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例创伤性膈疝的法医学鉴定分析_第1页
37例创伤性膈疝的法医学鉴定分析_第2页
37例创伤性膈疝的法医学鉴定分析_第3页
37例创伤性膈疝的法医学鉴定分析_第4页
37例创伤性膈疝的法医学鉴定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7例创伤性膈疝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法医学鉴定 【】d9194;r6556 【1 b 【】10079297(20xx)030226o3 通过对实际检案统计、分析,对外伤性膈 疝的致伤工具、形成原因、创伤性膈疝的误诊原因进行 了法医学分析;并对临床诊治及重伤鉴定标准的修订提 出了建议,同时对医疗因素介入对法医学鉴定结论的影 响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资料和结果 濮阳市公安局法医室及濮阳市法医门诊1988年 20xx年l0月之间,筛选出来的创伤性膈疝法医学 鉴定案件37例,全部案件均有详细资料。 一 、鉴定内容分布情况 37件案件中的鉴定内容分布情况见表1。 二、年龄分布 37件案件中的被鉴定人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2。 三、性别、损伤部位及损伤性质分布 37件案件中的被鉴定人的性别、损伤部位及损伤 性质分布情况见表3。 表1 案件性质与致伤物 表2 被鉴定人年龄分布 性别 部位 男 女 左侧 右侧 塑 丝堕 开放性 闭合性 例数29(784) 8(216) 32(865) 5(135) l2(324) 25(675) 四、创伤性膈疝复合性损伤分布 创伤性膈疝复合性损伤分布情况(此统计有重复) 见表4。 五、症状和体征 本组37例创伤性膈疝,除有原发性损伤症状外,主 要表现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恶 心、呕吐、便血等梗阻症状,体格检查,患侧呼吸音减弱 或呼吸音消失,叩诊胸部患侧成浊音或鼓音,气管向健 侧移位,腹部有时可听到肠鸣音,急性钝性胸腹闭合性 损伤,有时出现舟状腹。 六、诊治情况 截止到法医学鉴定时,36例手术治疗,其中由于误 诊、延误治疗致胃、肠部分切除,脾切除的共13例,占手 术病人的361 ;1例未手术治疗,已半年之久,且活动 自如,ct显示左肺下叶已萎缩呈实质性改变,胃及脾脏 均疝入胸腔,此例较罕见,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饭量及 体重明显较受伤前减少,且饭后胸闷加重、心跳、呼吸加 快、不能平卧、经常出现恶心、有时出现呕吐现象。见表 5。 七、伤后24小时内首次x线诊断情况 伤后24小时内首次x线诊断情况见表6。 表4 损伤情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xx年第11卷(第3期) 表6 24小时内首次x线诊断情况 讨 论 创伤性膈疝是指胸腹部直接的穿通伤或间接的挤 压伤,跌伤等引起膈肌破裂,腹腔内的腔器疝入胸器后 形成的一种严重的合并损伤。国内首例诊断是1943年 根据尸解材料发现的。? 一 、创伤性膈疝的分布 本组资料显示,创伤性膈疝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 性,中青年居多。此现象表明,一是与中青年男性外出 活动、社会交往频繁、遇见的危险事件及事故几率大有 关;二是与青年男性的性格暴躁、不稳重、易冲动、做事 不记后果或酒后驾驶等因素有关。 二、创伤性膈疝的致伤工具 膈肌损伤或破裂的发生率在各个国家或地区报道 不一。_2 j在美国多数为穿透伤(包括刀伤或枪伤),仅 10 35为钝器伤。但在西欧一些报道则以钝器伤 为主,如瑞士reber 1998年报道80 100 为钝器 伤。本文统计显示324为锐器伤;675为钝器伤, 595为交通事故。据统计创伤性膈疝能占到交通事 故伤后住院病人的5 ,胸部穿透伤的10。_3 j笔者认 为各个国家或地区报道不一的原因,主要与各个国家或 地区的文化、人口素质、治安状况、交通文明程度及不同 的历史时期等因素有关。 三、创伤性膈疝的形成原因 本组资料显示左侧发生创伤性膈疝明显高于右侧, 左侧与右侧的比例为64:1,与多数报道基本一致。这 与右膈下有肝脏缓冲保护,而左侧膈肌相对薄弱有关。 膈肌破裂往往是多种因素和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由钝 性伤所致的创伤性膈疝是由于胸膜腔和腹膜腔之间的 压力梯度突然增加所致,这种压力梯度的增加发生在膈 肌沿胚胎融合点的潜在薄弱区(childress和grimes, 1961)_4 j。腹部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