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rals3HW矿物质.ppt_第1页
minerals3HW矿物质.ppt_第2页
minerals3HW矿物质.ppt_第3页
minerals3HW矿物质.ppt_第4页
minerals3HW矿物质.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机盐(矿物质),1常量或宏量元素(含量大于0.01%体重):7种钙、磷、钠、钾、氯、镁、硫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1995年,FAO/WHO/IAEA(1)必需微量元素(10):铜、钴、铬、铁、氟、碘、锰、钼、硒、锌(2)可能必需微量元素(4):硅、镍、硼、钒(3)潜在毒性、低剂量可能具生理作用(7):铅、镉、汞、砷、铝、锡、锂,2,无机盐的生理作用,1.构成人体组织成分:骨、牙(Ca、P、Mg)2.参与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3.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酸碱平衡酸:Cl、S、P,碱:K、Na、Mg4.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Na+k+Ca2+Mg2+H+5.构成酶、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激活酶等,3,人体内矿物质的特点,1、不能在体内生成,不能在代谢中消失,但可排出体外,需由外界供给2、体内分布不均匀3、矿物质间协同与拮抗4、某些元素生理与中毒剂量范围窄来源:食物和水易缺:Ca、Fe、Zn、I、Se,4,缺乏原因:,(1)摄入量不足地理分布(2)吸收利用降低拮抗物(3)需要量相对增高,5,钙(calcium),一、概述180mg/d0(新生儿)28g(20岁成人)1200g99%在骨、牙1%在软组织、细胞外液、血液-混溶钙池,6,二、生理功能与缺乏症,1、构成骨骼、牙齿人骨的化学组成(),7,骨质更新,25-40岁骨质峰值骨质更新(转换)年生成,Ca(骨质总量0.7%,与Ca摄入量无关)缺乏: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8,牙:牙釉质:98.5%羟磷灰石结晶吸附Mg+,Na+,K+,F-牙本质:有机质其余大部分羟磷灰石结晶牙骨质:骨结构2、维持神经、肌肉活动3、参与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Ca+凝血酶纤维蛋白血液凝固4、参与维持多种酶活性、激素分泌、体液酸碱平衡、细胞膜通透性(钙离子通道),9,三、钙的代谢,食物钙2030%吸收99%7080%1%粪排出尿排出,甲状旁腺素、降钙素、1,25-(OH)2D3,小肠,血浆钙(100mg/L),牙,骨,软组织细胞外液,肾,10,(一)吸收,小肠,主动吸收吸收率:一般食物20-30%奶类30-60%1、促进吸收因素VitD、乳糖、酪蛋白磷酸肽(CPP)氨基酸(Lys、Try、Arg)酸性介质(VitC),11,2、干扰吸收因素植酸、草酸、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磷酸、脂肪酸、乙醇3、非膳食因素机体钙的营养状况胃酸年龄应激与运动疾病药物,12,(二)钙的排出,粪尿:蛋白质促排钙,P尿钙肉禽鱼:CaP汗妊娠、哺乳,13,四、食物来源,1、乳和乳制品;2、小虾皮、贝类、蛋黄;3、干豆类和豆制品;蔬菜,14,几种含钙丰富的食物(mg/100g)食物含量食物含量虾皮991苜宿713虾米555黑芝麻780河虾325全脂牛奶粉676泥鳅299鲜牛奶104红螺539雪里蕻230鲜海参285海带(湿)241,15,钙RNI:800,孕妇、乳母1200mg/dUL:2000传统中国膳食钙:400mg/d每日补充300g牛奶(钙300400mg),16,钙过量的危害,UL:2000mg/d1、高钙血症2、增加肾结石危险高钙、高蛋白质3、钙与其它矿物质相互干扰抑制铁的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增加镁从尿排出,17,磷(phosphorus),约占体重的1%80%90%:骨、牙,羟磷灰石10%20%:与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结合分布于软组织,其中约一半在肌肉,18,一、生理功能,1骨、牙、软组织的成分骨:储留2g钙需要1g磷,形成难溶性盐细胞内磷:多是有机磷,核酸、蛋白质、磷脂等细胞组成成分,在形成有机磷时,每储留17g氮需要1g磷。2参与能量代谢ADP、ATP、CP等成分,19,3活化代谢物质碳水化物、脂肪代谢:磷酸化4酶的重要成分焦磷酸硫胺素、磷酸吡哆醛、辅酶、辅酶等辅酶或辅基5调节酸碱平衡经尿排出不同量和不同形式的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是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一种机制。,20,二、代谢,1.吸收小肠吸收: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吸收率:60%70%促进因素:维生素D干扰因素:植酸、钙、镁、铁、铝2.排泄:主要经肾VitD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甲状旁腺素抑制磷的重吸收,21,三、磷缺乏与过量一般磷不会缺乏长期补充高渗葡萄糖、氨基酸维持营养平衡的病人长期使用抗酸药或禁食者低磷血症:精神神经症状、运动障碍等过量的磷:导致低血钙手足抽搐、惊厥,22,四、供给量,来源广泛膳食中Ca/P比值婴儿膳食:1.5:11岁以上:1:11.5,23,镁,20-28g55%在骨,27%在肌肉其余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24,一、代谢,1、吸收:小肠50%促进吸收因素:水、蛋白质、乳糖、VitD干扰吸收因素:钙、磷、草酸、植酸、脂肪酸2、排出:肾代谢特点:(1)骨吸收与储存-Ca(2)C内主要阳离子-K(3)血浆低Mg时,肾储留-Na(4)缺Mg影响Ca、K、Na代谢,25,二、生理功能与缺乏症:,1、构成骨、牙2、维持神经和肌肉活动3、参与遗传物质(DNA)合成:酶激活剂ATP、DNA4、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缺乏:神经症状,厌食,恶心,表情淡漠,人格变化,26,三、食物来源,27,铁(iron),成人体内含量:35g70%功能性铁: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酶类30%储存铁:铁蛋白(Ferritin)、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存于肝、脾和骨髓,28,(一)铁的代谢,非血红素铁Fe(OH)3胃酸Fe3+VCFe2+糖、AA、VC小肠吸收(食物中的铁)吸收的Fe2+脱铁铁蛋白铁蛋白(黏膜细胞储存)释放Fe2+铜蓝蛋白Fe3+运铁蛋白骨髓组织储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造血)(合成含铁酶)(肝、脾、骨髓网状内皮细胞),29,影响铁吸收的因素,食物:血红素铁(亚铁)、非血红素铁影响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1)抑制因素: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鞣酸(2)促进因素:VitC、某些单糖、氨基酸、动物肉类,30,(二)生理功能,1、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呼吸酶的成分O2、CO2转运、交换、组织呼吸2、催化-胡萝卜素转化VitA3、胶原合成4、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肝脏的解毒力,31,(三)铁缺乏症,1、对造血功能的影响:缺铁性贫血2、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智力障碍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易发生感染,32,铁缺乏进展,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ID):储存铁耗竭,血清铁蛋白第二阶段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IDE):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游离红细胞原卟啉浓度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IDA):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33,缺铁性贫血症状:,工作效率降低,学习能力下降冷漠呆板儿童易烦躁抗感染能力下降;虚弱、易疲劳、苍白、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疲惫不堪等,34,(四)供给量,AI(mg)UL1岁-123011岁-男16女185014岁-男20女255018岁-男15女205050岁-1550孕中期、乳母2560(50)孕晚期3560,35,(五)食物来源,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吸收率:大米1%,玉米、黑豆3%,小麦、面粉5%鱼11%,血红蛋白25%,动物肉、肝22%蛋3%牛奶是贫铁食物,铁吸收率不高,36,锌(zinc),分布:人体内:23g肝、肾、肌肉、视网膜、前列腺,骨骼、皮肤,37,(一)代谢,食物Zn小肠小分子量配体胰Zn配体复合物小肠粘膜:Zn池金属巯蛋白(thioneine,1977)储存n金属巯蛋白血:n金属蛋白载体(白蛋白,球蛋白)肝组织(作用,储存:n金属巯蛋白),38,吸收,干忧吸收因素:植酸、纤维素、二价的阳离子锌与铁相反,体内储备不易动员,因此应注意外源性补充,39,(二)生理功能与缺乏症,(1)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2)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缺锌:生长迟缓,创伤愈合不良,胎儿畸形、胎儿死亡,40,(3)促进食欲唾液蛋白成分,缺锌:食欲下降,味觉迟钝或消失(4)促进VitA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缺锌:皮肤粗糙、干裂、创伤愈合变慢、易受感染,41,(5)促进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正常发育,缺锌:性成熟推迟、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性功能减退、月经不正常或停经(6)参与免疫功能缺锌:免疫功能下降,42,(三)锌的营养评价,血锌:70100g/dl,70g/dl为缺乏发锌:不灵敏尿锌:含量少、稳定。0.151.2mg/24h,43,(四)锌供给量,RNI(mg)UL1岁-9234岁-12237岁-13.52811岁-男18女15373514岁-男19女15.5423518岁-男15女11.5453750岁-11.537,44,(五)锌的食物来源,牡蛎、贝类、肝,45,碘(iodine),1生理功能甲状腺素的合成2吸收无机碘化物,迅速吸收3碘缺乏与碘过量碘缺乏:甲状腺肿,呆小病。碘过多:高碘性甲状腺肿,46,4食物来源,海产品,海带、紫菜、发菜、淡菜、海参海鱼、蛤、蚶、贝,47,硒(Selenium),人体内:1420mg分布广泛:肝、胰、肾、心、脾较多存在形式:食物来的硒蛋氨酸(体内不能合成)硒蛋白中的硒半胱氨酸(具活性物质),48,(一)生理功能,1、抗氧化体系成分,保护生物膜,49,2、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3、解除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作用硒+汞、镉、铅金属硒蛋白复合物排出4、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和抗肿瘤作用降低视网膜的氧化损伤白内障、糖尿病性失明者补硒后,视觉功能改善缺硒地区肿瘤发病率明显较多,尤其是胃癌,50,(二)硒缺乏与过量,硒缺乏:克山病。心脏扩大、心率失常、心功能异常,严重者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硒过多:头发变干、变脆、易断裂、易脱落肢端麻木、抽搐严重者甚至偏瘫、死亡,51,(三)供给量,11岁以上人群每日50g/d,52,(四)食物来源,动物的肝、肾,肉类和海产品。植物性食品一般含量低。食物硒含量受当地水土中硒含量的影响很大,53,铜(copper),成人体内铜:50mg120mg胎儿体内含铜相对较高,出生后逐渐降低分布:各器官组织脑、肝浓度最高,其次心、肾、毛发肌肉浓度低,约占全身总铜40%血浆铜60%存于铜蓝蛋白,其余与白蛋白、氨基酸结合,54,(一)生理功能,(1)参与铁代谢与造血:铜蓝蛋白(肝合成)催化Fe2+Fe3+(2)参与结缔组织的合成维护骨骼、血管和皮肤的健全(含铜)赖氨酰氧化酶催化醛赖氨酸的生成,促进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交联,55,(3)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离子毒害(含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催化超氧离子变成氧和过氧化氢,保护细胞膜免受毒性很强的超氧离子的毒害(4)与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结构有关(含铜)细胞色素氧化酶促进髓鞘的形成(含铜)多巴胺-羟化酶、单胺氧化酶:神经递质儿茶酚胺代谢(5)其他功能黑色素合成的酶含铜体温调节、胆固醇和糖代谢、免疫、心功能,56,(二)铜缺乏,贫血皮肤毛发脱色精神性运动障碍血管张力减退骨质疏松,57,(三)供给量,AI(mg)UL1岁-0.81.54岁-1.02.07岁-1.23.511岁-1.85.014岁-2.07.050岁-2.08.0,58,(四)食物来源,牡蛎动物肝、肾、鸡坚果、干豆类,59,氟(F),体内含氟2.6g,骨、牙、全身吸收:胃功能:防龋齿,防骨质疏松症Ca10(PO4)6(OH)2+2FCa10(PO4)6F2+2OH羟磷灰石氟磷灰石缺乏:龋齿,骨质疏松症过量:氟斑牙、氟骨症AI:18岁以后,1.5mg/d,UL:3mg/d食物来源:茶叶、鱼,60,铬,体内含量:5-10mgCr3+(必需微量元素)Cr6+(毒性)分布:骨、皮肤、肾上腺、大脑、肌肉主要从肾排出,61,生理功能,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