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微生物的营养(1).ppt_第1页
第四微生物的营养(1).ppt_第2页
第四微生物的营养(1).ppt_第3页
第四微生物的营养(1).ppt_第4页
第四微生物的营养(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氮源1.功能:提供N和部分能量。2.种类:无机和有机氮。3.优先利用:(NH4)2SO4被认为速效氮源。如龟列链霉菌(产土霉素),利用玉米浆黄豆饼粉和花生饼粉。利用混合氮源,控制菌体生长和产代谢物提高土霉素产量。,三、无机盐大量元素(10-4-10-3moL/L):P、S、K、Mg、Fe、Na等;微量元素(10-8-10-6moL/L):Cu、Zn、Mn、Mo、Co等,须控制量。功能:酶的激活剂(Mg2+,Mn2+,Zn2+,Cu2+),维持大分子和细胞结构(Ca,Mg,Fe等),调节渗透压(Na+)和无氧呼吸氢受体(NO3-,SO42-)等。,四、生长因子(酶的辅酶或辅基)1.种类维生素(传统生长因子),嘌呤、卟啉、甾醇、脂肪酸等。2.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利用(1)能合成全部:占大多数(自养型),过量合成型(链霉菌VB12)。(2)不能或只能部分合成(异养型)须额外添加对应因子;如乳酸菌:添加嘌呤核苷酸;支原体:添加甾醇。,注:菌不同需生长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同种菌,环境不同需生长因子不同。如鲁氏毛霉:在厌氧需VB1+生物素;好氧自身合成。,五、水1.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2.水活度(aw)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环境中自由水的量,或生长环境中水的有效性。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蒸汽压与同条件下纯水蒸汽压的比值。,几类微生物生长最适w,aw=P/P0P为溶液蒸汽压;P0为纯水蒸汽压M的aw一般在0.60-0.99之间,六、能量,化学物质(化能营养型),有机物:化能异养型,无机物:化能自养型,辐射能(光能营养型):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七、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按碳源、能源、氢供体划分。,注:区分是相对的。异养菌:有机物存在可同化CO2。自养菌也能利用有机物。条件变化营养类型改变,如紫色非硫细菌无有机物:自养;有机物存在:为异养;厌氧光照:光能营养;好氧黑暗:化能营养。,第二节培养基,人工配制,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用的营养基质。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条件适宜经济节约,1.目的明确:目的菌、营养类型、什么用。2.营养协调浓度合适,比例协调(如C/N)。如水C源N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菌不同,C/N不同,细菌、酵母菌为5/1,霉菌为10/1。同一种菌,生长阶段不同,C/N也不同。如谷氨酸棒杆菌,菌体生长C/N为4/1;谷氨酸积累为3/1。,3.条件适宜渗透压,pH,氧化还原电位和水活度。(1)pH细菌:pH7.0-8.0;放线菌:pH7.58.5;酵母和霉菌:pH4.56.0。,调pH方法,外源调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内源调节,磷酸缓冲剂(KH2PO4和K2HPO4):产生少量酸、碱时(pH6.4-7.2内起调节作用)。,碳酸钙:中和培养过程中产生大量酸。,培养基中天然缓冲物质:氨基酸,蛋白质。,(2)氧化-还原电位()量度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不同微生物要求值不同。好氧:0.3-0.4V提高通气量或加氧化剂;厌氧:+0.1V以下加还原剂(抗坏血酸、Na2S等);兼性厌氧:+0.1V有氧呼吸,-0.1V发酵。,4.经济节约糖蜜(含蔗糖,制糖工业废液)乳清(含乳糖,乳制品工业废液)麸皮、米糠、豆饼粉、花生饼粉等。5.附-灭菌处理121.3,15-20min或115,35min。不耐高温物质:先过滤除菌或间歇灭菌混合。长时间高温磷酸盐、碳酸盐+某些阳离子沉淀。加EDTA,或分开灭菌混合。,6.常见的四种培养基培养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pH7.0-7.2培养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基,pH7.2-7.4培养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自然培养霉菌:查氏培养基,PDA培养基,pH自然,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一)按成分来源划分(二)根据物理状态划分(三)按用途划分,(一)按成分来源划分1.天然培养基优点:配制方便、营养多、经济。缺点:成分杂,不稳定,重复性差。例:肉汤、麦芽汁培养基。用途:研究和生产。,2.合成培养基用途:研究。优点:重复性强。缺点:贵、烦琐、生长慢。例:高氏一号、察氏、葡萄糖铵盐培养基等。3.半合成培养基用途:广泛。例: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二)根据物理状态划分1.固体培养基(1)固化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琼脂(1.5-2%)或明胶(5-12%)。用途:分离、鉴定、活菌计数及保藏。(2)天然固体培养基(3)非可逆性凝固培养基血清凝固或用无机硅胶做凝固剂,不能再融化,培养致病菌。注: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2.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琼脂(0.2-0.7%),如明胶培养基。用途:观察细菌运动、噬菌体效价、厌氧菌的培养和保藏。3.液体培养基4.脱水培养基除水分以外,其他已配制好,如虎红培养基(孟加拉红+氯霉素)。,(三)按用途划分1.基础培养基含所需基本营养物质。2.加富培养基基础培养基+特殊营养物质(酵母膏,组织液,血液,血清等)。用途:培养苛刻菌,分离富集菌。3.鉴别培养基基础培养基+指示剂(与微生物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鉴别菌。,纤维素水解圈,放线菌,霉菌,4.选择培养基(1)根据特殊营养要求或理化抗性设计分离菌种。(2)分类加特殊营养物:如纤维素、蛋白质(氮源)或不加氮源(只加甘露醇);加抑制剂青霉素+链霉素(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分离真菌);孟加拉红+链霉素+金霉素(分离真菌);结晶紫(杀G+,分离G-);苯酚或重铬酸钾(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低浓度对放线菌无影响);制霉菌素(抑制霉菌和皮肤癣菌,分离细菌和放线菌)。,5.其他分析培养基:分析化学物质(如抗生素、维生素)的浓度,或微生物的营养要求。还原性培养基:培养厌氧菌。组织培养物培养基:含宿主细胞,培养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某些螺旋体等。,第三节菌种分离及保藏技术一、纯培养分离技术固体分离技术、液体培养分离、单细胞分离及其选择培养基分离技术四种。注:四种技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一)、利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皿法和涂布平板法(10X稀释法,取菌悬液+培养基)2.平板划线分离法(连续划线,目的是使cell分散)3.稀释摇管法,涂布平板法,稀释倒平皿法,1.稀释倒平皿法和涂布平板法,注:无菌条件下操作;稀释倒平皿法:温度45-50,长在培养基表面和内部。涂布平板法:长在培养基表面。,2.平板划线法,3.稀释摇管法分离厌氧菌,稀释倒平板法的变通形式。过程含培养基的试管(50左右);梯度稀释样品,摇匀冷凝。倒灭菌液体石蜡-固体石蜡混合物,培养。挑单菌落。,(二)、液体培养基分离法挑较大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用液体培养基梯度稀释培养。同一稀释度,若大多数试管没有菌生长(95%)有菌生长的试管纯培养物。,(三)、单细胞分离法显微镜下直接挑取。难度与个体的大小成反比,藻类、原生动物易分离,细菌难分离。(四)、选择培养基分离法1.直接分离:样品中目的菌含量多时。2.加富分离:样品中目的菌含量少。,直接分离,富集分离,无对氨基苯甲酸,不生长,有对氨基苯甲酸,生长,二、菌种保藏技术根据菌种特性和保藏目的进行保存。1.原则(1)选良种,最好是休眠体(分生孢子、芽孢)(2)创造休眠环境如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添加保护剂等。,2.几种常用保藏方法,3.菌种衰退、复壮(1)衰退自发突变丢失优良生产性状、遗传标记。原因:基因突变,传代过多。衰退表现菌落和细胞形态改变;生长慢,产孢少;抵抗力减弱;代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