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娟)_第1页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娟)_第2页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娟)_第3页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娟)_第4页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师生交往的调查,觉得与老师沟通完全没有问题。觉得与老师沟通有点困难。觉得与老师沟通比较困难。觉得根本不敢跟老师说话。,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第四课第二框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传统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学生把老师看作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了师生间的交往。P48/1,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P48/2,亦师亦友,结合P50图,列举你在与老师相处过程中遇到的类似的烦恼?并探讨解决办法?,与老师交往沟通的方法有哪些?,(1)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地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P51/1/1、3,(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表扬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厉;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52/1/1;P52/2,(3)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他的尊重,不伤害老师。P52/3/1;P52/3/3、4,这样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见到老师不问候,进办公室不敲门;在课堂上和老师开玩笑;打听老师的隐私、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等。,不礼貌行为,不注意场合,失去分寸,师生交往要注意哪些礼仪?,(1)礼貌待师;(2)注意场合;(3)勿失分寸。P53,中学生应该如何与老师相处?(“如何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或“怎样与老师交往”或“怎样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2)掌握与老师的沟通的方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地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表扬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厉;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他的尊重,不伤害老师。(3)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1、方法一:有空找老师谈一谈,化解对老师的不理解,如果不想出面,一封小小的书信也未尝不可方法二:整理自己的心态,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朋友。方法三:换位思考,这样你就可以扬长避短,逐步在心中理解老师。,2、(1)李博的不妥之处:和老师称兄道弟;随便出入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胳膊搭在老师的肩膀上。建议:尊重老师,老师是师长,就算是朋友,交往时都要注意分寸;不要搭老师的肩,讲礼貌,懂礼仪,进入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应先得到老师的允许,而不能随便进入。,2、(2)你认为怎样和老师这个“朋友”交往?,(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2)掌握与老师的沟通的方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地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表扬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厉;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他的尊重,不伤害老师。(3)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1、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A、民主平等的基础上B、理解的基础上C、互相帮助的基础上D、教学的基础上,2、下列行为能体现对老师尊重的是()A、对老师不理不睬B、背后议论老师C、给老师起绰号D、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单选,A,D,4、一切交往的前提是()A、讲究礼仪B、主动沟通C、换位思考D、乐观向上,3、下列属于对老师有礼貌的是()A、自由出入老师的办公室B、见到老师主动问好C、见到老师远远躲开D、上课不经老师同意,随便发言,单选,B,B,5、善于和老师沟通是()A、为了使老师对我比对其他同学更好B、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C、拍马屁D、为了开小灶,补课,6、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始于()A、道歉B、主动沟通C、正确的方法D、尊敬老师,单选,B,B,单选,7、下列对师生交往和师生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