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煤田水害特征.ppt_第1页
鄂尔多斯煤田水害特征.ppt_第2页
鄂尔多斯煤田水害特征.ppt_第3页
鄂尔多斯煤田水害特征.ppt_第4页
鄂尔多斯煤田水害特征.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尔多斯煤田矿井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黄选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二O一四年十一月,鄂尔多斯盆地煤田矿井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汇报提纲,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及作者简介我国煤矿主要水害现状、类型及特征鄂尔多斯煤田水害现状、类型及其危害程度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鄂尔多斯煤田顶板砂岩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鄂尔多斯煤田老空和地表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防治水工作总体思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及作者简介,1、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原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开展已有五十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矿山水害防治技术研发与服务的研究机构,是集矿山水害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技术咨询、水文地质勘探、防治水工程设计与施工于一体的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机构。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矿山在勘探、基建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水文地质技术难题,在矿山水害防治技术领域享有盛誉,始终发挥着行业领军作用。2、防治水业务范围遍及国内外。主要分布在典型大水矿区和晋、陕、蒙、宁等重点矿区。此外,承担了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外煤矿防治水项目。近年来,特别对矿井重大突水灾害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如神华骆驼山煤矿突水淹井事故治理、韩城桑树坪煤矿突水淹井事故治理、峰峰黄沙煤矿突水淹井事故治理、峰峰申家庄矿突水淹井事故治理、淮北桃园煤矿突水淹井事故治理等,治理效果均达到100%。,3、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防治水专家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安全标准化委员会水害标准化分会和西安市水资源学会等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同时,是“煤矿防治水规定”及释义,“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及一系列行业标准、规范的主要编制(修订)单位。4、是我国大型煤炭企业的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依托单位,先后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山西焦煤、陕煤、冀中能源等10多家国有骨干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在鄂尔多斯煤田开展了大量水文地质勘探、研究及水害治理技术服务工作,并在银川、乌海、榆林、神东成立专门办事机构。6、黄选明:研究员、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水文地质研究所副所长、神华西北矿井水文地质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鄂尔多斯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我国煤矿水害简介,西北侏罗纪煤田裂隙水水害区,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岩溶裂隙水水害区,东北侏罗纪煤田裂隙水水害区,华南晚二叠世煤田岩溶水水害区,西藏滇西中生代煤田裂隙水水害区,台湾古近纪煤田裂隙孔隙水水害区,2011年,全国煤矿发生水害事故44起,同比上升15.8%,一、水害事故仍然多发,总体呈下降趋势,仍处高位,2011年,较大水害事故占全国煤矿较大事故总数的18.8%,重大水害事故占全国煤矿重大事故总数的28.6%2012年,较大水害事故占全国煤矿较大事故总数的11.3%,重大水害事故占全国煤矿重大事故总数的31.3%,二、较大以上水害事故所占比例大,2013年各类事故起数与2012年同期对比统计,2013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与2012年同期对比统计,20082013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变化图,2013年煤矿事故起数按省份统计图,2013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按省份统计图,各所有制较大水害事故统计图,鄂尔多斯煤田水害现状、水害类型及水害特征,(1)广义鄂尔多斯煤田,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战略西移的加快,未来10年我国西部煤炭产量将达到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0%左右,主要开采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和石炭纪煤田。,(2)狭义鄂尔多斯煤田,(2)实际存在的水害问题以石碳二叠纪煤田即桌子山和准格尔的底板奥灰水问题;以鄂尔多斯广泛分布的侏罗纪煤田为主的顶板水问题;老空和地表水问题封闭不良钻孔及其他问题上述几种水害类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害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1)认识问题:研究工作起步晚,探查精度低,认识存在重大偏差。特别是骆驼山煤矿特大突水事故,颠覆了人们“西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认识,随后乌海长富煤矿老空积水突水事故、华电隆德煤矿因钻孔导致透水溃沙淹井、呼和乌素煤矿地表水馈入、唐家会断层透水淹井、红柳及上海庙透水溃沙淹面等事故,充分说明西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并不简单。,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总体上鄂尔多盆地岩溶水除北部伊蒙隆起缺失外,基本上全区分布。奥陶和寒武纪灰岩在盆地东、南、西边缘裸露或浅埋呈“U”字形带状分布,盆地内部深埋,中心最大深埋达4000m以上,岩溶水根据补径排关系可化分为10大系统和22个子系统。其中对煤层开采造成影响和威胁的有5大系统9个子系统,对鄂尔多斯政府所属矿区煤层开采造成威胁的有天桥泉域准格尔、拉僧庙泉域桌子山煤田。,中寒武有一次大规模海侵,中晚奥陶经历三次较大规模的海侵,马2、马4、马6,形成三个泥膏沉积旋回。两强加一弱:两强为中晚奥陶石膏夹层灰岩和中寒武厚层灰岩,一弱为晚寒武早奥陶白云岩和泥灰岩。,(1)华北煤田(2)鄂尔多斯盆地煤田图1华北煤田与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底板至奥陶系灰岩间地层对比,1、地层特征:由沉积演化决定奥陶纪灰岩与我国华北、华东不尽相同,盆地东西两侧也完全不同。晚奥陶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东西分别属于华北海和祁连海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古华北海边缘,奥陶纪后期伴随着海侵强度减弱,沉积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使得煤层与奥陶系灰岩间普遍缺失薄层灰岩,与我国华东及华北煤田地层演化特征表现出巨大差异性。,2、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构造复杂,盆地内部构造简单。将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西缘冲断带、天环坳陷、陕北斜坡和晋西挠褶带六个一级构造单元。这种构造格局奠基于燕山运动,发展完善于喜山运动。,3、主采煤层下隔水层厚度较薄,4.2奥陶纪灰岩水文地质特征,东缘斜坡顺层岩溶发育模式,径流带和排泄区岩溶发育,具有陷落柱集中发育的有利条件。,4.2奥陶纪灰岩水文地质特征,5、灰岩岩溶发育规律,西缘受逆冲断带和褶曲的强烈作用,南北向构造控制岩溶水的流向与边界,东西向构造成为岩溶水的富集条带。古岩溶较为发育。,4.2奥陶纪灰岩水文地质特征,5、灰岩岩溶发育规律,4.2奥陶纪灰岩水文地质特征,5、灰岩岩溶发育规律,据研究,渭北泾河东庄水库坝区发育的62个溶洞受构造控制的情况下:第一类:沿断层及影响带发育的有24个,占38.7%;第二类:沿构造裂隙发育的有14个,占22.6%;第三类:沿软弱夹层发育的有6个,占9.7%;第四类:其它,有18个,占29%。第一类第三类共计44个,占总数的71%,可见岩溶洞穴的发育受构造控制室比较明显的。,6、奥灰岩溶水的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具有分带性,富水性极不均一,4.2奥陶纪灰岩水文地质特征,富水性极其不均一性,沉积环境复杂性,4.2奥陶纪灰岩水文地质特征,4.3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危险性评价,6#煤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等值线图,9#煤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等值线图,4.3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危险性评价,结论:准格尔煤田和桌子山煤田都具有发生岩溶突水的可能性,也具有发生岩溶陷落柱突水的危险性,准格尔煤田岩溶及陷落柱发育条件更为有利,应引起高度重视。,4.3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危险性评价,突水方式:根据我国近年来突水实例统计分析,近80%的底板突水事故均与构造与陷落柱有关,其中大型突水事故几乎全是陷落柱引起的(详见统计表)。,4.4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方式,4.5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2010年至今大型突水事故统计,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4)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实例分析(5)岩溶陷落柱水文地质探查(6)岩溶陷落柱水害预防与治理技术,(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岩溶陷落柱的概念:,岩溶陷落柱:是由隐伏埋藏的厚层可溶岩在侵蚀性水流的长期化学与物理作用条件下,形成的深埋藏大型溶蚀空洞受上覆岩层重力及地壳活动作用的诱发而使上覆覆岩产生一期或多期垮塌而形成的近似垂直发育的柱形地质结构体,是我国发育较普遍的一种岩溶形态。它常是地下水的储集空间,又是矿山突水主要通道之一。是导通深部岩溶水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岩溶形态。,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岩溶陷落柱,(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可溶岩地层发育,较强的水流循环,侵蚀性水流,裂隙与导水构造,岩石能够被水溶解,水与岩石大面积接触,水有溶解岩石的能力,溶解过程能持续进行,(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陷落柱发育的基本条件,巨厚层可溶岩,岩溶暗河管道,上覆厚层覆盖层,强烈构造活动,活跃水动力环境,形成大溶洞基本物质环境,形成地下深大溶洞,具备抽冒垮塌高度,诱发溶洞冒落垮塌,多期溶蚀垮落,(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奥陶系可溶岩沉积期,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奥陶系可溶岩剥蚀溶蚀期,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加里东期华北岩溶演变过程(据卢耀如),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硫酸盐溶蚀与陷落柱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国外有大量的发现,其深度可达上1000m,国外专家将其称之为垂直穿越构造(verticalthroughstructures,VTS),特别是在垂直构造的诱导下,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上覆地层结构,石膏层原始结构的组合下,VTS的形成非常普遍。在美国,深度大于500m的VTS有5000多处,,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硫酸盐岩(K,Na,Ca,Mg)SO4)可以直接被水溶解,而碳酸盐岩需借助于侵蚀性二氧化碳才能被溶解,硫酸盐岩要比碳酸盐岩更易溶解,比碳酸盐岩更软。,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我国华北地区中奥陶统顶部有100-200m厚度的石膏-硬石膏沉积。晚奥陶与中石炭时期,华北陆块经历了长期的(1.5亿年左右)抬升溶蚀,硫酸盐岩也经历了强烈溶蚀与剥蚀(资料显示,奥陶系顶面起伏高差达80m以上)。我国奥陶系海相沉积石膏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河南及山东一带),华北奥陶系峰峰组以厚层灰岩为主,下段以角砾状灰岩与泥灰岩为主,厚度达200m以上,与下部马家沟组之间有可能为假整合接触。马家沟组主要由厚层块状灰岩、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和底部角砾状白云岩组成,间加有厚层或块状石膏、硬石膏层,厚度为55-558m,一般为200-320m。角砾状灰岩很可能与石膏的先期溶蚀、骨架碎裂有密切关系。,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石膏分布区,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强烈的水动力循环条件形成持续溶蚀能力,巨厚的可溶岩提供地下溶蚀暗河及溶蚀空洞条件,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中国北方岩溶陷落柱分布图,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1.太行山东西麓2.鲁皖灰岩丘陵区3.地下水交替强烈(垂向与水平向水流交替,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大)4.厚层可溶岩发育,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岩溶发展过程:隙间岩溶-层间岩溶-不均匀网络岩溶-蜂窝状溶蚀空洞与骨架-骨架塌落形成角砾岩-角砾岩溶蚀与大规模岩溶塌陷-天坑与陷落柱,图,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常见岩溶陷落住形成演化模式,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岩溶塌陷与陷落柱形成控制要素,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1)岩溶陷落柱及其基本形成条件,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1.多期性,2.递进性,3.继承性,溶蚀过程与垮落过程的交替性及其相互促进性,水文地质性质的多变性,陷落柱平面分布形态与规律:,1.不规则曲线状分布规律:,2.平面族状成片分布规律:,3.沿大型构造行迹带状分布规律:,可以通过已知陷落柱预测其他陷落柱可能的位置,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强可溶岩厚层状整体溶蚀形成的平面族状或片状分布的陷落柱群,层状溶蚀结果,成群发育的陷落柱,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强可溶岩厚层状整体溶蚀形成的上覆岩层大面积陷落与破断,层状溶蚀结果,上覆岩层破断陷落结果,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常见陷落柱在垂向上发育高度特征及其与煤层之间的位置关系,煤层底板潜伏式陷落柱,穿煤层隐伏式陷落柱,穿煤层全通式陷落柱,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常见陷落柱在垂向上发育形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倾斜发育式陷落柱,葫芦状发育式陷落柱,近垂直发育式陷落柱,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常见陷落柱在垂向上发育形态特征实例,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常见陷落柱在垂向上发育形态特征实例,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由于陷落柱发育的多期性,会形成垂向上不同特征的水文地质性质:上通式导水陷落柱下通式导水陷落柱全通式导水陷落柱,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由于陷落柱发育的空间形态及其对围岩扰动损伤的影响,会形成平面上不同特征的水文地质性质:核部导水陷落柱环状裂隙导水陷落柱整体式导水陷落柱,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2)岩溶陷落柱常见结构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性质,工作面切穿式陷落柱突水模式:,导水陷落柱位于工作面顺槽内侧导水陷落柱位于工作面中间导水陷落柱位于工作面顺槽外侧,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工作面底板潜伏式陷落柱突水模式:,导水陷落柱位于工作面顺槽内侧导水陷落柱位于工作面中间导水陷落柱位于工作面顺槽外侧,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导水裂隙、采掘扰动、岩溶陷落柱组合式突水模式,该类水害隐蔽性强,预先难以探知,经常是滞后突水,非常危险。,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陷落柱间接导通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而造成的突水模式,厚层灰岩,薄层灰岩,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典型突水模式演示,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典型突水模式演示,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突水水源的水量充沛:根据陷落柱的基本成因条件可知,只要有陷落柱存在,则必然在其根部存在有厚层的可溶岩(如石灰岩),而厚层可溶岩又往往构成富水含水层,该类含水层不仅有丰富的静贮量,也往往具有较大的补给量。所以一旦发生陷落柱型突水,其突水水量往往较大。,陷落柱水害基本特征(1):,4.6岩溶陷落柱及其诱发矿井水害特征介绍,(3)岩溶陷落柱突水水害类型与突水机理,突水水压大、流速高:北方型煤田厚层灰岩含水层主要是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该含水层赋存于煤系地层之下一定的深度,且在煤层和含水层之间存在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往往在平面上延展的范围较大,其主要在地势较高处的裸露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补给,在煤层之下的含水层水往往处于高承压状态,一旦发生突水,往往呈现出突水点水压大,突水流速高的特点。,陷落柱水害基本特征(2):,突水通道具有隐蔽性和难以探知性:陷落柱的形成原因决定了其具有点状导水构造的特点,尽管有些陷落柱的直径可达数百米,但和整个地质结构体相比,其仍具有很强的局部性,特别是在陷落柱的周边区域,地层层序仍保持着正常状态,这就形成了通过地层层序和构造形态分析预测陷落柱变的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陷落柱的隐蔽性和难以探知性,决定了陷落柱突水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防范性。,陷落柱水害基本特征(3):,陷落柱型导水通道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应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陷落柱都具有导水性,可以说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陷落柱因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已被压实和胶结,其本身并不具备导水的能力。对于一些导水陷落柱,其导水特点在平、剖面上也不完全一样。,陷落柱水害基本特征(4):,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桑树坪矿突水事故11年8月7日,奥灰水(+375m)通过11煤底板(+325)采动裂隙进入禹昌煤矿,淹没采空区后流入昌顺煤矿,经昌顺煤矿后压垮封墙从桑树坪煤矿北二车厂涌出(+280m),淹没+280生产系统,后水位被控制在+333m。,3.5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4.5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事故经验与教训:由于奥灰水接受黄河补给,水压低、水量大,造成淹井事故,危害严重。对于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关于突水系数的相关规定,应理解精神,不能简单机械的套用。应急预案周详,撤人及时,虽淹井但未伤人。,案例二:骆驼山突水事故,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深孔并列管CS注浆封堵体快速建立工艺,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具有钻孔控制注浆装置的组合式钻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023630X,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钻具控制注浆快速堵水工艺(CS保浆袋注浆),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具有钻孔控制注浆装置的组合式钻具2012年5月获111届法国巴黎列宾世界发明竞赛金奖,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教训:奥灰勘探程度低,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清,对奥灰水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关于奥灰水害防治的常识,对于已经出现的突水征兆和危险无警觉。缺乏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应对不力。对于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关于突水系数构造区域的理解?,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唐家会煤矿断层突水案例分析,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经过,风副北联巷位于井底车场乘人车站北风井与副井之间,是联通风井与副井北侧的巷道。5月14日此巷道拨门施工13m停头,对巷道前方将要揭露的断层带进行再次注浆加固。设计8个注浆钻孔,5月15日开始打钻注浆,至2014年5月27日中班,已完成6个孔注浆,共注水泥64.8吨。28日凌晨注浆人员在准备施工第7个注浆孔时,于2时40分发现迎头右肩窝出水,初始水量为6m3/h,有增大趋势,调度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撤离。至5时水量增大至140m3/h;13时出水量为500m3/h(此时矿井总水量为630m3/h),后基本趋于稳定。,事故经过,事故经过,事故经过,事故损失,由于矿井永久排水系统尚未形成,临排能力不能满足透水后矿井实际排水需求,现场临时组织安装排水设施又来不及,决定放弃排水,矿井只好被淹。,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第一步:封堵突水通道,为排水复矿创造条件;第二部:封堵突水水源,彻底消除该突水点对巷道掘进安全造成的威胁;第三部:断层带注浆封堵与改造,消除该导水断层对矿井安全的隐患。截至目前,前两个阶段工作已基本完成,8月1号矿井也已恢复生产。现正在进行第三阶段注浆工作。,事故处理,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1)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欠缺,矿井建设盲目追求进度,井筒及工业广场选择前未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探,构造不清,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矿井设计先天不足;(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强,具有较强补给来源,奥灰水与黄河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事故教训,4.7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突水事故案例分析,(3)未严格按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矿井施工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71条要求,“矿井建设和延伸中,当开拓到设计水平时,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前进。”不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第92、93、94条规定,探放水不符合设计要求,没有超前距等;断层注浆不符合第83条规定“超前预注浆”,不符合注浆作业要求,没有作业屏障,应先施工壁墙然后再进行注浆施工。,4.8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防治对策,西缘由于构造作用煤层底板完整性已破坏,桌子山煤田应采取疏水降压、疏供结合为主,结合煤层底板隔水层探查与注浆加固为辅的防治水技术路线。利民煤矿通过疏水降压,实现安全回采。棋盘井煤矿在疏水降压的基础上对隔水层进行全面探查与注浆加固,实现煤层安全开采。,总体原则:精细探查、分区评价、超前预防、综合治理。,4.8鄂尔多斯煤田奥陶纪灰岩水防治对策,东缘准格尔煤田底板奥灰岩岩溶发育,具有陷落柱集中发育的基本条件,奥灰水与黄河具有较强水力联系,奥灰水疏降不可行。防治水对策应以岩溶陷落柱及倒导水构造的探查为重点,采取底板隔水层或奥灰顶面探查与注浆改造相结合,实现煤层安全开采。准备在唐家汇、黄玉川矿井进行工程试验。保德矿区,煤层底板奥陶纪灰岩峰峰组沉积残留,其顶部30米富水性差,可以作为相对隔水层加以充分利用,该研究成果已在保德煤矿收到了良好效果。,式中:突水系数MPa/m;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M底板隔水厚度(m)。按式上式计算,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MPa/m。一般突水可能性小,可以带压开采,但应当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带压开采评价、制定带压开采方案)。否则则必须采取措施(疏水降压、注浆帷幕、底板注浆加固等)。,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突水系数计算,式中:突水系数MPa/m;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M底板隔水厚度(m);Hd奥灰水导升高度m;Hp底板采动破坏深度m。按式(4-2)计算,突水系数小于0.06MPa/m就是相对安全的。,考虑有效隔水层厚度的突水系数计算,鄂尔多斯煤田顶板砂岩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5.1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概况,1、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地质概况,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辫状河、曲流河沉积,风成沙漠相、河流湖泊相沉积,风积沙,河流相冲积物,河流、湖泊沉积,5.1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概况,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构造概况,鄂尔多斯盆地的总体轮廓近似一长方形,其构造形态总体为一宽缓的近南北向大向斜构造(台向斜),向斜轴部在宁夏盐池甘肃环县一线,东翼平缓(20)。轴部由白垩纪组成,向两翼依次分布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及奥陶系。向斜之上被新生界不整合覆盖。盆地周边地质构造复杂,但盆地内的地质构造简单,大的断层及褶皱基本不发育。因此,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煤炭资源开采具备得天独厚的构造条件。,5.1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概况,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地形地貌特征,5.1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概况,4、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含水层,古近系、第四系松散层类含水层,白垩系碎屑岩孔隙含水层,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煤层,与采矿相关的含水层主要有: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直罗组砂岩裂隙孔隙含水层、白垩系碎屑岩孔隙含水层以及古近系、第四系松散层类含水层。,直罗组砂岩裂隙孔隙含水层,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地下水盆地,自下而上埋藏有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地下水、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和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及新生界孔隙水,其赋存规律、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和循环特征各异,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统一含水体。,(1)含煤地层上覆各含水层富水性和循环交替作用一般随着埋深由强到弱。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方面的反映尤为明显,随着埋深的加大,地下水的硬度、矿化度均逐步递增。,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2)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均显示极强的不均一性特征。如前所述,本区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为陆相砂岩,主要为河流相沉积。沉积地层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砂体在剖面上显示为透镜状,在平面上以条带状展布,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普遍发育。砂体沉积旋回的不确定性和物源构成的复杂性是导致本区含水层空间展布形态多样化和富水性呈显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3)煤层顶板多发育有古冲刷带,煤层之中也存在同生冲刷带,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4)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以侧向补给为主,与物源方向密切相关,地下水径流的方向性十分明显;(5)由于基岩裂隙孔隙含水层径流条件不畅,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多以静储量为主,具备可疏性;(6)砂岩含水层储水结构以微裂隙和孔隙为主,砂体可注性差,大多不具备注浆堵水条件;(7)由于成岩期较晚,砂岩成熟度底,胶结差,结构较为疏松,煤层顶板岩体硬度、强度较低,易于受采动破坏,顶板“三带”发育高度均高于石炭二叠系煤田;(8)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小断层偶有揭露,但大多呈闭合状态,不富水或弱富水。,5.2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水文地质特征,宁夏红柳矿、抚顺老虎台矿、陕煤铜川玉华矿、淮北海孜矿、淮南新集矿区、南桐一、二井、鱼田堡矿。危害大、无征兆、总水量有限但瞬间水量大、持续时间短、防治难度大。,124,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属于煤层顶板一种特殊的水害形式),案例一:宁煤集团红柳煤矿1121工作面,125,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离层水突水案例,1、顶板离层水害,126,红柳1121工作面透水过程,1、确定离层发育的空间位置(水平、垂向);2、确定工作面的垮落步距;3、周期垮落前,施工钻孔探放水;,从发育时间上看,离层水是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逐步发育的,即随采随形成;工作面长时间停滞后又产生了较小规模的离层水;每个垮落步距产生的离层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体;垂向上的离层水发育最低点标高在距煤层底板以上5060m之间,平面上看位于机巷煤帮约1530m范围,128,红柳1121离层水发育规律,案例二:抚顺矿业老虎台矿“310”透水事故,时间:2007年3月10日地点: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73003#工作面原因:顶板涌水溃砂(石)。损失:死亡29人。总水量约5000m3,其中冲积物约3000m3,129,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离层水突水案例,1、顶板离层水害,130,老虎台矿“310”透水事故过程,厚煤层分层开采离层水害形成机理(老虎台),131,132,上分层煤开采使得离层空间形成,并且使原先断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发生变化,即由原先的不导水活化后而导水,白垩系砾岩水通过断层破碎带、原生裂隙充填离层带,整个地层处于平衡状态,73003#开采使得覆岩重复破坏,原先的平衡被打破,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充水离层,瞬间溃水。,案例三:内蒙古上海庙矿业公司新上海一号煤矿111084工作面突水溃沙事故,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月,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离层水突水案例,1、顶板离层水害,突水溃沙过程,自2014年7月27日111084工作面发生突水溃沙事故以来,先后经历三次突水溃沙过程,累计出水量近19万m3,累计溃沙量约27000m3,下端头轨顺淤沙长度近1800m。,事故原因分析,一、软岩弱化:相邻工作面已经完成回采,且临近地区未发现该类证据。二、沟通地表水体:不存在地表水体,且水化学证据指示为直罗组砂岩水(右图)。,疑似松散带,三、工作面离层水:瞬时最大涌水量超过1500m3/h,指示顶板有大的储水空间,物探未发现断层等构造证据,推测可能是111084工作面回采产生的离层空间。四、古河道冲刷带:物探证据;实际钻探揭露;临近观测孔(Z3孔)的灵敏反应;5煤缺失。,判断本次突水事故非软岩弱化或工作面采掘活动导通松散层水所致;在物探和采掘均未发现较大断层等储水空间情况下,出现瞬时最大突水量超过1500m3/h,判断该工作面存在离层水害;结合以往勘探和前期治理工程钻探成果,推断该工作面存在两条古河道冲刷带,也正是该区段地层发生骤变和溃沙量大的主要原因。,结论,突水溃沙治理工程,总体思路:注浆加固煤层顶板以上冒落区,封堵过水、过砂通道。地面注浆:原方案设计7个注浆孔,K孔和H孔,两个检查孔J孔,截至目前,共注单液浆水泥3450t,双液浆水泥379t,基本完成了架后溃水溃沙通道的封堵,基本保证了冒落区的稳定。,井下泄压:8月30日二次突水溃沙后,为防止冒落区再次发生局部失稳,维持冒落区水压处于较低状态,向出水点施工了两个泄压孔。冲积带探查:井下施工两个探查孔探查物探资料指示的顶板两条近北东、东西走向的冲积带含水层。,突水溃沙治理工程,前期注浆效果:利用Feflow模型构建的三维注浆体得到的目前浆液地层混合体体积约39000m3。基本实现了对架后溃水溃沙通道的封堵。通道封堵的证据:1、架前方向Z3观测孔与架后Z1孔水位波动过程;2、注浆钻孔间较大的水位差值(H3孔较相距仅23m的K2孔直罗组水位低近9m);3、10.17皮顺出水水化学测试结果(未检出明显的浆液成分)。,架前新增钻孔的必要性:水位观测数据以及水化学测试结果指示10.17皮顺出水来自架前方向,多项证据揭示架前古河道的存在,因此,下一步新增架前注浆孔(V孔)为彻底封堵架前过水通道,实现工作面设备的撤出作用关键。,事故教训,一、鄂尔多斯侏罗纪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1)古河道冲刷带水害防治:相较与地表风积沙防治难度更大。古河道冲刷带对煤层采掘活动具有极大的威胁,需通过井上、下物探和钻探进一步探查本矿区古河道的分布情况,控制其位置、边界和富水情况,同时论证对下伏工作面的采掘的威胁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离层水害防治:结合宁东煤田对离层水的形成机理和离层水害的防治措施,需要对本矿区离层水形成可能性和防治方法做进一步研究。二、“两带”高度研究:运用经验公式计算“两带”高度已不适合,每个矿井需进行“两带”高度专项研究,指导本矿煤层顶板水害防治。三、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第74、75条关于疏干开采的相关要求,单煤层开采离层突水机理概念模型,(2)离层水害突水机理,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144,工作面推进70m,工作面推进140m,工作面推进210m,工作面推进280m,相似材料模拟,离层,直接水源,间接水源,离层水,充水,灾害,覆岩,开采,145,离层,直接水源,间接水源,离层水,充水,灾害,覆岩,开采,1,2,3,离层水害形成过程框图,(2)离层水害突水机理,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特殊的覆岩岩性及结构组合及开采方式,覆岩岩性砂岩、泥岩、粉细砂岩,地层结构含、隔水层互层状沉积,地层中存在较富水的含水层,有比较充足的离层水源,(3)离层水害形成的基本条件,特定的采掘方式(采厚、采长、采掘强度等)导致冒裂带与离层水沟通,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离层水形成的位置,弯曲下沉带的底部,导水裂隙带的中、上部,(4)离层水发育的特征,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离层突水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均可发生离层突水,单煤层开采、分层开采、多煤层重复开采均可形成离层突水,(4)离层水发育的特征,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离层突水具有较强的峰值强度,离层突水瞬间涌水量大但持续时间较短,不完全统计工作面最大水量3000m3/h,离层突水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溃沙现象,(4)离层水发育的特征,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150,1、对开采煤层顶板覆岩结构、岩性、充水水源、危害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分析评价产生离层并充水的可能性;2、加强煤层顶板覆岩破坏规律及离层发育规律研究与实际观测,确定探放水高度;3、采前含水层水预先疏放或截流、回采过程中离层水探放;4、回采过程中的、矿压、钻孔水量、采空区涌水量等现象观测,总结矿压、垮落步距、离层水规律。,(5)离层水的防治,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1、顶板离层水害,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浅埋煤层浅埋煤层采用以下指标判定:埋深不超过150m,基载比(基岩与载荷层厚度之比)Jz小于1,顶板体现单一主关键层结构特征。薄基岩神东矿区顶板主要为中硬砂岩(抗压强度20-40MPa),煤层近水平,采高3m左右,碎胀系数一般为1.15,根据“三下”规程,冒落带高度Hm=(M-W)/(k-1)cos,防突水溃沙煤岩柱Hs=Hm+3A(A为采高),经计算得出防突水溃沙煤岩柱高度为29m。因此,神东矿区目前把开采煤层上覆基岩小于30m的区域作为防治工作面突水溃沙的对象。,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突水溃沙机理,从水砂溃涌灾害防治角度出发,根据多年对神东矿区薄基岩覆岩破坏规律的研究,将浅埋煤层开采后的覆岩按照裂缝形态,自上而下划分为冒落性裂缝带、网络型裂缝带、贯通性裂缝区、方向性裂缝区,即竖两带、横两区,如图。,(1)浅埋煤层覆岩破坏模型:,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冒落带;裂缝带;导水裂缝带;冒落性裂缝带;网络性裂缝带;贯通性裂缝区;-方向性裂缝区浅煤层覆岩破坏划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拱内岩层已被冒落性裂缝、网络性裂缝所贯通,一旦波及到含水沙层,由于风积沙在水体带到下流动性极强,在裂缝宽度较小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导水沙通道,引发工作面突水或水沙溃涌灾害事故的发生,由于拱内裂缝具有导水沙功能,据此本项目将该拱定义为“导水沙拱”,“导水沙拱”的大小是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的,最终形成的平衡结构可以简化为一“拱墙”结构,基岩中的“拱状”,基岩及土层中的“拱状”破坏,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拱内岩层已被冒落性裂缝、网络性裂缝所贯通,一旦波及到含水沙层,由于风积沙在水体带到下流动性极强,在裂缝宽度较小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导水沙通道,引发工作面突水或水沙溃涌灾害事故的发生,由于拱内裂缝具有导水沙功能,据此本项目将该拱定义为“导水沙拱”,“导水沙拱”的大小是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的,最终形成的平衡结构可以简化为一“拱墙”结构,(2)不同裂缝带突水溃砂的防治重点,竖“两带”、横“两区”中,冒落性裂缝带与贯通性裂缝区内的地下水属于管道流,一旦与含水砂层沟通,极易引发大规模水砂溃涌灾害的发生,破坏性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注浆固砂、降低采高或充填开采等方式,方能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网络性裂缝带内的地下水呈现紊流状态,与含水砂层沟通时也易引发水砂溃涌灾害的发生,但破坏性相对较小,可通过疏排水方式将砂体内部的水排完,就能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突水溃沙机理,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方向性裂缝区内部裂缝连通性较差,属于透水不溃砂,只需加大排水能力和提前探放水就能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水害特点:中心矿区大柳塔、石圪台、哈拉沟、上湾等矿井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松散沙层中,在局部地段如河谷、古冲沟一带易形成富水区,这些地段内由于煤层埋藏浅,上覆基岩薄,沙层含水层厚,回采过程中冒裂带导通沙层,会出现较大涌水,个别地段有可能发生突水溃沙现象。,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案例一:瓷窑湾矿突水溃沙事故1990年4月20日,属于地方的瓷窑湾矿在2-2煤掘进至一采区皮带巷304m处,发生冒顶并形成溃水溃沙,矿井最大涌水量由平时5080m3/h增大至200m3/h,溃入井下的细砂高达4000m3,淹埋巷道2m厚。同年12月28日,大巷北侧残采区2号切眼处再次发生冒顶溃水溃沙事故,溃入井下的沙流达6000m3,掩埋了设备,致使矿井报废。案例二:大柳塔矿12404工作面过母河沟开采水害治理12404工作面走向长度5242m,倾向长度2m,母河沟段长度约15om,母河沟正常沟流童70m3/min,上覆基岩只有17-23m,含水层厚度2-14.7m,平均8m。,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案例三:哈拉沟煤矿22406工作面(成功治理):,哈拉沟煤矿22406工作面作为哈拉沟煤矿第3个穿越哈拉沟的综采面,由于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含水砂层,致使该面面临开采扰动条件下的水砂溃涌威胁。,过沟段位于22406工作面中部,据此可以排除贯通性裂缝区引发的突水溃砂灾害。经计算,冒落性裂缝带最大值17.5m,22406工作面内的哈拉沟沟底基岩最薄处为21.5m,据此分析冒落性裂缝带不会沟通含水砂层。网络性裂缝带高度是30.834.0m,哈拉沟沟底21.5m厚的基岩已经全部被网络性裂缝带沟通,当工作面推进至沟谷段时,上覆全部含水层及地表水体将以此为通道,给工作面带来水砂溃涌的威胁。,根据上述分析结果,22406工作面过沟开采时,网络性裂缝带将会引发工作面突水溃砂灾害,据此本项目提出了疏降含水层水头高度的方法,确保了22406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哈拉沟煤矿在22404、22405工作面防治突水溃砂灾害过程中,委托外围单位进行了注浆固砂工程,每个工作面直接花费工程款1000万元,而采用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提出的疏水防砂方案后,直接经济投入不足100万元,在保证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同时,节约资金900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2、浅埋深、薄基岩突水事故,(4)地面或井下注浆加固,地面高压旋喷注浆结合静压注浆,井下静压注浆。均取得了较好预防效果。,建议:突水溃砂已经成为伊旗、神东等多个矿井面临的问题,建议对此开展系统性研究,并建立示范矿井。,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案例1:神木县隆德矿,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案例1:神木县隆德矿,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案例2:塔然高勒煤矿,塔然高勒矿井主立井井筒采用全深冻结法施工。井筒施工期间,在井筒外围布设32个用于装置冷冻管的190mm钻孔,孔深与主井深度相同,内置(133mm)冷冻管实现冷冻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案例2:塔然高勒煤矿,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案例2:塔然高勒煤矿,2013年7月21日,在主立井井筒深度631m处(西装载硐室南帮及井筒处)出水,水量约为40m3/h,井壁有破损现象,随后涌水量逐渐增加,井壁出现明显裂缝,至22日9:20,井筒内水面位置为645.5m,计算涌水量为156m3/h,裂缝宽度10-120mm,长度约为9m。同时进风巷处的冻结孔涌水由30m3/h减小至19m3/h。多次治理,仍无法完全消除,此次出水导致正在施工的梁窝无法正常施工,下部井壁无法浇筑,严重制约着主井的正常施工,影响到整个矿井的按时投产。为加快塔然高勒煤矿主立井建设步伐,尤其是为了确保主井今后能更加安全有效地投入正常的生产,有必要从根本上解决主立井冻结孔环形空间涌水问题。,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案例2:塔然高勒煤矿,出水原因,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案例2:塔然高勒煤矿,治理方案,治理措施:利用环形措施巷彻底阻断冻结孔,通过插管注浆,根治冻结孔引起的水害。,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3、封闭不良钻孔突水事故,其它突水案例,案例3:大雁公司敏东一矿水仓直排钻孔水害事故A、事故危害:直排钻孔直径550mm,套管直径425mm。当井下掘进巷道与钻孔沟通施工过程发生透水事故。最大水量达1200m3/h,伴随涌水大量泥沙、砾石涌入矿井,几乎造成矿井被淹。B、事故原因:由于钻探施工过程未按要求进行套管止水。案例4:中能公司袁大滩矿斜井透水溃砂事故因冻结孔破裂漏液,当井筒掘进到基岩面时发生透水,伴随着溃砂,导致井筒被淹。案例5:宁东矿区麦垛山矿、乌海矿区平沟矿井下掘进巷道均遭遇导水钻孔水量达到400m3/h。,5.3鄂尔多斯侏罗系煤田主要水害类型,断层带主要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4、断层带突水溃沙及其他灾害案例,5.3鄂尔多斯侏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