甲按掐。,任脉,(一) 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在腹内沿前正中线上行,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承泣),联系于目。,(二)主要病候,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于小腹部与足三阴交会,如脉气失调,可发生前阴诸病,如疝气、白带、月经不调、不育、小便不利、遗尿、遗精、腹中结块等。与生殖器、唇、目有联系,(三)治疗概要,任脉为阴脉之海,有统任诸阴脉之功能,“任”有“担任”之意 ,又有“妊养”之义,其脉起于胞中,与育子、妇女月事有关。,主治,因循行于胸腹部之正中,故可治胸、腹部的疾患。以下经穴主治少腹胞宫二阴之病证:如少腹胀痛、疼痛、二便不通、痔疮、遗精、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脘 腹部穴主治胃肠疾患如肠鸣、腹泻、胃痛 、纳谷不思等。胸部经穴主治肺心病证,如胸闷、气短、咳喘、胸痛等。颈、头部的经穴主治:失语、喘息,面瘫、齿痛,(四) 主要腧穴:,(四) 主要腧穴,1 中极:膀胱经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疝气、癃闭等泌尿系病证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用。,2 关元:小肠经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泌尿、生殖系病便,如遗尿、小便频数、尿闭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因三阴经循少腹,结于阴器交任脉。,男女生殖、泌尿的生理、病理与任脉、足三阴的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因此,三阴经和任脉之交会穴关元主治生殖、泌尿系疾病,特别是真阳不足,下元虚寒者,更为适宜。本穴有 大补元气之功,对真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脾阳不振、脾肾阳虚的腹痛、泄泻有效。可配灸神阙、中脘。虚劳羸瘦,可配肾俞、太溪,以温补肾阳。中风虚脱是真阳衰微,阳气暴脱,配补合谷,气海,益气回阳固脱。(气血受阻,阴阳绝) 操作:直针11。5 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3 气海: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气海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和总调下焦气机的作用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因气海有大补元气,以益肾的气化,约束膀胱,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闭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阳痿、遗精、疝气。腹痛、泄泻、便秘等证。 操作:直针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4 神阙: 定位:脐窝中央 主治:本穴居于脐,中焦、下焦之间,为胎儿的根蒂,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尤其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生化气血之原,如果脾胃虚寒,元气也不能充,诸病由此而生。凡真阳虚衰,下元虚冷,胃肠虚寒,脾阳不足之证,皆属本穴主治范围。故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证可用本穴。 操作: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多用艾条或艾炷灸 法。,5 水分: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1 寸 主治: 水肿,小便不通:因有通调水道的功能,用于水液输布失常病证,配复溜。 腹痛、反胃、呕吐:又有理气止痛的功用,腹泄。腰脊强痛。 操作:直针11。5寸。水病多用灸法。,6 下脘:任脉与足太阴经的交会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当脐上 2 寸 主治: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故治疗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 操作:直针11。5 寸,7 建里: 定位: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3寸 主治: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所以治疗胃痛、呕吐,配内关;食欲不振,配足三里;腹胀、水肿配水分、阳陵泉、阴陵泉 操作:直针11。5 寸。,8 中脘: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是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4 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 主治:主治胃、上腹和中焦气机失常,以及在病理上与胃有关的病证。对改善胃腑功能,胃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证候,具有一定的功效。治胃痛、吞酸、腹胀配足三里,呕吐、吞酸呃逆配内关,泄泻配天枢,黄疸配至阳、俞。癫狂配神门 操作:直刺11。5 寸,9 上脘:是任脉、足阳明、手太阳经的交会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5 寸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凡因寒凉伤胃、饮食停滞、寒湿内停、湿痰停滞、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所致的胃腑病均可取本穴。癫痫、因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胃与心有直接联系。对与心有关的病证如癫、狂、痫等,可取本穴。 操作:直刺11。5寸。,10巨阙:心经之募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6寸 主治:能安神宁心,宽胸止痛,所以可治胸痛、心痛、心悸、癫狂痫、 呕逆。 操作:向上斜刺0。51 寸,不可深刺, 以免伤到肝。,11 膻中:心包经之募穴 ,八会穴之气会;“大成”中指足少阴、足太阴、手太阳、少阳和任脉交于此穴 定位:前正中线下, 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主治,重在治疗气病,特别是上焦气机不畅所致的 病证,以及心、肺、胸胁、乳、咽等脏腑器官病变。咳嗽、气喘:因肺气虚,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所致,取本穴之宽胸利气、调气降逆功能来治之。但因肾不纳气的肾喘,不可配本穴,因泻之易致气虚,补之易助气逆。肺肾 气虚,兼有心阳衰竭,烦躁不安,肢冷汗出,脉象浮大根,有孤阳欲脱的危险,亦不可配本穴,应急补关元、气海、太溪,以扶元救脱,主治,胸痛、心悸:本穴有通络、理气、止痛,所以用 在情志失和或扭伤,瘀血停积,引起气机不畅脉络痹阻所致的胸痛、心悸,配间使、三阴交、血海等。乳少:因宽胸利气,宣痛乳络,对乳少效果佳。呕吐、噎膈。 操作:平刺0.3-0.5 寸,12 玉堂,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 肋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其功用在于宽胸止痛、止咳平喘,故能治以上之证,咳嗽、气喘者,可配列缺、尺泽、膻中。胸痛,配郄门。 呕吐配内关。 操作:平刺0.3-0.5 寸,13 天突,定位: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肺气升降出入之正常与气管的通肠与否,有一定关系,两者相互影响。本穴多用于外邪犯肺,气道不利,气机升降失常的病证。咽喉肿痛、暴喑:咽,主通利水谷,为胃系,是胃气的通道;喉,是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气之通道。咽喉连于肺胃,喉为气机呼吸之道,咽为饮食消化之通道。任脉循行咽喉,气管通于喉。因此与肺胃有关的咽喉疾病,属本穴治疗范围。,13 天突,瘿气:多由情志不畅,痰气郁结而成,可用天突,配气舍穴,有消散郁结的作用,更有调整甲状腺对碘吸收利用的作用。梅核气:也因肝气抑郁,痰气郁结而上逆所致,取天突、廉泉、丰隆、太冲等穴治之。噎膈:表现在吞咽困难。 操作:先直针刺0.2 0。3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14 廉泉,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主治:治疗因舌肌转运失灵,引起的语言不利、舌下肿痛、吞咽困难、暴喑、喉痹、流涎等。失语,舌强不语可配通里,人中。咽喉肿痛配少商、合谷。流涎,可配地仓。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 寸。,15 承浆,是任脉与足阳明经之会定位:颏(ke)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因有生津敛液,舒筋活络的功能,可治口窝、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癫狂。 操作:斜刺0。30。5 寸,三 冲脉,公孙穴通于冲脉,(一) 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循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行至胸中而散,并上达咽喉,环绕口唇。,(二) 病候,冲脉和任、督二脉同源异流,同起于胞中,如脉气失调,则月经不调、不孕、漏胎、小产等病出现。又本经循腹至胸中而散,故有气急胸腹痛、气上冲心,(三) 功能,由于冲脉与任脉相并行,又与督脉相通,其脉气在头灌注诸阳, 在下肢渗入三阴,因此容纳来自十二经脉,五六腑的气血,成为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之海。冲脉与足阳明会于气冲穴,又与足少阴经相并而行,与胃和肾相联系。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肾为“先天之本”,“原气之根”。冲脉起于胞中,又称“血海”。妇女月经与冲脉功能有密切联系。素问:“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冲为血海”,这说明冲脉与妊产胎育之密切关系。,四 带脉,(一) 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横行绕身一周交会穴:带脉,五枢,维道足少阳八脉交会穴相通于足少阳胆经之足临泣。,(二) 病候,1) 如带脉不和,可见妇女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等症。2) “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说明带脉失调,可发生痿症。,(三) 功能,带脉绕身一周,能约束诸经,因此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由于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而腰腹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所以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五 阴维脉,(一)循行,起于小腿的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交会穴: 筑宾足少阴 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 期门足厥阴 天突,廉泉任脉八脉交会穴:与手厥阴经的内关穴相通。,(二) 功能,阴维有维系,维络全身阴经的作用。,六 阳维脉,(一) 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交会穴:金门足太阳经 阳交足少阳经,俞手太阳经 天寥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 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 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 脑空、风池足少阳 风府,哑门督脉 八脉交会穴:与手少阳经的外关 穴相交。,(二) 功能,阳维有维系,维络全身阳经的作用,(三) 病候,阳维脉发病,出现发冷发热等外感病;卫为阳,主表阳维发病在表,故苦寒热。阴维脉发病,出现心痛,胃痛,胸腹痛等症。营为阴,主里,阴维发病,故苦心痛。,七 阴跷脉,(一) 循行,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内踝的上面,直上沿大腿内侧,经过阴部,向上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上经人迎的前面,过颧部,到目内眦, 与足太阳和阳跷脉相会合。 交会穴:照海,交信足少阴 睛明足太阳 八脉交会穴:与足少阴经交会于照海,(二) 主要病证,多眠、癃闭及肢体筋脉出现阳缓阴急,八 阳跷脉,(一)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 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交会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 居 寥 足少阳经 月需 俞手太阳经 肩禹 ,巨骨手阳明经 天寥 手少阳经 地仓,巨寥 ,承泣足阳明经 睛明足太阳经 八脉交会穴:于足太阳经交会于申脉,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别出一络加上 脾之大络,总称为十五络脉。 四肢部的十二别络,主要沟通表里两经的经气,加强表里的联系,又有循行路线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十五络脉循行特点,多分部在体表 十二正经之络从本经四肢肘膝以下部位别出后,均直接横行络于相表里的正经,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从而构成十二经脉在体表四肢表里联系。躯干部的三络,分布于身前,身后,身侧。任脉的别脉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d) 由于十五络是络脉的主干,所以它可逐级分支,较小的络脉乃至孙络,浮络则无计其数,逐渐由线状延展扩大为面状弥散,加强了经脉气血对躯体各部组织起着渗灌和濡养作用,尤其是脾大络,总统阴阳诸络,为“脾统血”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十五络脉循行,一) 手太阴络:列缺 起于腕后桡侧的筋骨缝中,与本经并行,直入手掌中,散布于大鱼际部。 病候: 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 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 络于:手阳明大肠经。,二) 手少阴络: 通里 腕上1寸,别而上行,沿着手少阴本经入于心中,系于舌根,属于眼后联系于脑。 病候: 实证:胸膈部胀满 虚证:不能说话。可取少阴络穴治疗。 络于:别行手太阳经。,三) 手厥阴络: 内关 腕关节上2寸,两筋间。沿手厥阴本经上系于心包经,联络于心系 病候: 实证:见心痛, 虚证:见心烦乱,可取内关治之。 络于:手少阳经,四) 手太阳络:支正 腕上5寸,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上络肩 病候: 实证: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 虚证:皮肤生赘疣。 络于:手阳明之肩禹穴。,五) 手阳明络: 偏历 腕关节上3寸,别行手太阴,支脉上行经肩禺,再上到下颔角,遍布于牙齿根部;又有支脉进入耳中,与耳目所聚集的许多经脉宗脉) 会合。 病候: 实证:齿痛,耳聋。 虚证:齿冷,经气痹阻不通,可取偏历治之。,六) 手少阳络: 外关 腕上2寸,向外绕行臂部,上行注于胸中,别行合于手厥 阴。 病候: 实证:为肘部拘挛。 虚证:肘部弛缓不收,可取外关治之。 络于:手厥阴。,七) 足太阳络:飞扬 外踝上7寸,别行足少阴 病候: 实证:鼻塞,鼻流清涕,头痛背痛。 虚证:鼻流清涕,鼻出血 络于:足少阴经脉,八) 足少阳络:光明 外踝上5寸,别行于足厥阴经,向下络于足背 病候: 实证:足胫厥冷。 虚证:足软无力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可取光明。 络于:足厥阴经,九) 足阳明络:丰隆 外踝上8寸,别行于足太阴经。其别出分支,沿胫骨外缘 上行络于头部(会大椎) 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病候:气上逆为喉痹,突然失音,不能言语。 实证:发生癫证,狂证。 虚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痿缩,可取丰隆穴。 络于:足太阴经。,十) 足太阴络:公孙 足大趾本节后1寸,别行于足阳明经;别出支入腹络于肠胃。 病候: 气上逆则为霍乱。 实证:肠中剧痛 虚证:臌胀等证,取公孙治之。,十一) 足少阴络:大钟 在内踝后绕足跟而别行于足太阳经;其分支与足少阴本经并行向上到心包下,向外贯穿腰脊。 病候:气上逆则为烦闷。 实证:小便不利 虚证:腰痛 络于:足太阳经,十二) 足厥阴络: 蠡沟 内踝上5寸,别行于足少阳经,其分支经过胫部上至睾丸,终于阴茎 病候:气上逆,睾丸肿大,突患疝气。 实证:阴茎挺长。 虚证:阴部暴痒。 络于: 足少阳经,十三) 任脉之络:鸠尾在剑突下面,散布于腹中。 病候: 实证:腹部皮肤疼痛。 虚证:腹部皮肤瘙痒。,十四) 督脉之络:长强 依脊骨上行项部,散布与头部,再向下到两肩胛之间 分左右别行入足太阳经,再入脊骨中。 病候: 实证:脊柱强直难于俯仰。 虚证:为头重,摇晃。 络于:足太阳经,十五) 脾之大络 : 大包 在渊液穴下3寸,散布于胸胁部。 病候: 实证:全身皆痛。 虚证:全身骨节松弛无力 这络脉,有如罗网,绕络全身,如有出现血瘀,可取大包治之。,常 用 奇 穴,一 头颈部,1 四神聪,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 1 寸,共 4 穴功用:平肝熄风,升阳固脱主治:头痛、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因有宁心安神。目眩、耳聋、眼疾:明目聪耳。操作:平刺 0.5 0.8 寸,2 印堂,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功用:平肝熄风,散风热,通鼻窍主治:镇痉清神:小儿急慢性惊风、头痛、眩晕、失眠。明目通鼻:鼻衄、鼻渊、眼疾。操作: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 寸,3 鱼腰,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功用:疏通局部经脉气血主治:有明目消肿,舒筋活络的功用,可治目疾如目赤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眼睑闰动、口眼窝斜。 操作:平刺0.3-0.5寸,4 太阳,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 1 横指的凹陷处功用:熄风通窍主治:头痛,偏正头痛;目疾:目赤,肿痛,目眩,目涩。麦粒肿,牙痛。面瘫:口眼窝斜操作:直刺或斜刺0.3 0.5寸,5 牵正,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 0.5 1寸处功用:疏通局部气血主治:口眼窝斜,口疮,口臭,下牙痛操作:向前斜刺 0.5 - 0.8寸,6 翳明,定位:在项部,当翳风后 1 寸,功用:聪耳明目,疏风通络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疾,耳鸣。精神病操作:直刺 0.5 - 1寸,7 球后,定位: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功用:清障明目,调解视力主治:目疾,如白内障,青盲,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近视,斜视等。,8 金津、玉液,定位: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功用:疏通局部气血,止呕吐、止泻主治:口疮、舌强、舌肿、失语。呕吐,消渴。,二 胸腹部,1 子宫,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 寸,中极旁开 3 寸功用:除妇疾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妇疾操作:直针 0.8 1.2寸,2 三角灸,定位: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主治:疝气、腹痛。操作:艾炷灸 5 - 7 壮,三 背部穴,1 定喘,定位:在背上部,当第 7 颈椎棘突下,旁开 0.5寸功用:降肺平喘,止咳化痰。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痛、上肢疼痛操作:直刺 0.5 - 0.8 寸,2 腰眼,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功用: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祛邪扶正。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 虚劳。操作:直刺 1 1.5 寸,3 夹脊,定位:在背腰部,当第 1 胸椎至第 5 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 寸,一侧 17 穴,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专题训练试卷(详解版)
- 农发行唐山市玉田县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试卷带答案详解(综合题)
- 浙江国企招聘2025绍兴兰溪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大力水手的海上生活规定
- 地产房屋拆迁补偿细则
- 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 章荣与配偶婚姻关系解除及财产分配协议书
- 2025年放射科医学影像报告撰写规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第2章-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概念、原则与类型60课件
- 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
- 某水利水电工程二期混凝土施工监理细则
- 大学学生违纪处罚办法
- 防错原理及案例课件
- 癌痛规范化治疗课件资料
- DB37-T 1997.1-2019.物业服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牛津9AU3-Head-to-head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上册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大全
- 购牛合同参考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