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浆水灰比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在隧洞施工中,经常遇到不良地质段需要进行灌浆处理,以加固围岩,封闭裂隙,增强围岩的稳定性,阻止地下水的运移,便于开挖与支护。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富水地带等。由于洞内施工条件差、作业空间小、场地有限,一般来说,搅浆制浆、浆液浓度控制、注浆、注浆量等参数往往凭个人的经验来掌控,有很大的随意性。到最后灌浆结束时,上述参数当然也是大概加估计,到计量时,报出的干水泥耗量往往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实际上的灌浆效果与期望的灌浆效果相距甚远。浆液浓度是灌浆工作的关键参数,很多现场管理人员对水灰比和浆液密度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容易被施工作业人员忽悠,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简易的灌浆设备如搅浆桶,施工人员时不时加水,时不时又加水泥,到底水灰比是多少,都是凭感觉。下面介绍一种计算或测定水灰比和浆液密度的方法,供初次接触水泥灌浆的人员参考。参数:水泥的表观密度为3.1g/cm3,即3100kg/m3;水的密度为1,即1000kg/m3。概念:水灰比,即水的重量比水泥的重量。如加水100kg,加水泥50kg,搅拌而成的水泥浆的水灰比即为100/50=2:1。仪器:比重计(有的称波美度计),到处可以买到,不超过20元。计算水泥浆的密度的办法:1、水灰比为1:1时的水泥浆液的密度,以1000kg为例。1000kg水,密度为1,体积为1 m3。1000kg水泥,表观密度为3.1,其体积为1000/3100=0.323 m3;水泥和水的重量之和为2000kg;体积之和为1+0.323=1.323 m3.那么水泥浆的密度是多少呢?即: 2000/1.323=1.513。2、水灰比为1:2(0.5:1)时的水泥浆的密度。1000kg水,密度为1,体积为1 m3。2000kg水泥,表观密度为3.1,其体积为2000/3100=0.645 m3;两项重量之和为3000kg,两项体积之和为1.645 m3。那么水泥浆液的密度为3000/1.645=1.825其他的水灰比与浓度的计算方式方法与上述相同,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只要手中有一个比重计,检验储浆桶里的水泥浆液的密度,就可以知道水灰比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需要,就可以防止施工队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同时,对保证灌浆的效果就起到了很好地控制作用。各种水灰比的水泥浆液密度计算结果如下表水灰比10:18:16:15:14:13:12:1浆液密度1.0651.0821.1071.1271.1561.2041.292水灰比1.5:11:10.8:10.7:10.6:10.5:10.4:1浆液密度1.372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沈福熙
- 消费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研究报告
- 数字版权保护加密策略研究
- 车身控制模块V-CAN电路故障诊断与检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大类
- 2025至2030中国图像采集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索利伏汀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微型企业税务筹划与风险管控手册
- 特步营销策划方案前言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声学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仓储物流操作流程规范及安全要求
-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ppt
- 房产证模板表格
- 小粒咖啡栽培技术措施课件
- 曲顶柱体的体积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2022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 计量基础知识讲稿课件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5篇
- 2022年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
- 《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生PPT课件
- 四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练习2075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