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两章,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施行,少,“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2,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3,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4,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5,性本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孟子的思想,6,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7,研读课文,根据注释加以翻译,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摆出观点,提挈全文。,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环而1攻之而2不胜:环,围。而1:表顺接;而2,表转折,却。夫环而攻之:夫f,句首发语词。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1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11,讨论:这一层摆出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天时不如地利“,强调了“地利”重要性。,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1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城墙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s):指粮食。多:充足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14,2、这一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这一层摆出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城高池深、兵利革坚、米粟充足但弃城而逃”,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1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限制。今义:地域以:凭,靠。本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巩固国防。威:威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17,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亲戚畔之:亲戚畔,通“叛”,背叛。之:他,代词。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18,译文: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从治理国家方面,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19,问题互研:【一】,“人和”与本层所说的“得道”是什么关系?,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20,讨论,1、划出本层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4、本层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5、本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结全文,深化论点,21,问题互研【二】,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答:本文先摆出观点,然后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说明战争需要人和;接着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类推出治国也需要人和;最后,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的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22,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类推,战争需要“人和”,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事例,治国道理,类推,总,总,分,结构图解,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举例,道理,域民,固国,威天下,战争,治国,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小结,25,艺术特色:、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26,排比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对偶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顶真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7,你知道孟子的有关故事或语录吗?,28,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29,孟子的故事孟母三迁,30,孟母断机杼,31,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32,项羽的巨鹿之战韩信的背水一战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人和的战争,33,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和的名言,34,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35,字词小结1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36,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37,2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代词他亲戚畔之助词的三里之城动词到寡助之至而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冽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表转折却、但是攻之而不胜,38,课堂练习,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助词“的”,代词,指代“小城”,代词,代那座城池,动词“到”,代词,代指“失道”“寡助之至”的人,39,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亲戚畔之通)曾益其所不能通)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困于心,衡于虑通,畔,叛,曾,增,拂,弼,衡,横,40,指出下列加色词语的古今义。)池非不深也古今)委而去之古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今,护城河,池塘,放弃,委任,界限,限制,地域,41,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A,42,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摩托车维修工(操作员)摩托车维修行业智能出行智能制造考试试卷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与人类》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燃气储运基础知识模拟面试题及解析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区域数字经济调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书法创作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进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仓储物流技术岗位招聘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多媒体信息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苏省镇江市医疗三严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交管12123驾照学法减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多媒体教室使用的课件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程机械驾驶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下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粉笔辅警考试题库
- 水声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25年小学教研室教学计划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
- 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
- 贩卖人口罪与强迫劳动罪
- 新员工入职职业道德培训
- 宽带宣传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