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卷(九)_第1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卷(九)_第2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卷(九)_第3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卷(九)_第4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卷(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卷(九)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挪树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怕。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9)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10)“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11)“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12)“不砍断怎么挪呀!”(13)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14)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15)“嚓!嚓!嚓!”一铲,两铲,三铲(16)“喀!喀!喀!”一锄,两锄,三锄(17)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18)“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19)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20)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23)那老土依然沉重。(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26)它会死吗?(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29)又过了几天。(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31) 腊梅新生了!(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33)人挪活!树也挪活!(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 . 根据短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_一息风姿飘_有声_不经心丰_秀美万花_谢2 . 文中第段有四个错别字,它们是:A_B_C_D_改正后的字依次是:A_B_C_D_3 . 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_。4 . 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作者是_。这首诗词表现了诗人_的风骨;毛泽东主席和了一首词,用“_”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谦逊的态度。5 .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6 . 朗读第(31)段“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应读出_的语气。7 . 简要地写出句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一铲,两铲,三铲(_)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_)8 .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线词的意思。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_)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_)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_)这里的风物一定会(_)9 . 写出第 (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的意思_10 . 按要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_11 .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后来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1、在文中空白处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暑”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字母,它的正确读音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3、读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用一至两句话来谈一谈。4、“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你是怎么体会这句话的?5、请写出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12 .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青蛙为什么要玩跳石子游戏?(2)鸭子为什么要比赛游泳,而不玩跳石子?(3)兔子为什么玩捉迷藏游戏,而不比赛游泳?课内阅读。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13 .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领会(_)告别(_)14 . 选文主要写了作者的_,联系全文来看,它起到了_的作用。15 . “另一种东西”表面指的是_,事实上指老人_。16 . 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递进。C表示转折。D表示省略。17 . 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A山上的树木一年四季常青,保持郁郁葱葱的生长态势。B老人执着、崇高的精神永远流传。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_马路旁的行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嗉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横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然而小孩子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小脚又一次踏上了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地提到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了劲。“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着。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好一个登山者!”白胡子老爷爷幽默地说,他摸摸孩子的头,“一开头总是困难的,但现在总算对付过去了;乖孩子,祝你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呀!18 . 给加粗的字注音。憋足(_)绽开(_)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