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车辆管理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模板_第1页
上海世博会车辆管理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模板_第2页
上海世博会车辆管理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模板_第3页
上海世博会车辆管理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模板_第4页
上海世博会车辆管理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博园区施工车辆管理应用系统设 计 方 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防伪事业部北京标准信源科技有限公司二OO八年八月目 录1引言42需求说明43建设环境说明44应用方案设计541设计目标及说明5411设计目标5412设计说明542系统组成及设计5421系统布局及框架64211系统工作原理图64212原型系统出入口硬件布局图74213 网络结构拓扑图74214系统结构框架示意图8422卡及卡管系统9423卡发行及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94231卡发行基站94232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10424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及过车流程设计11425临设式手持检验基站13426后台管理服务系统1343硬件配置设计13431前端基站控制系统134311电子标签封面设计及技术参数134312基站配置及主要设备技术参数14432施工车辆管理应用系统后台硬件配置184321原型模型后台管理服务硬件配置184322应用系统后台管理服务硬件配置1844软件系统设计18441后台管理功能设计194411电子标签(车证)制证数据获取194412电子标签(车证)发放管理194413电子标签(车证)生命周期管理204414数据导出管理204415数据导入管理204416基站过车管理及历史记录查询204417系统管理20442前端基站功能设计204421设备自检与恢复功能204422车辆检测处理214423车辆身份自动识别功能214424视频抓拍处理214425 现场LED显示处理214426基站过车记录与本地缓存214427基站数据导入导出处理214428基站本地历史数据查询214429系统管理21443软件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225建设周期2251原型模型出入口建设周期2252其它出入口建设周期236培训及维护2361培训计划2362培训方案24621系统管理级培训24622系统使用级培训2563培训资料2664维护261引言为进一步推进世博会车证管理技术系统的项目建设,加强园区筹办期建设过程中施工车辆进出工地时人工验的管理,本方案拟采用以RFID技术为主,建设一套施工车辆身份自动识别管理的信息系统,用于记录、验放、跟踪和追溯进出园区建设工地的施工车辆。方案包括需求说明、建设环境说明、应用方案设计、系统建设周期、培训及维护等五部份,为解决筹办期建设过程中施工车辆的进出管理提供了可依靠的技术手段。2需求说明 世博园区正处于筹办期建设过程,对进出园区工地的施工车辆管理目前有如下需求:(1) 园区建设工地出入口岗亭有保安24小时执勤;(2) 进出车辆必须要在停车登记和检查后才能予以放行;(3) 停车登记和检查信息有5项包括:车牌号码、通行证编号、车型、装载何物和进入园区事由,其中涉及到车证管理的只有前三项;(4) 对进出园区工地车辆需有验放的历史记录数据,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能追溯查核;(5) 每日登记的车辆检查信息都会由各岗亭汇总至安保部。此次系统建设按安保部要求,需要实现对2000辆施工车辆进出园区的信息记录、跟踪和追溯。当施工车辆进出各工地出入口时,系统自动识别和记录配装有电子标签的车辆,并通过LED户外显示屏向执勤保安提示车辆相关信息,经保安确认后,人工放行施工车辆。对未配装电子标签的车辆仍按人工登记验放的管理方式进行。3建设环境说明 本实施方案拟建设世博园以下五个施工出入口,分别是:浦东南路莲南路、洪山路雪野路、雪野路上南路、耀华路历城路、耀华支路。其中耀华支路将作为第一个系统建设的出入口。该出入口会作为园区建设工地出入口验放的原型模型来设计,用于验证和测试系统各类设备的技术性能、电子标签使用及配装方式、固定式及临设式基站实际应用效果的比对,以及施工车辆系统验放流程与人工验放流程的结合比较等。在与世博园实际施工环境相结合的过程中,该出入口模型的各项工程技术性能和验放流程将不断的被优化完善,当安保部最终认可后,此原型模型将被推广应用到其它各出入口。目前,进入园区的施工车辆以土方、材料运载车、工程机械车为主,各出入口的道路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出入口过车通道无法设置地感线圈等硬件设备,路面不允许开挖。各出入口岗亭光纤终端均已到位,但还未开通网络,因此,基站通信设计需采用脱网人工同步的方式,系统预留网络接口,待光纤网开通后各基站可无缝接入并汇聚到安保部监管中心。4应用方案设计41设计目标及说明411设计目标本系统设计目的有如下两个:(1) 满足当前施工环境条件下对施工车辆的管理和应用需求,即对2000辆施工车辆进出工地的通行信息能予以自动记录、跟踪和追溯,实现施工车辆信息采集的应用。(2) 为后期车证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全面实施和扩展应用预留升级空间及接口。412设计说明各出入口基站都是脱网运行的应用模式,除各出入口硬件布局有差异外,其他的系统设计、硬件配置、验放流程基本一致,故本方案以耀华支路出入口为主要设计对象进行原型设计。42系统组成及设计系统在物理结构上设计由“信源层(无源陶基型车卡)”、“信息采集及执行层(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及临设式手持检验基站)”、“信息传输层(数据交换、同步及更新)”和“信息存储处理服务层(后台数据服务及控制)”组成。包括如下子系统:(1) 卡及卡管系统(2) 卡发行基站及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3) 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4) 临设式手持检验基站(5) 后台数据服务系统421系统布局及框架4211系统工作原理图4212原型系统出入口硬件布局图原型系统出入口设计的卡发行基站、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和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在物理环境中共用硬件设备,共用关系及其布局如下图所示:4213 网络结构拓扑图各出入口的光端机均已放置在各岗亭内,一旦网络开通,系统即可联网运行。系统对各出入口的网络接口需求如下:(1) 需提供23个RJ45接口;(2) 各出入口基站和后台服务器需在同一网段下;(3) 后台服务器能稳定、可靠的与各基站互联互通。网络部分需安保部给予协调和支持,以便系统能顺利联网运行。其网络结构拓扑图如下所示:4214系统结构框架示意图422卡及卡管系统卡指在应用系统中对被管理施工车辆配装可唯一标识车辆信息的、基于RFID技术的无源陶基型电子标签(也称“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或给司机配装(挂在胸前)基于RFID技术的无源PVC电子标签。卡管系统是针对卡进行物理及系统两阶段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子系统,并配合卡发行基站和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实现发卡、验卡等系统功能。卡管系统组成示意图如下:423卡发行及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卡发行及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是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这两种基站是在卡管基础上建设的特殊基站及其对应的管理程序。4231卡发行基站卡发行基站是负责园区施工车辆的所有电子标签的发放。一旦电子标签与被标识物体固联一体,形成唯一对应关系后,标签开始进入到系统的生命运行周期。卡发行基站有对应的信息录入程序、快速检索程序等,确保卡发行时写入信息的准确可靠,经授权的操作员可对进入系统的各类电子标签实现注册、发行、写入、授权、修改、复用、收回挂失等管理。卡发行基站是室内桌面小型基站,由工控机、UHF频段读写器及桌面写卡天线组成。本系统出入口原型模型的卡发行基站与后台数据库共用一台工控机。当系统应用模式被安保部最终确认后,卡发行基站将与后台数据库在硬件上共用一台服务器,并按照安保部要求放置在指定位置,由授权人员专门管理。其效果图如下所示:4232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作为汽车标准信源(无源陶基型车卡)与车辆匹配安装后检验认证使用,是确认“卡”与车形成唯一对应关系(“绑定”)的关键设备,由人工专门值守伺服,有基站操作启动的“授权密码”装置,并具有“工作进程自动记录”功能。通过图像抓拍系统和存储装置,能与RFID同步采集同一目标信息,通过“时间互证锁定”被采集目标,并实时将获取的信息传至“卡管系统”,在后台数据库生成相应的被标识物的“电子镜像”,被确认的车卡信息即为该车卡“系统生命运行周期”的首次有效信息,成为该车卡在系统中开始运行的落地标志。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对“标准信源(车卡)”的“读”、“写”性能是所有基站中技术指标最严格的极限指标,以确保该基站所检验合格的车卡能在所有设计的基站中运行,满足“一通百通”的需求。本系统出入口原型模型的发卡验证的工作量不大,车、卡装配检验确认基站可借用出入口原型模型的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的硬件设备,并在其工控机上安装专用程序后实现,不需建设专门的独立基站。424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及过车流程设计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用于采集施工车辆的图文信息,是应用系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该基站以射频自动识别技术为主,视频抓拍技术为辅,当车辆经过通道时基站自动获取过车信息。本方案在被雪糕筒软渠化的耀华支路出入口用一个基站、两个读写器和两组天线构成了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分别管控出口和入口两个方向的过车通道。该出入口基站设计示意图如下:各出入口过车通道将分别设置一块LED户外高亮显示屏,以提示执勤人员进出施工车辆的车牌信息和通行证编号信息。出入口过车通道采用人工验放为主,车辆身份自动识别信息采集为辅的方式。过车通道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需要针对性的设计,以确保系统能稳定可靠的运转。对没有装配电子标签的非施工车辆由保安人工目识、记录进出信息和放行车辆。对装配电子标签的施工车辆由系统采集车辆信息,需要配合LED显示系统提示执勤保安放行车辆。车辆通行流程设计如下:425临设式手持检验基站临设式手持检验基站用于出入口或其它临时检查点对过往车辆做静态巡检时使用的“临检”设备,可用于查验安装于车上的普通电子标签,或查验特殊工程机械车辆(如:吊车)。该设备由内嵌WinCE操作系统的手持机组成,可在脱网环境下独立工作,采用间次使用模式,非长期常态使用,其工作时间受电池制约,工作环境受天气影响。426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后台管理服务系统是SQL Sever建立系统的数据库,用于对卡管基础数据,各基站的运行数据等的管理,是系统运行的核心,能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统计,并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分配。系统将对2000辆为世博园区建设的施工车辆进行管控,各出入口的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采用脱网运行模式,每天由专人在指定时间对各基站和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更新、同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原型系统的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将配置在工控机上,以便系统的改善和优化。推广应用后的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将配备专门的服务器,并托管在安保部指定的办公室。43硬件配置设计431前端基站控制系统前端基站控制系统硬件由电子标签和基站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电子标签分固联在施工车辆上的陶基型车卡和配装在司机胸前的PVC卡,基站则由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卡发行基站、车/卡配装检验确认基站和临设式手持检验基站组成。4311电子标签封面设计及技术参数PVC型电子标签封面设计由世博局证件管理中心指定专业公司设计。陶基型电子标签封面设计由我方按客户要求负责设计制作,在此不予详述。(1)无源陶基型电子标签技术参数如下: 尺寸:85 mm54 mm(0.2mm)(外观图案可定制) 基材:高频陶瓷 内存:2048Bit 适用范围:车辆管理 频率:902928MHz 兼容协议:ISO18000-6B 标签芯片:UCODE HSL 工作温度:-40 +85 动态识别性能:在被标识物高速运行(180公里/小时)状态下,其准确性99.95 动态写卡性能:在被标识物高速运行(180公里/小时)状态下,其准确性99.95 可读写次数:10万次 数据保存年限:10年 识别距离:15米 最大上行传输速率:40kbit/s(2)无源PVC电子标签技术参数如下: 识别距离:15米 动态识别性能:在被标识物高速运行(180公里/小时)状态下,其准确性99.95 写卡距离:10米 动态写卡性能:在被标识物高速运行(180公里/小时)状态下,其准确性99.95 工作温度:-4085 尺寸:84 mm54mm(0.2mm) 标签芯片:UCODE HSL 兼容协议:ISO18000-6B上述电子标签技术参数的读写距离及动态读写性能均在以下条件测得: 单次识别内容16byte(含ID号); 单次写入内容8byte; UHF读写器输出功率1W; 采用线极化平板天线(增益12.0dBi,电压驻波比1.3); 天线顶装(4.0m 安装高度 18dB 电压驻波比: 1.5 输入阻抗:50 功率容量:300W 接头:N(F) 雷电防护:直流接地 工作温度:-70+55(5)TDG-915-circle桌面写卡天线: 适用范围:门禁、交通 用于系统发卡,读写距离0.5m1.0m 频率:902928 MHz 尺寸:220 mm173 mm44 mm 工作频率:902928 MHz 极化:圆极化 增益:6.5-7.0dBi 电压驻波比:18dB 输入阻抗:50 功率容量:100W 接头:N(F)或N(M) 雷电防护:直流接地(6)K-6504日蚀型低照度专业摄像机 水平分辨率:彩色480线 摄像机性能:专看车牌日蚀型彩色转黑白枪式摄像机 最低照度:0.05-0.001LUX/F1.2 图像传感器:1/3SONY Super HAD CCD 制式:PAL/NTSC 镜头:内置手动变倍镜头,F=3.5-8mm 背光补偿:开/关 电子快门:1/50(1/60)-1/100,000(sec) 光圈驱动方式:VIDEO/DC 信噪比:52dB 同步系统:内同步/外同步 增益控制:自动 视频输出:复合视频(1.0Vp-p 75) 工作温度:-20 +50RH95%MAX 工作电压:DC12V10,(150mA) 尺寸:127 mm52 mm52 mm432施工车辆管理应用系统后台硬件配置4321原型模型后台管理服务硬件配置原型模型后台管理服务硬件设备与固定式侧装信息采集基站共用同一台研华工控机。4322应用系统后台管理服务硬件配置 待原型模型优化完善后,应用系统后台管理服务硬件将由专业塔式服务器、UHF频段读写器及桌面写卡天线组成。应用系统启用后,其卡发行基站、卡管系统和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将共用专业塔式服务器。44软件系统设计本软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本系统实现在世博会筹办期的建设阶段对进出五个出入口的施工车辆进行管控。系统由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和前端基站控制系统两部份组成。在世博会建设期的前期由于各子系统和基站间不具备网络联通环境,所以前端基站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单机正常运行。在世博会筹办期建设阶段建成网络环境条件下,前端基站系统需要能够和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协同运行。整个软件系统采用一个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和五个前端基站控制系统的设计,后台管理服务系统与前端基站控制系统之间采用移动存储介质人工导入导出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与数据同步。后台管理服务系统的制证数据获取由外部系统提供。软件系统功能用例图如下所示:441后台管理功能设计后台管理中心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功能:4411电子标签(车证)制证数据获取系统提供外部接口,外部系统通过调用接口将制证数据存入后台管理中心系统中。4412电子标签(车证)发放管理电子标签发放管理实现对系统中使用的电子标签的初始化,并完成对电子标签的发放过程的管理。在系统中使用的汽车电子标签必需先经过初始化处理后,才能进行电子标签的发放处理。初始化处理主要是实现对电子标签的系统标识、卡内数据的定义以及数据初始化处理。4413电子标签(车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提供汽车电子标签(车证)的挂失、取消挂失、注销等证件生命周期管理的功能。4414数据导出管理由于后台管理系统与前端基站控制系统之间没有采用网络连接,因此后台管理中心子系统提供专门的数据导入导出接口来实现与前端基站控制系统的数据同步需求。在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处理时,系统将自动屏蔽重复的数据记录,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导出功能实现将后台管理中心内电子标签的发放信息及系统管理信息等数据存入指定的存储设备中。4415数据导入管理数据导入功能实现将指定存储设备中的“前端基站控制系统的过车记录信息”存入后台管理中心内。4416基站过车管理及历史记录查询基站过车记录管理实现对前端基站的过车记录数据信息的统一存储,并提供历史过车记录的查询统计分析与历史过车记录详细信息。4417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功能实现操作员用户注册登录、角色权限管理及系统日志等功能。442前端基站功能设计前端出入控制点基站负责实现对园区进出车辆的监控管理,并生成车辆通行记录信息,并通过移动介质、手动操作方式及时将车辆通行记录提交至后台管理中心存储。其业务处理过程包含以下处理功能:4421设备自检与恢复功能完成对基站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测与异常报警,并实现一般性设备一次状态的自我恢复处理。4422车辆检测处理实现对基站施工车辆的来车检测判定,在确定来车信息后启动车辆身份自动识别处理。4423车辆身份自动识别功能实现对基站RFID设备的控制处理,获取并确认基站当前来车身份信息,并根据施工车辆身份信息自动向执勤人员提示过车信息。4424视频抓拍处理实现对基站视频设备的控制处理,对基站过车进行视频抓拍,所抓拍的视频图像将作为事后追溯的重要依据。4425 现场LED显示处理通过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并提示执勤人员当前过车的信息。4426基站过车记录与本地缓存结合来车信息、车辆身份信息、视频抓拍图像信息,形成基站车辆通行记录信息,并在本地数据库中临时缓存基站过车记录信息。4427基站数据导入导出处理提供数据导入导出操作接口,一方面实现从移动存储介质中导入后台管理中心的电子标签发放记录,以保持与后台中心的数据同步;同时将本地缓存的基站过车记录信息导出至移动存储介质,以便提交至后台管理中心。4428基站本地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查询实现对本地前端过车记录数据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与历史过车记录详细信息。4429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功能实现操作员用户登录及系统日志等功能。443软件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5建设周期51原型模型出入口建设周期建设时间:在满足施工条件情况下3周内完工。序号筹办期建设阶段工作任务(原型系统出入口)第1周第2周第3周1234567123456712345671设备材料采购、制作与初验2施工环境条件准备3设备安装调试车证信息写入发行4软件开发与单元测试5性能及功能调试6试运行与优化52其它出入口建设周期当原型模型最终确认定型后,其它4个出入口在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3周内可完工。序号筹办期建设阶段工作任务(其它4个出入口)第4周第5周第6周1234567123456712345671设备材料采购、制作与初验2施工环境条件准备3设备安装调试4车证安装及发行5单元测试及后台安装调试6性能及功能联合调试7试运行与优化延期条件:如遇下列情况,工期相应顺延; 业主未能如期完成相应的条件,影响进场施工; 业主的方案变更而影响进度; 在施工中因停电等外部因素而影响施工; 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影响施工。6培训及维护61培训计划我方将选派具有丰富技术培训和实施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培训小组,编写详尽、实用的培训教材,并且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技术培训工作分为系统管理、维护级和系统使用级两个部分进行。在系统管理维护级人员培训中,由我方的工程师针对本系统的技术特点,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全面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此系统建设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技术理论和产品实践。在系统使用级人员培训中,为系统相关使用人员安排系统的使用培训。培训方式:集中式培训培训地点:由世博局安保部指定专门地点进行培训参训人员:临时出入口保安、证件管理中心发证人员、系统管理维护人员62培训方案621系统管理级培训 培训目标培训的目的首先是保证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也要建立一支能够独立维护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确保今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因此,我方对此次工程中的培训任务给予高度重视,首先选择具有丰富工作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其次认真准备有关培训内容,将课程简化浓缩,充分保证培训课程的实用性,使技术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