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发电有限公司能耗专项评估报告详解_第1页
A发电有限公司能耗专项评估报告详解_第2页
A发电有限公司能耗专项评估报告详解_第3页
A发电有限公司能耗专项评估报告详解_第4页
A发电有限公司能耗专项评估报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发电公司能耗专项效能监察评估报告基本情况总装机容量1200MW。公司年发电消耗原煤400万吨左右。设计煤种主要为辽宁铁煤集团生产的长焰煤,发热量一般在17145kJ(4100大卡)/kg,挥发分一般在40%。由于铁煤集团煤炭资源紧张,现煤源主要构成为铁煤集团约25%、黑龙江龙煤集团约30%、内蒙古霍煤集团约15%、吉林辽源矿务局约20%、其他地方矿约10%。煤炭运输方式为火车运输,有铁路专用线31.3公里,自备机车6台。评估过程简述公司能耗专项评估队根据集团公司安生综合函 “关于对公司进行能耗专项评估的通知”精神,于年6月22日至7月9日对公司的能耗管理进行了为期18天的专项评估。评估队共有8人组成,分别是燃料管理组3人,运行指标组2人,非生产耗能组2人。评估期间共查阅规章制度40份、报表121份、有关文字材料74份、日志37份;访谈有关人员156人次,其中:厂级领导4人次,中层管理人员36人次,一般管理人员72人次,其他人员51人次;召开座谈会2次,问卷调查1次。此外,评估队参加了6月末煤场盘煤2次,随机采样1次,监测原煤采样2次,抽查原煤样10份。共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8项。一、问题2008年1-5月供电煤耗指标大幅度上升。1-5月公司累计完成供电煤耗424.22g/kWh,同比上升38.57g/kWh。多耗原煤16.86万t二、煤耗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 1、今年因发电量较同期少发23370万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同比上升0.61%,使供电煤耗上升5.54g/kWh,多耗用原煤2.23万t。对公司08年1-5月份与07年同期的20项小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汽轮机指标、厂用电率采用耗差分析法)结果如下:A发电公司2008年1-5月份与同期经济指标比较分析表序号名称单位2004年2005年影响煤耗升降序号名称 单位2004年2005年影响煤耗升降1汽机负荷%80.3181.74-0.5412主汽压力MPa11.4511.330.23厂用电率%8.839.312.1313给水温度224.7222.40.314炉负荷率%014真空率95.2695.44-0.615辐射损失015排烟温度147.231506大机组发电比%64.5861.471.3116燃料发热量kJ/kg19400182907对外供汽吨17燃煤灰份%31.3632.158汽水损失率%202170.2118氧量%6.76.4310主汽温度534.9532.60.4519飞灰可燃物%2.221.7811再热汽温531.5530.20.120炉渣可燃物%2.221.78合计供电标准煤耗增加:4.34g/kWh (反平衡计算为 5.5g/kWh).08年1-5月份反平衡计算数据机组发电煤耗(g/kWh)厂用电率 (%)供电煤耗(g/kWh)发电量(万kWh)大机组发电比 %备 注1月363.429.59401.975768462.522月369. 789.74409.684883957.793月369.049.31406.925441359.094月369.329.09406.255248364.965月363.178.82398.35123862.82全厂366.889.31404.5461.47反平衡数据计算结果,同比增加了5.54 g/kWh,与运行指标分析4.34g/kWh结果相比,仅有1.2g/kWh差别,因此在机组状况基本不变情况下,用反平衡方法计算煤耗升幅情况基本符合实际。因此,反平衡计算今年1-5月同比上升5.54g/kWh,而实际同比上升38.57g/kWh,两者相差33.03g/kWh。说明运行指标的变化不是导致供电煤耗异常的主要因素。 2、非生产耗能今年1-5月累计扣除供热因素影响耗煤21636吨,去年同期仅扣除8269吨,今年较去年同期多扣除1.34万t,影响供电煤耗0.49g/kWh。3、评估组反平衡计算2007年1-5月供电煤耗累计值为399g/kWh,而公司2007年1-5月份统计上报供电煤耗累计值385.65g/kWh,存在人为压低现象,影响煤耗上升13.35g/kWh,以致帐面存量增加,引起煤场亏损5.37万吨。4 、燃料管理影响供电煤耗上升19.68g/kwh,多耗用原煤7.92万t, 是08年1-5月供电煤耗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1)2007年末,财务帐面存煤1.6924万吨,而燃管中心帐存煤为.0335万吨,煤场亏损.6589万吨。(2)入厂煤的热值存在虚高现象从燃运部统计上煤量和机组发电量同期对比以及发电原煤耗与热值趋势变化对比分析来看,以今年2月与去年同期比较(见下表)来分析:项 目发电量(万kwh)燃运耗煤量(吨)入厂煤热值(kcal/kg)入厂煤直上量(吨)08年2月59872471909年2月488394800锅炉燃烧工况一致,影响锅炉效率一致,相同的热值、相同的煤量应发出相同的电量,但08年2月实际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很多,而耗用煤量反而增加,由此08年入厂煤热值有虚高现象。08年2月入厂煤热值较同期入厂煤热值高81kcal/kg,而入厂煤直上量今年2月较去年同期多29427吨,但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1033万kwh。发电原煤耗与入厂煤热值对照趋势图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2004.1234567891011122005.1234510g/kw,kcal/kg燃运发电原煤耗入厂煤实际热值商务报表原煤耗()煤耗量统计计算混乱原始数据统计混,入炉煤量人为调整。2008年7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吨,人为调整16000吨;2007年8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吨,人为调整45000吨;2007年11月燃管中心上报耗煤量为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吨,人为调整16000吨;2008年5月生产早报耗煤量为吨,而计算煤耗所用入炉煤量为吨,人为调整10000吨。入炉煤热值不是实际检测值,而是按照入厂煤热值减去人为调整数确定入炉煤热值。2007年12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36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10kcal/kg,10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410kcal/kg, 2008年2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318kcal/kg,35月在入厂煤热值上减去120kcal/kg.()、取样、清车困难造成热值虚高、煤量损失冬季有4个月左右出现冻煤,一是取样困难,易造成热值虚高,引起煤耗上升;二是清车底困难,带来煤量的损失,无法量化。()煤场管理不规范,出现不正常亏盈 煤场盘点数据不准确,出现不正常亏盈。2007年9月6日和9月7日两次盘点盈亏相差8048吨,两次盘煤东煤场分别选用1.15吨/m和1.0235吨/m不同的密度。煤场盘点不规范,盘点时间不固定。查阅2007年和2005年盘点记录,发现2007年3月是中旬盘点,6月是下旬盘点,9月是上旬盘点,11月是下旬盘点,不符合规定。煤场盘点未按规定做到每月盘点一次,如2007年1月、2月、4月、5月、12月、2008年1月没有盘点;盘煤时,未按要求进行煤堆整形;库存煤密度长时间未做测定,仅凭经验数据估算。 煤场存煤管理未按要求进行,不能按照规定的不同煤种分堆存放、先堆先用,对燃用高挥发份的褐煤没有撒均压实、定期测温。6月28日参加厂里煤场盘点时,发现东煤场北侧和中部各有一处自燃。掺烧手段单一。制定的混配煤管理规定中的掺烧方案仅明确来煤的直接掺烧,没有煤场取用时的劣质煤掺烧方案。 建议:1、修改和完善煤场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并认真执行。2、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核机制,加大煤场管理的考核力度。制定煤场盘点标准和执行程序,明确盘点人员和责任部门,严格固定盘煤时间,完善盘煤手段,改进盘煤方法,盘点记录要规范齐全,参加盘点人员要签字。3、完善煤场的储存措施,完善煤场消防、喷淋设备。按煤种分堆存放,定期测温,防止自燃。4、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合理组织实施燃煤掺烧方案,重点加强高挥发份煤种的掺烧,真正作到先堆先用,烧旧存新,减少煤场损失。()燃料数据统计不严谨,随意性大 1、煤场亏吨损耗,随意冲销。2007年9月份财务报表核销储损耗煤66589吨,2007年12月又冲回。2、燃料库存数据,统计不规范。2008年1月燃料报表期初库存为47342吨与2007年12月燃料报表期末帐面存煤60335吨相差12993吨,据均不一致。3、入炉煤没有热值化验,热值差完全是人为调整数字。原因:1、没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不能保证燃料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2、没有从根本上研究热值差增大,煤耗升高的真实原因,不懂管理,不会管理,不学习管理,不研究管理,置管理而不顾,当发现帐物不符时,为了保持煤耗的相对平稳或控制热值差在规定范围内,弄虚作假,随意调整数据。3、没有认真执行数据统计、审核的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审核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统计数据的错误,以致出现数据的不统一。建议:1、重视燃料数据的统计,严格执行统计法规,杜绝虚假数据。2、煤耗计算要严格采用规范的正平衡方法计算,用反平衡方法校验。 3、制定燃料统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数据填报、审核、批准程序,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主要统计结果要有部门负责人及以上领导签字。三、结论综上引起能耗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1、领导对能耗管理不够重视表现在:一是对集团公司下达的能耗考核指标:供电煤耗383g/kWh、综合厂用电率8.8%没有按计划分解,分月控制,也没有具体的保证措施;二是对目前供电煤耗和厂用电远远高于集团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没有及时组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能耗大幅度升高的真实原因,更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三是能耗管理上职能部门界面不清晰,责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