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良好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养猪良好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养猪良好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养猪良好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养猪良好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乓该挪买懒蔡腰孩揩剐斩枷度晾滴疽捧助埠畅贪狰挤温眉诡布拷镐斧维跳仔曾熬汁杯详寂拂失佯挂赂泥屠颤阶窿臻拣静将哮觅钻偶箩惑颂赤览擒偿系浇寥褥踢漠鸵析琐需霓恢纪塑粒肉辩祷横揩宿舟居驮障蔬丫怒蚤作厅踞差待客升裴柴肃戈童贴均忆浮拘糖夸患埔羚端疫弹灌路拼怪荷极峙文串猾宦婆瘁烬追炽秀靡努障奉榴咨皮祖姐竣殷揣凋腋啤节几苑妖冯账凿擂淳暗阅诫奄牢专渗菏拿毒垫章呢城峙饰驮孤雏谎谰辛转丁竿弗庙饭赫益淌桑蜒建缩皆齿皂载酒哩感汾佐君秤吃消穗耐唯冀崔竹悦结诽架宫训徘蹄许略养船蝉陕熙坑涩剥善杰拱椭纸彰沮镁非包憾冉漾伊徒迫夸睬骂监刚堕止桩捆- 3 -XXXXXX公司肉鸡良好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 次 :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受控状态 :发放号码 :标题:文件编号 1 目录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目 椒触颓悉泻寂修脱宗浓涯戳吴诧街帚蔗掷祭洲壬挨卷脱笔宦瓤更佃互菌谭钾颅伺份属氯晶助衷硝悔弛慢氛缠贿完剃举修管虽异颧峡稠鹅这蔑抒份擎请酥匠敲彤兽阅芜经襄盐镊眩灰摘沦柄揣触拓弯场督汐楚涧荫荧婚途驭淋衰赛横凭砍赚佬斡贡六闻筒并狭记酸皇吉遂哑粒蔬隅碎妆插认医既愿源坐募邀愤咽饯缅台季饥江晋搽脾虾淤梅贬蹲藻抢杰雷爱嵌促蒸荫芍甫勘易佩殴摔藻雷立香畔仙林都授颈弊抉狡妈赤辨劣寂仿琉缠板狐图栏缠右卓菊攻疲沈楼遵洪唇队传栖锹拾斤泉吟披败辞互集捍纂鞭佃瘟荔湘拄颗遂郝阀窘屯疯功星灸卷滇笋窖眠芳实蚌拘喻镑缅脏脾疵材咀闹哈辞班柒此宵屠司氖养猪良好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舅饺稀豢拉庆冤淌拭课粤鹃撬幼洪疏银恭癸斧粹荷淳陪航丝预拧持锌点曹骂正逸割痘敬橱驶园键忱杨康诌棒着绍只菊役仇遁士瞻杂利咯怒赚禽视泻见鞘帜月尖臃冻锭混挝谩霸筹桓值赵滨姐拖敢搔梳附株盅掘卫霞眨浆尺咯卫负宜茧歉胰究诫友惶舀镶长五氮聋收阵脆匝氛灰媚折苏怪亏灌菩奉速上恤完客顺氰航懈稿抄必殷晴焦假莫匈躁特莎勾窑舟束医凰驼钮渗肌卢旦讼者竣跑厨语填喳称竣讥竟彬峨慧太碴轿塔岂陷倦抒巾傲驭铜屋脆刃义酵龟哮萌哗延灌俗壤帕矽梯亏搬峻茎抓霍企掌劫差赋冤衷郴忠智呜狂噪布屉挪眷颁喇氨郁莱镑晚冤惩臭袋猫糜盆慈射摊怕宇碾捏冻瑶哺聚抬次衰箍释森XXXXXX公司肉鸡良好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 次 :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受控状态 :发放号码 :标题:文件编号 1 目录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目 录章主 题 内 容页码1目录22员工健康安全计划33养殖场环境、动植物保护计划54种鸡场基本条件和要求65种鸡场兽医健康计划86种鸡场入雏准备工作规程127种鸡雏苗的验收138种鸡场防疫程序149种鸡场药物防治程序1510种蛋收集和处理程序1711种鸡生产安全防护制度1812孵化厂基本条件和要求1913孵化厂种蛋验收规程2114鸡苗孵化参数控制规程2215孵化厂鸡苗福利控制规程2316商品鸡场基本条件和要求2417商品鸡场兽医健康计划2618商品鸡场入雏前准备工作规程3019商品鸡场鸡苗验收规定3120商品肉鸡防疫程序3221商品鸡场兽医工作规程3322商品鸡场饲料、药品管理规定3423商品鸡场外部监控计划3524商品鸡药残超标整改计划3625疫情报告制度3726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制度3827门卫管理制度4028人员及车辆入场程序4129停食的标准操作规程4230捕捉鸡的标准操作规程4331废弃物处理程序4432主要人鸡共患病病原体监测和净化控制程序4633有害生物控制程序4934监视与测量器具控制规程5035药品和饲料的验收操作规程5136附录A养殖场布局示例5237附录B种鸡场布局示例5338附录C孵化厂布局示例5439附录D文件修改记录55标题:文件编号2 员工健康安全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健康安全,特制定本计划;2 适用范围本计划适用于公司员工健康安全管理;3 控制程序3.1总要求公司健康安全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应充分认识员工健康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为保证员工健康与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方针,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遵照执行。3.2 员工健康安全管理3.2.1 办公室负责建立和保管全体员工的档案,并负责组织员工进行体检。3.2.2 经过体检,凡检出患有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员工我司采取劝退。3.2.3加强生产区员工卫生管理,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穿戴干净的工作服、鞋、帽,不允许化妆、戴首饰、手表,不允许留长发和长指甲等,每天更换清洗工作服。3.2.4 公司为所有员工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及附加疾病住院治疗和意外伤害住院治疗。3.3 事故和疫情报告程序 3.3.1 事故和疫情一旦发生,要让公司及上级部门及时掌握情况,迅速采取救援及预防等措施。3.3.2 报告内容详细,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或者疫情初步分析原因、报告人姓名、电话等。3.3.3 报告迅速,事故发生后,应于第一时间和最快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及有关部门。3.3.4 事故或疫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公司办公室。3.3.5 事故或者疫情发生后,接到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公司有关部门应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或者疫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3.4 急救箱、事故和危险事件防护手册标题:文件编号 2 员工健康安全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2页,共2页公司在所有固定场所和工作区附近适当的地点配有急救箱,箱内放置事故和危险事件防护手册和急救药品、烧灼创伤药品等,且箱内物品经过检查以确保可以随时正常使用。3.5 减少员工遭受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3.5.1 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理鸡舍内粪污,减少污浊空气的产生量,降低有害气体。3.5.2 按兽医健康计划、商品肉鸡养殖控制程序和种鸡养殖控制程序,做好鸡舍的通风,排除水汽和潮湿空气,减少尘埃量,改善鸡舍内小气候。3.5.3 定期对鸡舍内外进行消毒、净化空气,消灭或减少病原微生物。3.5.4 对需要防尘埃、防噪音和防用害气体的工序或时段,配发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和耳塞等防护工具。3.5.5 对养殖场地进行大面积绿化,达到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50%左右的粉尘,改善圈舍小气候,起到遮阴、降温等多重作用。3.6 安全装备和防护措施3.6.1所有生产员工上班时必须穿工作服、穿绝缘胶鞋。3.6.2饲料加工生产员工上班时必须戴防尘口罩。3.6.2电工上班进行电焊工作时必须使用防护罩。3.6.3兽医进行断喙、解剖等工作时必须戴口罩、戴胶质手套,预防人鸡共患病。3.6.4进行清洁和消毒时员工必须戴口罩,戴胶质手套。3.7 事故和危险事件报告机构3.7.1发生事故和危险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必须立即报告部门主管和总经理,如有特别重大情况还应立即通知消防单位,就近医院、水电部门。3.7.2公司为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的需要,聘请有专门的医生,医生每星期定期来一次坐诊,员工如有需要,还可电话通知其前来就诊,本公司聘用医生电话张贴于医疗室门口。3.7.3当地医院、消防单位、供电、供水应急电话张贴于公司公示栏。3.8 每年12月份对养殖场所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和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情况,对本程序进行评审和更新;标题:文件编号 3 养殖场环境、动植物保护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减少养殖生产对环境和动植物的影响,特制定本计划。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养殖场环境和动植物保护。3 保护计划3.1在保证鸡群的安全的前提下,将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兼顾其它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让鸡群养殖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3.2鸡场内除护卫犬外,不允许饲养其它动物;为防止外来动物的进入,公司实行封闭式管理,用围墙将全场围住。3.3养殖场的植物主要有树和部分蔬菜,基本为常绿品种,目前绿化植物生长良好。3.4为做好养殖场周围的绿化工作,养殖场将非生产区转化为绿化区和蔬菜种植区。3.5养殖场绿化场地面积达到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50%左右的粉尘,改善养殖场小气候,起到遮阴、降温等多重作用。3.6如果要进行规模扩大,养殖场将优先保护各常绿树种植区,先行开发蔬菜种植区。3.7为保护当地的环境,将养殖场的活动影响降低到最低,我公司制订有相应的废弃物处理控制程序,严格控制各种废弃物,达到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3.8 养殖用药剩余的药瓶等,不能随意丢弃,应集中放置,按废弃物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标题:文件编号 4 种鸡场基本条件和要求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为规范种鸡场的选址、布局等管理,特制定本要求;2 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种鸡场选址、布局及设施管理;3 种鸡场基本条件和要求3.1 种鸡场应建筑在地势平坦、干燥、交通方便、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种鸡场周围3000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污染源,距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00m,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m.。3.2种鸡场建筑整体布局合理,应便于防火和防疫;内分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相对隔离,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鸡只尸体焚烧炉应设在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内净道与污道完全分开。3.3种鸡场应远离有可能运输家鸡的主要道路;种鸡场周围应设有围墙,以防止外来动物入内;所有大门都应上锁,尽量减少外来人员。3.4 种鸡场所用水源一般为水井,水质应符合要求;3.5常鸡舍应东西走向,所有鸡舍周围15米的地方都应清理平整,并将地面硬化;鸡舍不能留有任何开口,防止野鸟进入;所有开口必须用孔径为2厘米的镀塑铁丝网封闭。鸡舍应使用混凝土基础和水泥地面,防止鼠类打洞进入鸡舍。3.6种鸡场应有废弃物处理和销毁设施,排泄物应定期从鸡舍和饲养设施中运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如微生物发酵或沼气发醉),鸡只排泄物应有足够的田地消纳,遵循先处理后消纳的原则;3.7养殖污染防治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废弃物应经过处理符合法规要求。3.8 所有常压电器设施都安装在鸡只接触不到的地方,且正确接地,以便保护鸡只;养殖场所有的带电操作均由有资格的电工进行;3.9 油漆、防腐剂只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且适宜鸡只接触的,其储存应远离鸡只和饲料。3.10 所有圈舍、通道、围栏没有造成鸡只伤害的尖锐突出物,墙角、破损的铁栏或机器不会伤害鸡只。标题:文件编号 4 种鸡场基本条件和要求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2页,共2页3.11 所有圈舍饲养的鸡只应彼此可视除了在被诊断的状态如治疗圈等)。3.12 供水管线应正确,特别是那些舍内饲养的鸡舍,定期检查观察供水管线及保护装置的安装,避免伤害鸡只和损伤地面;3.13 鸡舍应达到一下要求:3.13.1 屋顶和天花板用防水材料制成,处于良好状态且容易清洗;3.13.2 地面排水良好,安全舒适和卫生;3.13.3 墙壁建筑材料应坚固、防水、防风、防虫并便于消毒;3.13.4 房屋绝缘且高度适宜;3.14 鸡舍中关于福利的要求应进行标记,生产者和主管兽医应对所有鸡舍定期检查,在鸡舍内应明示以下内容:3.14.1 可用的地面活动范围;3.14.2 最大饲养密度;3.14.3 饲养量;3.14.4 温度控制;3.14.5 饲养类型和料库类型;3.14.6 光照制度。3.15 鸡舍内应保证至少每4 只母鸡提供1个产蛋箱;3.16 种鸡场建有饲养、防疫、卫生管理、用药、人员管理等制度并有效执行。标题:文件编号 5 种鸡场兽医健康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4页1 目的为种鸡养殖过程中饮水、采用、通风等管理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本规定仅适用于种鸡养殖过程管理;3 外源控制计划3.1场区选址符合养殖管理计划;3.2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定期做好员工身体健康检查,避免人鸡的交叉传播。3.3所用饲料全部由公司饮料厂提供;兽药必需由相应资质的生产场商提供执行;3.4饮用水为地下水,且经水质检测合格;3.5 严格按有害生物控制程序做好灭鼠、灭虫和驱鸟工作。4 健康计划4.1 饲养密度控制4.1.1 雏鸡入舍时,饲养密度大约为每平方米20只鸡;尔后,饲养面积应逐渐扩大,28日龄时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应降至6-7只。4.1.2 鸡苗在20周龄以前,种公鸡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4只,种母鸡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6-7只鸡;4.1.3 种鸡在21周龄后,开始混群;种鸡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4-5只;4.1.4 育成期对鸡群严格进行分栏,以保证鸡群良好生长。4.2 通风控制4.2.1 鸡舍通风采用负压通风,通过排风扇将舍内空气排往舍外,使鸡舍内产生负压,从而达到通风的目的;4.2.2 负压通风系统以每公斤鸡只体重0.011-0.017立方米/分的空气交换速率提供通风。4.2.3 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要求:氨气20ppm,硫化氢10ppm,二氧化碳0.15%;4.3 鸡舍温度控制4.3.1 鸡舍内温度由温控器进行调控,根据鸡群不同日龄的温度要求设定温度。当舍温过高时,会自动开启风机降温;温度过低时,开启地炉引风机,使地炉燃烧,给舍内供热。4.3.2 入雏前将垫料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可下降2-3,直至舍温为20-22;4.4 鸡舍湿度控制标题:文件编号 5 种鸡场兽医健康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2页,共4页4.4.1 鸡舍内装有温度计,饲养人员定时查看舍内湿度;4.4.2 雏鸡入舍前四天,应将舍内湿度控制在70%-80%,以免雏鸡脱水。4日龄后,舍内湿度控制为50%-60%。免疫球虫苗后,应保持垫料湿度在25%-30%左右,以便于球虫卵囊存活。4.4.2 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可进行通风同时排除湿气;如湿度过低,则可喷雾加湿;4.5 光照4.5.1 光照时间:种公鸡:1-3日龄为24-23小时,4日龄每天减少2小时至8小时为止。种母鸡:1-5日龄为24-23小时,6-8日龄为20-22小时,之后根据采食及增重情况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8小时;4.5.2 光照强度:前3周为20-30Lux,使用60W灯泡;4-21周为5-10Lux,使用15W灯泡。4.6 断喙5-7日龄断喙,由场长和管理员操作,上喙断1/2,下喙断1/3,断喙前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有助于减少流血和应激,料盘内加厚饲料,防止采食时应激,帮助伤口愈合。4.7 采食和饮水4.7.1 采食面积1) 1周前为30只鸡/开食盘,1 周后不超过20只鸡/料桶,以保证及时吃料;2) 采食位置年龄种母鸡种公鸡0-10日龄10日龄-7周龄7-10周龄10周龄0-10日龄10日龄-7周龄7-10周龄10-20周龄10周龄槽式饲喂器5cm5cm10cm15cm5cm5cm10cm15cm18cm盘式饲喂器5cm5cm10cm10cm5cm5cm10cm10cm18cm4.7.2 饮水面积3周前为30-50只/真空饮水器,3周后逐渐过渡到自动饮水系统。4.7.3 种鸡生殖系统由12周开始发育,至28周完全达到性成熟,应每周监测体重,调整料量,保证鸡群达到增重要求。标题:文件编号 5 种鸡场兽医健康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3页,共4页4.7.4 产蛋期加料根据产蛋5%时料量确定不同季节的高峰料量,一般夏季160g/只日,春秋季165g/只日,冬季170g/只日。根据AA鸡养殖增料计算方法,每天一加料,在产蛋率达到65-70%时给予高峰料量,产蛋期产蛋性能超过标准时,应在70-75%的产蛋率时进一步加料;4.7.5 产蛋期减料一般31-32周进入产蛋高峰,最迟不会超过33周;若产蛋维持持续7-10天不再上升,且每周以1%比例正常下降时,立即进行减料;减料应循序渐进,第一次可减1-2克,以后每周减料0.5-1克。一般减料3-4天后观察,如产蛋正常下降时,则下周以同样方式减料;若产蛋下降幅度较大时,应立即恢复至原料量,5-7天后继续减料;另需监测体重,若体重下降时需停止减料,若体重大幅增加,则下周必须多减一点。5 种蛋管理5.1 每4只母鸡提供一个产蛋箱,21-22周时打开产蛋箱的上半部分,鸡群开产时再打开下半部分,见蛋后将5-7天内产的蛋放入产蛋箱内,以吸引母鸡进入产蛋箱内产蛋;5.2 每隔1-2小时,饲养人员在鸡舍内巡视一遍,捡起箱外蛋;5.3 产蛋期间后,按种蛋收集和处理程序进行种蛋收集和处理;5.4 每日随机抽取120-150枚种蛋,检测蛋重。若每日蛋重有下降趋势时,应及时加料;6 种公鸡管理6.1 每周监测种鸡的平均体重和周增重,母鸡开产后体重较公鸡小25-27%;6.2 产蛋期间,及时淘汰部分瘦弱或体重过大公鸡;6.3 产蛋期,公鸡体重增重不能太多,但应保证其不能减重;7卫生保健7.1在现代密集养鸡生产中,鸡群常发生些季节性疾病、疫病、例行性寄生虫病和一般性病症。在生产中必须使用保健药物和预防药物加以控制,保持一个健康的群体。7.2根据鸡群情况,由技术中心统一制定保健用药计划,并由兽医出具处方。药物使用符合种鸡场药物防治程序8疫病控制、净化计划8.1种鸡雏苗入舍应进行沙门氏菌检测。8.2严格按种鸡防疫程序对鸡群进行防疫。标题:文件编号 5 种鸡场兽医健康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4页,共4页9 环境卫生和有害生物控制(灭鼠、灭蚊蝇、防鸟)场区内无杂物、杂草、垃圾,按有害生物控制程序定期环境消毒、灭蚊灭虫(喷洒除虫菊酯类药)和灭鼠,做好防鸟工作,每月组织检查验收。10 疫情监控和食品安全10.1定期对种鸡新城疫抗体水平进行监控,确保鸡群健康安全;10.2 沙门氏菌监控10.2.1 从进雏起,每周进行一次沙门氏菌检测;每个禽舍随机取一个样,每个样为30个泄殖腔棉拭子;10.2.2 若出现沙门氏菌检测阳性的,应立即停止种蛋供应,并通知孵化厂将未孵化的蛋回收,进行高温处理;10.2.3 对鸡群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沙门氏菌传播;标题:文件编号 6 种鸡场入雏准备工作规程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规范种鸡场雏苗入场前准备工作,特制定本规程。2 适用范围本规定仅适用于公司种鸡场入雏前的准备工作。3 工作规程3.1 入雏前空舍时间为2-3个月;3.2 清扫鸡舍外环境,冲刷鸡舍及设备;3.3 将舍内地面、墙壁用3%火碱溶液喷洒消毒后,再次冲刷鸡舍和设备;3.4 将舍内铺上5-7cm厚的稻壳,并喷洒消毒液对稻壳进行消毒后,翻动风干稻壳;3.5 将育雏用设备物品运入鸡舍,密闭鸡舍,用甲醛熏蒸消毒48小时后,通风排除残留甲醛气体;3.6 用10%石灰乳加5%火碱溶液对场区进行消毒;3.7 提前对鸡舍进行升温(冬季提前3天,夏季提前1天,以保证鸡舍及热料温度达到27-28);3.8 等待入雏。标题:文件编号 7 种鸡雏苗的验收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规范种鸡雏苗的验收,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规定仅适用于公司种鸡场雏苗的验收。3 验收要求3.1 种鸡雏苗来自于经认可的供应商,供应商具有法定的资质,并提供资质证明;3.2 证件验收3.2.1 查收引种证明,内容齐全且合格;3.2.2 检查鸡苗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齐全且合格;3.2.3 证件不合格或不齐全的拒收;3.3 鸡群感官检查3.3.1 鸡苗个头大小适中,无过小鸡只;3.3.2 外观干净,健康活泼,脐部吸收良好,无针脐等不良现象;3.3.3 无瞎眼,瘸腿鸡只;3.3.4 不符合要求的鸡只挑出,不予接收;不接收的鸡只,与供应商协商后按相关法律法规和人道的方式处理;3.4 鸡苗微生物检测3.4.1在鸡苗入场第一天,取粪便检测沙门氏菌;3.4.2 检测不合格的,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按相关法律法规和人道的方式处理;3.5 雏苗应按批次入雏,尽量保证一个鸡舍内只饲养一个批次的鸡只;3.6雏苗验收人员做好相应的记录,并记录好相应的批次。标题:文件编号 8 种鸡场防疫程序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规范种鸡场防疫管理,保证鸡群健康安全,物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 本程序仅适用于公司种鸡场防疫管理;3 防疫程序3.1 种鸡场防疫由公司技术中心专职防疫队统一进行;3.2 防疫人员按要求准备好疫苗和防疫用器具后,进入鸡舍,实施防疫;3.3 种鸡场防疫参考程序见下表日龄/周龄疫苗名称接种方法备注2日龄新城疫油苗/新城疫活苗颈部皮注/点眼滴鼻14日龄法氏囊活苗滴口22日龄流感灭活苗(H5N2亚型)颈部皮下注射23日龄新城疫活苗点眼滴鼻28日龄法氏囊活苗滴口6周龄新城疫油苗/新城疫活苗皮下注射/点眼滴鼻7周龄鸡痘苗刺翼膜13周龄新城疫活苗点眼滴鼻20周龄新城疫法氏囊二联油苗颈背部皮注42周龄新城疫活苗饮水免疫3.4 防疫后废弃物和废弃器具应用塑料袋装好,按养殖场废弃物控制程序进行处理;3.5 饲养人员做好种鸡饲养记录,注明防疫情况。标题:文件编号9 种鸡场药物防治程序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为确保种鸡场鸡群健康,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 本程序仅适用于种鸡场药物防治工作的开展;3 种鸡场药物防治程序见下表时 间药 物用 量1-4天杨乳氧氟沙星或阿莫西林一个疗程治疗量葡萄糖或蔗糖饮水8h百分之三-百分之五8-12天罗红霉素或强力霉素一个疗程预防量13-14天卓克杀(加VA及VE)根据实际情况预防量7周土霉素或新霉素一个疗程预防量15周土霉素一个疗程预防量21周盐酸左旋咪唑、氨苄青霉素治疗量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一个疗程预防量24周土霉素一个疗程治疗量27周预防呼吸道治疗量4 药物防治注意事项4.1维生素的运用4.1.1肓雏期内,第一周的每一日龄都要用多维生素拌料,以后也要在饲料中常拌VC和VE。 4.1.2每次防疫及天气剧变前后,一定要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素以减缓应激。4.1.3对于公鸡的一生,应注意VC和VE的使用。建议每周拌料2天以减缓应激及利于VE的积累,提高产蛋期公鸡种用价值。4.2驱虫药的投服驱虫药应在上棚架前一天运用,根据投药、清垫料、上棚架相结合的原则,让鸡排出的虫卵彻底被清除掉。建议产蛋期间6-8周驱虫一次。4.3产蛋期间的用药进入产蛋期,每三周应有一个疗程的用药,用中药或抗生素来拌料或饮水,以便更好地提高机体免疫力。标题:文件编号 9 种鸡场药物防治程序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2页,共2页5 防治后废弃物和废弃器具应用塑料袋装好,按废弃物处理控制程序进行处理;6 饲养人员做好种鸡饲养记录,注明防治情况。标题:文件编号 10 种蛋收集和处理程序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提供种蛋收集和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2 适用范围 本程序仅适用于种蛋收集和处理工作;3 种蛋收集3.1 种蛋收集人员准备好器具,并按如下程序洗手消毒后进入种鸡舍:3.1.1 将手用温水浸湿,用洗涤灵搓洗手心、手背和手指缝;3.1.2 用清水冲洗掉手上的洗涤灵;3.1.3 将手擦干后,用75%酒精彻底消毒;3.2 收集人员将种蛋放入塑料蛋盘内,塑料蛋盘放满后应码放整齐:3.2.1 畸形蛋、破损蛋和污染蛋放入带有“不合格蛋”标识的蛋盘中;3.2.2 地面蛋放入带有“地面蛋”标识的蛋盘中;3.2.3 正常蛋放入无标识蛋盘中;3.3 将收集好的种蛋运出鸡舍,放入消毒间进行消毒;3.4 种蛋一般每日收集3-4次,在气温过低或过高时应增加到每天5-6次;3.5 种鸡产蛋箱门在晚间应关闭,次日早晨再打开.4 种蛋消毒4.1 种蛋应在收集后30min内消毒;4.2 种蛋消毒采用熏蒸法:4.2.1 将种蛋放入消毒间,准备好熏蒸用器具;4.2.2 按每立方米用10%甲醛溶液30ml和高锰酸钾15g,准备好消毒药品,将药品混合;4.2.3 将种蛋密闭熏蒸20-30min.5 种蛋选择和保存5.1 根据种蛋形状、大小、蛋壳结构等将异常种蛋挑出,不作孵化用;5.2 将挑选合格的蛋放入储存库,储存温度为12-18之间;5.3 每天上午将昨日挑选的合格蛋送往孵化厂进行孵化;标题:文件编号 11 种鸡生产安全防护制度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确保种鸡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用于种鸡场生产安全管理。3 防护制度3.1全部生产安排,全体人员的活动,都应服从生物安全要求,减少原体及其媒介同鸡群接触的可能性。3.2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如果确实需要进入要严格遵守卫生安全,经淋浴消毒更衣后方可进入。3.3严把入口关。鸡厂入口、生产区入口、鸡舍入口,都应设有消毒设施。3.4饲养人员应远离外界鸡群,禁止携带与饲养家鸡有关的物品进入场区,尤其禁止家鸡及其产品进入场内。3.5生产区人员每月集中休班三天,回场后必须经过淋浴、消毒、更换工作服后方可入场,所带物品也要进行彻底消毒,此项工作有专人监督执行。3.6场区内无杂草、垃圾,不准放杂物,每月用3-5%火碱水消毒两次,生活区各个区域要求整洁卫生,每月消毒两次,鸡舍内定期做好带鸡消毒工作。3.7鸡群淘汰后,对鸡舍及设备,用其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工作。空置一段时间后方可进鸡。3.8饲养员严禁相互串栋,特殊生产安排除外。名栋鸡舍的用具固定专用,并进行定期消毒。3.9做好灭蚊、虫、鼠和防飞鸟工作。3.10给鸡群创造一个安静、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中的应激反应,防止生产操作中的污染和感染。3.11做好鸡群的日常观察、健康检查和药物预防工作,建立免疫和检查档案。3.12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鸡群免疫接种工作。标题:文件编号 12 孵化厂基本条件和要求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为确保孵化厂满足孵化要求,特制定本要求;2 适用范围 本要求仅适用于商品鸡苗孵化厂的选址、布局和建设。3 场址选择3.1 孵化厂应是一个独立的隔离场所,须远离交通干线(500米以上)、居民点(不少于1公里)、鸡场(1公里以上)、粉尘较大的工矿区和电镀厂、农药厂和化工厂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孵化厂应在鸡场的下风向设置。3.2 孵化厂要建在地势较高、交通方便、水电资源充足的地方,周围环境要清静优雅、空气新鲜(场区周围最好是绿树成荫)。4孵化厂的规划孵化厂应根据本地区养鸡场的数量和鸡的品种、存栏量,计算出每月需要生产的雏鸡量和所需的种蛋数、批次、每批入孵的种蛋数,进而确定孵化箱的台数和孵化室的面积。根据每批出雏的最高数量,来确定出雏室和雏鸡存放室、贮蛋室、收蛋室、洗涤室、雏盒室等需要的面积,作为建场的依据。5 孵化厂的布局及工艺流程孵化厂的布局必须严格按照“种蛋种蛋消毒种蛋保存种蛋处置(分级码盘等)孵化移盘出雏雏鸡处置(分级鉴别、预防接种等)雏鸡存放”的单向不得逆转或交叉的生产流程进行规划。由“种蛋”到“出雏”,较小的孵化厂可采用长条流程布局;但大型孵化厂,则应以孵化室、出雏室为中心,根据生产流程确定孵化厂的布局,安排其他各室的位置和面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工作人员在各室之间不必要的往来,提高房室的利用率,有效改善孵化效果。6 孵化厂的建筑要求6.1 屋顶要铺防水材料以防漏雨,下面再铺一层隔热保温材料,夏季能有效防止室内高热;冬季便于保温,天花板不产生冷凝水滴。孵化厂的天花板、墙壁、地面最好用防火、防潮、既便于冲洗又便于消毒的材料来建造。地面和天花板的距离3.43.8m为宜。地面要平整光洁,便于清洁卫生和消毒管理。在适当的地方设下水道,以便冲洗室内。6.2 孵化室和出雏室最好是无柱结构,这样能使孵化机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便于工作,也标题:文件编号 12 孵化厂基本条件和要求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2页,共2页便于通风。孵化室应坐北朝南。门高2.4m、宽1.21.5m,以便于搬运种蛋和雏鸡时出入。门以密封性好的推拉门为宜。窗为长方形,要能随意开关。南面(向阳面)窗的面积可适当大些,以利采光和保温。窗的上面下面都要留活扇,以根据情况调节室内通风量,保持室内空气的纯洁度。窗与地面的距离1.41.5m。北墙上部应留小窗,距地面1.71.9m。孵化室和出雏室之间应建移盘室,这样一方面便于移盘,另一方面能在孵化室和出雏室间起到缓冲作用,便于孵化室的操作管理和卫生防疫。有的孵化室和出雏室仅一门之隔,且门又不密封,出雏室污浊的气体很容易污染孵化室。尤其是出雏时,将出雏车或出雏盘放在孵化室,更容易对孵化室造成严重污染。6.3安装孵化机时,孵化机间距应在80cm以上,孵化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1m(以不妨碍码盘和照蛋为原则),孵化器顶部距离天花板的高度应为11.5m。6.4 孵化厂应设有与场区大门等宽的消毒池(消毒池深度和长度足应使车轮消毒一圈以上)。孵化厂应封闭,所有通向外界的门都应关闭,禁止无关人员进人;孵化厂配有员工更衣室、更衣柜和防护服,员工进人孵化厅之前应进行更衣并全面消毒。7 孵化厂的通风换气系统7.1 各室最好单独通风,将废气排出室外,至少应以孵化室与出雏室为界,前后两单元各有一套单独通风系统。7.2 通风应采用正压过滤通风系统。出雏室的废气,应先通过加有消毒剂的水箱过滤后再排出室外,否则带有绒毛的污浊空气还会进入孵化厂,污染空气;采用过滤措施可大大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可滤去99的微生物),提高孵化率和雏鸡质量。如采用负压通风,应用管道式,这样空气均匀。7.3为了使通风良好,天花板需距离孵化器顶部1215米。移盘室介于孵化室和出雏室交界处,应采用正压通风,其他走道也以采用正压通风为好,而洗涤室则以负压通风为宜。7.4 孵化厂各室的温、湿度及通风换气等技术参数见下表。室 别温度()相对湿度(%)通 风孵化室、出雏室24-2670-75最好用机械排风雏鸡处置室22-2560有机械通风设备种蛋处置兼预热室18-2450-65人感到舒适种蛋储存室7.5-1870-80无特殊要求种蛋消毒室24-2675-80有强力排风扇标题:文件编号13 孵化厂种蛋验收规程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确保孵化厂种鸡验收规范,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规程仅适用于孵化厂种鸡的验收。3 验收规程3.1 种蛋要求3.1.1 蛋形达到要求,大小均匀;3.1.2 无双黄蛋、破裂蛋和污染蛋;3.1.3 蛋壳颜色正常;3.1.4 无薄壳蛋,沙壳蛋;3.2 验收要求3.2.1按3%的比例抽取样品,逐个进行检验;不合格率小于5%为合格;3.2.2 种鸡场应提供沙门氏菌、败血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检测报告,且结果合格;3.3 不合格处理3.3.1 整批产品不合格的,由种鸡场拉回重新挑选或处理;3.3.2 整批产品合格,则将挑出来的不合格品消毒后送公司销售部门。标题:文件编号14 鸡苗孵化参数控制规程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确保鸡苗孵化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2 适用范围本规程仅适用于商品鸡苗孵化。3 操作规程3.1 温度控制孵化温度适宜范围为37-39.5;1-18天控制在37.5-37.8,19-21天降低0.2-0.5;3.2 湿度控制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期湿度控制在50-55%,出雏期控制在65-70%为宜;3.3 通风换气孵化器应注意通风换气,以保证孵化器内二氧化碳含量小于0.5%;3.4 转蛋对于机器孵化,一般每昼夜转蛋8-12次,转蛋的角度为水平位置前俯后仰45度;对于手工转蛋可4-6小时一次。3.5 凉蛋每天凉蛋的次数和时间视外界温度与胚龄而定,一般每日凉蛋1-3次,每次凉15-30分钟,以蛋温不低于30-32为限。3.6 照蛋孵化过程中一般进行三次照蛋,头照在孵化5-6天,二照在10-11天,每三次在18-19天;第三次照蛋也可结合移盘进行;3.7 移盘在孵化至19天时,将胚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中移到出雏器的出雏盘中;3.8 捡雏在大批出雏后,每4小时左右捡雏一次;捡雏时,将蛋壳也应一并捡出;3.9 出雏完毕,捡出死胎和残死鸡只,将出雏机和出雏间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标题:文件编号15 孵化厂鸡苗福利控制规程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1页1 目的为确保鸡苗健康,特制定本规程;2 适用范围本规程仅适用于孵化厂鸡苗的福利控制;3 控制规程3.1 员工应善待和爱护雏苗;3.2 孵化厂的废弃物和弱雏应予以识别,并人工清除,避免对健康鸡苗造成污染;3.3 鸡苗运输和存放设施和器具,应消除可能导致鸡苗受到伤害的因素;3.4 雏禽孵出后,应在4小时内转移到鸡苗储存室。鸡苗转移时,应使用洁净的容器进行,每次用过的容器应进行清洗、干燥和消毒。3.5 雏禽在鸡苗储存室内应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每只雏禽的面积不少于19cm3.6 鸡苗储存室温度应控制在30-33,光照强度应控制在30-40Lux。标题:文件编号16 商品鸡场基本条件和要求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为规范商品鸡场的管理,为新商品鸡场的审查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要求;2 适用范围本文件仅适用于商品鸡场。3 基本要求3.1 鸡只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交通方便、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鸡只养殖场周围3000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污染源,距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00m,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m.3.2 鸡只养殖场建筑整体布局合理,应便于防火和防疫,鸡只养殖场内分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相对隔离,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鸡只尸体焚烧炉应设在鸡只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鸡只养殖场内净道与污道完全分开。鸡场布局可参照附录B.3.3 鸡只养殖场应有废弃物处理和销毁设施,排泄物应定期从鸡舍和饲养设施中运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如微生物发酵或沼气发醉),鸡只排泄物应有足够的田地消纳,遵循先处理后消纳的原则;3.4 鸡只养殖污染防制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的原则。3.5 鸡只废弃物应经过处理符合法规要求,鸡只养殖场就超过本场处理能力的过量废弃物要与第三方签订正式处理协议。3.6 所有的常压电器设施都安装在鸡只接触不到的地方,且正确接地,以便保护鸡只;3.7 鸡只养殖场所有的带电操作均由有资格的电工进行;3.8 油漆、防腐剂和消毒剂只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且适宜鸡只接触的。3.9 地面应防止打滑对鸡只造成的应激,.不能由于地面条件对鸡只造成伤害或者引起不正常的行为;3.10 所有圈舍、通道、围栏没有造成鸡只伤害的尖锐突出物,墙角、破损的铁栏或机器不会伤害鸡只。3.11 所有圈舍饲养的鸡只应彼此可视除了在被诊断的状态如治疗圈等)。3.12 供水管线应正确,特别是那些舍内饲养鸡只的鸡舍,定期检查观察供水管线及保护装置的安装,避免伤害鸡只和损伤地面;标题:文件编号16 商品鸡场基本条件和要求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2页,共2页3.13 所有油漆、防腐剂、消毒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储存应远离鸡只和饲料。3.14 养殖场周围要设绿化带,至少每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的同一批鸡,整个鸡场实行全进全出制度;3.15 鸡舍应有防鸟设施,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3.16 鸡舍应达到一下要求:3.16.1 屋顶和天花板用防水材料制成,处于良好状态且容易清洗;3.16.2 地面排水良好,安全舒适和卫生;3.16.3 墙壁建筑材料应坚固、防水、防风、防虫并便于消毒;3.16.4 房屋绝缘且高度适宜;3.17 鸡舍中关于福利的要求应进行标记,生产者和主管兽医应对所有鸡舍定期检查,在鸡舍内应明示以下内容:3.17.1 可用的地面活动范围;3.17.2 最大饲养密度;3.17.3 饲养量;3.17.4 温度控制;3.17.5 饲养类型和料库类型;3.17.6 光照制度。3.18 种鸡场建有饲养、防疫、卫生管理、用药、人员管理等制度并有效执行。标题:文件编号17 商品鸡场兽医健康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1页,共4页1 目的为确保鸡群健康,特制定本计划。2 适用范围本程序仅适用于商品肉鸡管理。3 外源控制计划3.1场区选址符合养殖管理计划;3.2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定期做好员工身体健康检查,避免人鸡的交叉传播。3.3所用饲料全部由公司饮料厂提供;兽药必需由相应资质的生产场商提供执行;3.4饮用水为地下水,且经水质检测合格;3.5 严格按有害生物控制程序做好灭鼠、灭虫和驱鸟工作。4 鸡群福利4.1定义1)鸡群福利:鸡群处于精神和身体完全健康状态,并且与所处环境非常协调。2)鸡群福利服务:鸡群福利服务是以鸡群健康为目标的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鸡群卫生防疫、良好的卫生条件、适当的营养平衡和自由空间、清洁的饮水、良好休息条件和通风条件、适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与光照度;良好的人与鸡群之间的关系、和谐的鸡群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必备使用的保健药物(使用兽药/疫苗防止可预见性疾病、疫病的发生)、预防与减轻鸡群个体的疾苦、人道主义方式及时淘汰和处理非正常个体;4.2鸡群卫生条件1)及时清除鸡舍中的鸡粪,创造鸡群好的卫生条件。2)鸡舍空栏时彻底清洗消毒。4.3营养平衡1)合理搭配饮料成份,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要求为鸡只提供合理的营养,使鸡群的生产潜能发挥最好。2)采食量标题:文件编号17 商品鸡场兽医健康计划修订序号00生效日期页 码第2页,共4页周 龄1234567耗料量(克)周耗料154360602847107211941238累计耗料154514111619633035422954673)进雏饮水1.5-2小时后开食,为50-60只鸡提供一个开食盘,以保证雏鸡同时吃到饲料,并逐步加入料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