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_第1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_第2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_第3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_第4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彼此(b)旖旎(y)踌躇(ch)B手镯(zhu)忌讳(hu)丞相(chn)C蚌壳(bn)血泊(p)燕国(yn)D镌刻(jun)弓弩(l)倭瓜(w)2 . 对匆匆一课中的这句话:“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理解错误的是的( )A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B这一描写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无奈和惋惜。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的深深绝望。3 .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1)我家的小狗可厉害了,平时能帮我们看(kn kn)家,看(kn kn)见陌生人进屋它就叫个不停。(2)大型超市方便(bin pin)市民购物,价格也便(bin pin)宜。(3)他们头戴花冠(gun gun),唱着歌跑来跑去。(4)但是,白雪姑娘却倚坐在窗边,神情越来越忧郁(yu yu)。二、填空题4 . 请你按课文填空或作答。(1)京口瓜洲一水间,。(2),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是指。(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句词的意思是。(4),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5)宝剑锋从磨砺出,。5 . 1.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小名。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的序言。这是一部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围绕童年生活,向我们展示了。2.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为课文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6 .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yu ( )久( )静( )愁( )美y ( )式( )留怀( )转( )qin( )款道( )镶( )拉( )三、语言表达7 . 平平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平平,你真爱美呀,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上添花了。”刘阿姨言外之意是_如果你是平平,你会怎样幽默而不失真诚的回答刘阿姨呢?8 . 句子大世界。(1)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假若_,就_。(2)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要是_,就得_。(3)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托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_,并且_。(4)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修改病句)_(5)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修改病句)_四、现代文阅读9 . 课外阅读。玩出了名堂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1.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指的是( )A两个镜片放在一起,发现蚊子变成了兔子。B在显微镜下看到了许多的小人。C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2.文中加引号的词语各指什么?“小人国”:。“居民”:。3.你从列文虎克的身上学到了什么?_10 . 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了胡须。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不由得动起来。1.选择适当的词意。(1) “咀嚼”( )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之烂。比喻反复体会。(2) “呆”( )傻,愚蠢。不灵活,发愣。2.用横线画出描写骆驼吃草料样子的句子。3.因为,所以我看呆了。4.从“自己的牙齿也不由得动起来”可以看出“我”虽说觉得骆驼长得,却并没有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的神态也展露无遗。五、信息匹配11 . 给句中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在括号里。收拾:整顿。整理。修理。整治。消灭;杀死。去掉废物。(1)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_)(2)她一回来,就把房屋收拾得井井有条。(_)(3)人民公安要彻底收拾那些破坏社会治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_)照应:配合;呼应。照料。(4)桂林山水一文前后照应,浑然一体。(_)(5)这些孤寡老人,被福利院照应得幸福极了。(_)六、书面表达12 . 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