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ppt_第1页
第九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ppt_第2页
第九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ppt_第3页
第九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ppt_第4页
第九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概说,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缺少艺术的虚构。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第一节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一、关于“小说”1、“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xuan)令,其于大达亦远矣”。(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小说”与“大达”对举,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2、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班固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二、“小说的起源”1、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和燕丹子2、寓言故事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的寓言带有小说的意味。3、史传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为小说提供了素材和艺术经验。,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其实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很多,包括后人的辑本,共约五十种,足见其兴盛。,四、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只是粗陈故事梗概,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传闻加以直录,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的描写。虽有人物性格的刻划,但还不能展开。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小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人物刻划、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它们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第二节志怪与志人,一、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此说最早由鲁迅提出。志怪小说:主要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灵异,宗教迷信色彩浓重,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意义和传说。代表作是晋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代表作是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二、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社会背景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其兴盛的土壤。1、古人迷信天帝,大事都要向天帝请示,所以常有祈祷、占卜、占梦等活动,因此,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巫术灵验的故事。2、秦汉以来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也层出不穷。3、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在魏晋以后广泛传播,产生了许多神仙方术、佛法灵异的故事。这些素材被搜集记录下来,则带有自神其教的目的。志怪小说适应了宗教宣传的需要,也提供了闲谈的资料,因而得以流传。,(二)志怪小说的内容1、地理博物。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2、鬼神怪异。如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王嘉的拾遗记。3、佛法灵异。如王琰的冥祥记、颜之推的冤魂志,(三)干宝的搜神记写作目的干宝的写作目的在于证明神仙及幽冥世界确实存在着神鬼的威灵,如阮瞻写素不信鬼的阮瞻被鬼吓坏了,显然是在证明鬼神的存在可知干宝不是有意创作小说,而是有“实录”之意。,作品赏析1、揭露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表现人民的反抗斗争(1)三王墓(干将莫邪)结构完整,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2)韩凭妻(韩凭夫妇)注意细节描写,通过“阴腐其衣”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何氏坚贞、机智的性格2、反映封建社会中,女子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紫玉(紫玉韩重)3、反映劳动人民机智、勇敢的精神李寄(李寄斩蛇)注意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进行人物性格的描写。,(四)志怪小说的影响一些唐传奇的故事取自志怪小说,如倩女离魂与幽明录中的阿庞,柳毅传与搜神记中的胡母班,枕中记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都有继承关系。唐以后的文言小说中始终有志怪一类,聊斋志异是这类小说的顶峰。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志人小说(一)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志人小说的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风气有很大关系。这类志人小说既是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这种风气的发展。从志人小说在当时受到社会重视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它们的编篡是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二)志人小说的内容1、笑话。(魏)邯郸淳笑林,对世态有所讽刺,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2、野史。(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记述西汉的人物轶事,带有怪异色彩。3、逸闻轶事。这是志人小说的主要部分。(东晋)裴启语林、(东晋)郭澄之郭子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的编撰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刘义庆(403444)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所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世说新语的编撰,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庆本人。刘孝标为之作注,引用古书四百馀种,补充了不少史料,许多已经散佚的古书借此保存了佚文,颇为后人珍重。,2、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嗜好,等等,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3、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首先,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1)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2)善于通过对比、夸张、比喻等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如过江诸人、管宁割席等。(3)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特征。其次,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不仅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而且为整部小说增添了无限光彩。,4、世说新语的价值及影响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魏晋小说对后世的影响为唐宋传奇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开导了笔记小说的先路为后世戏剧、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1、建安风骨2、三曹3、建安七子4、玄言诗5、宫体诗6、嵇阮7、潘陆8、“吴歌”9、“西曲”10、“大小谢”11、山水诗12、田园诗13、永明体14、“四声八病”15、骈文16、志怪小说17、志人小说,二、简答题:1、简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学概况。2、建安文学有哪些特点?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3、曹操在诗中如何反映了汉末社会现实?他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各有何艺术特色?4、曹丕的燕歌行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5、曹植的诗在艺术上有何特色、曹植一生的诗歌他作前期和后期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6、白马篇和野田黄雀行各自反映了曹植什么样的思想?它在艺术上各有何特色?7、试述“三曹”诗歌风各有何差异?8、“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作家?他们的诗主要有哪些方面内容?9、王粲的七哀、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和蔡琰的悲愤诗各有怎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性?,10、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1、简述陶渊明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2、分析田园田居(其一)、饮洒(其五)。13、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