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ppt课件_第1页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ppt课件_第2页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ppt课件_第3页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ppt课件_第4页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养身理论与方法,主讲人:刘昆EMAIL:JLLKUN163.COM,1,课程属性:,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体育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中华传统养生功法少数民族体育,课程简介,2,课程简介,课程内容,传统养生学理论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精气学说等);养生方法(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3,课程简介,考试方法,本课程为1学分。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成绩构成:理论成绩30%+技术成绩50%+课堂作业及表现20%,4,学习传统养生的意义,1、养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光大。2、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培养的一个方向。3、推广和普及养生之道、健康之法,不仅仅是为了老年的健康长寿,而且也是关系到全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大事。,5,如何学好这门学科,你对该学科感兴趣的方面有哪些课程如何讲学生如何学,6,绪论,养生之本是养性和养德。中华养生学是一门贯穿中国哲学精神并印证实践对理性的思辨艺术。它渗透了儒、佛、道、医、武术诸家学说的传统养生理论,尤其重视对生命的体验,讲究顺应自然的节奏和法则。中国传统养生学不同于现代体育,7,传统养生概念,1、养生?答:又称卫生、摄生、养性,是研究如何增强体质、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学问。2、“传统养生”?答:是以我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强健体魄、调养身心为目的保养生命的思想、手段和方法。,8,养生学的特点,1、形神兼养,首重养神2、掌握适度,重视调节3、强调先天因素,重视后天调摄4、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性5、顺应自然,保护生机6、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9,养生应遵循的原则,1、调阴阳2、和脏腑3、通经络4、葆阴精5、重养神6、顺天时7、调气机四、养生学的发展五、学习养生学的意义1、爱护生命,珍惜身体健康2、屏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学习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4、掌握传统养生的理论与方法,10,养生学的发展,1、先秦时期,是为发端2、汉唐时期,发展充实3、宋元时期,日臻完善4、明清时期,普及民众5、近代现代,曲折前行,11,学习养生学的方法,1、要了解古代的哲学思想对养生观念的影响2、要把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结合起来认识问题3、结合实际养年益寿,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2,第一章养生基本理论知识,阴阳学说含义:阴和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事物与现象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一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1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14,阴阳学说基本内容,2、阴阳之间的关系:1、阴阳之间的交感相错2、阴阳的对立制约3、阴阳的互根互用4、阴阳的消长和平衡5、阴阳的相互转化,15,3、阴阳的归类(1)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2)生理的阴阳属性(3)病理现象的阴阳属性,阴:下部体内腹部四肢内侧五脏血液津液筋骨.,阳:上部体外背部四肢外侧六腑气皮肤,阴:降入成形抑制滋润濡养收敛,阳:升出化气兴奋温煦推动发散,16,木水火金土,1、相生与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图1、五行相生图,17,五行学说木水火金土,图2、五行相克图,18,2自然界与五行五行方位时令气候味生命活动木东春风酸生火南夏热苦长土中长夏湿甘化金西秋躁辛收水北冬寒咸藏,五行学说,19,3人体与五行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液五志五声木肝胆眼筋泪怒呼火心小肠舌脉汗喜笑土脾胃口肉涎思歌金肺大肠鼻皮涕悲哭水肾膀胱耳骨唾恐呻,20,五行与人体养生木肝火心水肾土脾金肺,五行学说,21,第三节形神合一学说1形与神的含义形-指形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血肉之躯。神-指精神意识、感情思维,语言、表情,动机、活力和灵性。,22,2形神共养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一、用神有节二、动神有度三、养神有常,23,第四节气、血、津液(精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精”在中医学上有狭义之“精”,即生殖之精;广义之精,指气、血、津液和从事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故称做“精气”。,24,第五节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又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络脉由别络、孙络和浮络组成;连属部则外连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内属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