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诱发电位简介及ABR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1页
听觉诱发电位简介及ABR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2页
听觉诱发电位简介及ABR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3页
听觉诱发电位简介及ABR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4页
听觉诱发电位简介及ABR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觉诱发电位概述及ABR的临床应用,广西方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高阳,1,听觉器官(耳)的生理结构及听觉传导通路,序言,2,耳的解剖生理,3,空气传导(主要通路)声音传导通路颅骨传导(次要通路)声音一般可通过空气传导进入内耳。 4、5、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路径听觉传导路径、螺旋器Corti器、周围突起、耳蜗神经节、耳蜗神经、耳蜗神经核(前、后核)、大部分纤维为斜方体交叉外侧丘系、内侧膝状体、听射、内包后肢、侧头横转、图像、6、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传导通路、7听觉诱发电位的概要是听觉神经系统各水平的结构对声音刺激发生电反应,这些电反应可以记录在头顶和乳突之间的皮肤上的两个电极上。 临床上,该听觉系统的声诱发电位可用于诊断听觉系统不同部位的功能障碍,是一种电反应测量技术。 8,9,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evokedpotential,AEP )是指给予声音刺激,记录头皮从听觉神经通路产生的电位。 AEP的分类和特征音的强度为70dB左右时,记录在头顶和乳突之间的AEP约为15个成分。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这些成分依次分为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听觉中潜伏期电位、听觉长潜伏期电位3组。 10、11、听觉诱发反应分类、12、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iddlelatencyevokedpotential,MLEP )是指给予声刺激后头皮记录的潜伏期在1050ms范围内的听觉神经通路电位变化。 包括No、Po、Na、Pa、Nb等波形,代表视床和听皮质的电活动,其中混有声音引起的反射性耳周肌和中耳肌的电话。 在使用声音13、14、40Hz的刺激下,MLEP反应明显,呈现出正弦曲线形状,通常被称为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40HzAERP波形稳定,重现性好,振幅大,判别容易,具有较好的频率特异性,反应阈值与实际纯音听阈值水平非常接近,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15、长潜伏期电位:包括P1、N1、P2及N2等波,刺激后出现于50300ms。 该成分脑额叶电位最大,又称为皮质慢性反应(slow-cortexresponse,SCR )。 不仅对声音有反应,触觉、痛觉、视觉等刺激的SCR表现形式也基本相似。 从时间特性来说,它是多极皮质二次诱发电位,反映皮质高级中枢的综合活动。 16、17、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 )波形特征及其临床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otential,BAEP或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 ) :听觉正常者受短音刺激后, 10毫秒内可从颅骨皮肤表面描绘出7个正相波,称为ABR,依次用罗马数字表示波I、ii、iii、iv、v、vi和vii。 18、I波表示听神经的动作电位,ii波表示耳蜗神经核,iii波表示下桥脑的上橄榄核,iv波表示外侧上丘系核,v波表示中脑下丘,vi波表示视床内侧膝状体,vii波表示听射的电位活动。 这七个波并非每个人实验时都会出现,主要是Iv波。 19、2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典型波形和源、2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源、I波:耳蜗神经近耳蜗端iii波:耳蜗核iv波:上橄榄核v波:斜方体、22、ABR如何,23、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一些正常值如下各波的潜伏期波间潜伏期的中枢传导时间因波间时间不同而在不同的刺激强度下稳定,作为中枢性病变诊断的确切指标,多采用Iiii波、iiiv波和Iv波的测定,在Iv波中最常用,一般为4ms,在7ms以下。24、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一些正常值,双耳间波v潜伏期较小于0.2ms。 波v反应阈值成人波v反应阈值一般高于行为测定阈值1020(15-25)dB,因此作为客观听阈值能够测定的婴幼儿反应阈值高于成人,但其行为反应阈值相对较低,对于听觉障碍者的早期发现有很大价值。 25、26、ABR的临床意义:计算各波之间差异的时间和波形的最小声音,可以客观评价听力情况和脑干病变。 临床上通过测量各波的振幅和潜伏期(刺激到达峰值的时间),判断病变的有无和病变的部位。 、和波较稳定,出波率最高,最具临床意义。 据报道,iv-v波复合体的形状有68种,需要注意认识。 27、健康人的记录中,ABR的波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最常见的是用iv-v波融合(复合体)、ABR在7080dB的出现率最高。 随着刺激音变弱,各波的出现率也逐渐降低,达到20dB时,因为只剩下v波,所以v波最接近听力计的测量阈值的是ABR中的主波。 其次,临床意义重大的波为I波和iii波。 当I、iii和v能清晰辨别时,或证明耳朵不刺激时,检查结束。 29、波:发自听神经纤维,出现率为100%,正常潜伏期约为12ms。 因为这是计算每个其它波形的基准,所以识别波形I尤其重要。 I波潜伏期的延长和消失通常表现为内耳的病变,当然,刺激音的强度减弱也可能导致I波潜伏期的延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从I波峰到其他各波峰的时间几乎没有变化。 波I在老年人中的高频听力损失的表现为:波I的振幅低或者波I缺失。 通过增加刺激强度、减慢刺激重复率或从外耳道记录,可增大波I的振幅,使识别变得容易。 31、波:桥脑起始活动,出现率100%,正常潜伏期约34ms,振幅一般高于波,较同侧和相反侧记录识别波为宜。 如果两侧听力有差异的话,在对侧记录中波iii的振幅较低,潜伏期较短。 波正常,波的潜伏期延长或消失,I-v和I-v的期间延长,病变部位可在预热后确定。 32、波v :来源于下丘脑,出现率为100%,正常潜伏期约为56.5ms。 波v总是最高峰,其后继续有明显的颅顶负波。 改变声音重复率和降低声音强度对波v出现率的影响很小,波v在其他波消失后仍然存在。 波v的潜伏期延长或消失,临床上以听神经瘤最多见,其他耳蜗后病变也可导致波v的特性变化。 33、ABR除了能诊断听觉通路上病变的部位外,对判断听力损失程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人ABR临界值为10db(sl )左右,新生儿1个月时临界值为30db,6个月时临界值为20db,12个月时临界值为16db,2岁达到12db,达到5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对纯音刺激,脑干反应阈值平均超过听力测定阈值的1020db。 34、但是,脑干诱发电位测量的阈值与纯音测量的阈值不直接相等,值得注意。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引起ABR并不认为是90db,但是他的听阈是90db。 这是因为,第一,在纯音测量中使用的刺激信号是1258000Hz的单个纯音,脑干诱发电位使用混合刺激信号,代表20004000Hz的高频。 因此,在检查中,前者可以反映较完整的听力情况,而后者只能反映高频听力情况,35,二:脑干诱发电位和纯音测量采用不同水平的标准,不能直接转换。 一般来说,脑干诱发电位采用小样本听力级(nHL )时,检查结果比纯音听阈高1520分贝,如该患者的脑干诱发电位结果为90分贝,纯音听阈减去1520分贝后为7570分贝。 脑干诱发电位若为声压级(SPL ),差异更大。因此,在根据ABR结果为婴幼儿和无法协助检查的成年人选择助听器的过程中,检查技师必须特别注意。 36、ABR检查适应证、新生儿听力筛查功能性耳聋与器质性耳聋的鉴别、耳蜗与耳蜗后病变的鉴别、听神经瘤某中枢病变的定位诊断中无法说明的听力下降、眩晕单侧听力下降、耳鸣、面瘫有以下听力学检查结果者:非对称听力下降、语言分辨率测试中跌倒现象、 声反射衰减阳性和耳蜗后病变,37国外ABR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阈值上升,除脑干尚未成熟外,可能是病理原因。 许多国外专家强调听觉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学龄前儿童中的应用价值,认为新生儿和1至5岁儿童,普通听觉障碍儿童和伴有昏迷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缺陷的患儿需要进行ABR测试。 38、新生儿,5月、7月至成人ABR波形潜伏期,39、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的鉴别,正常人或器质性耳聋患者的短音听阈低于脑干反应阈,功能性耳聋患者的脑干反应阈低于短音行动阈2点可诊断的功能性耳聋。 功能性耳聋患者在阈值强度短音刺激时,脑干反应正常,波v潜伏期无明显变化,器质性耳聋患者的波v潜伏期有延长的轻度高频听力损失者,其潜伏期有明显增加。 40、器质性聋与功能性聋鉴别,男,46岁,10 d前右耳受伤听不见,主观听阈左侧10dB,右侧105dB; ABR左侧25dB,右侧65dB,41,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的鉴别,男,45岁,纯音测听右侧极重度耳聋,ABR右侧35dB,42,ABR阈值不是纯音阈值,应指出听神经到外侧丘系的神经功能是否完整。 多发性硬化患者不能引出ABR,但纯音听阈正常。 对于听神经病人,ABR不能提取,纯音听阈高频正常,DPOAE能正常提取。 ABR阈值的判断还取决于受试者的主观判断、受试者的操作准确性、反应阈值的判断经验,有时需要重复判断。 43、耳蜗前性耳聋表现,耳蜗传导耳聋时的潜伏期绝对值长,波间潜伏期不变,听阈增高,I波常消失,44、耳蜗性耳聋诊断轻、中度耳蜗性感音性耳聋降低时,损伤局限于外毛细胞,ABR正常高频听力损伤时,I、v波的潜伏中度耳聋的情况下,例如500HZ时50dBHL以上,1KHZ时90dBHL以上,ABR经常消失。 45、中枢病变的诊断,许多文献报道ABR对中枢疾病的定位诊断有积极的价值。 包括听神经瘤、脑干病变、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脑出血、脑白质营养不良、脑外伤、脑细胞死亡程度判断、昏迷、颅内压上升和脑疝等。 46、听神经和耳蜗核病变定位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听神经损伤疾病:感染、炎症、肿瘤、外伤、脱髓鞘变性、血管异常、听神经瘤等严重听神经损伤: BAEP完全消失或I波轻度听神经损伤:潜伏期延长,I波或ii波开始。 病变发生在I波面,波间潜伏期无变化从波开始,-与-波之间的潜伏期变长。 47、低位和高位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脑干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于听神经损伤的诊断,诊断的准确性与病变的性质、发生部位、病变的大小有关。脑干内常见病变:神经胶质瘤脑干外常见病变:听神经瘤、脑膜瘤、48、低位和高位脑干病变定位诊断;低位脑干病变:、波振幅减小,潜伏期延长,I-v、I-v波间潜伏期延长;高位脑干病变:、波振幅减小I-v波间潜伏期延长,I-iii波潜伏期正常脑干片侧病变可通过比较两侧不同发声刺激的记录结果确定,通常为脑干病变49,皮质下和大脑皮质结构定位诊断,皮质下和大脑皮质结构定位诊断,定位诊断价值低,50,听神经瘤波v潜伏期长,v波潜伏临床上蜗牛后病变达90100%,蜗牛性病变仅为612%。 -波的期间延长,-、-波的期间延长,也有末期波和其他波缺失的情况。 肿瘤较大时,耳波v的潜伏期、I-v与I-v波之间的期间增长,波v的振幅降低,预热后疾病诊断可达97%。 51、听神经瘤,女,48岁,术前左耳听力下降,ABR右侧正常,左侧仅引出I波,ii-v波消失,手术为直径4cm听神经瘤,52、听神经瘤,男,45岁,术前听力下降,ABR左I-v波=6.8ms,与健耳相比,ILD=1.70ms,手术为直径3cm听神经瘤,53 3岁,脑干肿瘤ABR右侧波消失,v波潜伏期延长,左侧波I-v消失(与CT结果相同),54,脑干供血不良,脑干供血不良的ABR,55,蜗杆后病变,女性,50岁,桥小脑角症,右侧100dB(75dBSL ),波6.50ms,I-v波间期4.92ms, 双耳I-v波间期差0.62ms双耳v波潜伏期差(ILD)0.30ms意见:双耳I-v波间期差延长,耳蜗后病变提示,56,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脱髓鞘疾病,由于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传导时间延长,波I多正常。 57,多发性硬化,男,54岁,脱髓鞘病,ABR右I,波反复出现,v波消失,58,脑外伤,Seale对17例脑钝性外伤者进行ABR测试,脑死亡3例无电反应,2例早期异常,但不变,最终死亡。 59、肝豆核病变,男,16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