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水一、土壤的水理特性二、土壤水的存在形式和分类三、土壤水的水力特性四、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第五章土壤水和下渗,5.1土壤水学习重点及难点:1.认识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重点掌握)2.掌握土壤水分常数的概念(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3.了解土壤水势的存在形式及其达西公式,为后续的学习打基础。(难点、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地壳表面的岩石风化及其搬运的沉积体,接受其所处的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具有一定剖面形态和肥力特征的土壤”。所以土壤形成过程是一组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的组合反应。,一土壤水1土壤的定义地球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from环境科学大辞典)成因:由岩石风化和母质的成土过程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蚀产生的有机物质以及水分、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2包气带和饱和带1)包气带的定义: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也称非饱和带。是大气水和地表水同地下水发生联系并进行水分交换的地带;三相系统:土壤颗粒、水分和气体;,2)饱水带的定义:在地下水面以下,土壤处于饱和含水状态,是土壤颗粒与水分的二相系统。,3土壤水土壤水: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环境科学大辞典)存在于非饱和带土壤孔隙中及土壤颗粒所吸附的水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储存和运移于地表,向下延伸至潜水面以上的土壤水分(包括固态水、气态水和液态水),称为土壤水。水文学上土壤水是指存在于包气带中的水。,土壤的水理特性,1.土壤比重:指土壤中固体物质与同体积水的重量比。2.土壤容重:指自然条件下,单位体积中的干土重量。4.土壤重量含水量:5.土壤体积含水量:6.孔隙度:孔隙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土体积之比,孔隙度的影响因素,与粒径大小有关?,9,孔隙度的影响因素,颗粒排列方式,10,最松散排列47.64%,最紧密排列25.95%,孔隙度的影响因素,分选性分选程度愈差,孔隙度愈小,11,常见岩石的孔隙度,12,矛盾之一:与粒径的关系不是愈大则愈大?矛盾之二:孔隙度超过最疏松排列的47.64%达到70%,第二节土壤水分的作用力和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土壤水,1)汽态水,汽态水: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水汽,2)吸着水,吸湿水:紧束在土粒表面,不能自由移动,薄膜水:吸附于吸湿水外部,只能沿土粒表面做微小的移动,3)毛管水,毛管水:受毛管力的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存在形式:气态固态液态设想实验:材料(玻璃珠子、细管)+水(水杯),毛管力上升高度,h水柱高度(cm)d孔隙直径(mm),土粒,毛管上升水示意图,地下水位,土粒,毛管悬着水示意图,毛管上升水:地下水在毛管力作用下上升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悬着水:当地下水位较低时,降雨或灌溉后因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土壤里的水分。,4)重力水,重力水:受重力支配不能被土壤所保持的水分,2.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常数,按运动形态划分:,土壤水,汽态水,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3.土壤水分常数1)吸湿系数: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2)最大分子持水量:薄膜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3)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4)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5)毛管断裂含水量: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时的含水量。6)饱和含水量:所有土壤孔隙都被水所充满时的土壤含水率。,影响因素:土壤质地、植物种类、气候等下表给出了不同质地土壤的凋萎系数参考范围。,凋萎系数是植物可以利用的土壤有效水含量的下限。,凋萎系数,无效孔度=凋萎系数容重,在形态上它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当含水量达到田持时,若继续供水,并不能使该土体的持水量再增大,而只能进一步湿润下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是确定灌水量的重要依据。,影响因素: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松紧状况等,水分常数,1.毛细现象及毛细力,第四节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衡量土壤水能量的指标,是在土壤和水的平衡系统中,单位数量的水在恒温条件下,移动到参照状况的纯自由水体所能做的功。如何定义和计算?例如在饱和的含水层中,如何计算?在非饱和情况下,土水势由何组成?如何计算?,2.土水势,1)、基质势(也称:基模势)土壤颗粒(基质)对土壤水的吸附和毛管作用,使土壤水保持在土壤中,统称为基质势。基质势由吸附势和毛管势组成,两者很难区分开。,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不含基质势,设为标准参考状态(0)。数值上等于:单位数量的土壤水分由非饱和土壤中的一点移至标准状态,除了土壤基质作用外其它各项维持不变,土壤水分所作的功。非饱和土壤水的基质势永远为负。,张力计,例:HBZBhBcZB(-hBc)HB(图示)如果测得包气带中HBHC,水流运动方向为BC;在入渗水流中包气带中HBHC,水流运动方向为CB。,2)、溶质势():土壤溶液中所有形式的溶质对土壤水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势。,土壤水溶液对水分子有吸引力,实施上述移动时必须克服这种吸持作用对土壤水做功。也就是说,土壤水中溶质的存在,降低水的自由能。所以溶质势s0。,3)、压力势(也称:静水压力势)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自由水面以下,土壤水受到静水压力作用,所具有的压力势能。标准参考状态:标准大气压,对于饱和土壤水,地下水面以下h深处的附加压强为wgh,由于在地下水面以下,该值大于零;单位容积的压力势为p=wgh单位质量的压力势为p=gh单位重量的压力势为(压力水头)p=h非饱和土壤水,孔隙连通,各点均为大气压,p=0。,4)、重力势土壤水处于重力场中,由于地球引力而使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重力势。数值上等于:将单位数量的土壤水分从某一点移动到参考状态平面处,而其它各项维持不变情况下,土壤水所作的功。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水所处的高度。,参考平面任意,一般可取:海平面、地面标高、地下水位标高。土壤中垂直坐标为z、质量为m的土壤水所具有的重力势为:Eg=mgz。单位质量土壤水的重力势为:g=gz单位重量土壤水的重力势(水头或水位):g=z,5)、温度势由于温度场的温差所引起的。土壤中任意点土壤水分的温度是由该点的温度与标准参考状态的温度之差决定。,总土水势分析一般土壤水运动时,溶质势和温度势可以忽略。非饱和土壤中:重力势和基质势饱和土壤中:重力势和压力势,土壤水流总是由位置高处向位置低处流动,对吗,水的流动方向不仅与位置高度有关,而且取决于土壤的干湿程度,不能笼统地说水由位置高处流向位置低处,流动唯一遵循的原则是土水势高处向土水势低处运移。,总土水势的表示方法(单位):可统一用水柱高度表示。势能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可进行代数运算。势能的梯度具有方向,土壤水总是向势能减小的方向运动,即向负梯度方向运动。,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性的曲线。,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滞后现象,粘土,壤土,砂土,表示土壤负压(基质势)与土壤含水率关系的曲线,土质不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不同,或者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反映了不同土质的水力特性,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土壤在吸水和脱水过程中的水分特征曲线不相重合的现象,壤土,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土壤孔隙的不规则性吸水过程中,空气常被封闭于土壤孔隙中,吸水,释水,(1)基本概念a.均质土壤b.非均质土壤c.各向同性d.各向异性,4.土壤水流动的基本方程,51,均质(非均质):含水介质大小是否相同各向同性(异性):含水介质在不同方向上的导水能力是否相同,(2)饱和土壤水流动的达西定律:,(3)非饱和土壤水流动的达西定律理查兹(Richards)1931年用实验证明,非饱和土壤水流也符合达西定律:,达西定律,HenriDarcy(18031858)法国Dijon人于1856年提出著名的达西定律,标志着地下水水文学学科的正式形成,54,达西定律,实验过程中水头始终保持不变,55,渗透流速V,渗透流速与水力梯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所以达西定律也称为线性渗透定律渗透流速是一假想流速,是假设水流通过整个岩层断面时所具有的虚拟的平均流速。研究地下水水量时,只关心流量,而不关系具体每个水质点的运移轨迹。,56,水力梯度I,水力梯度I为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长度的比值。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路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计算水力梯度I时,水头差必须与相应的渗透途径相对应。,57,渗透系数(水力传导率)K,渗透系数为水力梯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一般采用m/d,或cm/s为单位当I一定时,岩层的K愈大,则V也愈大,Q大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渗透系数越大,岩石的透水能力超强。,58,渗透系数(水力传导率)K,渗透系数K的大小岩石性质,空隙特性水体物理性质:密度、粘滞性等,59,粘土,粉土,砂土,砾石,60,该式与饱和水流的达西定律形式上相同,但含义和特点不同。两者水的流动都是由水势差而引起,但两者的组成不同:饱和水流总势(通常称水头)由重力势和压力势构成;非饱和流总势(土水势)由重力势和基质势构成,水的流动唯一遵循的原则是土水势高处向土水势低处运移。,饱和土壤渗透系数可认为是常数,而非饱和土壤的渗透系数(导水率)是土水势或含水量的函数,它随着含水量的减小而降低。,思考题:1.论述土壤水的存在形式及其特性。2.解释:土壤含水率、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上升毛管水、悬着毛管水。3.在非饱和土壤水中哪些土水势占优?在饱和土壤水中哪些水势占主导地位?,下渗,学习提纲:一、了解下渗的概念;二、掌握下渗的物理过程(重点)1.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2.下渗水的垂向分布;3.下渗要素;4.天然条件下的下渗(难点),5.2下渗,一下渗1定义:指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2意义影响土壤水和地下水动态,直接决定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组成,而且影响河川径流的组成;下渗是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水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径流形成过程、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3.下渗要素,(1)供水强度(2)下渗率:又称下渗强度。指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中的水量;(单位:mm/h,mm/min);(3)下渗能力:又称下渗容量,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4)下渗曲线(5)累积下渗量,在某一时间段内,累积入渗的水量。,(6)稳定下渗率:简称稳渗,随着下渗作用的不断进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下渗率逐渐递减,递减的趋势也是先快后慢,当下渗锋面进行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稳定的常数,此时称为稳定下渗率。,(7)下渗率与下渗能力下渗率的变化规律可用数学模式表示:如霍顿公式:,二下渗过程,(一)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依据:在重力,分子力和毛管力的综合作用下的综合平衡过程。,1湿润阶段:降水初期,若土壤干燥,下渗水主要受分子力的作用,被土壤吸附吸湿水薄膜水。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时,开始向下一阶段过渡。,2渗漏阶段: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不断增大,分子力逐渐被毛管力所取代,水在孔隙中做不稳定流动,并逐渐充填土壤孔隙,直到基本达到饱和。,3渗透阶段:在土壤孔隙被水充满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分主要受重力作用呈稳定流动。渗漏:湿润阶段+渗漏阶段(非饱和水流运动);渗透:饱和水流运动;,(二)下渗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及分布规律,三下渗理论与经验公式1.理查兹(Richards)1931年用实验证明,非饱和土壤水流也符合达西定律:,2.饱和土壤水流动的达西定律:,四自然条件下的下渗,1下渗与雨强的关系1)当,入渗过程受入渗能力制约,(A线所示);(土壤入渗能力控制),2)当,下渗过程受降水过程制约,(B线所示);(供水控制),3)当,刚开始降雨全部渗入土壤,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入渗率逐渐减小,(按曲线C,D);,思考题:一次降雨过程中,下渗是否总是按下渗能力进行?为什么?,降水入渗补给机制,活塞式入渗均匀的砂土层湿润锋逐渐向下推进,捷径式入渗(优先流入渗)空隙大小悬殊,多裂隙通道土壤新水可超前老水到达潜水面入渗水不必全部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即可下渗至潜水面,83,1)土壤特性:组成(颗粒大小)、结构、前期含水量等;具体为:粒度与下渗率成正比;团粒结构在降水初期下渗率大,但后期遇水膨胀后减小下渗率;前期含水量与下渗率呈反比。,2、影响下渗的因素,3)流域植被、地形条件的影响地表特征:地形、植被、河网密度、地下水埋深等;地形:地形坡度小有利于存留降雨,从而增加下渗量。植被:阻滞地面径流,增加下渗时间;根系及腐殖质使土壤松软透水,有利于下渗。,2)降水特性的影响降水强度、历时、降水时程分配及降水空间分布;连续性:间歇降水可使下渗能力有一定的恢复;降水时程:同样降水量,先大后小有利于下渗,而先小后大,有利于径流产生。,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下渗的影响,既有增大的一面,也有抑制的一面。,2下渗的空间分布,1)流域中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不同,沿垂向的分布也常呈现非均匀结构;2)降雨开始时的含水量空间分布不同;3)一场降雨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匀;4)流域内各处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粱种子买卖合同4篇
- 房屋抵押借款合同范本协议5篇
- 日租房的合同范本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
- 眼科器械学题目及答案
- 衍生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肿瘤医院护士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五年级音乐试卷及答案
- 压片岗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概述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QBT 8003-2024 化妆品用原料 水杨酸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麻醉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 精准施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
- 秋季驾驶员安全教育课件
- 拆除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 电机成品检验报告
- (115)-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建筑给排水-外文文献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