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1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2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3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4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 . 给下面的字注音。盂_孰_汝_知_2 . 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两小儿辨斗 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_ _及其日中如探汤 _ _3 . 翻译下面的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4 . 从文中哪一句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文言文阅读。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虛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注释异日:往时,从前。更羸(gng li):战国时的名射手。京台:高台。虚发:只拉弓不放箭。5 . 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疮痛也疮:伤。B先生何以知之知:通“智”,智慧。C其飞徐而鸣悲徐:缓慢。D引弓虚发引:拉。6 . 翻译画线的句子。_7 . 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与其说更羸箭术高超,倒不如说他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因此才会有如此令人惊叹的表现。B更羸之所以能虚射下飞鸟,是因为这只鸟旧伤在身,离群单飞,内心惊惶不安。C更羸对魏王说自己能够引弓虚发射下飞鸟,魏王从一开始就对他的说法和箭术深信不疑。D从这则文言文中可以得出的一个成语是“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的人。拓展阅读。骂鸭邑( )西白家庄居民某1,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 )生鸭毛2,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 )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3,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4。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 ),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 )不骂。某益窘( ),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5。(注释)1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2茸生:细毛丛生。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4征:表露,表现。5良已:完全痊愈。6攘:窃取。8 . 给加点的字注音。9 . 解释加点的字。 (1)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_(2)民诡告翁曰_10 . 在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11 .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从“某”身上得到的启示: _从“翁”骂“某”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 _提示: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改恶从善。12 . 阅读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故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如果让你为它添加一个题目你认为是_。(2)词语解析祠: _相谓: _引 :_亡 :_(3)蛇故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3 . 给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在( )中注音,并解释意思。弗食不知其旨(_)_教学相长(_)_虽有至道(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_14 . 翻译句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故曰:教学相长也_15 . 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读寓言故事,完成填空。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6 . 这则寓言故事是:_。17 . 这则寓言故事的比喻意思是:_。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8 . 给下面的汉字注音。_曝喙箝舍19 .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蚌方出曝:_不肯相舍:_20 . 文中矛盾对立的双方及其表现是_,导致的结果是_。21 . 依据本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以上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文中鹬和蚌对话的语气有威胁的意味它们彼此以对方弱点相威胁。( )这个寓言是战国时楚国的苏代给楚王讲的一个故事,楚王听了这个故事,打消了攻打赵国的念头。( )这个寓言的寓意是:自相残杀的结果是任何一方都不会占到便宜,获利的是第三方。( )22 . 鹬和蚌在那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_根据原文,并完成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问_。一儿曰:“_,而_。”一儿以_,而_。一儿曰:“_,及日中_,此不为_?”一儿曰:“_,及其日中_,此不为_?”孔子不能_。两小儿笑曰:“_?”23 . 根据原文填空。24 . 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_2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