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现代西医与传统中医.ppt_第1页
第三讲现代西医与传统中医.ppt_第2页
第三讲现代西医与传统中医.ppt_第3页
第三讲现代西医与传统中医.ppt_第4页
第三讲现代西医与传统中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西文化的相遇,第三讲现代西医与传统中医,1,一、西医传入之前中国的医学,中医与其他医疗方法的相遇结合,不仅仅是与西医,还包括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医术更深刻体现了与西方的交流,2,藏医孟加拉高僧阿狄夏除从事讲经外,他也深谙印度古代医学,在西藏亲自传授印度的“医学八支”,对于藏医学的发展起十分明显的影响他曾编译头伤固定外科手术治疗等著作。这段期间里,西藏的医学大量地翻译印度医学的著作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藏族译师洛青仁钦桑波(9581055),他将当时阿狄夏带来的书都译成藏文,这些书有古印度的医学著作八支集要及其注释专著月光,3,萨迦王朝的医学发展,以昌迪家族的医学成就为其突出特点。昌迪家族家传的密诀医籍为甘露引渠,后来整理成为文字材料,称成昌迪花卷、红卷。,4,傣医嘎牙桑卡雅世界是由风、火、水、土(傣语为塔、都、档、西)组成的,人体内也是由这四种基本元素所组成。人体的健康,即是体内四种元素自身的平衡并与外界四种元素平衡的结果如火盛则发烧,水盛则浮肿,风盛则四肢震颤,而土盛会出现冰冷,5,档合雅龙公元1323年。全书在总结傣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嘎牙桑卡雅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傣医关于人体肤色与血色,药性与肤色,年龄与药力药味的关系,运用相生相克的辨证法来指导疾病的诊断与合理用药。该书为傣医学临床的经典专著。,6,解放前傣族并没有专职的傣医。进入佛寺当和尚的傣族青少年,在佛寺生活的数年间,在接受宗教教育的同时,不仅学习了傣文,而且获得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其中含有傣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俗后,一些对医学感兴趣的人,凭着从佛经中所获得的傣医理论,再运用流传于民间的医药手稿,而从事业余的医疗活动。这种医药手稿从而得到不断的相互传抄,在传抄中又不断地加以各自的补充、修订。,7,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丰富其手稿的内容,这种医药手稿从不署传抄者的姓名,这是因为对信奉佛教的傣族社会来看,傣族医药既然是佛主所创造的,在手稿上署上自己的姓名,是对佛的极大亵渎,这是不能允许的。,8,傣医学是印度医学、汉族医学与傣族本民族医学三者融合在一起的独特民族医学体系。,9,二、明清时期西医的译介,1、西方医学发展脉络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17世纪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哈维发现血液循环。,10,18世纪莫干尼把对疾病的认识由症状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学。到了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啸(Virchow)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的原因解释为细胞形式和构造的改变。开辟了病理学的新阶段。,11,19世纪下半叶巴斯德证明发酵及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国人科赫(KochR)发现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及炭疽杆菌等,并改进了培养细菌的方法和细菌染色方法,大多数主要致病菌在此时期内先后发现。巴斯德还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进行疫苗的研究,从而创立经典免疫学。,12,2、传教士对西医的译介,意大利的利玛窦(P.MetthoeusRicci,15521610),西国纪法中记述了神经学说,首次将西方神经学和心理学介绍给中国。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P.AlphonsusVagnoni,15661640,原名王丰肃)的空际格致涉及四元素说及一些解剖生理知识。他在修身西学中提到血液生理。万历三十四年(1606)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P.SabbathinusdeUrisis,15751620),在北京专修历书,研究水法,著泰西水法其中涉及到消化生理学的内容,在医学理论上遵奉希波克拉底的四元素说。,13,意大列传教士艾儒略(P.juliusAleni,15821649)性学粗述,述及生理学和病理学内容最多,卷3提到四体液的生成、分离、功用和所藏部分,分析了四体液与疾病的关系,指出疾病、衰老与死亡都是由于四体液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谈到消化生理,与泰西水法所说不同,主张口、胃、肝“三化论”,反对“外之火化”,卷3还介绍了血液循环原理;卷4论感觉系统,谈到视、听、嗅、味、触诸觉,还论及涉记之职,卷7论睡眠及梦,卷8论心及心囊,采用亚里士多德之说,还介绍了肺、鬲、气管,讨论呼吸与循环的关系。介绍了盖伦的灵气说,四德、四液与五脏、四季相配等理论。,14,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P.MartinusMrtini16141661)的真主灵性理论,论及人体骨骼数目及其生理功能。德国传教士汤若望(P.J.AdamSchallvonBell15911666)著主制群证2卷。上卷论人身骨骼数目和功用,肌肉数目,血液的生成,在论及生养之气和初觉之气时,将微细管与神经相混淆;介绍了静脉、肝静脉、肝门脉、心大动脉和心大静脉;谈到脑和脑神经生理。解剖生理多本盖伦学说,与上述诸书大同小异,可能是所据蓝本相同造成的。葡萄牙传教士博汎际(P.FrancisusFurtado,15871653)的寰有诠,提到心脏和视觉功能,论及人与四体液的关系,提出大脑具有控制知识、记忆、意志及情绪等作用。,15,瑞士传教士邓玉函(P.JoannesTerrenz,15761630),是一位医生、哲学家和数学家,是伽里略和布鲁诺的好朋友。他的精湛医术,得到皇宫贵族的赏识,35岁时加入耶酥会。万历四十六年(1618)离里斯本,到印度、交趾和中国、途中收集了大量矿物、动物和植物标本,研究了气候学和人种学,均记入旅行笔记。天启元年(1621),邓玉函达澳门行医。同年8月26日,他写信给Lincei研究院,谈到他解剖日本Ymexie神父的尸体事。谓Ymexie生前嗜烟过度,常觉燥热难敖,经解剖发现其肺脏干枯如海棉,上面蓝点很多。这是西方医生在华剖验尸体的最早记录。邓玉函进京后,专门研究编修崇祯历法,晚年曾想向中国介绍西方解剖学,经他翻译校阅的有人身说慨和人身图说。,16,泰西人身说概邓玉函所用底本是瑞士巴塞大学的解剖学家、内科学家和希腊文教授包因(CarspardBanhin)著的解剖学论。分为两卷、上卷:骨、脆骨、肯筋、肉块筋、皮、亚特诺斯、膏油、肉细筋、络、脉、细筋、外复皮、肉、肉块、血等15部。下卷:总觉司、附录利西泰(即利玛窦)记法五则、目司、耳司、鼻司、舌司、四体觉司、行动、语言等内容。该书是以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和盖伦的医学理论为依据的,还没有现代医学的系统分类。人身图说,附于人身说概之后,原由邓玉函、龙华民P.NicolaoLongobardi,15591654)合译,罗雅各(P.JacobusPho,15931638)续译完。分上卷图说和下卷图形加说两部,优于说概处为图形精美。生理学内容也大为增加,但仍沿袭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学说。本书有详尽的解剖图,新增有内脏情况、泌尿生殖及胚胎介绍,均为人身说概所无。对每一局部的解剖情况,列述尤明。人身图说只有抄本流传,但从明末起仍有一定影响。清代刘献庭广阳杂记载的“女变男”传说,便是据人身图说的某些生理观点提出的。,17,三、近代西医传入,伯驾(PeterParker)1804-18601835年11月14日设立“广州眼科医院”,也称“普爱医院”6周有450名病人得到医治,18,伯驾与医务传道会,派遣传教士医生最初是为同伴服务。“在美部会开展传教活动的最初二十几年中,该会有45名传教士死于国外,还有31名因为自己或家属的健康问题而回国。”“从1819到1834年,美部会派遣了7名精通医书的传教士到各地。”,19,博济医院为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1835年创立中国第一家西医眼科医院,1835年保存有中国最早的西医病历;1840中国丛报开设第一家西医学校“博济医学堂”,1866年,20,其它第一还包括中国首例膀胱取石术;首例病理解剖术;首张医学X光片;首例眼疾手术首任华人院长黄宽为中国首位留学西医学生等等。,21,最早系统论述医务传道者是郭雷枢(ThomasR.Colledge)是东印度公司的医生,22,1838年2月医务传道会成立,伯驾、裨治文和郭雷枢共同署名发表文章。六点:,第一、通过为人民治病送药,解除病痛,可以消除中国人的排外心理和蔑视态度,赢得理解和尊敬。第二、可以为西方医学提供研究资料。第三、在行医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对于传教事业和贸易事业都有着极高的价值。”,23,第四、在中国进行医务传教,包括对中国的年轻人进行医学教育。由此进一步扩大西方在中国的影响。第五、西方医学的影响还会改变中国人的宇宙观。有助于对“中国错误的思想体系进行革命”,特别是纠正关于人类躯体的认识。,24,第六、他们还宣称,“世界是一个整体,(中略)全人类联合之原则和胞与之感情将越来越具普遍性。培根、牛顿或富兰克林的学说,不能由某个民族独享。这些人不仅属于他们所成长的国度,他们还属于整个世界。”他们的学说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最先受其恩惠的人们,有义务使他们发明的、导致了欧洲哲学和科学革命的普遍原理发扬光大”。在他们看来,将西医介绍到中国,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不仅是为传教开辟道路,而且要扩大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往。也有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企图。,25,都认为,医生与传教士应该各自专任。所谓“医务传道方法”,是由差会派遣受过医学专门训练的医生,到作为传教对象的国家,开办医院、诊所以及医疗教育机构,以协助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目的,以向所在地居民提供义务性的医疗服务为主要活动内容。行医送药辅以布道、派发宣传品、举行宗教仪式等,但并不把医治对象接受或信仰基督教作为医治的前提。,26,向欧美学习西医者高嘉淇,广东新会人,据说康熙年间跟随葡萄牙人学习西医,后充任养心殿御医,曾为太后治疗过疾病,后被御赐金特黄宽,与容闳、黄胜一起出洋留学者马礼逊学堂布朗夫妇爱丁堡大学,27,四、近代西医教育,新豆栏医院1835博济医院博济医学堂1866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28,协和医学院,沿革1906年,协和医学堂UnionMedicalCollegeLockhartHall共毕业了四期学生,120人1915年,协和医学院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简称PUMC洛克菲勒基金会JohnRockefeller(美孚石油),29,协和医学院,师资19151921年,共聘请了151名高级教师预科15名,本科教员57名,护士31名,行政和技术48名。外国教师占123名,28名中国教师中,有25人曾留学国外。,30,协和医学院,投资19151947年间,洛氏基金共投资4500多万美元,其中两次较多,一次是1928年,拨出1200万美元,一次1947年,1000万美元,31,协和医学院,建设12.5万美元,购买了东单3条胡同原豫王府宅地,开始大规模扩建19171921年,4年,耗资750万美元,完成了14座新建筑,包括教学、医学院、办公、礼堂、动力房等后来,又建造和改建了55座住宅及其他,32,协和医学院之教学模式,1、兴办预科正规中学毕业23年预科,系统学习生物、化学、物理、数学、英文和中文等,33,协和医学院之教学模式,2、淘汰制预科升本科,除了考试成绩,还要看教员推荐、实验记录和实验课证明、体检时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5年本科学习功课紧张,竞争激烈,34,协和医学院之教学模式,1921年预科入学25人,8年后毕业时,只剩下7人;1923年儒学30人,毕业只剩下8人林巧稚是协和毕业的学生,35,协和医学院之教学模式,3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二年级伴随实验课三、四年级,除了安排的时间之外,学生自行选择实验研究课题。在教师指导下选题、设计、收集资料、分析结果、写论文,培养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求得短期的发现和创新,36,协和医学院之教学模式,此外,派遣留学、校内进修、住院医师、客座教授等制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37,协和医学院评价,1、推动现代西医的传播1915年,中国有24所新式医学院,外国人开办11所,中国人开办11所。外国开办的11所中,有8所是教会医学院。,38,协和医学院之评价,2、教学、科研和临床三位一体之结合研究斑疹、伤寒、寄生虫等3、毕业生吴阶平(1929级)、林巧稚(1929级)、还有王秀英(1931届护校毕业)曾经获国际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奖章,39,40,林巧稚大夫于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厦门鼓浪屿,20年代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任北京协和医院,在1940年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人的主任,在此后的日子内,她为中国的妇产科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1983年去世。与冰心中学同学过那时我的考上协和医学院的同学们和林巧稚大夫她也还是学生,都半开玩笑地和我说:“这是天才病!不要胡思乱想,心绪稳定下来就好。”,41,基督教新教的医学院,189519051915192519351945湘雅湘雅湘雅湘雅夏葛夏葛夏葛岭南岭南汇文北京协和文华东吴福州奉天奉天圣约翰圣约翰圣约翰圣约翰圣约翰济南济南杭州南京汉口齐鲁齐鲁齐鲁华北女子华北女子华西华西华西华西华西上海女子上海女子上海女子,42,五、中西医比较与冲突,中西方医学比较陈垣的观点中国解剖学传统没有延续下来世人不宗师歧黄则已,宗师歧黄则不可不从事于解剖学,解剖学固发明于歧黄者也。(灵枢经水)解剖学未明,不足以言医理也。”陈垣以灵枢经水为我国解剖学的肇基,“歧伯曰:天之高,地之广,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笑,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陈垣:中国解剖学史料,43,洗冤录略史是因为该书是“吾国实用解剖学之仅存者也。”陈垣将洗冤录历史分为四个时代:自汉汉律至宋检验格目视为洗冤录的“草昧时代”;自宋慈洗冤集录至乾隆三十五年部颁检骨图格为洗冤录的“统一时代”;自嘉庆元年洗冤录集证至作吏要言为洗冤录的“全盛时代”;至瞿中溶撰洗冤录辨正至傅兰雅和赵元益合译之法律医学为洗冤录之“恐怖时代”。之所以恐怖,一方面因为“涂附者多,驳正者寡”,最终使洗冤录“累牍连篇,讹以滋讹,犹如演义”。其中最明显错处之一是骨骼图,说男女骨节数量不同,仵作检验伤骨时,每有参差,甚至于有的“老年刑仵,终身由之而不知道也”。第二方面是因为增补洗冤录的作者故步自封,缺乏实证精神,不能亲自求证,导致陈陈相因,以至错误百出。因此,必须提倡实证精神,凡事从调查得出结论。洗冤录略史,载医学卫生报第六、七期,见陈垣早年文集,页225-237。,44,2、不重视实践,“而仵作则系其党私相传授,率皆鲁椎无学,平昔于宋慈洗冤录一书,句读且难,更无讨论。”而且颇遭轻视:“各州县既视为无足轻重,若遇相验,但令该仵当场喝报,即以为事可口辩。”还有如下弊端:“甚至本地并无仵作,移借邻县,不问其人品、技业精良与否。注伤填格,种种弊端,不可究诘。驯至案悬经岁,尸属纷争,朽骼腐口,或且误遭蒸验,是难尽法以绳其后。而生者已控无可控,死者实冤益加冤。”医事批评之奏设检验吏已咨行到粤,载医学卫生报第九期,见陈垣早年文集,页284-285。,45,在说肾中他又以肾的“过滤器”功能结构和运作原理反驳中国医学对肾的理解。认为后者代代相传,却毫无根据,实际上是想象之言,因此陈垣说“夫医实学也,非哲学也。”实学哲学,这很可能就是陈垣对中西医的概括。中医讲辨证,很难以实物证据示人,在陈垣看来显然不若西医那么实证。说肾,载医学卫生报第二期,见陈垣早年文集,页168。,46,分析颇为有趣:“不知卫生,一类人。知卫生之理而懒于实行者,又一等人。抵制卫生之说者,又一等人。抵制者之言又分数等:凡事有天命,人事不可为,拼烂而已,此一等。某屋某人好洁甚,亦不免于疫,某屋某人不洁甚,亦不见其死,卫生之说伪也,此又一等。从前无人言卫生学,未见人种绝,今日人人言卫生学,未见疠疫绝,此又一等。年稍大者言:为什么生,我几十岁,何物不食,何水不饮,亦未曾死去。凡此皆抵制卫生之说者也。一言以告之:孖舲艇可以去佛山矣,何必坐火车。大眼鸡(船名)可以去香港矣,何必搭火船。乡间过涌之木桥,阔不过一尺,用之数十年,渡尽千万人,未见有跌下水者,何必筑石桥。卫生之道亦如是矣。”,47,林华绘画问题对中国人的印象看图,48,六、医院的介入,1、从“采生折割”说起对西方人的想象:挖眼作药异类的人,49,“采生折割”通过想象转换成规范的“反教话语”是由湖南合省公檄(咸丰十一年)开始的,公檄中并没有出现“采生折割”的字样,可是其内容对基督教义和传教社区所作出的近乎荒诞的大胆描写,可以说把士绅对异端行为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50,教揭帖中就称教士自称医士救世,设教礼拜训民,目的是:实欲盗我人体之宝,诈称医生。以眼入药:从教者将死之时,必有同教数人来,屏去其家之亲属,伊等在内念经求救。其实趁其人尚存气息,即剜其目,剖去其心,为彼国造伪银之药,然后以布束尸,听家人殡敛。“在稍晚出现的天主邪教集说(同治元年)中,对剜目的用途则作了更加详细的说明:其取睛之故,以中国铅百斤,可煎银八斤,其余九十二斤,仍可卖还原价。惟其银必取中国人睛配药点之,而西洋人睛罔效。故彼国人死,无取睛事,独中国人入教则有之。,51,“采生折割”这个词是一个法律概念,字面的意思是指:“取生人耳目脏腑之类,而折割其肢体也”。就具体行为而言,这种现象究竟起于何时已很难考证,如果一定追本溯源,大概与中国一早期通鬼神的祭祀程式有关杀人祭鬼与杀人役鬼比较叫魂或者不损毁身体的“折割”中医中的药引,52,官府禁止的原因,是维护社会秩序尤其是否威胁自己统治民众惊惧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安危教堂或医院因素:标本、手术,53,华夏之国(包括中国、韩国、西藏、越南和缅甸);夷狄之国(日本、俄国、欧洲和北美);禽兽之国(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进行划分谭嗣同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普通士人精英还依靠仅有的三本著作即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1730年)、王大海的海岛夷志(1760年)、和谢清高的海录(1829年)来构造他们有关野蛮人的想象。异质空间封闭状态,54,江西巡抚沈葆桢在咨送总署的“委员密访(百姓)问答”中,谈及南昌育婴情况,当地士绅就直接使用了“采生折割”这个词原话为:“我本地育婴,都是把人家才养出来的孩子抱来哺乳,他堂内都买的十九岁男女,你们想,是育婴耶?是借此采生折割耶?”,55,疑惧,除了以上反教话语颇合“采生折割”原旨外,还有一些揭帖所散布的谣言虽非完全吻合“采生”神话的格式,却也明显受到相关叙述的影响,如广东陆丰县人郑献琛在惠来县南阳教书,从1891年开始传发揭帖于惠来潮阳、普宁等地。其中1892年的一份揭帖中就主要攻击教士放毒:番鬼使人放药,毒藏饼果糕糖。路上使孩拾取,食后必定凶亡。人面生疏送物,小子切勿乱尝。或有几文钱藻,毒在钱结匿藏。小子捡改不开,用口咬毒亦伤。或有毒藏笔内,不可用口啐浆。用水先洗为要,先生细意提防。一入其毒必死,探埋盗挖心肠。,56,官府、乡绅、民众共同创造在官方呈报的文书中,也往往对案情肆意渲染,如华阳教案发生后,四川总督刘秉璋在致总署电中就把福音堂的氛围营造成了一个恐怖害人之所,其中说,福音堂内发现一个迷惑男童:“鼻内有黑药,周身绵软,口不能言,当用凉水将药洗去后,洒水进喉,才稍微清醒,却仍不能说话,只能写字”,据写称十三岁,名黄廷福,洋人将伊扯进福音堂,两手捆吊,口鼻内洒以黑末药,遂不能言。然后用洋铁匣装藏于地板之内,又洋铁匣内有大小骨头十六块。,57,把外国人居住地笼统视为同一种陌生化的空间。芜湖教案的发生,就是因为芜湖天主教堂的两个中国修女外出探视病人,带回患传染病家的两个小孩,在街上遇到小孩的亲戚,想将小孩带回去,修女不肯,围观的人群指斥她们拐骗幼孩,挖眼制药,将她们扭送县署。,58,六2、医院的委托制起源:早期认为不信教为有病,要封闭麻疯病人也需密闭病人也是如此信任:委托给医生,医生委托给上帝再者从卫生考虑隔绝一切污染,59,六3、妥协,大树下的手术1889年,眼部手术,Howie,60,福柯谈到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上是空间被监控化、被封闭化的过程。,61,七、医疗体系的尝试1、“兰安生模式”,192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聘请专家兰安生(JohnBGrant)来协和主持公共卫生教学。根据他的建议,协和与北京市政府警察局订立协议,合办“内一区”的“第一卫生事务所”,为此区的5万人施以卫生服务,卫生教育宣传,并作为医学生和护士生的实验基地,62,传统职业与风俗,操办生死之事的职业传统意义上的生死控制在相当程度上集中于接生婆和阴阳先生的手中,接生婆以个体的形式走街串巷,从事新生儿的接生工作,阴阳先生则通过特殊的技术确定葬仪举行的空间和时间,并负责验视死者的死因。,63,在传统社区的氛围之中,出生与死亡都会导致特定时空中的仪式行为,这种行为无疑会给家庭和周边社区的人群构成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会持续发生变化,因为孕妇的每一声苦痛的呼喊,新生儿的每一次呼吸,死者移灵的每一步骤,都影响到周围人的心理变化和行为选择,进而从心理现象转化为文化现象。而“接生婆”和“阴阳生”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某种仪式把生死的自然过程整合进社区网络之中,使之转化为一种可以为众人接受的社会程序。,64,老北京的接生婆人们习惯称之为“收生姥姥”或“吉祥姥姥”,又叫“稳婆”。洗三,65,老舍正红旗下,白姥姥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盆(二哥带来的)里倒上了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参加典礼的老太太们、媳妇们,都先“添盆”,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并说着吉祥话儿。几个花生,几个红、白鸡蛋,也随着“连生贵子”等祝词放入水中。这些钱与东西,在最后,都归“姥姥”拿走。虽然没有去数,我可是知道落水的铜钱并不很多。,66,边洗边说,白姥姥把说过不知多少遍的祝词又一句不减地说出来:“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大家听了,更加佩服白姥姥她明知盆内的铜钱不多,而仍把吉祥话说得完完全全,不偷工减料,实在不易多得!虽然我后来既没作知县,也没作知州,我可也不能不感谢她把我的全身都洗得干干净净,可能比知县、知州更干净一些。,67,洗完,白姥姥又用姜片艾团灸了我的脑门和身上的各重要关节。因此,我一直到年过花甲都没闹过关节炎。她还用一块新青布,沾了些清茶,用力擦我的牙床。我就在这时节哭了起来;误投误撞,这一哭原是大吉之兆!在老妈妈们的词典中,这叫作“响盆”。有无始终坚持不哭、放弃吉利的孩子,我就不知道了。最后,白姥姥拾起一根大葱打了我三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68,通过观察“洗三”的完整过程,我们可以对“吉祥姥姥”在社区中的“公共形象”进行清晰地界定。从“吉祥姥姥”的职业特征中至少可以离析出三种行为角色:敬神;预言;祛病。两项职能显然是为项服务的,因为在“洗三”的过程中,“吉祥姥姥”口中发出的祝词几乎包涵了新生儿将来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仕途、婚姻、家庭、性格和财运的预测。,69,阴阳先生出殃,70,兰安生模式,接生到探访“约在产后之前三日,每日访视一次,次后则每隔一日访视一次,直至婴儿脐带脱落为止。”1930年的总访视次数达到了12810次生命档案,71,居民社区与医疗社区的叠合三层医疗保健网第一层基层地段保健按派出所也包括学校工厂卫生在内第二层医疗保健各科门诊第三层合同医院,72,七2、陈志潜模式,定县实验改造了兰安生模式三级保健:保健员村民,毕业于平民学校无薪不支药费管12种药保健所保健院15000人口20个村庄中心,73,八、中西医冲突,游医“游医”看病有时会用手轻压患者的指甲,观察回血速度的急缓,称为指诊;有时又会用自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